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的读书随想二题
2021-12-23抒情散文沈荣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0 编辑
读书随想(二题)沈嘉州如果还有读书声中国历史上文人多如牛毛。能写文章,会吟诗作赋的都叫文人。有的还有些闲情意趣,称为雅士。中国自古就是诗书……
读书随想(二题)沈嘉州如果还有读书声中国历史上文人多如牛毛。能写文章,会吟诗作赋的都叫文人。有的还有些闲情意趣,称为雅士。中国自古就是诗书……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0 编辑 <br /><br /> 读书随想(二题)
沈嘉州
如果还有读书声
中国历史上文人多如牛毛。能写文章,会吟诗作赋的都叫文人。有的还有些闲情意趣,称为雅士。中国自古就是诗书大国。
诗书大国,只是大而已,真正流传千古的绝妙文章并不多见。倒是风流野史,牛鬼蛇神,华丽文字充斥文学界。真正的文学家极难寻见,只在几朝盛世出过几位。
远古时候,文字刚刚出现了雏形,甚至在更早时有了语言后,人类就会交流自己的感受了。譬如:累了,偶尔发发牢骚,文学开始萌芽,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不经意的一句,居然在日后发展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盛大地步,而且是桃李满天下。之后,文字基本成熟,纯文学著作终于应运而生。幼苗阶段的文学是和语文混为一谈的,表兄弟应说是双胞胎,今天好容易分清了他们匪夷所思的血缘关系。应当说,文学是丰满的果实,语文是坚挺的大树。文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源与语文又高于语文。《诗经》就是这样一部中国第一的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这得力于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看似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背后,事实上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开放得多,对国君、官吏不满,就唱歌骂他。当然不可能直接骂“某某是大老鼠”、“欺人太甚者,某某也”,至少要用点象征的手法。如果要被抓,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即可,反正各国都在竞争,谁不愿意收买民心呢?我想也不会有不知趣的人,到哪都骂君骂臣骂别人,除非是具备超级口才的无赖。这种人几百年只出了个孔融,挤掉了我们刚刚假想的第一人之位。此时儒家思想还在萌芽,“篡改儒家版”的封建思想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的祖先便可以在《关雎》、《木瓜》里大唱情歌。就在之后不久的汉朝,司马迁著成《史记》,把史学和文学融合起来,体现出文学大家独具的风范。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了李隆基的盛唐时期。李白等一大批优秀诗人涌现出来,盛唐的文学达到了巅峰,《唐诗三百首》传诵千古,浪漫与现实相结合,融入到浑然天成的一笔一画、一韵一律中。唐诗宋词和元曲并称,明清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承上启下,为中国近现代文学铺出了一条大道。
于是,新文学运动开始了。
中国沉寂了几百乃至上千年的文坛突然燃起一片烽火。
在发起这次文学改革运动的进步青年中,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年轻、最伟大、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们,包括鲁迅、老舍等,还有我将要谈到的郭沫若。可以说,文学的海洋是一把坚实的铁锤,用波澜的咆哮铸成了文学之子。
当照亮黑暗的火炬逐渐暗淡、熄灭时,郭沫若等人的手再次举了起来,紧握燃烧着哲学和科学的明灯,这明灯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灿烂光辉,并最终迎来了久别的黎明!
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会出现类似现在80后的强反叛精神,而不是照着前人的传统一路安稳地走下去。郭沫若所受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郭沫若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使他能接受到大量新事物,这点毋庸质疑。
我站在郭沫若小时的私塾前,聆听从里面传出的琅琅书声。
和中国大多数私塾一样,郭家私塾大门正前方靠墙摆着一张香案,上面烧着香,供着孔子——儒家学派的缔造者。左右两旁是两张略高的方桌,环桌摆放几条板凳,大概是郭沫若的哥哥们或是其他学生用的。正中是一张小矮桌,想来是我的主人公的座位,如果真是这样,家长们还挺照顾郭沫若的。
郭家私塾叫“绥山山馆”,先生是我的本家人,叫沈焕章,就寄宿在郭家,包吃包住。有那么一天,郭沫若清晨醒来,早早到山馆门口候着,途中只需穿过一条长廊。等到先生房间传出伸懒腰的声音,一天的学习便开始了。
我们无时无刻不骂八股文,骂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限制学生思想、毁灭人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古代的教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目的只有一个:对付考试,然后飞黄腾达。考试是死的,教法再怎么活也只作了考试的殉葬品。使我无法理解死的教育怎么能教出如此头脑清醒,挑战传统的学生?
鲁迅不怎么喜欢私塾教育的。他向往的是百草园自由自在趣味无穷的生活。但并不是说他不喜欢私塾。他喜欢在三味书屋的院子里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来喂蚂蚁。还有读书时的七嘴八舌也很有趣。先生读入神时,甚至可以在下面画画。
郭沫若降生在清朝末期,大量新事物在传入中国。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郭沫若对私塾教育的理解并不如鲁迅那么深刻。其实在山馆里还有一尊我没有提到的雕塑。还是小孩子的沫若用手托着下巴颌儿,目不转睛地盯着沈先生,沈先生拿着书的手已经放下,正在讲课。也许是在讲课文——这是一般人的理解,但我认为先生在讲历史,讲辉煌与辛酸,虽然这一切可能都由先生祖先创造的儒家保守观念导致的。讲时事新闻,讲国运兴衰。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岳飞,正是岳飞的母亲和他师父周侗开明、创新的教育,在他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培养出一代名将,传为千古佳话。我们是不是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郭沫若与鲁迅所受的教育有着某种不同?
郭沫若之为郭沫若,正因为家庭和私塾的双重熏陶。他小时接受的教育虽然限于家庭之内,但他获得的教育是开明的,这点至关重要。对于鲁迅的父母我们知之甚少,更何况他的教育与家庭毫不相干,老师是渊博的宿儒,但并不是想教什么便教授什么,尤其是不大可能教给鲁迅感兴趣的“怪哉”、“美女蛇”之类的奇闻怪事。
纵观中国各朝各代,每朝都有改革家,唐有太宗,宋有范仲淹、王安石,然后又回到前面所谈的“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们。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个中国式规律:凡改革青年们,均诞生于不稳定的社会时期。而和平年代,教育就会逐渐归于死板,以便统治者能更好地统治社会,避免那些读书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使些极端的手段,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盛世三朝大搞“文字狱”……多么触目惊心!社会如出现这种状况,便不太平了。于是,又有一批新派书生会冒出来。
如果把这个规律放到当代,将惊讶地发现:80后的作者与郭沫若挨得如此之近!而当今教育宣称“思想先进”,如果教育者能听见这私塾前的读书声,手中的笔会吓得“哐当”缀地。于是,一场山呼海啸般的运动——课改来了!
铃声未老,书声依旧,而此时的课堂已不是彼时的私塾了。
与时间同在
即便是没读过史蒂芬·霍金教授著作的人,也对他本人的事迹略知一二。我亦是久仰大名,日前刚刚拜读了《时间简史》,才算对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霍金被卢伽雷病囚禁在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的身体动作极其困难,抬起头与人交谈都得使出相当于我们正常人一次长跑的力量。“幸好我的脑子还能用,对于我研究物理学,这就已经足够了。”这不是霍金先生独到的幽默吗?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仍然对世界报之以微笑——就算令世人毛骨悚然的死神,此时正冷冷地站在他面前。
这种幽默在《时间简史》里也是随处可见。霍金先生毫不忌讳地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不久后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怀疑,试图去说服其他物理学家。” 上帝挺爱捉弄人,常常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霍金先生相信:上帝只是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霍金的人生是坎坷的。他一生的价值便在于对现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提出“奇点理论”,完善了爱因斯坦经典的相对论。他的思想在他肉体瘫痪时遨游于神秘的宇宙中,《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就扮演了霍金心灵翅膀的角色。也许在得出不确定性原理的那个不眠之夜,他的思维已经穿透了宏观宇宙的束缚,走进了微观的量子世界,从中窥探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一切事件,一切时间变化都是不可预料的。从而推翻了传统的宿命论。也许真的吧,这番苦想消耗了他太多精力,但他的发现的确意义深远。再不可能存在命运决定人一生的言论。人的生存与发展怎么可能依靠那几个“巫婆”、“法师”毫无科学根据的胡言乱语?换言之,粒子不确定的性质也是相对稳定的,就像太阳不可能突然爆炸一样。又怎能妄想其中微不足道的几个粒子变化能产生扭转乾坤之势?不必说些高深的科学理论,霍金本人便是绝好的例证。小时候他的手脚笨拙,老是没法把因好奇拆掉的玩具、钟表装上。青年时一次差点莫名其妙地摔下楼梯。医生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他当时才21岁,简直要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了。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无疑是把他逼上了绝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差点永远与“当代爱因斯坦”擦肩而过。凭着我们对霍金教授的了解,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劝他不要放弃生的希望。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命运并非固定好的格式,它是可以打破,可以抗争的。我不清楚霍金教授活了多少个两年,如果他尚健在,应是一位六旬高龄的老人了。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在烈火中金子才能提纯,才能塑型,而且锻炼后的金子才是最耀眼的。你、我与他,有胆量去面对吗?
《时间简史》作为霍金先生的代言人,向公众展示了先生伟大的理论。《时间简史》是霍金与世人交谈的另一张嘴。不久前他失声了,也就是成了哑巴。他用一只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字一句,完成了他伟大的著作——足以和相对论旗鼓相当的《时间简史》。一个人的精神,能够和书籍融合得如此完美,实在难得。不知是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还是对命运的倔强改写了他的历史?我无从知道,但无庸质疑,不管生活像魔鬼还是天使,他都从容面对。我们惊叹于霍金创下的奇迹,惊叹于他的不屈不挠,在与疾病的对抗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难道真得要病魔缠身,被死神临近的脚步惊醒,才能功成名就?不,我们要磨练自己,磨练是辛苦的,若能像霍金先生一样幽上一默,辛苦自然不翼而飞。
时间和空间组成了包容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那一瞬开始,霍金先生的时间也在其中。时间可以包罗万象,包含着霍金先生的灵魂,他的苦难,就算宇宙大坍缩终结了时间,先生的灵魂,先生的苦难,将与他的时间同在,直到永恒。
(作者:沈嘉州,13岁
地址:四川省洪雅县实验中学2008级3班
或者通过这个地址转:四川省洪雅县教育局沈荣均转沈嘉州
邮编:620360)
沈嘉州
如果还有读书声
中国历史上文人多如牛毛。能写文章,会吟诗作赋的都叫文人。有的还有些闲情意趣,称为雅士。中国自古就是诗书大国。
诗书大国,只是大而已,真正流传千古的绝妙文章并不多见。倒是风流野史,牛鬼蛇神,华丽文字充斥文学界。真正的文学家极难寻见,只在几朝盛世出过几位。
远古时候,文字刚刚出现了雏形,甚至在更早时有了语言后,人类就会交流自己的感受了。譬如:累了,偶尔发发牢骚,文学开始萌芽,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不经意的一句,居然在日后发展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盛大地步,而且是桃李满天下。之后,文字基本成熟,纯文学著作终于应运而生。幼苗阶段的文学是和语文混为一谈的,表兄弟应说是双胞胎,今天好容易分清了他们匪夷所思的血缘关系。应当说,文学是丰满的果实,语文是坚挺的大树。文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源与语文又高于语文。《诗经》就是这样一部中国第一的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这得力于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看似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背后,事实上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开放得多,对国君、官吏不满,就唱歌骂他。当然不可能直接骂“某某是大老鼠”、“欺人太甚者,某某也”,至少要用点象征的手法。如果要被抓,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即可,反正各国都在竞争,谁不愿意收买民心呢?我想也不会有不知趣的人,到哪都骂君骂臣骂别人,除非是具备超级口才的无赖。这种人几百年只出了个孔融,挤掉了我们刚刚假想的第一人之位。此时儒家思想还在萌芽,“篡改儒家版”的封建思想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的祖先便可以在《关雎》、《木瓜》里大唱情歌。就在之后不久的汉朝,司马迁著成《史记》,把史学和文学融合起来,体现出文学大家独具的风范。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了李隆基的盛唐时期。李白等一大批优秀诗人涌现出来,盛唐的文学达到了巅峰,《唐诗三百首》传诵千古,浪漫与现实相结合,融入到浑然天成的一笔一画、一韵一律中。唐诗宋词和元曲并称,明清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承上启下,为中国近现代文学铺出了一条大道。
于是,新文学运动开始了。
中国沉寂了几百乃至上千年的文坛突然燃起一片烽火。
在发起这次文学改革运动的进步青年中,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年轻、最伟大、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们,包括鲁迅、老舍等,还有我将要谈到的郭沫若。可以说,文学的海洋是一把坚实的铁锤,用波澜的咆哮铸成了文学之子。
当照亮黑暗的火炬逐渐暗淡、熄灭时,郭沫若等人的手再次举了起来,紧握燃烧着哲学和科学的明灯,这明灯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灿烂光辉,并最终迎来了久别的黎明!
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会出现类似现在80后的强反叛精神,而不是照着前人的传统一路安稳地走下去。郭沫若所受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郭沫若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使他能接受到大量新事物,这点毋庸质疑。
我站在郭沫若小时的私塾前,聆听从里面传出的琅琅书声。
和中国大多数私塾一样,郭家私塾大门正前方靠墙摆着一张香案,上面烧着香,供着孔子——儒家学派的缔造者。左右两旁是两张略高的方桌,环桌摆放几条板凳,大概是郭沫若的哥哥们或是其他学生用的。正中是一张小矮桌,想来是我的主人公的座位,如果真是这样,家长们还挺照顾郭沫若的。
郭家私塾叫“绥山山馆”,先生是我的本家人,叫沈焕章,就寄宿在郭家,包吃包住。有那么一天,郭沫若清晨醒来,早早到山馆门口候着,途中只需穿过一条长廊。等到先生房间传出伸懒腰的声音,一天的学习便开始了。
我们无时无刻不骂八股文,骂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限制学生思想、毁灭人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古代的教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目的只有一个:对付考试,然后飞黄腾达。考试是死的,教法再怎么活也只作了考试的殉葬品。使我无法理解死的教育怎么能教出如此头脑清醒,挑战传统的学生?
鲁迅不怎么喜欢私塾教育的。他向往的是百草园自由自在趣味无穷的生活。但并不是说他不喜欢私塾。他喜欢在三味书屋的院子里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来喂蚂蚁。还有读书时的七嘴八舌也很有趣。先生读入神时,甚至可以在下面画画。
郭沫若降生在清朝末期,大量新事物在传入中国。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郭沫若对私塾教育的理解并不如鲁迅那么深刻。其实在山馆里还有一尊我没有提到的雕塑。还是小孩子的沫若用手托着下巴颌儿,目不转睛地盯着沈先生,沈先生拿着书的手已经放下,正在讲课。也许是在讲课文——这是一般人的理解,但我认为先生在讲历史,讲辉煌与辛酸,虽然这一切可能都由先生祖先创造的儒家保守观念导致的。讲时事新闻,讲国运兴衰。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岳飞,正是岳飞的母亲和他师父周侗开明、创新的教育,在他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培养出一代名将,传为千古佳话。我们是不是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郭沫若与鲁迅所受的教育有着某种不同?
郭沫若之为郭沫若,正因为家庭和私塾的双重熏陶。他小时接受的教育虽然限于家庭之内,但他获得的教育是开明的,这点至关重要。对于鲁迅的父母我们知之甚少,更何况他的教育与家庭毫不相干,老师是渊博的宿儒,但并不是想教什么便教授什么,尤其是不大可能教给鲁迅感兴趣的“怪哉”、“美女蛇”之类的奇闻怪事。
纵观中国各朝各代,每朝都有改革家,唐有太宗,宋有范仲淹、王安石,然后又回到前面所谈的“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们。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个中国式规律:凡改革青年们,均诞生于不稳定的社会时期。而和平年代,教育就会逐渐归于死板,以便统治者能更好地统治社会,避免那些读书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使些极端的手段,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盛世三朝大搞“文字狱”……多么触目惊心!社会如出现这种状况,便不太平了。于是,又有一批新派书生会冒出来。
如果把这个规律放到当代,将惊讶地发现:80后的作者与郭沫若挨得如此之近!而当今教育宣称“思想先进”,如果教育者能听见这私塾前的读书声,手中的笔会吓得“哐当”缀地。于是,一场山呼海啸般的运动——课改来了!
铃声未老,书声依旧,而此时的课堂已不是彼时的私塾了。
与时间同在
即便是没读过史蒂芬·霍金教授著作的人,也对他本人的事迹略知一二。我亦是久仰大名,日前刚刚拜读了《时间简史》,才算对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霍金被卢伽雷病囚禁在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的身体动作极其困难,抬起头与人交谈都得使出相当于我们正常人一次长跑的力量。“幸好我的脑子还能用,对于我研究物理学,这就已经足够了。”这不是霍金先生独到的幽默吗?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仍然对世界报之以微笑——就算令世人毛骨悚然的死神,此时正冷冷地站在他面前。
这种幽默在《时间简史》里也是随处可见。霍金先生毫不忌讳地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不久后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怀疑,试图去说服其他物理学家。” 上帝挺爱捉弄人,常常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霍金先生相信:上帝只是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霍金的人生是坎坷的。他一生的价值便在于对现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提出“奇点理论”,完善了爱因斯坦经典的相对论。他的思想在他肉体瘫痪时遨游于神秘的宇宙中,《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就扮演了霍金心灵翅膀的角色。也许在得出不确定性原理的那个不眠之夜,他的思维已经穿透了宏观宇宙的束缚,走进了微观的量子世界,从中窥探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一切事件,一切时间变化都是不可预料的。从而推翻了传统的宿命论。也许真的吧,这番苦想消耗了他太多精力,但他的发现的确意义深远。再不可能存在命运决定人一生的言论。人的生存与发展怎么可能依靠那几个“巫婆”、“法师”毫无科学根据的胡言乱语?换言之,粒子不确定的性质也是相对稳定的,就像太阳不可能突然爆炸一样。又怎能妄想其中微不足道的几个粒子变化能产生扭转乾坤之势?不必说些高深的科学理论,霍金本人便是绝好的例证。小时候他的手脚笨拙,老是没法把因好奇拆掉的玩具、钟表装上。青年时一次差点莫名其妙地摔下楼梯。医生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他当时才21岁,简直要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了。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无疑是把他逼上了绝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差点永远与“当代爱因斯坦”擦肩而过。凭着我们对霍金教授的了解,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劝他不要放弃生的希望。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命运并非固定好的格式,它是可以打破,可以抗争的。我不清楚霍金教授活了多少个两年,如果他尚健在,应是一位六旬高龄的老人了。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在烈火中金子才能提纯,才能塑型,而且锻炼后的金子才是最耀眼的。你、我与他,有胆量去面对吗?
《时间简史》作为霍金先生的代言人,向公众展示了先生伟大的理论。《时间简史》是霍金与世人交谈的另一张嘴。不久前他失声了,也就是成了哑巴。他用一只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字一句,完成了他伟大的著作——足以和相对论旗鼓相当的《时间简史》。一个人的精神,能够和书籍融合得如此完美,实在难得。不知是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还是对命运的倔强改写了他的历史?我无从知道,但无庸质疑,不管生活像魔鬼还是天使,他都从容面对。我们惊叹于霍金创下的奇迹,惊叹于他的不屈不挠,在与疾病的对抗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难道真得要病魔缠身,被死神临近的脚步惊醒,才能功成名就?不,我们要磨练自己,磨练是辛苦的,若能像霍金先生一样幽上一默,辛苦自然不翼而飞。
时间和空间组成了包容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那一瞬开始,霍金先生的时间也在其中。时间可以包罗万象,包含着霍金先生的灵魂,他的苦难,就算宇宙大坍缩终结了时间,先生的灵魂,先生的苦难,将与他的时间同在,直到永恒。
(作者:沈嘉州,13岁
地址:四川省洪雅县实验中学2008级3班
或者通过这个地址转:四川省洪雅县教育局沈荣均转沈嘉州
邮编:620360)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