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学之谜:伯夷叔齐魂归何处(考证散文)
2021-12-23抒情散文村夫
史学之谜:伯夷叔齐魂归何处——首阳山浅探村夫引言:天下首阳知多少目前我国境内首阳山大致有六处之多。一说辽西,原名阳山;二说河南偃师,原名首山;三说山西和顺,原名阳区山;四说山西蒲坂河曲之中,原名雷首山或首山;五说陕西歧山之西,原名不详(此即……
史学之谜:伯夷叔齐魂归何处
——首阳山浅探 村夫
引言:天下首阳知多少 目前我国境内首阳山大致有六处之多。一说辽西,原名阳山;二说河南偃师,原名首山;三说山西和顺,原名阳区山;四说山西蒲坂河曲之中,原名雷首山或首山;五说陕西歧山之西,原名不详(此即陇西首阳山);六说甘肃陇西(今渭源县境内),原名首阳山。孰对孰错,历来颇多争论。
为什么有六处之多呢?还得从伯夷、叔齐二人的故事说起。二人均为孤竹国(今河北省庐龙县)国君之子,他们相互推让君位,先后从孤竹国出奔,途中巧遇,不久遂隐居首阳山采薇而死。《史记•伯夷列传》载:二人“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至贤至忠的气节被孔孟推崇,首阳山遂成天下名山。——山因人而名。史实确有记载,问题是《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等权威著作,并未作具体位置的描述,故使首阳山究竟在何处,一时成为千古谜团。
拔开迷雾重见天
我们认为,真正的首阳山就是甘肃渭源首阳山,主要论据为:
一、渭源首阳山自古就有其名。周秦时期,渭源为戎族领地,秦献公元年(前384年)到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渭源一直由貔道管辖,汉高祖二年,由貔道分置首阳县,因伯夷、叔齐葬于境内首阳山,县因山得名。其城设址在首阳山出口10多公里处的渭河北岸乩阳口附近。这个名称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SSl年)始更名为渭源县,因其境内有渭水,县因水而名。
又,离首阳山不远有一镇名曰首阳镇(属甘肃省陇西县),其得名也因首阳山之故。得名首阳山者,以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之故。由此可见,渭源首阳山很早就有之。其他地方的首阳山均有原名,之所以更名,恐怕是有意而为之吧。
二、《史记》中所录伯夷、叔齐的《采薇歌》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据史料记载周族的先民们在很早就居住在西北泾、渭水一带,周文王逐渐消灭了西北小国,周武王在沣水东岸建立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商朝又以关中平原为基地逐渐强大。因此,根据地理方位推断,唯渭源首阳山在镐京以西的地方,它才有资格称得上“西山”。《定西史略》讲,二人“越过陇山进人甘肃,溯渭河西进,经今清水、秦安、通渭、陇西、渭源”。庄子言“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此处“北至”之地,即为渭源首阳山。
三、关于“薇”。甘肃省渭源县首阳山一带雨量充足,气侯阴湿寒冷,良好的土壤益于“薇”之生长。该县南部土石山地盛产薇,薇被当地人叫做“蕨菜”。据乾隆《甘肃通志》载:“蕨可作蔬,根可祷粉,首阳白蕨最有名。”首阳白蕨色白、质嫩、味美,明清以来就被客商运往沿海各省,近年远销海内外。这些蕨菜全都生长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南山森林地带。渭源莲峰山(后面再叙)主峰海拔2412米,比高321米,这样的地方远离周都,又居高山秀林,更适合隐居吧。别处的首阳山既无“薇”,焉能“采薇”?
四、现存大量的碑文、诗词、注解、考辨文字等都证实了甘肃渭源县首阳山的真实性。今天留存的渭源首阳山石碑达十几块,各类文字达十多万字。其中考证最认真的非明代杨恩的《首阳山辩碑》莫属,后人多以此为蓝本。古代释家中也有两位权威人士的说法为渭源首阳山的真实性添写了浓重的一笔。一是班昭的《注通幽赋》,一是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今有渭源县旅游局第一任局长徐化民先生编著的《莲峰山风土录》收录的关于此山的诗词、散文、金石碑文等达64首(篇),其中《首阳山小考》一文在《陇苗》发表后,引用者甚众。
真实首阳今何在
应该明确的是古代的渭源首阳山和现在的首阳山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包括今天的首阳山和莲峰山。为了官员祭祀方便, 明朝末年,将莲峰山五台湾夷齐庙迁于山外阳坡里,后毁于兵火。从此,莲峰山与首阳山分开成为两个地方,也成为两个名字了。大约在清初,始将夷齐庙迁修到现在的首阳山(享堂沟),并更名为“清圣祠”。后人遂将伯夷、叔齐隐居采薇的西五台单称莲峰山(又名马鹿山、马武山),将夷齐墓葬地享堂沟之山独称首阳山。
今天的首阳山位于甘肃省渭源县城东南27公里的莲峰镇首阳村。主峰下并排两冢,坐西北朝东南,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墓前有碑龛,为左宗棠书“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横额“高山仰止”,侧刻“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墓后是清圣殿,殿前有石碑。
巧借劲风美名扬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伯夷、叔齐确确实实长眠于渭水源头,那么,为什么世人对此知之甚少呢?
一、缺少从理论高度构建渭源首阳山是二贤士最后魂归之地,更缺少经典著作的有力支撑和权威人士的一锤定音。
二、深入挖掘伯夷、叔齐文化的力度不够,整理和编订相关著作不够。其实,从古到今留存的关于首阳山和二贤士的各类文字达十几万字,可编定成册, 广泛发行。
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还不太完善。
四、广泛宣传不够。必须借助中央、省市等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 还可邀请名家挥毫题诗、铺染丹青、谱曲填词等,最后结集出版,以此巩固渭源首阳山不可动摇的地位。
欣喜的是,渭源县已提出全力打造“甘肃生态旅游名县”这一品牌,积极打造“首阳山伯夷叔齐文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伯夷叔齐文化园”项目已上报省文化厅。
不能再让渭源首阳山一一伯夷叔齐魂归之处,再遭遇尴尬,否则,我们无法面对两位长眠于此的忠魂,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时,必须还历史以真实,使首阳山焕发出熠熠生辉的灿烂前景。
——首阳山浅探 村夫
引言:天下首阳知多少 目前我国境内首阳山大致有六处之多。一说辽西,原名阳山;二说河南偃师,原名首山;三说山西和顺,原名阳区山;四说山西蒲坂河曲之中,原名雷首山或首山;五说陕西歧山之西,原名不详(此即陇西首阳山);六说甘肃陇西(今渭源县境内),原名首阳山。孰对孰错,历来颇多争论。
为什么有六处之多呢?还得从伯夷、叔齐二人的故事说起。二人均为孤竹国(今河北省庐龙县)国君之子,他们相互推让君位,先后从孤竹国出奔,途中巧遇,不久遂隐居首阳山采薇而死。《史记•伯夷列传》载:二人“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至贤至忠的气节被孔孟推崇,首阳山遂成天下名山。——山因人而名。史实确有记载,问题是《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等权威著作,并未作具体位置的描述,故使首阳山究竟在何处,一时成为千古谜团。
拔开迷雾重见天
我们认为,真正的首阳山就是甘肃渭源首阳山,主要论据为:
一、渭源首阳山自古就有其名。周秦时期,渭源为戎族领地,秦献公元年(前384年)到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渭源一直由貔道管辖,汉高祖二年,由貔道分置首阳县,因伯夷、叔齐葬于境内首阳山,县因山得名。其城设址在首阳山出口10多公里处的渭河北岸乩阳口附近。这个名称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SSl年)始更名为渭源县,因其境内有渭水,县因水而名。
又,离首阳山不远有一镇名曰首阳镇(属甘肃省陇西县),其得名也因首阳山之故。得名首阳山者,以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之故。由此可见,渭源首阳山很早就有之。其他地方的首阳山均有原名,之所以更名,恐怕是有意而为之吧。
二、《史记》中所录伯夷、叔齐的《采薇歌》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据史料记载周族的先民们在很早就居住在西北泾、渭水一带,周文王逐渐消灭了西北小国,周武王在沣水东岸建立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商朝又以关中平原为基地逐渐强大。因此,根据地理方位推断,唯渭源首阳山在镐京以西的地方,它才有资格称得上“西山”。《定西史略》讲,二人“越过陇山进人甘肃,溯渭河西进,经今清水、秦安、通渭、陇西、渭源”。庄子言“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此处“北至”之地,即为渭源首阳山。
三、关于“薇”。甘肃省渭源县首阳山一带雨量充足,气侯阴湿寒冷,良好的土壤益于“薇”之生长。该县南部土石山地盛产薇,薇被当地人叫做“蕨菜”。据乾隆《甘肃通志》载:“蕨可作蔬,根可祷粉,首阳白蕨最有名。”首阳白蕨色白、质嫩、味美,明清以来就被客商运往沿海各省,近年远销海内外。这些蕨菜全都生长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南山森林地带。渭源莲峰山(后面再叙)主峰海拔2412米,比高321米,这样的地方远离周都,又居高山秀林,更适合隐居吧。别处的首阳山既无“薇”,焉能“采薇”?
四、现存大量的碑文、诗词、注解、考辨文字等都证实了甘肃渭源县首阳山的真实性。今天留存的渭源首阳山石碑达十几块,各类文字达十多万字。其中考证最认真的非明代杨恩的《首阳山辩碑》莫属,后人多以此为蓝本。古代释家中也有两位权威人士的说法为渭源首阳山的真实性添写了浓重的一笔。一是班昭的《注通幽赋》,一是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今有渭源县旅游局第一任局长徐化民先生编著的《莲峰山风土录》收录的关于此山的诗词、散文、金石碑文等达64首(篇),其中《首阳山小考》一文在《陇苗》发表后,引用者甚众。
真实首阳今何在
应该明确的是古代的渭源首阳山和现在的首阳山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包括今天的首阳山和莲峰山。为了官员祭祀方便, 明朝末年,将莲峰山五台湾夷齐庙迁于山外阳坡里,后毁于兵火。从此,莲峰山与首阳山分开成为两个地方,也成为两个名字了。大约在清初,始将夷齐庙迁修到现在的首阳山(享堂沟),并更名为“清圣祠”。后人遂将伯夷、叔齐隐居采薇的西五台单称莲峰山(又名马鹿山、马武山),将夷齐墓葬地享堂沟之山独称首阳山。
今天的首阳山位于甘肃省渭源县城东南27公里的莲峰镇首阳村。主峰下并排两冢,坐西北朝东南,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墓前有碑龛,为左宗棠书“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横额“高山仰止”,侧刻“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墓后是清圣殿,殿前有石碑。
巧借劲风美名扬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伯夷、叔齐确确实实长眠于渭水源头,那么,为什么世人对此知之甚少呢?
一、缺少从理论高度构建渭源首阳山是二贤士最后魂归之地,更缺少经典著作的有力支撑和权威人士的一锤定音。
二、深入挖掘伯夷、叔齐文化的力度不够,整理和编订相关著作不够。其实,从古到今留存的关于首阳山和二贤士的各类文字达十几万字,可编定成册, 广泛发行。
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还不太完善。
四、广泛宣传不够。必须借助中央、省市等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 还可邀请名家挥毫题诗、铺染丹青、谱曲填词等,最后结集出版,以此巩固渭源首阳山不可动摇的地位。
欣喜的是,渭源县已提出全力打造“甘肃生态旅游名县”这一品牌,积极打造“首阳山伯夷叔齐文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伯夷叔齐文化园”项目已上报省文化厅。
不能再让渭源首阳山一一伯夷叔齐魂归之处,再遭遇尴尬,否则,我们无法面对两位长眠于此的忠魂,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时,必须还历史以真实,使首阳山焕发出熠熠生辉的灿烂前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