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个村庄[原创]
2021-12-23叙事散文瘦棠寒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33 编辑
那一个村庄坟墓是死人住的房子。那么,一座座阴森森湿潮潮的坟墓组合成的墓群,无疑,就是死人居住的村庄了。活着的人居住的村庄是可以解……
那一个村庄坟墓是死人住的房子。那么,一座座阴森森湿潮潮的坟墓组合成的墓群,无疑,就是死人居住的村庄了。活着的人居住的村庄是可以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33 编辑 <br /><br /> 那一个村庄
坟墓是死人住的房子。那么,一座座阴森森湿潮潮的坟墓组合成的墓群,无疑,就是死人居住的村庄了。
活着的人居住的村庄是可以解读和认知,可以深入从陌生为熟知的。那一个村庄却阴森神秘不为人知。尽管,生活在那一个村庄里的人中,有我的祖父、祖母,有我的大伯和许多我认识的,叫得出名字,记忆里会清晰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的长者,当然,还有一些因车祸、溺水、疾病丧生的同辈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和邻人。
我从小就对那一个村庄有一种敬畏,尽管,我和居住在那个村庄里的人之间没有任何的过节恩怨,但我一直害怕走近那一个村庄。
我从小灌输的是一种无神论的教育,但对那一个村庄的敬畏,妨碍着这个思想从我的心里长成一棵大树。我爱我的亲人们,所以,每一个亲人的离去,我都愿意死去的仅仅只是肉身,而他(她)们的精气(灵魂)却依旧飘荡在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庄,住过的房子,白天黑夜,依旧在走在自己曾走过的村路和他挥汗如雨劳作的田地里。如果,他(她)们在那个世界生活的不愉快了,可以找一个自己最亲近的人,走进梦里,向他倾诉。
关于那一个村庄有很多的传说,许多听后就忘了,有一个记忆犹新。听我那个大脸盘,牛高马大的大婶说,她在一个白昼行将谢幕的黄昏,在大伯坟前的茶林里听到了已故多年丈夫的咳嗽声。那天,谷雨刚过,那片茶林,葱郁新绿,那一簇簇的嫩芽让大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天色将晚,这时,忙碌中的大婶心头猛地一震,她听到了有人近在咫尺的咳嗽,环顾左右,周围除了茶树,别有一物,咳嗽莫非来自坟冢,大婶疑神疑鬼,这时,又是一声咳嗽,清晰地传来。大婶吓得手脚俱软,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下山来。大伯是个痨病鬼,有名的怕老婆,生前受够了大婶的欺负,怕极了大婶,现在,大伯作古多年,一付皮囊早已化作泥土,但他的咳嗽声,却替他自己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对大婶的这番“奇遇”,我们并不信。大婶却始终认为,她那一回听到的自己丈夫的咳嗽,尽管,对此事无法考其真伪,大婶那一回从山上下来后,大病了一场,倒是千真万确。
在南方,我们的村庄和祖先们居住的那一个村庄相隔很近,记得有一次到乡下一朋友家,村口大路旁的一座座坟冢让我们惊讶不已,这种将坟墓造得跟村庄如此之近,我没见过,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时到了朋友家后,从朋友家的后窗望去,在屋后几步远的地方,我居然,又看到了几个坟冢,朋友说,那是他家的祖先。从这个小山村里,这一个村庄和那一个村庄几乎没有任何的界限,大家混居一处,一个老人故去,亲人们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给他安上一个新家,似乎这样,更便去大家相互之间的来往,觉得他们并没有离去,还与自己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村庄和祖先的那一个村庄也很近,中间只隔着几棵树,几口塘,几块田,只须走几分钟,尽管,我多次走进过那个村庄,但我只是在那个村里徘徊,无法真正的深入,年复一年,我在两个村庄之间来回,但我能看到的只能是那个村庄的表面,只能是那些树、那些石头、但我相信,当我走近祖先的家时,当我们焚香祭祀时,祖先们是能看得到我们,听得到我们说的话。
生活在村子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对那一个村庄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包括我的父亲,他们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从那一个村庄里为自己找好家。有的老人老伴死后,就会老伴的坟旁造一个相同的墓,以备自己百年后之用,我们将之称为“喜窗”。我相信随着我岁数的添增,我心中对那一个村庄的那一种敬畏会逐渐消失,因为,不管愿意与否,我都将成为那一个村庄的一员。
十多年前,我们生活的村庄还离城很远,村民们居住的也都是泥房,鲜见水泥砖房。现在,城市疆域的不断扩延,我们的村庄也成了城市的边缘,村子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泥房拆除了,庄稼消失了,田地消失了,替之的是一幢幢整齐的小楼房,一条条整齐宽敞的大道。与此同时,和我们的村庄一样,那一个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开发商们将那一个村庄纳入了开发计划,他们要在那里建公园、别墅,而长期生活在那里的祖先们必须为活着的人做出牺牲,进行迁徙。开始时,村民们想不通,并和开发商们进行了多次冲突,但,最终都想通了,因为开发商的条件让村民们无法拒绝:由他们出资在山之阳造一座大的公墓,每一座坟冢给1000元的“补偿费”。
我有四位先人住在那一个村庄里,我的祖父和祖母已经在那次大迁徙中就搬进新家了。而我的外公外婆的墓因为尚未在开发之列,一直寂寞地住在原先的那一个家里,今年清明后,父亲想把外公和外婆的家也安到那一个新的村庄里去,这样一来,清明冬至祭祀,大家就可以少了许多奔波之累。这事父亲跟我说过多次,我一直都没在意,更没放在心上。直到冬至前三天,父亲又老话重提,而且,他说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对我说时,一脸欣喜,如释重负。父亲的欣喜和如释重负却鞭子一样抽痛了我,在那一记刻,我感到了愧疚,其实,我有能力尽早帮年老的父亲完成这个心愿,但却被我忽略了。
给外公外婆移坟的那日是个好天气,冬阳暖暖地照着,父亲、母亲、我和请来帮忙的堂伯在阳光中为外公外婆搬家。外婆葬于一九八六年十月,距今已有20年了,当我们艰难地打开外婆家的大们时,外婆的棺椁看上去没有一点损坏,黑漆红字依旧醒目,母亲递给堂伯一瓶烧酒,堂伯接过后啜了一口,并不往肚子里咽,含在嘴里,用力往坟里喷,浓浓的酒香冲淡了那股从坟里散发出来的霉味。
“姆妈,别怕,我们给你搬新家了。”母亲说。
母亲的话音一落,堂伯的三齿耙便砸向了外婆棺椁前方的那一块方木。原以为那椁木十分牢固,却没想到棺木内质已全部腐朽,一碰即碎。堂伯将三齿耙探向墓穴,从里边勾出了外婆穿的裤子和长布补袜,那条裤子和袜子还没有朽烂,这样,外婆的脚骨和趾骨就保存的十分的完好。母亲众袋子里拿出一块准备好的大红布,平铺在地上,再从红布上摊上一件白色的棉毛衫,那件棉毛衫是母亲穿过的。堂伯拿起那裤袜往上面一抖,外婆的骨头便“簌簌”地落在棉毛衫上。等堂伯将外婆的遗骨全部从坟内清理出来后,母亲将外婆的骨头进行了整理,将脚骨放在下方,将头骨放在正上方,用棉毛衫将骨头小心裹好,在棉毛衫的外面,用红布裹好,再用一个红绳将红布捆实……
三个小时后,我挑着外公外婆的遗骨踏上通往他们即将安家的那一个村庄的路。
那一个村庄,到头来也将是我最后的归宿。
坟墓是死人住的房子。那么,一座座阴森森湿潮潮的坟墓组合成的墓群,无疑,就是死人居住的村庄了。
活着的人居住的村庄是可以解读和认知,可以深入从陌生为熟知的。那一个村庄却阴森神秘不为人知。尽管,生活在那一个村庄里的人中,有我的祖父、祖母,有我的大伯和许多我认识的,叫得出名字,记忆里会清晰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的长者,当然,还有一些因车祸、溺水、疾病丧生的同辈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和邻人。
我从小就对那一个村庄有一种敬畏,尽管,我和居住在那个村庄里的人之间没有任何的过节恩怨,但我一直害怕走近那一个村庄。
我从小灌输的是一种无神论的教育,但对那一个村庄的敬畏,妨碍着这个思想从我的心里长成一棵大树。我爱我的亲人们,所以,每一个亲人的离去,我都愿意死去的仅仅只是肉身,而他(她)们的精气(灵魂)却依旧飘荡在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庄,住过的房子,白天黑夜,依旧在走在自己曾走过的村路和他挥汗如雨劳作的田地里。如果,他(她)们在那个世界生活的不愉快了,可以找一个自己最亲近的人,走进梦里,向他倾诉。
关于那一个村庄有很多的传说,许多听后就忘了,有一个记忆犹新。听我那个大脸盘,牛高马大的大婶说,她在一个白昼行将谢幕的黄昏,在大伯坟前的茶林里听到了已故多年丈夫的咳嗽声。那天,谷雨刚过,那片茶林,葱郁新绿,那一簇簇的嫩芽让大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天色将晚,这时,忙碌中的大婶心头猛地一震,她听到了有人近在咫尺的咳嗽,环顾左右,周围除了茶树,别有一物,咳嗽莫非来自坟冢,大婶疑神疑鬼,这时,又是一声咳嗽,清晰地传来。大婶吓得手脚俱软,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下山来。大伯是个痨病鬼,有名的怕老婆,生前受够了大婶的欺负,怕极了大婶,现在,大伯作古多年,一付皮囊早已化作泥土,但他的咳嗽声,却替他自己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对大婶的这番“奇遇”,我们并不信。大婶却始终认为,她那一回听到的自己丈夫的咳嗽,尽管,对此事无法考其真伪,大婶那一回从山上下来后,大病了一场,倒是千真万确。
在南方,我们的村庄和祖先们居住的那一个村庄相隔很近,记得有一次到乡下一朋友家,村口大路旁的一座座坟冢让我们惊讶不已,这种将坟墓造得跟村庄如此之近,我没见过,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时到了朋友家后,从朋友家的后窗望去,在屋后几步远的地方,我居然,又看到了几个坟冢,朋友说,那是他家的祖先。从这个小山村里,这一个村庄和那一个村庄几乎没有任何的界限,大家混居一处,一个老人故去,亲人们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给他安上一个新家,似乎这样,更便去大家相互之间的来往,觉得他们并没有离去,还与自己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村庄和祖先的那一个村庄也很近,中间只隔着几棵树,几口塘,几块田,只须走几分钟,尽管,我多次走进过那个村庄,但我只是在那个村里徘徊,无法真正的深入,年复一年,我在两个村庄之间来回,但我能看到的只能是那个村庄的表面,只能是那些树、那些石头、但我相信,当我走近祖先的家时,当我们焚香祭祀时,祖先们是能看得到我们,听得到我们说的话。
生活在村子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对那一个村庄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包括我的父亲,他们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从那一个村庄里为自己找好家。有的老人老伴死后,就会老伴的坟旁造一个相同的墓,以备自己百年后之用,我们将之称为“喜窗”。我相信随着我岁数的添增,我心中对那一个村庄的那一种敬畏会逐渐消失,因为,不管愿意与否,我都将成为那一个村庄的一员。
十多年前,我们生活的村庄还离城很远,村民们居住的也都是泥房,鲜见水泥砖房。现在,城市疆域的不断扩延,我们的村庄也成了城市的边缘,村子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泥房拆除了,庄稼消失了,田地消失了,替之的是一幢幢整齐的小楼房,一条条整齐宽敞的大道。与此同时,和我们的村庄一样,那一个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开发商们将那一个村庄纳入了开发计划,他们要在那里建公园、别墅,而长期生活在那里的祖先们必须为活着的人做出牺牲,进行迁徙。开始时,村民们想不通,并和开发商们进行了多次冲突,但,最终都想通了,因为开发商的条件让村民们无法拒绝:由他们出资在山之阳造一座大的公墓,每一座坟冢给1000元的“补偿费”。
我有四位先人住在那一个村庄里,我的祖父和祖母已经在那次大迁徙中就搬进新家了。而我的外公外婆的墓因为尚未在开发之列,一直寂寞地住在原先的那一个家里,今年清明后,父亲想把外公和外婆的家也安到那一个新的村庄里去,这样一来,清明冬至祭祀,大家就可以少了许多奔波之累。这事父亲跟我说过多次,我一直都没在意,更没放在心上。直到冬至前三天,父亲又老话重提,而且,他说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对我说时,一脸欣喜,如释重负。父亲的欣喜和如释重负却鞭子一样抽痛了我,在那一记刻,我感到了愧疚,其实,我有能力尽早帮年老的父亲完成这个心愿,但却被我忽略了。
给外公外婆移坟的那日是个好天气,冬阳暖暖地照着,父亲、母亲、我和请来帮忙的堂伯在阳光中为外公外婆搬家。外婆葬于一九八六年十月,距今已有20年了,当我们艰难地打开外婆家的大们时,外婆的棺椁看上去没有一点损坏,黑漆红字依旧醒目,母亲递给堂伯一瓶烧酒,堂伯接过后啜了一口,并不往肚子里咽,含在嘴里,用力往坟里喷,浓浓的酒香冲淡了那股从坟里散发出来的霉味。
“姆妈,别怕,我们给你搬新家了。”母亲说。
母亲的话音一落,堂伯的三齿耙便砸向了外婆棺椁前方的那一块方木。原以为那椁木十分牢固,却没想到棺木内质已全部腐朽,一碰即碎。堂伯将三齿耙探向墓穴,从里边勾出了外婆穿的裤子和长布补袜,那条裤子和袜子还没有朽烂,这样,外婆的脚骨和趾骨就保存的十分的完好。母亲众袋子里拿出一块准备好的大红布,平铺在地上,再从红布上摊上一件白色的棉毛衫,那件棉毛衫是母亲穿过的。堂伯拿起那裤袜往上面一抖,外婆的骨头便“簌簌”地落在棉毛衫上。等堂伯将外婆的遗骨全部从坟内清理出来后,母亲将外婆的骨头进行了整理,将脚骨放在下方,将头骨放在正上方,用棉毛衫将骨头小心裹好,在棉毛衫的外面,用红布裹好,再用一个红绳将红布捆实……
三个小时后,我挑着外公外婆的遗骨踏上通往他们即将安家的那一个村庄的路。
那一个村庄,到头来也将是我最后的归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