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陪父亲回老家

2021-12-23叙事散文春江花月夜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6 编辑

       陪父亲回老家早就在心里打算,清明节前陪父亲回一趟老家。上上坟,看看故乡的山水,看看留在村子里唯一的亲人--父亲的侄子、我的二哥,最好能让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6 编辑 <br /><br />       陪父亲回老家
  早就在心里打算,清明节前陪父亲回一趟老家。上上坟,看看故乡的山水,看看留在村子里唯一的亲人--父亲的侄子、我的二哥,最好能让父亲再见几个村子里健在的老人,叙叙旧。人老了,对童年时代的一切都格外忆念,我很理解。
  父亲出一趟门很不容易,他本人身体还健壮,跑路坐车不成问题,关键是病残的母亲离不开他。白天还好说,夜里母亲起来、穿脱等都让父亲帮忙,别人替代不了。因此父亲出门只能实行“两规”: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规定的事。
  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探亲礼物,给二哥买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药,上坟用的白纸、鞭炮、冥币,以及路上要喝的饮料都一一买好。兜里还不忘装几盒好烟,还有打火机,以便遇见村子里的老人们散烟。凡此种种吧,我想尽善尽美。
  一开始,二姑说她也想回去,哥哥也说去,还有妹妹。临到末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来,我暗自窃喜。对父亲说:“爸,今天只有咱们俩,再好不过了。咱们可以消消停停,从从容容,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访古寻诗百里行。他们谁来都是杂质,弄不好就把兴致破坏了。”父亲笑着说:“就是嘛,就是嘛。”
  这一天是农历三月三。老家风俗,上坟最好在清明前五天,以三、六、九单日为最好。说是只有“王八鼓吹”,才在清明当天或之后上坟呢。“王八鼓吹”就是吹锁呐等乐器的乐人。旧社会唱戏的、吹乐的低人一等,死后入不了老坟,后人给他上坟时也得在别人上了之后,明显的歧视。我原本想趁4月1日或2日周末去,但周日已是农历初五了,有点晚,于是我就在周五给单位打了个招呼,陪父亲出来了。
  早上很顺利,我们在车站稍等,就坐上班车,一个小时后就到了马院。
  马院是个小集镇,背山面水,清爽宜人。过往车辆都在这里停靠,镇上散落着一些小吃店,杂货铺。我和父亲消消停停坐在小吃摊上吃早餐。小米粥,石子馍,酸黄菜,很爽。石子馍是当地一种特有的饼子,就是用干净的石子,倒上油,在锅里炒热,然后在石子里面烙馍。我在县城里也吃过,但死筋筋的,很难咬。我怕父亲咬不动,说,给你要个煎饼吧?父亲说,就要石子馍。谁知这里的石子馍香而稣,里面垫有葱花,芝麻末儿,很好吃。女摊主纯朴而热情,忙着给我们解释,这里的石子馍和城里的不同。她说,咱这面是用酵子发的,起的很到位,烙馍用的是柴禾,火架得旺旺的,又舍得垫油,葱花,还有芝麻盐子,出来就稣,好吃。父亲这时高兴地说,我小时候还打过石子馍呢。放学回来,村里有一家馍铺,我就帮人家烧火,慢慢也学会了。这顿饭,我和父亲两人吃了两碗小米粥,三个石子馍,两碟酸黄菜。饭后,父亲高兴地说:“今天是我吃的最好的早餐,舒服,舒服。”随即父亲又对我说:“到现在我还是习惯老家这种生活,早上起来干小半晌活,然后再吃饭。而你妈,一起床就吃饭,我咋着都不习惯。”
  村子离小镇七八里,吃过饭我过去和一个出租车司机商量,“哎,师傅,这里到民湾村得多少钱?”“15块。”“太贵了吧,才七八里呀,你就是起价三元,也不过五六块啊,能少吗?”“不能。”“那你歇着吧。”我和父亲又去坐一个三轮车,“师傅,到民湾村多少钱?”“一人两块,上车吧。”我和父亲,还有另一个去民湾村的女孩都上了车。路比去年拓宽了许多,只是路面还没有铺柏油,坐在车上十分颠得慌。父亲笑着说,“这人要是不结实,只怕哪个零件就被顿掉了呢。”
  还没有走到村子,我和父亲就要求那人停下来,“师傅,你调头吧,剩下一截路,我们走吧,太颠人了。”师傅说:“就是,这路不行。”找钱时,我给他十元,我说,找五元算了,让你跑这么远,不好意思。”
  说话间,我们来到二哥家的平房前,但门锁着。一个邻居看见了,说:“在上面哩,在他门市上。”另一个老婆婆就喊:“你去给他们喊嘛。”正说着,一个年轻妇女推着架子车轱辘过来。男人说:“这就是他儿媳妇呢。”我一听说,就知道这是二哥的儿子海波的媳妇云子了。
  三间房,外面是门市,脚地堆着货物,里面有床、锅灶等一应物品,床上酣睡着一个刚满七个月的小婴孩,脸胖乎乎的,这是二哥的小孙子。屋子里很乱,但我却感到很亲切。二哥的儿子海波开着三轮,去城里给人家拉货去了,二嫂去娘家了,二哥和儿媳妇正收拾货物准备去赶庙会。亲人相见,很是喜欢。媳妇端茶倒水,二哥给我和父亲搬来凳子,他自己拉过婴儿车,就坐在上面说话。
  爷爷、奶奶、二大、三大、四大,家族这棵大树上的五根主枝,在革命年代被“喳喳喳”齐茬砍断,劫后余生的我的父亲和他的几个侄子,相互之间的亲情就比别的人家浓了几分,怜惜也多了几分。父亲17岁离开老家四处逃亡,最后落户在距离老家五十多里的城郊乡。我们姊妹几个就是在城郊乡出生长大的,因此对老家没有多少感知。二大解放前当过马院镇镇长,威名远扬。二哥就是二大的小儿子。昔日镇长的儿子如今已是一个64岁的老人了,早已出落成一个全把式的庄稼汉。儿子媳妇一直在外面打工,去年生了小孩子后才不出去了。买了三轮车,逢集上店拉货拉人,挣些现钱,又开着代销店,二哥自己种了十多亩地,除了种庄稼,还栽烟,还喂了两头牛。家里装了电话,儿子买了手机,还安了有线电视,日子好起来了。
  二哥对父亲数说儿子海波,就是不愿干庄稼活,三天捣腾个这,两天捣腾个那,他还弄烤箱烤过面包,啊呀,统能折腾着哩。父亲说,年轻人嘛,不愿干庄稼活算了。能倒腾比不倒腾强,不管干啥,能生活就是了。父亲又劝二哥说,样数太多了,顾不过来,人老受症。把牛卖了吧,换个小四轮,犁地也方便。二哥说,就是嘛,现在退耕还林,禁牧哩,牛也没处放,在家喂,又缺草。想卖,但牛现在正上膘呢。等遇着机会,就卖了。父亲又对二哥说,要注意身体,你大哥是脑血栓,我最怕你也得这病,弟兄们统象着哩。要早预防,丹参片、维脑路常吃着,这些药都不贵,再忙也要注意身体。二哥说,没事,我是低血压,我量过,比一般人低。父亲说,低血压高血压都是不正常的,低血压很容易转成高血压,也很要注意哩。
  说话间已是上午10点多钟了,二哥说,五大,你们先休息一会儿,我帮云子把东西拉到会场,她看着摊,我就回来了。我想,我们坐在家里也无趣,何不趁机去看看乡村的庙会呢?回老家主要就是为了走一走,看一看嘛。就对父亲说,咱也去吧,去看看庙会。说着,就帮着往架子车上装东西,饮料,饼干,玩具,水果,卫生纸一应俱全。最后干脆把婴儿车也装上了,以便到了场地让婴儿坐,腾出二哥的空,我们还要相携上老坟去。
  二哥拉着架子车,我和父亲在后面推着,云子抱着孩子在后面走。其乐也融融。
  我对老家没有什么感觉,记忆中它是一个令人伤痛的地方。小时候父亲从不提到它,每每必不可说的时候,就含糊其词,遮掩过去。倒是常听别人说,你老家那地方风水好,你家盖的房子可讲究了,三进院,雕梁画栋,让人觉得神秘兮兮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跑很远来看那房子。后来我从县志上看到,民居一章上还专门提到民湾武家的房子,但我怎么也不能把书上的描述转化为立体的概念。如今房子早已扒掉盖成猪圈,只有最穷的一户村民还住在马房里。我来了几次,但没有一次有兴致去看。
  改革开放后,虽然不讲阶级斗争了,但老家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忌讳。直到近年,父亲年事渐高,才逐渐萌生了回家看看的念头。去年清明节,我临时动议,陪父亲回了一趟老家。但一路坐车,什么也没有体会到。这一次我原本准备在县城包个车,但想着包车不自由,想到哪儿转转时,让人家司机陪着心里也着急。就和父亲商量,咱们坐班车吧,到村子里走走看看,若路远在镇上雇摩的或者三轮都方便。父亲说中。
  现在,走在蜿蜒的村路上,我才细细体会老家的韵味。老家座落在镇北五里处两条河交汇处,往东走到头是二十里外的荆彰街,一路上隔几里就有一个自然村,南盘、显众、磨上,象一条藤上结下的瓜;往北走到头是庄科村,再翻过去就是灵宝地界了,沿路也是一个一个的自然村。这里的山就是山,高大雄伟,绵延不绝,沟就是沟,宽阔平展。这里的人把“沟”不叫“沟”,而是称“悠”,这一道悠,那一道悠。悠是长、远、幽、深、曲的意思。原本是形容词,这里明显做名词用了。说明沟的幽远,深长。地都在沟里边,坡地不多。一路上水绕山转,路随水走,河水清澈,欢快流畅,水边长满高大的核桃树,榆树,杨树,还有叫不上名的树,望去让人感觉凉津津的,森森有深意。河水虽不算大,但比起许多已断流的小河来,还是相当有规模的。父亲说,小时候河里游着鸭子,大白鹅,可好看了。
  庙会在北沟村。河的北边是一个麦场,搭了一个大戏台,横幅上写的是灵宝蒲剧团,戏台下面已摆满了包子、凉粉等小吃摊,河这边也是一个麦场,摆满了杂货摊,卖玩具卖吃食卖水果的,还有远处来的卖布的摊子,俨然一个集市了。戏还没有开场,但锣鼓家伙敲得叮叮咚咚响,引逗得三三两两的老人和孩子都往会场走。场的远处是个什么庙,庙前有黄色的旗子迎风飘扬。
  我在场子里帮着二哥他们摆货物,走在后面的父亲就和三个老头趷蹴在树下谈开了。我走上前,递给父亲一盒烟,听他们说话。父亲一介绍自己,老人们立刻就想起来了,惊奇地说:“哎,武英啊,都这么大多数了,几十年没见了。”一个白胡子老头颤颤巍巍说:“你是大命之人啊,这些年过得还好么?”父亲说:“好着哩,好着哩。这是我的大女儿。”父亲转身给我介绍说,老头叫武勤勇,今年90岁了。原在傅作义部队董其武师长手下当过连长,抗日有功。解放后被打成四类分子,受尽了折磨。后来落实政策,现在一个月民政部门给发200元补助,日子过得还不错。说着,又过来一个老人,问父亲:“你能认出我吗?”“你是……”“我是疙瘩子啊,小时候咱俩在一起打蛮牛,你忘了?”“噢,你是疙瘩子啊,要在旁处见面,我可是认不出来啊。”“啧、啧”,感叹,惊奇声一片。这时又来了三个老奶奶,其中穿黑花花衣服的老太太对父亲说:“你还得给我叫奶奶哩,我是上场的。”“你是……”旁边一个老头介绍说,她男人就是上场的随温子,她名叫骨朵。“噢,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都是一家子呀。”老奶奶眼圈一红,说:“唉,你那时年纪小,算是逃了一条活命。”说着撩起衣襟擦眼睛。听到这话,我的泪马上就要流下来,赶忙转过脸去。老奶奶又对我说:“你不知道,当时太怕怕了,那阵势子,我当时十来岁,开会都不敢去,不敢看。”说完摇摇头,嘴里连声“啧啧”。我明白她说的开会是当年土改斗地主枪毙人的事。
  三个老奶奶要去庙里烧香,我问她们庙里供的是啥神?她们说,皇姑神。我问管啥?她们说,啥都管。我对父亲说,爸,咱也去烧点香吧。父亲说行。在买香处,我要替三位老奶奶付香烛鞭炮钱,但她们死活拉住不让,还说:“使不得,使不得,敬神的事,要出自己的心,不能让别人买。”摊主也说:“不能掏,你要想表心意,一会儿给她们买点吃的都中。”我才罢了。
  我笨拙地在烛前点着香,插进佛龛里,又俯下身磕了一个头,心里什么愿都没有来得及想。庙里正在捐款,说是翻修。我问捐多少?老奶奶说,一块也中,两块也行,随自己心。多少都要写上名。我就上前捐了五块钱,写上父亲的名字。出来我们又放了鞭。父亲显然很高兴,今天不意在这里遇见了这么多故知,若不是庙会,着意去寻找不一定能见呢。父亲说,明年咱们2月15日来吧,2月15日是民湾村的庙会,能遇见更多的人。我原本是不信神的,好象是为了随喜一种心情,一种风俗,我也愿意信了。
  我们还要去上坟,因此不敢耽搁。告别了老奶奶,我和父亲、二哥又回到民湾村。剪白纸条,搓纸绳,准备上坟的一应物品。临出门时,我掏出准备好的200元钱,递给二哥说,接住,不要出了门,撕撕掳掳的。二哥一个不接两个不接,连说,我有哩,我有哩。父亲说,接住吧,她比咱们经济上强些嘛。二哥终于接住了。来时父亲说他也带了七八十元,想给二哥,现在我给了他就不用给了。
  老坟在鲁家咀,若走大路,要绕一个弧形,走20里路,若从庄科翻山,就近了许多。我们决定翻山。天气很好,父亲和二哥兴致很高,路上碰见熟人都亲切地问,上坟呀?二哥声音宏亮地回答,上坟!山很陡,但父亲气不喘,脚不抖,走得比我们还快。一会儿他指点着对面的山说,小时候有一次我就是爬在那里打豹子的,一会儿他又说,有次撵免子就从这里走。
  我们来到老坟所在的鲁家咀。在二哥的指点下,给爷爷和三大的坟头挂纸条。白纸质地不好,很脆,父亲和二哥仔细地把白纸条挂在坟头的柏树上,我挂不成,干脆俯下身子把纸条用石头压在坟上的草丛里。白纸条在风中呼呼地飘舞,好象告诉地下的亲人,我们来了。两个坟头都很矮,我们后悔没有带把锨来。挂完了纸条,又烧了纸钱,然后放了鞭。这里埋着的只有爷爷和三大。他们俩是解放前一年死的,埋的时候比较从容,因此坟头还一直保留着。几十年来父子俩厮厮守守在一起。而奶奶、二大、四大,或是一叶草席,或是一副薄棺,草草埋葬。以后又历经五八年大跃进,农业学大寨,打坝造田,坟都被平掉,不留一点痕迹了。我边烧纸钱边在心里说,你们给奶奶二大四大捎点钱吧,你们在那个世界里应该是能够经常见面的。我想,我这个对老家没有任何印象的人,现在也产生了割舍不了的感情,何况他们?几十年来即使没有了坟头,他们的灵魂也一定不会离开故土的,一定总在这片土地上游荡,寻寻觅觅。亲人来了,他们会知道的。
 
  上了坟,我们坐下来休息。暖暖的春阳下,我们坐在爷爷和三叔的坟前,吸烟,喝饮料,随便唠着闲话,心里感到很亲切、很踏实。坟上开满金黄的蒲公英,星星点点的,煞是好看。我们谈的话,好象地下的亲人都能听到一样,没有一丝隔陔。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也从来没有来上过坟,但一来就感到很亲切,一点也不陌生。我想这就是血脉相连吧。一个人也象一棵树一样,老坟就是我们的根。
  父亲说,爷爷和三大的坟原来是埋在地中间的。八十年代三哥的日子刚刚好过一点,老坟就被挖了。后来移到地边。挖坟的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想看看里面埋的有金银财宝没有,二是想破坏风脉。并且在爷爷和三大坟前端端竖起了两座新坟。他们是嫌老坟的风脉好,想沾一点脉气。老家的人非常迷信,相信风水。我问父亲,人家都说咱家的坟风水好,是真的么?父亲说,大概是吧,要不当年那个雷老先儿领着人跑了半个月,才号下这一处地方。离村子这么远,图什么嘛。咱这儿人迷信得很。我又仔细端详老坟的前后左右,后面是座大山,前面是一条大河,河对面迎面是一个小山包,水在山包前抱成一个漩,然后悠悠流去。小山包后面又是大山,起伏连绵不断。河边长着一片蓊蓊郁郁的大树,有一种幽幽的、森森的气息流入我心。二哥说,人家说老坟好就好在前面的迎山上,有来历,不断头。我是不相信风水的,但我现在也宁愿相信。其实活人看出去舒服的地方,死人住着也一定舒服。
  阳光很静,坐在坟头,眺望对面的山、水,听着75岁的父亲和64岁的二哥絮絮的对话,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异常亲切的、熟悉的、留恋的感情。一忽儿回到过去,一忽又回到现在。历史和现实,过去和未来,似乎浑然一体,贯通一气,就在我的身上流动,就在我的眼前晃动。好象昨天并没有走,现在也没有来,我仿佛一下子成熟了,仿佛什么都明白了,懂得昨天,懂得父亲他们那一代,也了解未来,了解人们需要什么似的。同时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要做的事还很多。
 
  很想就这样坐下去,漫无边际地想。但我们还有五十里的路程要赶,到了县城,父亲还要回村里。因此不能再耽搁了。就原路返回。回到二哥的家,儿子海波也从城里回来了,要用三轮车送我们到镇上。正发动机子,从后面村里过来了一辆出租车,说是到县里接人,就把我们捎上了。真是赶得好不如赶得巧。二哥恋恋不舍地送我们,一个劲地埋怨没有吃饭就走。我大声地说:“不用萦记,一会就到城了。”
  今天父亲很高兴,最让父亲高兴的是,他一直惦念的二哥,景况不错。比想象的要好。儿子、儿媳都很能干并且很孝顺,懂事,说话和气。儿子不是二哥亲生的,但是二哥从小养大的。养大的儿子对二哥很好,这在农村是很难得的了。受尽苦难的二哥,在老年时能有一个融融的家,最让我们欣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