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秦腔琐忆

2021-12-23抒情散文旭日东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0 编辑

  如今之青年,鲜有钟爱戏曲者,而地域色彩浓烈的剧种更是难以得到普遍的欣赏,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与耳濡目染间不自觉的继承了这份精神食粮。秦腔就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0 编辑 <br /><br />  如今之青年,鲜有钟爱戏曲者,而地域色彩浓烈的剧种更是难以得到普遍的欣赏,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与耳濡目染间不自觉的继承了这份精神食粮。秦腔就是这样一种被大西北追捧的文化形式。
  也许自幼的乡村生活过于单调些,至少不能同如今的生活形式相比,但是却在记忆深处留下一份关于秦腔的内容。那时候乡村的重大文化生活一是正月里耍社火,二是年度物资交流大会时的秦腔演出,其次就是电影放映队的巡回演出了。而一种文化的基因固有其顽强的生命力,秦腔就是这样。至今不觉得审美疲劳,百看不厌、百听不厌,或许就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已经在生命的深处扎根落户,甚至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那时观看秦腔的演出叫做“看戏”,儿时的我在凑热闹的空隙里,皈依了秦腔。跟着大人去“跟会”,顺着人流去“看戏”,舞台上的唱、念、做、打鼓舞着观众,那时也没人鼓掌,但是叫好声震天的响,在一个少年疑惑的眼神里,不明白究竟是什么魔力在控制着台下的观众,秦腔用它独有的魅力紧紧的吸引了我。开始倾听老人们的讲述,才知道原来舞台上演出的是古时侯的事情,好奇的我从此只要看戏就往老人扎堆的地方挤,在最底层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神奇的戏剧舞台艺术,也感受到老人那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一个小戏迷的眼里,舞台逐渐纷繁,才了解到生、旦、净、末、丑的众生相,才知道简单的审美原则,也明白了“三两圈走遍天下”的舞台语言,也大概知道了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衰变迁,更明白了传统道德做人处事的规范。更主要的是对传统曲目的熟悉,那种对戏曲的审美追求深刻的积淀下来,所谓“看戏要看老戏”,不同的演员对同一剧目角色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而人们熟稔的剧目永远是那几部,最多不超过三十部,而常在剧场公演的往往是经典名段,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清楚的把握一个剧团的实力。从《苏三起解》、《花厅相会》、《劈山救母》、《三娘教子》到《游龟山》《三滴血》《游西湖》以至《斩单同》《斩秦英》《斩李广》《下河东》《辕门斩子》《五台会兄》等等,文戏重情节,武戏看功力,单角出场看唱功,群角现身重协调。丑角诙谐幽默,武生英俊潇洒,青衣缠绵悱恻,须生荡气回肠,武旦光彩夺目,大净暴烈刚毅,花脸骁勇善战,老生忠厚善良等等不一而足。
  尤其难忘的是,老家距离西安不远,那时的乡村舞台上群星闪耀,秦腔戏迷们经常可以目睹明星的风采,任哲中的《花厅相会》、刘茹慧的《辕门斩子》、陈仁义的《下河东》至今还在民间相传,可惜的是那时不懂的欣赏名家风采,但是毕竟给单纯的少年时光增添了无穷的色彩和记忆。
  秦腔艺术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以一贯之的传统文化精神,他里面既包含了对历史人性化的解读,也充满了人性道德的价值宣扬,当然在传统消失殆尽的今天,无知之徒还会说那是所谓的封建文化,在那些现代人眼里,充满对传统的鄙薄和蔑视,其实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舞台上的长演不衰,似乎也在启示我们:民间的文化土壤是值得思考的现实,也是传统积淀深厚的存在。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正是秦腔赋予了我善良的本质和正义的品格,那种为道义而献身的高贵如《赵氏孤儿》,那种人性最柔软、最动情如《三娘教子》,而嫉恶如仇、主持人间公理的包拯更是百姓们最钟情的角色,几乎每次演出必不可少的就是和包拯的主题相关的剧目。
  秦腔给童年的记忆增添了无尽的色彩,也让我拥有至今仍不能释怀的情愫。
  有一种记忆,与秦腔有关;有一种情怀,与秦腔相伴 ;有一种经历,是秦腔的华章;秦腔是久久不能消散的韵味,是一个与美好相伴的回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