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春的辙印
2021-12-23抒情散文王之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0 编辑
青春的辙印王之了 十五里山乡土路,弯弯曲曲,越岭逾沟,延伸到奈木皋中学。二、三十年的心路,坎坎坷坷,隔年跨月,铺设到文……
青春的辙印王之了 十五里山乡土路,弯弯曲曲,越岭逾沟,延伸到奈木皋中学。二、三十年的心路,坎坎坷坷,隔年跨月,铺设到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0 编辑 <br /><br /> 青春的辙印
王之了
十五里山乡土路,弯弯曲曲,越岭逾沟,延伸到奈木皋中学。二、三十年的心路,坎坎坷坷,隔年跨月,铺设到文革后期成长起来的那群焊接历史的一代人的心中。
我们十几名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是全村的骄傲。背起沉甸甸的书包,就是背起了全村人的希望。
因为那时日子穷,上下学的路程,我们大都靠两条腿丈量。也有几个日子好的,很神气地拥有一辆自行车。当他们在我们身后响亮地按动车铃时, 既是喊我们让路,更是在向我们炫耀。我们羡慕之余,心中便生出几分嫉妒。 时间久了,我们能从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车的辙印分清是谁的自行车。
柳春芳的父亲在县大修厂工作,她当然拥有一辆自行车,凤凰牌儿的,车轮胎的辙印是梅花印。柳春芳长得很美,很像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 两只眼睛水灵灵的,扎着两把垂肩的短刷子,笑声如银铃般响亮。 配上这辆凤凰车,美丽中又多子几分潇洒。我们虽然同一个村,但她住南沟, 我住北店,小学时经常打打闹闹,上了初中却很少说话。
在班级里,因为我个子小,坐在第一排。柳春芳个子高, 坐在最后一排。每天上课下课,她都从我眼前飞来飞去。有时她飞得我魂不守舍, 忘了上下课“起立”的礼节。
搭伴同路的几个男孩儿,经常给骑自行车的同学搞恶作剧。 远远地见一辆自行车驶来,便挤眉弄眼、心领神会地一字排开,排成一堵人墙, 在路面上横行。任凭骑车同学怎么按铃,我们头也不回,装作听不见,逼得骑车人下车而行。等他挤过人墙时,我们便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 有时骑车人车技不高或车闸不灵,会被我们挤到路旁,摔到那里。 我们见了便一哄而跑,后边定然是几句不堪入耳的怒骂声。
柳春芳多次遇到我们的人墙,多次挨摔。有一次, 我故意给她让出一条缝,让她顺利地钻了过去,我却遭到同伴们的一阵奚落。
骑车的和步行的俨然是两大阵营、两大对立阶级。无车阶级人多势众,有车阶级人少力薄。无车阶级搞的恶作剧,使有车阶级威风扫地。
为了表示对有车阶级的憎恶,为了赎回那次为柳春芳让路的罪过, 我用星期天上山打柴的机会,摘了一捧野蒺藜。上学路上, 我们仔细数着自行车的辙印,把蒺藜撒在一处较窄的路面上。
上课了,柳春芳还没有到校。我猜想,她大概轧上了我们蒺藜。果然,她是推着自行车进校门的。 严历古板的数学老师让她在门外站了半节课,快下课时才让她进来。她从我的桌前经过时,我发现她哭了。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的一天,因家里有事,我误了上学的时间, 偏偏这天考数学。我急得早饭也没吃,一路小跑着上学。跑了四、五里路, 我已是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只好风风火火地快步走。这时, 柳春芳从后面骑车赶来。我忙躲闪一边,给她让路,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 谁知她“吱"地一声刹住车子,停在我身边,拍了拍车后座,示意我坐上面。我惊讶而又感激地点了点头,她熟练地骑上车子,我顺势坐在后面。 她带着我飞快地跑起来。
一股女孩子所特有的雪花膏味扑入我的鼻子,香喷喷、痒酥酥的, 我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欢欣与愉悦。多亏是夏季,伙伴们没有蒺藜可放, 也因为正是期末考试,他们也顾不得排人墙搞恶作剧。
快到学校时,前面已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急匆匆地走。她便停下车子,示意我下来。然后用力蹬车,独自进了校门。我几步小跑, 追上前面的几个学生,踏着上课的铃声进了校门。多亏了柳春芳, 我才没有误了考试的时间。不知为什么,同行十几路,我俩却一句话也没说。
从那以后,不论在路上,还是在学校,总想多看她几眼。 每当伙伴们往路上扔蒺藜时,我都要仔细辩认梅花辙印是否过去。如果过去, 照扔不误,如果没过去,今天就免了。当然,我心里的这个秘密, 伙伴们是不知道的。好在我在无车阶级里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是不会怀疑的。
一次学校开校会,延误了放学时间,出校门时,太阳已落山。 有车阶级和无车阶级都在匆匆地往家奔。当我们绕过锥子山头时, 发现前面柳春芳的自行车坏了,正在推着车子走,这显然比步行还慢得多。 同伴们嬉笑着从她身边走过,把无助的她远远地甩在后边。我走着走着, 找个理由落在后边,给她做伴。等了一会,她才赶上来。同样,我们谁也没说话, 我走在前,她走在后,相距十几米。天黑下来,山风吹得树林呼呼作响, 不时地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显得阴森可怕。我心里感到恐怖,头皮发麻, 头发要竖起来似的。为了驱走恐怖,保持镇定,我亮开喉咙, 喊起了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断唱腔。柳春芳在后面无声地走着, 距离比原来近了一些。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孔,但能听到她“呼呼”地喘息声。 我一路唱着,回到村口。两家的大人已等在村口,各自把我们接回了家。 我为这次当了一回英雄而自豪了好几天。柳春芳对我的回报, 只是每天见了面向我笑一下。仅这一笑,就给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快到初中毕业时,柳春芳连着三天没来上学。从女同学的闲谈中得知,她接了她父亲的班,到大修厂当工人去了。
上学的路上少了梅花辙印,我的心里却多了几丝惆怅。
二、三十年过去了,惆怅变成了一缕淡淡的清香思绪, 梅花辙印变成了一种永志不忘、刻骨铭心的怀念......
王之了
十五里山乡土路,弯弯曲曲,越岭逾沟,延伸到奈木皋中学。二、三十年的心路,坎坎坷坷,隔年跨月,铺设到文革后期成长起来的那群焊接历史的一代人的心中。
我们十几名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是全村的骄傲。背起沉甸甸的书包,就是背起了全村人的希望。
因为那时日子穷,上下学的路程,我们大都靠两条腿丈量。也有几个日子好的,很神气地拥有一辆自行车。当他们在我们身后响亮地按动车铃时, 既是喊我们让路,更是在向我们炫耀。我们羡慕之余,心中便生出几分嫉妒。 时间久了,我们能从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车的辙印分清是谁的自行车。
柳春芳的父亲在县大修厂工作,她当然拥有一辆自行车,凤凰牌儿的,车轮胎的辙印是梅花印。柳春芳长得很美,很像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 两只眼睛水灵灵的,扎着两把垂肩的短刷子,笑声如银铃般响亮。 配上这辆凤凰车,美丽中又多子几分潇洒。我们虽然同一个村,但她住南沟, 我住北店,小学时经常打打闹闹,上了初中却很少说话。
在班级里,因为我个子小,坐在第一排。柳春芳个子高, 坐在最后一排。每天上课下课,她都从我眼前飞来飞去。有时她飞得我魂不守舍, 忘了上下课“起立”的礼节。
搭伴同路的几个男孩儿,经常给骑自行车的同学搞恶作剧。 远远地见一辆自行车驶来,便挤眉弄眼、心领神会地一字排开,排成一堵人墙, 在路面上横行。任凭骑车同学怎么按铃,我们头也不回,装作听不见,逼得骑车人下车而行。等他挤过人墙时,我们便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 有时骑车人车技不高或车闸不灵,会被我们挤到路旁,摔到那里。 我们见了便一哄而跑,后边定然是几句不堪入耳的怒骂声。
柳春芳多次遇到我们的人墙,多次挨摔。有一次, 我故意给她让出一条缝,让她顺利地钻了过去,我却遭到同伴们的一阵奚落。
骑车的和步行的俨然是两大阵营、两大对立阶级。无车阶级人多势众,有车阶级人少力薄。无车阶级搞的恶作剧,使有车阶级威风扫地。
为了表示对有车阶级的憎恶,为了赎回那次为柳春芳让路的罪过, 我用星期天上山打柴的机会,摘了一捧野蒺藜。上学路上, 我们仔细数着自行车的辙印,把蒺藜撒在一处较窄的路面上。
上课了,柳春芳还没有到校。我猜想,她大概轧上了我们蒺藜。果然,她是推着自行车进校门的。 严历古板的数学老师让她在门外站了半节课,快下课时才让她进来。她从我的桌前经过时,我发现她哭了。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的一天,因家里有事,我误了上学的时间, 偏偏这天考数学。我急得早饭也没吃,一路小跑着上学。跑了四、五里路, 我已是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只好风风火火地快步走。这时, 柳春芳从后面骑车赶来。我忙躲闪一边,给她让路,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 谁知她“吱"地一声刹住车子,停在我身边,拍了拍车后座,示意我坐上面。我惊讶而又感激地点了点头,她熟练地骑上车子,我顺势坐在后面。 她带着我飞快地跑起来。
一股女孩子所特有的雪花膏味扑入我的鼻子,香喷喷、痒酥酥的, 我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欢欣与愉悦。多亏是夏季,伙伴们没有蒺藜可放, 也因为正是期末考试,他们也顾不得排人墙搞恶作剧。
快到学校时,前面已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急匆匆地走。她便停下车子,示意我下来。然后用力蹬车,独自进了校门。我几步小跑, 追上前面的几个学生,踏着上课的铃声进了校门。多亏了柳春芳, 我才没有误了考试的时间。不知为什么,同行十几路,我俩却一句话也没说。
从那以后,不论在路上,还是在学校,总想多看她几眼。 每当伙伴们往路上扔蒺藜时,我都要仔细辩认梅花辙印是否过去。如果过去, 照扔不误,如果没过去,今天就免了。当然,我心里的这个秘密, 伙伴们是不知道的。好在我在无车阶级里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是不会怀疑的。
一次学校开校会,延误了放学时间,出校门时,太阳已落山。 有车阶级和无车阶级都在匆匆地往家奔。当我们绕过锥子山头时, 发现前面柳春芳的自行车坏了,正在推着车子走,这显然比步行还慢得多。 同伴们嬉笑着从她身边走过,把无助的她远远地甩在后边。我走着走着, 找个理由落在后边,给她做伴。等了一会,她才赶上来。同样,我们谁也没说话, 我走在前,她走在后,相距十几米。天黑下来,山风吹得树林呼呼作响, 不时地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显得阴森可怕。我心里感到恐怖,头皮发麻, 头发要竖起来似的。为了驱走恐怖,保持镇定,我亮开喉咙, 喊起了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断唱腔。柳春芳在后面无声地走着, 距离比原来近了一些。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孔,但能听到她“呼呼”地喘息声。 我一路唱着,回到村口。两家的大人已等在村口,各自把我们接回了家。 我为这次当了一回英雄而自豪了好几天。柳春芳对我的回报, 只是每天见了面向我笑一下。仅这一笑,就给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快到初中毕业时,柳春芳连着三天没来上学。从女同学的闲谈中得知,她接了她父亲的班,到大修厂当工人去了。
上学的路上少了梅花辙印,我的心里却多了几丝惆怅。
二、三十年过去了,惆怅变成了一缕淡淡的清香思绪, 梅花辙印变成了一种永志不忘、刻骨铭心的怀念......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