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延续生命的叶子

2021-12-23叙事散文毕四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05 编辑

  延续生命的叶子就像我每三天刮一次胡子一样,每三天在车站值一次班的我,就会见到那株白杨树。入秋以来,老白杨的变化是明显的,与我的胡子呈反比,它不是越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05 编辑 <br /><br />  延续生命的叶子
  就像我每三天刮一次胡子一样,每三天在车站值一次班的我,就会见到那株白杨树。入秋以来,老白杨的变化是明显的,与我的胡子呈反比,它不是越发旺盛,而是越发地萧条。半年前,它还全力以赴地把养分输送到离地面二十米的树梢上,现在却一声不吭地回收着水分,失去营养的树叶开始干枯、变黄,并按它们自己的秩序,一批一批地落下来。这让人看了极不舒服,像看到一个走向败落的家。也许,我每天都能见到它便不会有这种感觉了,这就好比每天坚持照镜子的人,很难发现脸上多出一道皱纹一样。
  牛哥说,这棵树明年活不了了,可谁都知道,同样的话他已说过十多遍。不过我已留意到这株老白杨的叶子,确不如往年丰润肥大了。1986年的初夏,我曾摘下一片树叶为一个孩子做了一个有趣的面具,上面有两个用刀割出来的圆孔,小孩子从“心”状的、绿油油的树叶后面,露出让人猜不出是喜是忧的眼神儿。牛哥就是从那年开始烧树的,他说这样能烧死树洞内的害虫,他成功了,尽管白杨树的根部也被烧去四分之一。现在,牛哥又把散落的树叶扫在一起,堆在一人合抱不过来的树下,蹲下,点燃……很快,树叶们就化做烟雾和火舌,它们在树下此起彼伏,如垂死的儿子搂紧了母亲的脖子。一股烟草似的香味飘了过来,我使劲儿嗅了嗅,然后揣摩着老白杨的心事儿,像树一样深深叹了口气。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是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它不比牛哥的大话更高明,奇怪的是,我们竟沿用了千百年,还以为悟透了人生。常有人见落叶而悲秋,还教人珍惜每一天,说实在的,这类的话也不比牛哥的话更高明。我固然知道每一天是怎么回事,可每一天却不知我是谁,对“每一天”这个怪物来说,我无论怎样都是无所谓的。无须以宇宙的高度,也无须以历史的长度,仅以“神舟六号”的角度来看,我们小球体上的一切生生死死,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每一个内心精致的人无论出于本能,还是出于信仰,总是把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周国平说,艺术是艺术家的性欲的表现形式。我私下以为这若不是偏见,也是一句大话。怎么,女性艺术家也认同他的说法吗?或者说,有谁能一言将艺术涵盖呢?
  读过欧·亨利小说的人,估计没有谁能忘记那篇《最后一片叶子》。贝尔门——那位“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远没有摸着艺术女神的衣裙”的老画家,当他的邻居,一位患肺病的女画家,数着窗外藤子上的叶子,决定以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落为死期的时候,老画家的杰作问世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即藤子上的叶子全部落光的那一夜,贝尔门爬到墙上画了一幅“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的作品……次日,见叶子还挂在藤子上,年轻的女画家又燃起生命的希望,她活了下来。贝尔门却死了,老人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身边只有几支画笔。——美学家认为艺术即直觉,但艺术更是艺术家试图延续生命而创造的,且能代表世界真相的一个假象,而不是一年一度的冒出却又随即化为灰烬的一片片真“树叶”。只有注入生命且以生命铸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它永远拒绝热闹的展厅。
  所以,二流子总是比真正的艺术家更风光。2005诺贝尔文学奖尚未揭晓,有人就风风光光地出来致辞了,文章写得比奈保尔感谢妓女的话都醒目。天真的人信以为真,明白人则讥讽同胞们想诺贝尔奖想得发了疯。其实这无非是别有用心的人借机炒作,以便大扬其名罢了。一位深居简出的隐士,对我意味深长地说:在这三流的时代,出名该是一件多么的丢人事情。
  一想起这话,我便不觉莞尔,——我也能画出一片延续生命的叶子吗?或者说,我为什么想成为二流子而不是一个艺术家呢?望着这株虽然高大,但又颓像毕露的白杨树,我就像欧·亨利笔下的肺病患者,一下跌入思维的真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