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逐青云
2020-09-17叙事散文翠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39 编辑
它们在黄河口湿地自由地漫步,它修长的身躯昂首前方,她优雅地踱步,像T台上的模特,迈动的不是猫步,而是她自己的仙鹤步。它的眼睛目不斜视,它的羽毛明亮
它们在黄河口湿地自由地漫步,它修长的身躯昂首前方,她优雅地踱步,像T台上的模特,迈动的不是猫步,而是她自己的仙鹤步。它的眼睛目不斜视,它的羽毛明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39 编辑 <br /><br /> 它们在黄河口湿地自由地漫步,它修长的身躯昂首前方,她优雅地踱步,像T台上的模特,迈动的不是猫步,而是她自己的仙鹤步。它的眼睛目不斜视,它的羽毛明亮丰满,有锦缎的光泽。它不紧不慢,从容淡定。一米六的体长,昂起头来,与我差不多高。她的腿细长,典雅、斯文,步态轻盈,有着贵族的风范。有两只鹤要跳舞了,莫非这是欢迎我的仪式?它们轻轻展开翅膀,抖动着,硕大无朋。它们向前踱步,转身,单脚独立,扬天长鸣,那骄傲的红顶愈发鲜艳。天地间霎时因它们洁白的翅羽,自身的坦然和从容明亮了许多。仙鹤尽可以在这里随意漫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在电视上,报纸上,书本上,无数次看见过飞翔的丹顶鹤,长啸的丹顶鹤,松鹤延年的丹顶鹤,梅妻鹤子的丹顶鹤,龟鹤遐寿的丹顶鹤。一级朝服,黄袍马褂上的丹顶鹤。在寺庙里被铸成铁质、铜质的丹顶鹤。当我今天第一眼看见鲜活生动的真实的丹顶鹤,它与我近在咫尺时,它们围在我周身跳舞、漫步时,我还是比从前更加震撼了。 我与丹顶鹤面对面,眼神碰撞,产生出细微、玄妙的精神对流。
这是女神吧?这是绅士吧?我揉了揉眼睛,不愿意走开,此刻我变得贪婪了,痴迷了,它那种无视旁人的姿态,高傲的如同公主,直击我的心灵深处。直透到骨子里的大气、高贵,令我在她面前,出神地凝望,凝望着……我想把两个手指放到嘴唇上发出惊呼。
这上天的尤物!
她的周身洋溢着一个光环,浑圆的弧线,清晰的边界,自然天成的优雅与大气,玉树临风,雍容华贵的姿势与步态。我看任何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哪怕身价百倍,在她面前都是逊色的。
小时候看戏,但见戏台上,穿着绣有丹顶鹤样子长袍的,都是大官儿,他们高高在上,可以呼风唤雨。后来我知道了,他们都是一品文官,丹顶鹤样式的朝服,是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标识,因而仙鹤也被称为“一品鸟”。那五彩锦缎的朝服上,以黑色做底,绣有海浪、祥云,象征五福的蝙蝠,象征祥瑞的寿桃。一只展翅的丹顶鹤凌空高蹈,仰天长啸。看得我出神、入迷。古人尊崇仙鹤已久,在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被奉为吉祥、尊贵和长寿的象征。
怪不得古有“张道陵可骑鹤往来”的故事:黄老道学在东汉兴盛,有许多人推崇喜好黄老养生术,把黄帝、老子作为神仙祭祀。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立教团组织,创始人是1900多年前的张道陵(公元34~156年)。他说太上道君将要降临,授他“天师”称号,创立了五斗米道。他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这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道教是修今生,认为人这个生命,经过修炼,灵魂和肉体可以升天,长生不死,从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在道观中供奉神仙的帐子上都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师礼拜时穿的法忏衣,道教的高功法师做法时穿的绛衣,也是绣有丹顶鹤。连道士作法时行走的姿态也与鹤步十分相似。这里有鹤鸣山,有待鹤轩,有听鹤亭,还可骑鹤往来,看来仙鹤在道教里是被无限尊崇的。传说,南极仙翁的坐骑也是一只丹顶鹤呢。
丹顶鹤的美貌与风度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上天的赐予。它是见过世面的国际公民,一年之中就要飞临几个地区或国家。每年十月下旬,丹顶鹤从东北成群结队路过黄河口,飞往长江下游,到江苏盐城去越冬。来年的春节前,又集体长途跋涉,再次经过黄河口,飞往东北的扎龙、蒙古或者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去繁衍后代。年复一年,从不改变。黄河口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环西太平洋,鸟类的国际机场,它们以东营湿地为中转站,飞累了,就在这里休息、修养。
我看见有关丹顶鹤的标示牌上这样写着:丹顶鹤的繁殖地在中国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在中国南方沿海各地及长江中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在云南也有少量野生种群。还有一块更可爱的标示牌:观赏鸟类百态,保护生态平衡。亲,离我远点,我的嘴很锋利噢!这个可爱的标示牌让我抿嘴一笑。
怪不得那个驯鹤世家出身的徐秀娟,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爱鹤如命。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到盐城鹤乡去,整天为鹤避暑、降温、驱蚊而忙碌。据说丹顶鹤有六七岁小孩的智商,能通人性,能听懂饲养员的语言。与仙鹤一起生活的人,相信也会沾染仙鹤优雅的气质,洁白的品性吧。徐秀娟视丹顶鹤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当她喂养的那只叫“黎明”的丹顶鹤走失之后,她豁出自己的性命去寻找。最终,“黎明”回家了,而徐秀娟却没有回来。最终,她永远住在了保护区的滩涂上,一直会看到闲云野鹤,鹤鸣九皋,而她也成了一只云中白鹤了。
我带着敬意,带着感动,一遍遍聆听着朱哲琴演唱的《丹顶鹤的故事》,旋律在我周身起伏、飘逸,如同有鹤在我身边起舞翩翩。从心底里飞出来丹顶鹤,起舞翩翩。
怪不得唐代诗人孙昌胤,将仙鹤描述地这么傲群:“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仙鹤成长于极远的地方,气宇轩昂的样子无与伦比,它们成群结队地飞翔,迎来了沧海日出,一声高亢的鸣叫,给云雾缭绕的高山增添了无限秋色。
怪不得宋朝的林逋就是成语“梅妻鹤子”的出处。宋朝临安有个诗人名叫林逋,字和靖,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但他不慕名利,不愿为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盖了几间茅屋,常年足不出户,隐居起来。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花与鹤。因此他在房前屋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在他的家里,养了两只白鹤,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读梅、望鹤、做诗,就是林逋的全部生活。他无妻无子,以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从网上见过范曾先生的一幅《梅妻鹤子图》,题款:林和靖鹤子梅妻图。林和靖左边是鹤,鹤首低垂,如羞涩的小儿。右边是梅,梅枝亲切,扶着他的肩膀。林和靖穿曳地红袍,带白色方巾,神态安详自若。白鹤有灵,红梅传情,他们都是幡然陶醉的样子。俨然一家人一样亲密呢。
在遥远的宋朝,诗人就能过梅妻鹤子,超然物外,恬淡而知足的日子,实在是心胸辽阔,一种精神生活的实现与重生,令今人都望尘莫及。
与自然和谐共处,让自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吸引,是每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目的地。驾鹤逐青云,骑鹤下扬州,也许不只是一个梦幻!
在电视上,报纸上,书本上,无数次看见过飞翔的丹顶鹤,长啸的丹顶鹤,松鹤延年的丹顶鹤,梅妻鹤子的丹顶鹤,龟鹤遐寿的丹顶鹤。一级朝服,黄袍马褂上的丹顶鹤。在寺庙里被铸成铁质、铜质的丹顶鹤。当我今天第一眼看见鲜活生动的真实的丹顶鹤,它与我近在咫尺时,它们围在我周身跳舞、漫步时,我还是比从前更加震撼了。 我与丹顶鹤面对面,眼神碰撞,产生出细微、玄妙的精神对流。
这是女神吧?这是绅士吧?我揉了揉眼睛,不愿意走开,此刻我变得贪婪了,痴迷了,它那种无视旁人的姿态,高傲的如同公主,直击我的心灵深处。直透到骨子里的大气、高贵,令我在她面前,出神地凝望,凝望着……我想把两个手指放到嘴唇上发出惊呼。
这上天的尤物!
她的周身洋溢着一个光环,浑圆的弧线,清晰的边界,自然天成的优雅与大气,玉树临风,雍容华贵的姿势与步态。我看任何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哪怕身价百倍,在她面前都是逊色的。
小时候看戏,但见戏台上,穿着绣有丹顶鹤样子长袍的,都是大官儿,他们高高在上,可以呼风唤雨。后来我知道了,他们都是一品文官,丹顶鹤样式的朝服,是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标识,因而仙鹤也被称为“一品鸟”。那五彩锦缎的朝服上,以黑色做底,绣有海浪、祥云,象征五福的蝙蝠,象征祥瑞的寿桃。一只展翅的丹顶鹤凌空高蹈,仰天长啸。看得我出神、入迷。古人尊崇仙鹤已久,在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被奉为吉祥、尊贵和长寿的象征。
怪不得古有“张道陵可骑鹤往来”的故事:黄老道学在东汉兴盛,有许多人推崇喜好黄老养生术,把黄帝、老子作为神仙祭祀。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立教团组织,创始人是1900多年前的张道陵(公元34~156年)。他说太上道君将要降临,授他“天师”称号,创立了五斗米道。他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这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道教是修今生,认为人这个生命,经过修炼,灵魂和肉体可以升天,长生不死,从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在道观中供奉神仙的帐子上都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师礼拜时穿的法忏衣,道教的高功法师做法时穿的绛衣,也是绣有丹顶鹤。连道士作法时行走的姿态也与鹤步十分相似。这里有鹤鸣山,有待鹤轩,有听鹤亭,还可骑鹤往来,看来仙鹤在道教里是被无限尊崇的。传说,南极仙翁的坐骑也是一只丹顶鹤呢。
丹顶鹤的美貌与风度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上天的赐予。它是见过世面的国际公民,一年之中就要飞临几个地区或国家。每年十月下旬,丹顶鹤从东北成群结队路过黄河口,飞往长江下游,到江苏盐城去越冬。来年的春节前,又集体长途跋涉,再次经过黄河口,飞往东北的扎龙、蒙古或者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去繁衍后代。年复一年,从不改变。黄河口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环西太平洋,鸟类的国际机场,它们以东营湿地为中转站,飞累了,就在这里休息、修养。
我看见有关丹顶鹤的标示牌上这样写着:丹顶鹤的繁殖地在中国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在中国南方沿海各地及长江中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在云南也有少量野生种群。还有一块更可爱的标示牌:观赏鸟类百态,保护生态平衡。亲,离我远点,我的嘴很锋利噢!这个可爱的标示牌让我抿嘴一笑。
怪不得那个驯鹤世家出身的徐秀娟,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爱鹤如命。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到盐城鹤乡去,整天为鹤避暑、降温、驱蚊而忙碌。据说丹顶鹤有六七岁小孩的智商,能通人性,能听懂饲养员的语言。与仙鹤一起生活的人,相信也会沾染仙鹤优雅的气质,洁白的品性吧。徐秀娟视丹顶鹤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当她喂养的那只叫“黎明”的丹顶鹤走失之后,她豁出自己的性命去寻找。最终,“黎明”回家了,而徐秀娟却没有回来。最终,她永远住在了保护区的滩涂上,一直会看到闲云野鹤,鹤鸣九皋,而她也成了一只云中白鹤了。
我带着敬意,带着感动,一遍遍聆听着朱哲琴演唱的《丹顶鹤的故事》,旋律在我周身起伏、飘逸,如同有鹤在我身边起舞翩翩。从心底里飞出来丹顶鹤,起舞翩翩。
怪不得唐代诗人孙昌胤,将仙鹤描述地这么傲群:“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仙鹤成长于极远的地方,气宇轩昂的样子无与伦比,它们成群结队地飞翔,迎来了沧海日出,一声高亢的鸣叫,给云雾缭绕的高山增添了无限秋色。
怪不得宋朝的林逋就是成语“梅妻鹤子”的出处。宋朝临安有个诗人名叫林逋,字和靖,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但他不慕名利,不愿为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盖了几间茅屋,常年足不出户,隐居起来。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花与鹤。因此他在房前屋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在他的家里,养了两只白鹤,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读梅、望鹤、做诗,就是林逋的全部生活。他无妻无子,以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从网上见过范曾先生的一幅《梅妻鹤子图》,题款:林和靖鹤子梅妻图。林和靖左边是鹤,鹤首低垂,如羞涩的小儿。右边是梅,梅枝亲切,扶着他的肩膀。林和靖穿曳地红袍,带白色方巾,神态安详自若。白鹤有灵,红梅传情,他们都是幡然陶醉的样子。俨然一家人一样亲密呢。
在遥远的宋朝,诗人就能过梅妻鹤子,超然物外,恬淡而知足的日子,实在是心胸辽阔,一种精神生活的实现与重生,令今人都望尘莫及。
与自然和谐共处,让自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吸引,是每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目的地。驾鹤逐青云,骑鹤下扬州,也许不只是一个梦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