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燕子

2021-12-23叙事散文小镇佳人
傍晚回家,居然看到了几只久违的燕子绕着阳台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一阵惊喜,我竟呆在那里不敢挪脚,担心吓着了燕子,怕它又要飞走了。直到确定它们不再害怕,我才放心地蹲下来看它们飞来飞去,心里很希望它们在我家阳台上垒窝呢。燕子冬天到那里去了?这个问……
  傍晚回家,居然看到了几只久违的燕子绕着阳台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一阵惊喜,我竟呆在那里不敢挪脚,担心吓着了燕子,怕它又要飞走了。直到确定它们不再害怕,我才放心地蹲下来看它们飞来飞去,心里很希望它们在我家阳台上垒窝呢。 燕子冬天到那里去了?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想,应该是飞到更暖和的地方去了吧?我只知道,每年春天将逝,天气转暖的时候,燕子就会如期归来。当然大多是飞到南方的乡村,因为那里的空气好,人也好。我从居住到这座城还没有看到过燕子绕梁而飞呢。如今小城人把城市绿化得像公园一样漂亮,环境保护意识也增强了,空气也清新了,鸟儿、燕子们也都飞来了。   看着燕子飞来飞去的身影,我的思绪也飞到了遥远的孩提时代。记得小时候,我们幼儿园走廊顶上,经常会有很多的燕子窝。每到春暖花开,我们脱下棉袄换春装的时候,燕子们就会飞回来了。记忆中,春归的燕子从不直接飞进屋,总是亲呢地叫着,低低地绕着屋子飞了一圈又一圈。   每每这时,阿姨们无论在忙什么,总要歇了手,客气地出门迎接:唉哟!都累坏了,快进屋快进屋!笑说不迭。见我们一脸疑惑,就认真地对我们说,燕子最灵性,听得懂人话的。燕子又晓得礼数,不像那些屋麻雀,净鬼头鬼脑,贼牯佬一样,偷偷摸摸在屋檐下做窝。你看燕子尽讲礼数,都熟人熟地了,还老说:“红燕子,黑燕子,借个屋场抱窝子”呢。这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们可都忙欢了,屋里屋外,一个一个地清点,看老燕子都来齐了么?又看添了新燕子么?阿姨说,谁家的燕子多,证明谁家就心地好、运气好、人气旺,的的确确是件很光脸的事呢。   接下来,燕子们便开始始忙碌起来了。大燕子衔来草枝、树叶、树枝什么的,还有泥土,用自己的唾液把他们粘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漂亮的小窝。然后在里边孵蛋。等小燕子出壳后,老燕子就整日里到外边觅食,然后飞回来用嘴喂它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阿姨们担心我们中间一些捣蛋鬼用小石子砸燕子窝,总要连吓唬带叮嘱地对我们说:“不准揭燕子窝呢,燕妈妈要在里面生崽崽了。你们谁要是揭燕子窝,燕子窝的泥土掉下来,掉到身上就要生疮,落到谁头上就要长癞子的!”小伙伴们瞪大眼睛听着,几个顽皮的小男孩也不敢造次了。这样,燕子们在我们幼儿园很安全,很愉快地度过它们的每一天。   秋风乍起的时候,燕子们居家南迁。在燕子归去前的那些日子,我们便剪了一段段心爱的红丝带,小心翼翼地缠在燕子的脚上,希望燕子们能平平安安地在来年仍然戴着这段漂亮的红丝带回来。燕子们也好似恋恋不舍,又好像在记住这个地方似的,它们会唧唧喳喳围着屋子叫唤好一阵,然后飞出房子,在那里绕几圈,然后才飞走。让人惊奇的是,春风送回的燕子群里,还是那几家燕子,它们又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而且,每户人家的小燕子都会认准自己的旧巢。只是,不见了系在它们腿上的红丝带。   于是,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讲起了燕过洞庭的故事:传说,燕子南来北往,都要过洞庭湖,那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水面,无一树半枝可依,需一气飞过,那绝对是场生死考验呐。狂风恶浪中,燕爸爸燕妈妈就让燕宝宝咬着自己的尾巴飞,实在饿得飞不动了,就让儿女们啄食自己的血肉之躯。一路上,累死坠湖,舍身饲子的老燕子不计其数,飞过湖的寥寥无几。老燕子爱子情深,感动了同飞的天鹅,一只又一只天鹅纷纷前来相助,用宽阔厚实温暖的背驮起小燕子继续飞越,重新托起老燕子一个个未圆的梦。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找不到燕子走时系在它们脚上的红丝带了吧?小小年纪的我们,听了这个关于燕子的故事,第一次知道了燕子的艰辛。   后来,每当看到燕子,我就不禁想起“燕过洞庭”想起那些舍生忘死的老燕子,想起那些铁肩担道义的天鹅。于是我们更善待那些历尽艰辛归来的燕子了。   现在想来,人生苦旅,又何尝不是“燕过洞庭”呢?但愿燕子不畏艰辛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能够给我们带来共同的启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