[原创] 日常里的农庄生活(三)
2021-12-23叙事散文陈元武
日常里的农庄生活(三) □陈元武一、 清明清明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先人上坟去。清明基本都是在袅袅的青烟和摇曳的烛火中闪烁着,清明那天。我和省电视台的朋友在路上,所以没有回家。清明节的头几天就下雨了,路一直烂……
日常里的农庄生活(三) □陈元武
一、 清明
清明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先人上坟去。清明基本都是在袅袅的青烟和摇曳的烛火中闪烁着,清明那天。我和省电视台的朋友在路上,所以没有回家。清明节的头几天就下雨了,路一直烂着,我们坐在古田县翠屏湖林场的吴场长派的专车里,一路摇晃着去武夷山市。
我希望能在清明那些天遇着晴天,因为我们的片子不能因为天气而耽误了。清明的城市里依然忙碌着,鲜花在盛开,天空中飘着花的香气和花瓣。那些花已经开放多时了,此时到了该凋谢的时候。在一幢楼边,我看到了一棵长得极茂盛的相思树,开满了黄色的小花,那些花忧郁地开放着,似乎真的与情绪有关,相思是否真的让一棵树也晃得忧郁?相思树的花显得很低调,香气也不是很浓。地上落着绒粉一样的花,一个老人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上了年纪的人是否都是这样走路?人老了,是一种无奈和悲哀,人无法阻止衰老的发生和加重,就像人无法让自己的年龄永远年轻一样。我在想,他们是否就是这样天天地走着,一直从青头走到白发,直到某一天实在走不动了,就走进了永恒的归宿,那些归宿就在冰冷的地下,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人剩下最后的一点东西。人成为另一些人的思念和悲伤的记忆,而这小小的坟堆和墓碑就是那种可以提醒别人记忆的物证。人们在这一天注定要重新经历那种难以忘却的悲伤记忆,就像触摸一个愈合多时的伤疤,那坟堆和墓碑就是那条伤疤。我想那个老人走路的姿势让我想起一种生命的无奈和伤感,我们也会走到他那样的时候,在未来的某一天,另一个人也会注意着我们走路的蹒跚的样子,因为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暮秋,这样的情形不断地重复着。清明那些天,一路上,我们看见不少白色的野花,如火如荼地点缀着绿色的山野。一些孤独的坟包上多了点花和冥纸,红红绿绿的花环和鞭炮纸屑。一些新坟刺眼地凸兀在我们的视野里。“人或有余悲,托体同山阿。”空气中流溢着鲜栀子和桃金娘的香气,荼蘼花蕾欲上时,正是丁香落尽时。野丁香花是一种浓郁的忧伤,粉白的野丁香不时地闯入我的眼帘,残败的花树是一种难以抑制的伤感,古人是这样,我们在荒山野岭里冷不丁地碰上,同样在内心里产生出许多忧郁和惆怅。许多事情是不能长久的,生命和花一样,花总是要谢的,然后,花成了树,树上长出许多果实来,在下一个年度,又会长出新的花…… 清明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此,我特地去了一趟乡下,那是在我回永安以后。农村的人都会做清明粿,也喜欢吃清明粿。绿绿的清明粿香气诱人,像饺子一样,月牙似的清明粿像一片片叶子一样摆在竹蒸笼里。咬在嘴里黏乎而且香甜,清明粿的皮儿是糯米做的,不过掺进了艾叶的绿汁儿,揉巴揉巴就成了绿色的皮儿。馅儿是粉丝和肉末、香菜、酸笋和萝卜丁等,也有在馅里掺进了薄荷叶,那样就里外透香。乡下人喜欢做吃的,清明粿是一种。春天的田野和山畔,艾蒿长得像浓郁的绿云,随风飘蓬的艾蒿,是风刮不跑的云朵。艾蒿的清香让春天的乡村具有古老的韵味,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将这种艾香掺入食物中,青艾粿味道真好,那种香味直渗入肺腑中,吃了青艾粿,唇齿间数日之内都是艾叶的香气,春天似乎就真正地进入了你的身体。花和树组合成了春天的景象,生命本来就应该在春天蓬勃生长,而清明却是这样的一个日子――人们不得不缅怀那些死去的先人,在阴雨纷纷的山野上行走着,心情沉重,记忆像一把刀一样,你重新擦拭并磨利了刀的锋刃,使你感觉到了刀锋的割痛感。祭奠先人是古来之礼,春秋大祀,以例祖礼。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传统也就是通过这样的祭祀方式得到加强和延续。清明是容易让人感伤的日子,记忆里最不堪回首的细节也一点点地浮起来,硌痛着内心的最隐秘之处。花香让清明香气四溢,青艾粿香气是一种暗示,生与死的哲理或者就隐藏在那暗绿色的青艾粿之中,让我们吃着,心情沉重。 二、 谷雨 我不知道谷雨的真正含意,此时,麦子还未成熟,水稻也还没有下田,我说的是还不到插秧的季节。稻谷应该是在谷雨前后下秧田的,布谷鸟从山外飞到了村庄的林子里。谷谷谷地叫着。村庄已经被布谷鸟的叫声所灌醉,好像稻谷的香气已经弥漫于整个村庄。说实在话,此时的村庄的确已经弥漫着一种稻种的香气,那是稻种在谷桶里发芽后散发出来的气息,有一股酸酸的霉味儿,就像是发酵面缸里的那种味道。布谷鸟可能闻到了这样的气味,因此它兴奋地叫个不停。耕牛忙碌得只剩下了吃草和反刍的时间,其余的时候,牛在田里扮演着一个古老的农业者的角色,牛屁股后边跟着的是与农业有关的人,它应该算是农业的真正主人,却必需借助牛来实现他的农业的梦想。牛与村庄的农民,谁是这块田野的真正主人?有时候还的确分还不清,牛是主人的梦想的翅膀,牛是农人的梦想和希望的结合体。有些老乡把牛当成是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牛舍就毗邻着自己的老屋,牛与人是亲兄弟,因此,牛没有理由不为主人卖命。牛是力量的主体,农人是智慧的主体,牛和农人就构成了农业的整体。所以,真正的农人是把牛当成自己家的一员的,南方的牛和北方的马都是农民的亲兄弟。 春天是短暂的,无论是南方或是北方都一样。谷雨过后,南方就进入了初夏了,梅雨季节就要到来。村庄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谷雨前后,经常下雹子,鸡蛋大的雹子打下来,地上的玉米和瓜豆基本都被打得七零八落,人在野地里若遇见雹子,经常被打得满头鲜血,鼻青脸肿。谷雨过后,雹子没了,雨来了,像瓢泼似的,一下好几天。河里的水就涨上来。山上的鹧鸪叫得欢,斑鸠在村庄上空放肆地飞来飞去。斑鸠在村庄里就像家禽一样,混在家禽里吃食盆里的残饭和米糠麦麸。生活的节奏似乎也加快了许多,玉米地里的头茬玉米已经成熟,玉米地里突然多了些不速之客,狗獾、白面果子狸、野猪和偷玉米的毛贼。山玉米和北方的玉米似乎有很大的区别,山玉米是玉白色的,像羊脂玉一样,光是看着就喜人,吃在嘴里多汁,而且没有多少渣,基本像水果一样。这样的玉米,谁不爱吃呢。玉米花开得像中世纪欧洲骑士头盔上的帽缨,玉米是外来物,因此,长得欧化并不奇怪。宽阔的玉米叶子卷曲着,边缘有着紫红色的叶齿。玉米缨也像绶章上的缀饰,所以,玉米是具有贵族血统的一种植物,不像水稻和麦子。水稻是纯中国式的一种粮食作物,应该说是纯粹南方的一种粮食作物,它喜欢南方的水田和红色的酸性土壤。南方的丘陵和山间小部分平地汇集了许多泉水,水稻是水性的植物,南方人也是水性的一种植物。南方的春天结束的时候,分不清天空的颜色,因为谷雨天的雨水让天空白茫茫的一片。雨季总会让南方看上去更像南方,稻谷撒下田去,很快就有绿油油的秧苗长起来,像南方所有的植物一样,稻秧长得极快,像草一样冒出烂泥的稻秧迅速长成水稻,然后再被农人分插到更大的田里,在薄薄的水层之上,水生植物一样茂盛并茁壮。 我希望能得到更多谷雨的信息,可是没有,村庄里总有许多我所无法了解的秘密。像草一样,这些秘密被遮掩着。艾蒿是这时候村庄里最常见的一种野草,大青叶是例外,大青叶是一种药草,能治风寒感冒。葛这种藤本植物在荒地里长成了片,密密地分割着村庄的土地。葛让我想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蒲松龄笔下的葛仙,另一个是牛鼻子老道葛洪,葛是一种奇特的植物,毛绒绒的叶子和藤蔓和另一种同样是藤类植物――水莽草几乎一样,是卵圆形,水莽草是剧毒的植物,它还有个外号“山砒霜”、“雷公藤”。葛有点仙气,据说久服葛根会得道成仙,而误服水莽草就会一命呜呼。水莽草的嫩芽有香气,比茶都香,《聊斋》里也有此类的故事,说是服水莽草而冤死的亡魂不能得超,于是久居幽冥之底,于是化为美妇,以色诱路人饮此毒茶,继而为鬼,前者方得超生。于是这就成了一种合理合法的阴谋,水莽草成了这种阴谋能否实现的重要物质。村庄里可能也生长着水莽草,可是,它不可能被哪位狐仙或冤鬼所利用,水莽草已经成为中药材之一。村庄里不会有人连葛与水莽草都分不清,所以,那些想利用水莽草来谋杀的阴谋都难以实现。村庄里应该还有更多的秘密,葛和水莽草是这些秘密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或家禽因服葛而得仙道,我对葛这种植物兴趣盎然。相似,我对水莽草的兴趣也不低。
村庄在谷雨里悄悄地潜入了夏天。
清明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先人上坟去。清明基本都是在袅袅的青烟和摇曳的烛火中闪烁着,清明那天。我和省电视台的朋友在路上,所以没有回家。清明节的头几天就下雨了,路一直烂着,我们坐在古田县翠屏湖林场的吴场长派的专车里,一路摇晃着去武夷山市。
我希望能在清明那些天遇着晴天,因为我们的片子不能因为天气而耽误了。清明的城市里依然忙碌着,鲜花在盛开,天空中飘着花的香气和花瓣。那些花已经开放多时了,此时到了该凋谢的时候。在一幢楼边,我看到了一棵长得极茂盛的相思树,开满了黄色的小花,那些花忧郁地开放着,似乎真的与情绪有关,相思是否真的让一棵树也晃得忧郁?相思树的花显得很低调,香气也不是很浓。地上落着绒粉一样的花,一个老人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上了年纪的人是否都是这样走路?人老了,是一种无奈和悲哀,人无法阻止衰老的发生和加重,就像人无法让自己的年龄永远年轻一样。我在想,他们是否就是这样天天地走着,一直从青头走到白发,直到某一天实在走不动了,就走进了永恒的归宿,那些归宿就在冰冷的地下,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人剩下最后的一点东西。人成为另一些人的思念和悲伤的记忆,而这小小的坟堆和墓碑就是那种可以提醒别人记忆的物证。人们在这一天注定要重新经历那种难以忘却的悲伤记忆,就像触摸一个愈合多时的伤疤,那坟堆和墓碑就是那条伤疤。我想那个老人走路的姿势让我想起一种生命的无奈和伤感,我们也会走到他那样的时候,在未来的某一天,另一个人也会注意着我们走路的蹒跚的样子,因为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暮秋,这样的情形不断地重复着。清明那些天,一路上,我们看见不少白色的野花,如火如荼地点缀着绿色的山野。一些孤独的坟包上多了点花和冥纸,红红绿绿的花环和鞭炮纸屑。一些新坟刺眼地凸兀在我们的视野里。“人或有余悲,托体同山阿。”空气中流溢着鲜栀子和桃金娘的香气,荼蘼花蕾欲上时,正是丁香落尽时。野丁香花是一种浓郁的忧伤,粉白的野丁香不时地闯入我的眼帘,残败的花树是一种难以抑制的伤感,古人是这样,我们在荒山野岭里冷不丁地碰上,同样在内心里产生出许多忧郁和惆怅。许多事情是不能长久的,生命和花一样,花总是要谢的,然后,花成了树,树上长出许多果实来,在下一个年度,又会长出新的花…… 清明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此,我特地去了一趟乡下,那是在我回永安以后。农村的人都会做清明粿,也喜欢吃清明粿。绿绿的清明粿香气诱人,像饺子一样,月牙似的清明粿像一片片叶子一样摆在竹蒸笼里。咬在嘴里黏乎而且香甜,清明粿的皮儿是糯米做的,不过掺进了艾叶的绿汁儿,揉巴揉巴就成了绿色的皮儿。馅儿是粉丝和肉末、香菜、酸笋和萝卜丁等,也有在馅里掺进了薄荷叶,那样就里外透香。乡下人喜欢做吃的,清明粿是一种。春天的田野和山畔,艾蒿长得像浓郁的绿云,随风飘蓬的艾蒿,是风刮不跑的云朵。艾蒿的清香让春天的乡村具有古老的韵味,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将这种艾香掺入食物中,青艾粿味道真好,那种香味直渗入肺腑中,吃了青艾粿,唇齿间数日之内都是艾叶的香气,春天似乎就真正地进入了你的身体。花和树组合成了春天的景象,生命本来就应该在春天蓬勃生长,而清明却是这样的一个日子――人们不得不缅怀那些死去的先人,在阴雨纷纷的山野上行走着,心情沉重,记忆像一把刀一样,你重新擦拭并磨利了刀的锋刃,使你感觉到了刀锋的割痛感。祭奠先人是古来之礼,春秋大祀,以例祖礼。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传统也就是通过这样的祭祀方式得到加强和延续。清明是容易让人感伤的日子,记忆里最不堪回首的细节也一点点地浮起来,硌痛着内心的最隐秘之处。花香让清明香气四溢,青艾粿香气是一种暗示,生与死的哲理或者就隐藏在那暗绿色的青艾粿之中,让我们吃着,心情沉重。 二、 谷雨 我不知道谷雨的真正含意,此时,麦子还未成熟,水稻也还没有下田,我说的是还不到插秧的季节。稻谷应该是在谷雨前后下秧田的,布谷鸟从山外飞到了村庄的林子里。谷谷谷地叫着。村庄已经被布谷鸟的叫声所灌醉,好像稻谷的香气已经弥漫于整个村庄。说实在话,此时的村庄的确已经弥漫着一种稻种的香气,那是稻种在谷桶里发芽后散发出来的气息,有一股酸酸的霉味儿,就像是发酵面缸里的那种味道。布谷鸟可能闻到了这样的气味,因此它兴奋地叫个不停。耕牛忙碌得只剩下了吃草和反刍的时间,其余的时候,牛在田里扮演着一个古老的农业者的角色,牛屁股后边跟着的是与农业有关的人,它应该算是农业的真正主人,却必需借助牛来实现他的农业的梦想。牛与村庄的农民,谁是这块田野的真正主人?有时候还的确分还不清,牛是主人的梦想的翅膀,牛是农人的梦想和希望的结合体。有些老乡把牛当成是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牛舍就毗邻着自己的老屋,牛与人是亲兄弟,因此,牛没有理由不为主人卖命。牛是力量的主体,农人是智慧的主体,牛和农人就构成了农业的整体。所以,真正的农人是把牛当成自己家的一员的,南方的牛和北方的马都是农民的亲兄弟。 春天是短暂的,无论是南方或是北方都一样。谷雨过后,南方就进入了初夏了,梅雨季节就要到来。村庄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谷雨前后,经常下雹子,鸡蛋大的雹子打下来,地上的玉米和瓜豆基本都被打得七零八落,人在野地里若遇见雹子,经常被打得满头鲜血,鼻青脸肿。谷雨过后,雹子没了,雨来了,像瓢泼似的,一下好几天。河里的水就涨上来。山上的鹧鸪叫得欢,斑鸠在村庄上空放肆地飞来飞去。斑鸠在村庄里就像家禽一样,混在家禽里吃食盆里的残饭和米糠麦麸。生活的节奏似乎也加快了许多,玉米地里的头茬玉米已经成熟,玉米地里突然多了些不速之客,狗獾、白面果子狸、野猪和偷玉米的毛贼。山玉米和北方的玉米似乎有很大的区别,山玉米是玉白色的,像羊脂玉一样,光是看着就喜人,吃在嘴里多汁,而且没有多少渣,基本像水果一样。这样的玉米,谁不爱吃呢。玉米花开得像中世纪欧洲骑士头盔上的帽缨,玉米是外来物,因此,长得欧化并不奇怪。宽阔的玉米叶子卷曲着,边缘有着紫红色的叶齿。玉米缨也像绶章上的缀饰,所以,玉米是具有贵族血统的一种植物,不像水稻和麦子。水稻是纯中国式的一种粮食作物,应该说是纯粹南方的一种粮食作物,它喜欢南方的水田和红色的酸性土壤。南方的丘陵和山间小部分平地汇集了许多泉水,水稻是水性的植物,南方人也是水性的一种植物。南方的春天结束的时候,分不清天空的颜色,因为谷雨天的雨水让天空白茫茫的一片。雨季总会让南方看上去更像南方,稻谷撒下田去,很快就有绿油油的秧苗长起来,像南方所有的植物一样,稻秧长得极快,像草一样冒出烂泥的稻秧迅速长成水稻,然后再被农人分插到更大的田里,在薄薄的水层之上,水生植物一样茂盛并茁壮。 我希望能得到更多谷雨的信息,可是没有,村庄里总有许多我所无法了解的秘密。像草一样,这些秘密被遮掩着。艾蒿是这时候村庄里最常见的一种野草,大青叶是例外,大青叶是一种药草,能治风寒感冒。葛这种藤本植物在荒地里长成了片,密密地分割着村庄的土地。葛让我想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蒲松龄笔下的葛仙,另一个是牛鼻子老道葛洪,葛是一种奇特的植物,毛绒绒的叶子和藤蔓和另一种同样是藤类植物――水莽草几乎一样,是卵圆形,水莽草是剧毒的植物,它还有个外号“山砒霜”、“雷公藤”。葛有点仙气,据说久服葛根会得道成仙,而误服水莽草就会一命呜呼。水莽草的嫩芽有香气,比茶都香,《聊斋》里也有此类的故事,说是服水莽草而冤死的亡魂不能得超,于是久居幽冥之底,于是化为美妇,以色诱路人饮此毒茶,继而为鬼,前者方得超生。于是这就成了一种合理合法的阴谋,水莽草成了这种阴谋能否实现的重要物质。村庄里可能也生长着水莽草,可是,它不可能被哪位狐仙或冤鬼所利用,水莽草已经成为中药材之一。村庄里不会有人连葛与水莽草都分不清,所以,那些想利用水莽草来谋杀的阴谋都难以实现。村庄里应该还有更多的秘密,葛和水莽草是这些秘密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或家禽因服葛而得仙道,我对葛这种植物兴趣盎然。相似,我对水莽草的兴趣也不低。
村庄在谷雨里悄悄地潜入了夏天。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