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夜 读
2021-12-23叙事散文魏建胜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17 编辑
夜 读夜读真好!不知道别的读书人有没有这种感受,我是有这种感受的。白天生活、学习、工作,忙忙碌碌、无所事事、糊糊涂涂,有时甚至不得……
夜 读夜读真好!不知道别的读书人有没有这种感受,我是有这种感受的。白天生活、学习、工作,忙忙碌碌、无所事事、糊糊涂涂,有时甚至不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17 编辑 <br /><br /> 夜 读
夜读真好!
不知道别的读书人有没有这种感受,我是有这种感受的。
白天生活、学习、工作,忙忙碌碌、无所事事、糊糊涂涂,有时甚至不得不为某些冷若寒霜者陪上“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就这样白驹过隙,时光难留,是很少有闲暇余时能够平心静气、怡然自得地读书的。只有到了夜晚,整个现实世界都在夜的笼罩之下沉沉睡去,我们被湮灭在一片神秘、超然的寂暗之中,唯有一小盏灯照亮了眼前的一小块领域。此刻读书,由于没有外来事物的干扰,人就会进入一种自由想象和纯粹思维的空间,心与道合、神与物游,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与天地同在。由于自己的读书,夜又深沉、博大了许多。朱熹《读书偶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可不是吗?夜静悄悄的,像一池还没有吹皱的春水,你的两束目光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而翻书声象是你投石与春水,溅起的一串纯清的蛙鸣,悬挂于你的耳际,你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油菜花香一样清纯的感觉。这时,你的手指携一支笔,圈圈点点,轻轻叩醒这字里行间的种种奥秘,这神情多么像月色朦胧的夜晚,你手挽情人,漫步于田间地埂,“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种种感受,像那些挂在草尖上的虫鸣,次第为你们开放。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而我在少年时,读书却很少有这样的诗情画意。
那时,我读书是很用功的,但家中却没有多少书可读,甚至连小人书都不多。可读的是一本没有封皮,且前后都撕去一部分的《新华字典》,还有大哥、二哥的高年级《语文》课本。当时,家中的生活是很清苦的,往往食不果腹。但我每每捧之不知食味,满口余香而读至深夜却不肯吹灭煤油灯。奶奶时常对我唠叨:“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苦用心。”这也可算是我最早接受的最朴素、最实惠、最真诚的读书教育吧!
最使我难忘的是,每天晚上,伏在煤油灯前把白天从语文课堂上抄来的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笔记,工工整整地抄到另外装订的一个小本子上——现在看来,这也算是“精华本”或“珍藏本”了——抄至半夜,眼皮一上一下地打着架,打得昏头胀脑,一头压在煤油灯上,我这头卷起来的黄发就被灯焰温柔地舔噬着。我那时害沙眼,第二天早晨又顾不上洗脸,就匆匆忙忙地咳了咳满嗓子眼的黑痰,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常常上课后,老师是要表扬一番的,说什么因勤奋学习而烧了一片片头发,糊了几疙瘩眼屎,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往往发现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地因“苦读”而烧了头发,尤其是几个调皮捣蛋鬼更像是举着一个胜利的火把一样,摇头晃脑的炫耀着烧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头发。但头发易烧,而眼屎难得,黑痰更难得。
想起师范求学时,八个人一间宿舍,我是上床。一条窗帘一挂,盘腿一坐,一支蜡烛架在床头,就开始沉浸在书香之中,轻轻摇曳的烛光像一只吃饱了肚皮慵懒着的猫,卧在我的床头上,肚皮一上一下,打着呼噜,念着猫经,伴我渐入佳境,岂不悠哉游哉。
朋友说,晚上读书困了后,闭着眼睛,抽上一支烟,默默地坐上一阵,让思绪在烟雾之中左一个筋斗云,右一个十万八千里,左手拿着西天王母娘娘的蟠桃,右脚踩在东海龙王敖广的额头上。或者是火眼金睛一闪,大喊一声:“何方妖魔,休要逞能,俺老孙来也。”那可真是逍遥自在、纵横驰骋、侠肝义胆的神仙般的好日子。
我不抽烟,也就无从体会这种云里雾里的滋味了。但我想,静静地让自己坐成一棵树,一支燃着的烟,像一只红嘴小雀,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呼朋引伴。这时,自己满身都是花枝乱颤,鸟语花香的春色了。
古代的飘逸文人或落魄书生素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风流韵事。宋人柳永三变就是栖身于青楼、游乐于歌女而吟诗填词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常有进京赶考的文人秀士,夜宿古庙旧宅,月明星稀,一盏青灯,一案书几,一册在手,圈圈点点,时而摇头晃脑陶醉于中,时而击案而叹感慨于世。忽然几缕暗香袭来,一位秀丽清雅的女子像一朵月光一样轻轻盈盈地飘了进来,看书生痴迷的样子,一方香帕微掩樱桃小嘴,吃吃而笑,其声或露挂青草,或行云流水,或珠落玉盘,清新而明丽。书生蓦然回首,“唤起两眸清炯炯”,赶紧作揖打躬:“吾乃一介书生,何劳大姐至此。”这一女子轻移莲步,笑而不答……这是何等的美事呀!无怪乎,《聊斋》里的书生都一个个“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而在师范求学时的我,八个人一间宿舍,群情激昂,孤灯高照,纵有狐女偷觑,却也不敢轻易造次拜访,只是远远地在夜空中扑闪着眼睛打量我,不知道她长长的睫毛扑闪断了几根?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自有一间宿舍,女友和我又在一个学校,一间宿舍,一地鸡毛,很少有心思去琢磨遥遥的狐女了。但每每读到男主人公寅夜读书,不知不觉地肩头上披了一件衣服,眼前递来一杯热茶,然后,男主人公慢慢转过身来,略微疲惫的眼睛顿时像暮春的泉水一样温柔而清澈了……面对这种情景,自己也就不禁对着一旁的女友,对着未来的生活轻轻地、轻轻地、再轻轻地笑上这么一两声。就这么轻轻地笑呀笑呀,笑得女友成妻子,一家成三口,笑得从甘肃漂泊到新疆。而今,儿子已十二岁了,他每天晚上都要偷着看什么《360度兵器全景》,搞得他的小房间火药味很浓。而窗外,灯火通明,不见月华,车水马龙,难隐形迹,这个世界上早已没有了像一朵月光一样轻盈雅丽的狐女了!但夜读的遐想与快乐却时刻伴随着我。
夜读真好!我愿永远沉缅于此境界中,不管有没有狐女相伴。
夜读真好!
不知道别的读书人有没有这种感受,我是有这种感受的。
白天生活、学习、工作,忙忙碌碌、无所事事、糊糊涂涂,有时甚至不得不为某些冷若寒霜者陪上“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就这样白驹过隙,时光难留,是很少有闲暇余时能够平心静气、怡然自得地读书的。只有到了夜晚,整个现实世界都在夜的笼罩之下沉沉睡去,我们被湮灭在一片神秘、超然的寂暗之中,唯有一小盏灯照亮了眼前的一小块领域。此刻读书,由于没有外来事物的干扰,人就会进入一种自由想象和纯粹思维的空间,心与道合、神与物游,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与天地同在。由于自己的读书,夜又深沉、博大了许多。朱熹《读书偶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可不是吗?夜静悄悄的,像一池还没有吹皱的春水,你的两束目光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而翻书声象是你投石与春水,溅起的一串纯清的蛙鸣,悬挂于你的耳际,你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油菜花香一样清纯的感觉。这时,你的手指携一支笔,圈圈点点,轻轻叩醒这字里行间的种种奥秘,这神情多么像月色朦胧的夜晚,你手挽情人,漫步于田间地埂,“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种种感受,像那些挂在草尖上的虫鸣,次第为你们开放。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而我在少年时,读书却很少有这样的诗情画意。
那时,我读书是很用功的,但家中却没有多少书可读,甚至连小人书都不多。可读的是一本没有封皮,且前后都撕去一部分的《新华字典》,还有大哥、二哥的高年级《语文》课本。当时,家中的生活是很清苦的,往往食不果腹。但我每每捧之不知食味,满口余香而读至深夜却不肯吹灭煤油灯。奶奶时常对我唠叨:“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苦用心。”这也可算是我最早接受的最朴素、最实惠、最真诚的读书教育吧!
最使我难忘的是,每天晚上,伏在煤油灯前把白天从语文课堂上抄来的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笔记,工工整整地抄到另外装订的一个小本子上——现在看来,这也算是“精华本”或“珍藏本”了——抄至半夜,眼皮一上一下地打着架,打得昏头胀脑,一头压在煤油灯上,我这头卷起来的黄发就被灯焰温柔地舔噬着。我那时害沙眼,第二天早晨又顾不上洗脸,就匆匆忙忙地咳了咳满嗓子眼的黑痰,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常常上课后,老师是要表扬一番的,说什么因勤奋学习而烧了一片片头发,糊了几疙瘩眼屎,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往往发现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地因“苦读”而烧了头发,尤其是几个调皮捣蛋鬼更像是举着一个胜利的火把一样,摇头晃脑的炫耀着烧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头发。但头发易烧,而眼屎难得,黑痰更难得。
想起师范求学时,八个人一间宿舍,我是上床。一条窗帘一挂,盘腿一坐,一支蜡烛架在床头,就开始沉浸在书香之中,轻轻摇曳的烛光像一只吃饱了肚皮慵懒着的猫,卧在我的床头上,肚皮一上一下,打着呼噜,念着猫经,伴我渐入佳境,岂不悠哉游哉。
朋友说,晚上读书困了后,闭着眼睛,抽上一支烟,默默地坐上一阵,让思绪在烟雾之中左一个筋斗云,右一个十万八千里,左手拿着西天王母娘娘的蟠桃,右脚踩在东海龙王敖广的额头上。或者是火眼金睛一闪,大喊一声:“何方妖魔,休要逞能,俺老孙来也。”那可真是逍遥自在、纵横驰骋、侠肝义胆的神仙般的好日子。
我不抽烟,也就无从体会这种云里雾里的滋味了。但我想,静静地让自己坐成一棵树,一支燃着的烟,像一只红嘴小雀,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呼朋引伴。这时,自己满身都是花枝乱颤,鸟语花香的春色了。
古代的飘逸文人或落魄书生素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风流韵事。宋人柳永三变就是栖身于青楼、游乐于歌女而吟诗填词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常有进京赶考的文人秀士,夜宿古庙旧宅,月明星稀,一盏青灯,一案书几,一册在手,圈圈点点,时而摇头晃脑陶醉于中,时而击案而叹感慨于世。忽然几缕暗香袭来,一位秀丽清雅的女子像一朵月光一样轻轻盈盈地飘了进来,看书生痴迷的样子,一方香帕微掩樱桃小嘴,吃吃而笑,其声或露挂青草,或行云流水,或珠落玉盘,清新而明丽。书生蓦然回首,“唤起两眸清炯炯”,赶紧作揖打躬:“吾乃一介书生,何劳大姐至此。”这一女子轻移莲步,笑而不答……这是何等的美事呀!无怪乎,《聊斋》里的书生都一个个“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而在师范求学时的我,八个人一间宿舍,群情激昂,孤灯高照,纵有狐女偷觑,却也不敢轻易造次拜访,只是远远地在夜空中扑闪着眼睛打量我,不知道她长长的睫毛扑闪断了几根?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自有一间宿舍,女友和我又在一个学校,一间宿舍,一地鸡毛,很少有心思去琢磨遥遥的狐女了。但每每读到男主人公寅夜读书,不知不觉地肩头上披了一件衣服,眼前递来一杯热茶,然后,男主人公慢慢转过身来,略微疲惫的眼睛顿时像暮春的泉水一样温柔而清澈了……面对这种情景,自己也就不禁对着一旁的女友,对着未来的生活轻轻地、轻轻地、再轻轻地笑上这么一两声。就这么轻轻地笑呀笑呀,笑得女友成妻子,一家成三口,笑得从甘肃漂泊到新疆。而今,儿子已十二岁了,他每天晚上都要偷着看什么《360度兵器全景》,搞得他的小房间火药味很浓。而窗外,灯火通明,不见月华,车水马龙,难隐形迹,这个世界上早已没有了像一朵月光一样轻盈雅丽的狐女了!但夜读的遐想与快乐却时刻伴随着我。
夜读真好!我愿永远沉缅于此境界中,不管有没有狐女相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