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童年邂逅蒋经国
2021-12-23抒情散文溪人
▲童年邂逅蒋经国母亲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福利院里安度晚年,102岁了,头脑仍然清醒,记忆力很好。每次我去探望时,她总会说起多年前的事,而其中自己童年时代在江西赣州的一段经历难以忘怀。1937年日寇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开始,战火很……
▲童年邂逅蒋经国
母亲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福利院里安度晚年,102岁了,头脑仍然清醒,记忆力很好。每次我去探望时,她总会说起多年前的事,而其中自己童年时代在江西赣州的一段经历难以忘怀。 1937年日寇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开始,战火很快从北向南。资料上记载,1937年8月15日,南昌笼罩在清晨的雨雾中。9时,城内空袭警报骤响,市民在惊恐躲避时,6架带有血色太阳旗标的日鹿屋海军航空队96式轰炸机在8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台湾松山机场越海轰炸南昌,炸弹落在金盘路、三道桥、皇殿侧、老营盘机场附近。 我是1937年农历6月出生的。日寇第一次轰炸南昌时,我还在娘肚中,没轮上,但第二次轰炸我遭遇上了。那是我出生后约10多天,日寇再次轰炸南昌。听母亲说,我们就住在郊区一处向农民租的房子。日寇飞机轰炸时,父亲抱着我,母亲手牵姐姐,围着一棵大树转以躲避轰炸。父亲胆大,不时对母亲说:“快看,那架飞机掼炸弹了!” 我家祖籍无锡,父亲是个漆工领班,年青时一直在上海工作。1936年老板派他到南昌负责江西省图书馆的油漆工程,次年即暴发卢沟桥事变。由于形势急转直下,很快上海沦陷,回不去了。尽管当时我诞生不到一个月,出于安全考虑,父亲还是带着一家就逃到由蒋经国治理的赣州。 当时蒋经国的身份是赣州地区专员,他在赣州搞建设颇得人心,不少实业家得知赣州社会安定,经商环境好,纷纷将工厂迁往赣州。而蒋经国也筹到一批建设资金,还设立浙、皖、闽、赣四省盐务督运处,作为自己的金库,接着又是摸彩建桥、植树种桃,开办造纸厂,倒有一番新景象。 赣南是江西的一个特区,此地民风骠悍,不服管教,地方势力颇大,外人难以插足,蒋经国前任专员刘已达就是被打出去的,不敢回赣南。最后蒋介石叫蒋经国接去赣州,任赣州地区专员。蒋经国接下了这块硬骨头,并打出“建设新赣南”的口号。 年富力强的蒋经国踌躇满志,到赣南后决心要建设一个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书读的新赣南。在赣南,蒋经国首先从家庭建设开始,他仿《朱子家训》,制定了一部《新赣南家训》,号召每户都要学习实行,使之成为人人思想言行和生活的准则,一时赣南人人皆唱“新家训”,唱“国歌”。 我七岁时父亲将我送到赣州较大的一所小学。有一天,父亲送我去上学,先到一家由“青年会”办的点心店吃早点,七点半时,店里的广播响起了“国歌”声,里面用早点的人全部起立,唱起了“三民主义……”国歌。也许童年时代的事难以忘却,这段吃早点唱国歌的记忆迄今一直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我们家住的新赣南路,正好蒋经国的官邸也在这条马路上。1944年春节大年初一,父亲带姐姐与我外出逛街回来,对面走来一伙人,其中走在前面的一个穿长袍马甲,旁边有个外国女人。父亲看见了连忙对我们说:“快跟他们敬个礼。”我与姐姐连忙鞠躬,父亲则双手抱拳。那个穿长袍的也双手抱拳,嘴里说:“恭喜发财!”那个外国女人笑着拉住我的手,从包里拿出两袋糖果塞在姐姐和我手里。事后姐姐问他们是什么人,父亲说男的就是蒋经国,旁边的俄国女人是他夫人蒋方良。在我的印象里,蒋方良是个十分和霭可亲的女人。 父亲有时会带我们到赣州公园去逛。一次,我们看到有20多个人跪在公园的一处戏台上。原来,赌博在赣州十分盛行。蒋经国禁赌有一个绝招,被抓的赌徒要罚跪公园三天。每天上、下午各跪三个小时,权贵也不能幸免。他严令警察局和赣州区政府切实执行,不得徇情包庇,当时报上甚至出现司令夫人、秘书太太和大老板跪公园的轰动新闻。从此,赣州公园经常有赌徒罚跪。抓得多的时候,跪一大排,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 应该说,蒋经经在赣南主政六年,对赣南是有感情的,他曾于1946年在贵州写下声情并茂的《东望章贡合流》一文,寄托他的思念。信中写道:“我虽已离赣南而远行,但对赣南父老以及干部之工作生活,尤其是对新中国儿童学校及虎岗的学生们,何尝一日忘情!” 后来父亲生意做大了,在赣州市市区一条小巷里买了一处旧宅,重新盖起一楝房子,但好景不长房子未建好日冠就进攻赣州了。 1944年底,日军攻打赣州,蒋经国慷慨陈辞,声言与赣州共存亡,但在赣州沦陷前夕,蒋悄悄地飞离了赣州。 当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市民纷纷举家出逃。为了逃避日军的蹂躏,1944年4月,我们一家五口搭乘一个建筑大老板的美式大卡车,由赣州往东逃向于都县。当时赣南山区盗匪很猖獗,拦路抢劫天天发生。听说几个上海大老板逃难时将黄金手饰绑在在小轿车底盘上,被盗匪拦下将轿车翻了个底朝天,财物全部劫去。 在于都住了大约3个月,带出来的钱用得差不多了,但一家人要吃呀。考虑再三,父亲作出一个大胆又无奈的决定:回赣州。由于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我们一家五口硬是徒步行走回赣州。父亲请了一个挑夫,前面挑着被子衣物,后面挑着杂件,母亲烧了一钢精锅饭,将携带的几只金戒子同饭烧在一起,因为当时盗匪多极了。
记得,在赣州城门口有几个日本兵和伪军把守,对每个进城的人都检查,跟后来电影中描述的情景差不多。父亲对他们说自己是商人,经过一番检查,我们进城了。 返回家后,由于赣州已几乎成了一座死城,根本没有生意可做。父亲将大门反锁,从此我们一家被封闭在这幢大房子里。 父亲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在逃出赣州前,就囤积了几百斤米,一大缸食油,盐,还贮藏了几大坛咸菜。万一外面呆不下去,可以再回来。事实上,后来我们就是靠囤积的这些食物维持了下来,每天吃的菜都是一样的:咸菜加上一大碗咸菜汤。每到晚上,巷子里没走的老百姓都会轻轻开门出去,到巷子里的一口井中打水。 躲避在房子里的日子不仅难熬和枯燥,也很恐怖,周围没有一点声音,似乎空气都凝固了。父亲规定,不许大声说话,因为我们的屋子外面加了锁,造成里面无人居住的假象。鬼子的巡逻队几乎每天都进入巷子,他们的靴子踏在巷子的青石板上发出“咯、咯”声响,我们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我们对面的一家大户,虽然也上了锁,鬼子照样把锁砸了,父亲从门缝里看到鬼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嘴里哇里拉说着什么。如果当时鬼子也砸锁进入我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后来母亲每讲起这段经历,总是说:“阿弥陀佛,真是菩萨保佑! 到了1945年8月中旬,形势突然紧张起来,白天晚上枪炮声更多了,晚上上空经常出现红色信号弹,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日本投降的前夕。 突然,有一天上午大概10点左右,巷子里响起鞭炮声,有人高喊:“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父亲打开大门,我跟着跑出去,巷子里已拥出了许多人,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相信真的是日本投降了。 1946年夏,父亲回南昌创业。可惜创业之路不长。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很快陷于内战。1949年夏天,时局十分紧张,国民党开始撤离,南昌形势乱极了,我亲眼看见街上一群伤兵追打警察的事。许多店铺都关了门,有一天下午,我从门缝里看到国民党的军队向八一桥方向急行军,马路上不少丢弃的瓶子罐头。次日一早,打开大门,见许多解放军睡在门口。南昌解放了。
往事如烟云。日本投降60多年了,每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不胜感概。
母亲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福利院里安度晚年,102岁了,头脑仍然清醒,记忆力很好。每次我去探望时,她总会说起多年前的事,而其中自己童年时代在江西赣州的一段经历难以忘怀。 1937年日寇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开始,战火很快从北向南。资料上记载,1937年8月15日,南昌笼罩在清晨的雨雾中。9时,城内空袭警报骤响,市民在惊恐躲避时,6架带有血色太阳旗标的日鹿屋海军航空队96式轰炸机在8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台湾松山机场越海轰炸南昌,炸弹落在金盘路、三道桥、皇殿侧、老营盘机场附近。 我是1937年农历6月出生的。日寇第一次轰炸南昌时,我还在娘肚中,没轮上,但第二次轰炸我遭遇上了。那是我出生后约10多天,日寇再次轰炸南昌。听母亲说,我们就住在郊区一处向农民租的房子。日寇飞机轰炸时,父亲抱着我,母亲手牵姐姐,围着一棵大树转以躲避轰炸。父亲胆大,不时对母亲说:“快看,那架飞机掼炸弹了!” 我家祖籍无锡,父亲是个漆工领班,年青时一直在上海工作。1936年老板派他到南昌负责江西省图书馆的油漆工程,次年即暴发卢沟桥事变。由于形势急转直下,很快上海沦陷,回不去了。尽管当时我诞生不到一个月,出于安全考虑,父亲还是带着一家就逃到由蒋经国治理的赣州。 当时蒋经国的身份是赣州地区专员,他在赣州搞建设颇得人心,不少实业家得知赣州社会安定,经商环境好,纷纷将工厂迁往赣州。而蒋经国也筹到一批建设资金,还设立浙、皖、闽、赣四省盐务督运处,作为自己的金库,接着又是摸彩建桥、植树种桃,开办造纸厂,倒有一番新景象。 赣南是江西的一个特区,此地民风骠悍,不服管教,地方势力颇大,外人难以插足,蒋经国前任专员刘已达就是被打出去的,不敢回赣南。最后蒋介石叫蒋经国接去赣州,任赣州地区专员。蒋经国接下了这块硬骨头,并打出“建设新赣南”的口号。 年富力强的蒋经国踌躇满志,到赣南后决心要建设一个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书读的新赣南。在赣南,蒋经国首先从家庭建设开始,他仿《朱子家训》,制定了一部《新赣南家训》,号召每户都要学习实行,使之成为人人思想言行和生活的准则,一时赣南人人皆唱“新家训”,唱“国歌”。 我七岁时父亲将我送到赣州较大的一所小学。有一天,父亲送我去上学,先到一家由“青年会”办的点心店吃早点,七点半时,店里的广播响起了“国歌”声,里面用早点的人全部起立,唱起了“三民主义……”国歌。也许童年时代的事难以忘却,这段吃早点唱国歌的记忆迄今一直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我们家住的新赣南路,正好蒋经国的官邸也在这条马路上。1944年春节大年初一,父亲带姐姐与我外出逛街回来,对面走来一伙人,其中走在前面的一个穿长袍马甲,旁边有个外国女人。父亲看见了连忙对我们说:“快跟他们敬个礼。”我与姐姐连忙鞠躬,父亲则双手抱拳。那个穿长袍的也双手抱拳,嘴里说:“恭喜发财!”那个外国女人笑着拉住我的手,从包里拿出两袋糖果塞在姐姐和我手里。事后姐姐问他们是什么人,父亲说男的就是蒋经国,旁边的俄国女人是他夫人蒋方良。在我的印象里,蒋方良是个十分和霭可亲的女人。 父亲有时会带我们到赣州公园去逛。一次,我们看到有20多个人跪在公园的一处戏台上。原来,赌博在赣州十分盛行。蒋经国禁赌有一个绝招,被抓的赌徒要罚跪公园三天。每天上、下午各跪三个小时,权贵也不能幸免。他严令警察局和赣州区政府切实执行,不得徇情包庇,当时报上甚至出现司令夫人、秘书太太和大老板跪公园的轰动新闻。从此,赣州公园经常有赌徒罚跪。抓得多的时候,跪一大排,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 应该说,蒋经经在赣南主政六年,对赣南是有感情的,他曾于1946年在贵州写下声情并茂的《东望章贡合流》一文,寄托他的思念。信中写道:“我虽已离赣南而远行,但对赣南父老以及干部之工作生活,尤其是对新中国儿童学校及虎岗的学生们,何尝一日忘情!” 后来父亲生意做大了,在赣州市市区一条小巷里买了一处旧宅,重新盖起一楝房子,但好景不长房子未建好日冠就进攻赣州了。 1944年底,日军攻打赣州,蒋经国慷慨陈辞,声言与赣州共存亡,但在赣州沦陷前夕,蒋悄悄地飞离了赣州。 当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市民纷纷举家出逃。为了逃避日军的蹂躏,1944年4月,我们一家五口搭乘一个建筑大老板的美式大卡车,由赣州往东逃向于都县。当时赣南山区盗匪很猖獗,拦路抢劫天天发生。听说几个上海大老板逃难时将黄金手饰绑在在小轿车底盘上,被盗匪拦下将轿车翻了个底朝天,财物全部劫去。 在于都住了大约3个月,带出来的钱用得差不多了,但一家人要吃呀。考虑再三,父亲作出一个大胆又无奈的决定:回赣州。由于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我们一家五口硬是徒步行走回赣州。父亲请了一个挑夫,前面挑着被子衣物,后面挑着杂件,母亲烧了一钢精锅饭,将携带的几只金戒子同饭烧在一起,因为当时盗匪多极了。
记得,在赣州城门口有几个日本兵和伪军把守,对每个进城的人都检查,跟后来电影中描述的情景差不多。父亲对他们说自己是商人,经过一番检查,我们进城了。 返回家后,由于赣州已几乎成了一座死城,根本没有生意可做。父亲将大门反锁,从此我们一家被封闭在这幢大房子里。 父亲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在逃出赣州前,就囤积了几百斤米,一大缸食油,盐,还贮藏了几大坛咸菜。万一外面呆不下去,可以再回来。事实上,后来我们就是靠囤积的这些食物维持了下来,每天吃的菜都是一样的:咸菜加上一大碗咸菜汤。每到晚上,巷子里没走的老百姓都会轻轻开门出去,到巷子里的一口井中打水。 躲避在房子里的日子不仅难熬和枯燥,也很恐怖,周围没有一点声音,似乎空气都凝固了。父亲规定,不许大声说话,因为我们的屋子外面加了锁,造成里面无人居住的假象。鬼子的巡逻队几乎每天都进入巷子,他们的靴子踏在巷子的青石板上发出“咯、咯”声响,我们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我们对面的一家大户,虽然也上了锁,鬼子照样把锁砸了,父亲从门缝里看到鬼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嘴里哇里拉说着什么。如果当时鬼子也砸锁进入我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后来母亲每讲起这段经历,总是说:“阿弥陀佛,真是菩萨保佑! 到了1945年8月中旬,形势突然紧张起来,白天晚上枪炮声更多了,晚上上空经常出现红色信号弹,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日本投降的前夕。 突然,有一天上午大概10点左右,巷子里响起鞭炮声,有人高喊:“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父亲打开大门,我跟着跑出去,巷子里已拥出了许多人,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相信真的是日本投降了。 1946年夏,父亲回南昌创业。可惜创业之路不长。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很快陷于内战。1949年夏天,时局十分紧张,国民党开始撤离,南昌形势乱极了,我亲眼看见街上一群伤兵追打警察的事。许多店铺都关了门,有一天下午,我从门缝里看到国民党的军队向八一桥方向急行军,马路上不少丢弃的瓶子罐头。次日一早,打开大门,见许多解放军睡在门口。南昌解放了。
往事如烟云。日本投降60多年了,每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不胜感概。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