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禁书与留白(第一辑)
2021-12-23抒情散文陈瀚乙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6 编辑
禁书与留白(第一辑)
陈瀚乙「开篇告白」作者是喜欢历史的爱好者,总觉得既然读历史,就要读出点感觉,要为生活送点教益。因为我们不可能都干出风云伟绩来,我们……
禁书与留白(第一辑)
陈瀚乙「开篇告白」作者是喜欢历史的爱好者,总觉得既然读历史,就要读出点感觉,要为生活送点教益。因为我们不可能都干出风云伟绩来,我们……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6 编辑 <br /><br />禁书与留白(第一辑)
陈瀚乙
「开篇告白」作者是喜欢历史的爱好者,总觉得既然读历史,就要读出点感觉,要为生活送点教益。因为我们不可能都干出风云伟绩来,我们是普通人,过平常日子。所以我就以普通人的眼光,感悟感悟,以便少走弯路,讨点安宁而已。你是农民,你还是要做好庄稼活;你是小公务员,想升迁,你就当我这文字是领导见习守则;不管咋说,我的文字也许对你有好处,但我没有误人的意思。我本来不想发表的,这样的活,多是老实人的直话,很容易被封杀的,我冒险做,我的心思是希望你生活过好一点。看清一些,以免对自己不好。故,我就用说明书的方式写的,没讲究艺术,各位看官,明鉴
(1)《君臣哈哈镜》????????????
●皇帝的需要
皇帝需要什么样的臣子,那个朝代这类臣子就多些。就象喜阴的树,长在阴坡。舜喜欢皋陶,舜时代贤臣便多。有苗们则不盛行。李世民不喜欢魏徵,魏徵敢直言吗?李林甫为什么不是唐太宗的红臣呀?不对路啊!武则天时代,告密者何以存出不穷?奖励的缘故啊!哪个臣子没有自己喜欢的一面,又没有顺皇帝的一面呢?权力的引导到底比操行的善诱起作用,这是因为利比虚拟的东西到底实惠些。就不用假宣传了,来实的起作用些。你只要眼亮,你可以从孔子的走红及挨批看出一点眉目,哪个皇帝需要孔子时,孔子就成了圣人,不需要了,批。一个皇帝对孔子的态度也不一样。要夺权时,孔子该批;想骗群众了,孔子圣人也。乾隆需要和砷,和砷一升再升。皇帝的需要造就臣子的形象,臣子的形象是皇帝形象的映照,就如水在腌菜里是酸的,在茶里,是茶的味道。不是水想怎样能怎样的,看在哪里呀!。
(提醒一下:喜欢秦桧的皇帝,不是秦桧的奸,而是皇帝的奸,皇帝的奸的延伸。)
臣子的风格,臣子很难负责的。就像现在这样的制度,领导负领导责任,干事负具体责任,但是领导负责制,干事做不了主的。如果皇帝不需要什么,你要那样,你有办法吗?没有啊!顺从好处多。
●君臣不一样的
和坤在乾隆时代红啊,换了时代就成了:和坤搬到,嘉庆吃饱。一朝君一朝臣是也。对老臣的办法有公式如下:老同志是单位的财富啊,口头说;做则换呀。因为老同志再不能升迁了,也少了动力。小同志还想进步啊,动力大些。换一下,领导得实惠多些。难度大些,我给你办了,你看着办吧。自以为保险的,哪有认为不保险的,感恩重些。当领导的懂。人事问题,哈……
老同志有牢骚者,好啊,就怕你不发呀,不然没借口整你呢?用人的诀窍是利我者用之,用与我利最大者。
不是老同志不好啊,而是我的需要你跟不上啊。你不对胃口呀。也可以理解为你不符合我的口味也,你没让我胃添到位也。你不懂一只老虎的食量也。你不懂一样,你去也去也。你的不对。领导哪能错啊。君不知当官了,人就聪明了,何以故?权也。领导说你错了,是你与领导的趣味不同也,快快改变哪。
只有领导说干事不对的权力,哪有干事说领导的不是。就算领导错了,你的地位是劝谏,领导的地位是纳谏,明白了?不明白,你吃亏,活该。当干事的,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摆正了位置没?没有。你等着倒霉吧!干事的风格是啥?服从就行。你有主见,你不嫌丢人,一个笨字总也。你以为君做了,你效仿哦,不一样的,别人能做的,不是你也能做的。你没背头的,不信,你试……
和砷倒了,理解了。况你小小百姓也。不打你,我的威信何来?好玩吧……
●君臣同道做何解
君得大利,臣得小利,君臣同道也。别以为皇帝喜欢你,皇帝要把位位给你,我请你看历代皇帝猛杀功臣,何以故?对我有威胁也。不利我施权也。谁是反革命也?好懂吧。你和我不唱一个调,你分裂啥哩?政敌是什么意思?和我政见不同也,想争我权也。这是核心。同道者是什么意思,听我的话也,做我走狗也。你不见单位正职与副职争权的。有意思哩。副职用民主揽权,正职用集中集权。正副职的矛盾在那儿?权力不均也。权力不均,利润则也不均也。加强领导是什么意思?加强集权也。君臣同道是什么意思?你要服从我咧。领导负责制意味啥哩?我是单位领导,单位就是我的!领导和干事同道就是干事要服服帖帖做我奴才啊!就算我有涵养,不说出来,你自己要明白的,别逼我让你明白啊!那样的话,组织需要你锻炼了,有地方等你啊!弥衡的悲剧,你敢忘?你看:弥衡有才吧,骂曹操。曹操送刘表。
骂刘表。刘表送黄袒,最后死于谁之手?一人杀,实为当官的齐杀也。官既需要你有才,还需要你是奴隶啊!千万别忘了,千古遗训。
●臣子的相对技巧
就怕君无爱好,就怕你每每迟到,就怕你不到位。人家喜欢草,草有价也。人家就爱石头,石头才贵重呢!看准君是哪类人物,看清了,就行动吧。纣好色,把自己的老婆献上如何?小菜一碟也。有的皇帝没实权,看好,千万别学笨蛋,要看清再行动哦。你看武则天当小才人时,见李世民将死,把谁做为退路了?要有眼光啊。君是什么?比我高一级者是也,比我高数级者是也。县官可不如县管哦,要记住哦。做不到的多,想不到的更多。
不说了吧,心灵重要哦……
(2)《武则天原理集锦》???
(一)学习哲学
学习就是利用别人的聪明为自己谋福利。学习是一种最省力的劳动,可以避免多流血汗,就像利用杠杆原理,达目的最捷径之法啊!你不学习,你就等于廉价地出卖了一条成功之路。你懒得学习,你是消极为别人,积极害自己,放任别人成功,放任自己失败。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武则天说:你不准我学习,你是想你一个人聪明啊。女子无才便是德,晕倒,那是武则天能相信的吗?一窍不得,少赚八百。欲为一代经纶手,需读几部要紧书。不能明学,暗学;可以学习,努力学习。不学习,不明。学习,意味觉醒,意味迂腐。
不学习,意味愚昧。人一愚昧,万事休也。
(二)驯马法
如果你有这个机会,有这个地位,你看:太宗得一马,无人能驯。武氏云:请皇上赐三样东西——铁鞭、铁挝、匕首。太宗不解。
对曰:先用鞭打,不服,用铁挝打头,再不见效,用匕首割其喉。一代残忍专家。三样器具,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毒过一招。毒招在手,安敢不服?我们普通人,望而生畏啊。
(三)胸怀做什么用
胸怀应该是有用途的。胸怀里有小厅:利我者,当发酵用;敌我者,挟持用也。胸怀有面容:人见之,曰“多有胸怀啊!”武则天对骆宾王:徐敬业讨伐武时,骆宾王写《讨武曌檄》,武则天见了,佩服其才,“这等人才,流落民间,没有重用,宰相之错啊!”她好惋惜啊,骆宾王为何没给我当奴才呀!
再看上官婉儿,本是敌手上官仪之女,有才,用。为我服务……
人曰:有胸怀!
我说过胸怀里没有多余的东西,读了武则天我才发现胸怀里有的东西,对自己最有益啊。用途大着哩。我想成功,胸怀敞开着,私语:请君入瓮。
(四)女人的本分内容
女人应该有什么?妩媚,柔顺,娇艳,贤淑。男人的标准。武则天不一样。她要换过来。就象有人让身体一部分有价值,有人能充分让身体发挥价值。一个女人的泪水是武器,漂亮也是。这好像是女人的本分。不是。漂亮能办什么?办不了大事。你想做什么,你的本分就是什么。武则天的创意。不想为太宗殉葬,不想做贤妃,徐充容,我可不学。没啥学的,让人学我。男人能做的女人也应享有。女人的本分是女人的枷锁。女人的本分应有自己的追求。用生命换一个称号,傻女人的本分。没有野心不是武则天的本分。本分与理想是应匹配的。女人也要威严,威严需要实力加油。难道杀人的人本分就是杀人。奴役人的人本分就是当老爷。不是。女人的本分应让人看,让人怕,让人敬。女人本分不是吃醋,不是在一张床上工作,地方大着哩。女人本分,不要权力说;不要男人说;由我武则天说了算。欲谋其位,难守其贞。贞是啥?男人骗女人的糖衣炮弹。晕倒。贞给女人的远没有位子给的多啊!君不见一家之中,地位不一样,人敬的级别不同也。
男人当皇帝,后宫粉黛数千,女人当皇帝,也应如此,扎扎势,也很好的。我老了,咋了,男人年轻,你的任务就是侍寝,哈哈!别人不能变,我能。谁能,谁王也。
(五)李勣们的配合
武则天想当皇后了。皇后位不空,奈何?武则天努力啊!不行。一帮老臣是阻碍。还是李勣识时务,笑笑说:陛下家事,不应问外人。武则天明白,没有一帮人的扶持,难。没有,可以拉。李义府、许敬宗等一批人看到了,利益正向着自己走来。武则天呢,知道怎样做……对配合者,应大大奖励啊。用李勣们替代反对者的职位,反对者没权了,奈何?元老嘴铁,敌得过太后手残?牢骚是自己暴露自己,想为别人提供打击目标了。武则天,沉默寡言,密切注视着。李勣们告密着,赢利着;帮凶者,与其说帮别人,不如说帮自己的野心。什么叫配合?野心与野心的配合;势利与势利的利用;势利向实力的投降,势利向实力的献媚……
武则天想当皇帝了,配合者,知道该如何?带头,起哄,策划……
武则天要打击政敌了,配合者,告状,酷刑……
武则天是总设计师。配合者是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哈……
没有武则天就没有李勣们的配合,李勣们的配合是武则天的实力和诱惑生产出来的,可以大批量批发的啊。
看不到配合者的需要,你永远没有配合者。鼓励配合者的需要,你的实力库中源头无限啊……
没有武则天就没有李勣们的配合,李勣们的配合是武则天的实力和诱惑套出来的,如武则天就是花,不怕没有蜜蜂来啊。
(六)情啊,最好用了
母子情啊,好用。
「1」小公主之迷。王皇后啊,你喜欢小孩,发现了。我的小女儿。嗯。做吧。
王皇后来了。情报到。武则天掐死自己女儿。陪皇帝玩去了。皇帝想看自己女儿了。哦。“我的女儿呀!”女儿死了,武则天哭得多么伤心。
“刚才谁来了?”王皇后。……皇帝大怒。王皇后掐死了朕的女儿,废!
武则天心里在笑,大哭……——后果是王皇后,残哪……一个政敌去。
一个女儿换巨额利润,值啊!
「2」贤儿不明白的。演戏。明清远演白虎,演黄公的人是谁?戏愈演愈真,演黄公的人一刀刺向明清远。明清远死了。不会演戏的明清远知道啊,没办法。演黄公的人杀了明清远,向观众席中的贤抱拳施礼,然后自杀。贤啊贤,咋了?面对众人的目光,贤懵了,武则天看着贤,没说话,众人离席。
为什么有人要杀朝中重臣?武则天找李治。义愤说“贤杀了明清远。”顿了顿,“贤家里藏了很多江湖浪人,图谋不轨……”
贤被贬谪,武则天又派人杀。原来贤有做皇帝的实力,杀!
儿女被杀被逐……没用的得以活也。
君臣情啊,用。武则天时代的酷吏,没有一个没为她立汗马功劳,位定,寻机杀。要笼络人心啊。功臣为了她与世人结怨,她要笼络人心啊!
(七)制度是什么意思
有这句话: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武则天不相信的。女人当皇帝是谁?武则天。多少制度,出于谁?武则天。
人制定的。权力制定的。不说了吧…………
(3)《谋位见习指南》
我说我没看到官,不是一辈子在深山隐居,便是说假话。官多矣,故事在身边,就如任何一种气味,鼻子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念书时有班长,工作时有领导,你不见领导,是你眼中没领导,你泰然,小爬虫则闲不住也。
我自幼好读史书,偌大中国,历史不过是为官者悲喜录,升也,降也,翻云覆雨,终不易窥明晰策略。忽闻一小官曰:你们这些当干事的就要象我儿子一样听话。一官云:我让你做你就得去。谁知干事婉拒,官怒而动手,竟一拳致干事骨折,够了轻伤害的等级。干事气。副职则喜,喜是为多年的日子熬到头。一干事挨一拳换来的是自己升迁的机会,比跑来得容易。干事的好是无意的,有代价的,自己则净收渔翁之利,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而受益者众矣,一人倒了,提一个,挪一片,不亦快哉。我私语:被提拨得重用的,真应该给那个挨打的干事送一份水礼,就像向上级谢恩一样。
没有享受讨好只受过奚落的干事是不明白官场的,只听过奉承没受过气的官是当不了大官的。世人赞誉中国人智谋的时候,心理明白是赞誉为官的智谋的,不说出来,不说明白,把联想的美德留下来,供学习,供参悟。
中国的官是禅家,中国的百姓是半个禅家,官场的效应还在官场外矣!
看看,我打不赢你了,可以“和亲”;这发明便绝极。一会儿“禅让”,一会儿皇袍加身装则推让。一会作硬来弑父杀子。美德与实力都实用着呢?方式灵活多样。我想疏理成文,便于阅者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事;看最少的文字,又懂多一些道理。看破一些,抓此笑柄,茶余饭后,添谈资,淡利静心自娱。这份心就让人评说了。是为序。
术1:拉关系秘诀精选
按:要想成就大业,一人不行,古之成大事者的一个绝秘经验为:成一派势力,再扬其名也。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言旨即是,不可不信。
理论依据为:关系好了,彼此亲密,感情自然融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快快使用。
解语:以情动人,以威佐之,以“势强士附”为本,发扬光大矣!以天为胸,以善察为要,活而处之,处人心所向地矣!必为不败之地。
体例:之一:搞投资,“用兵一时”见效益。
战国初期吴起为将,他与士卒同食宿。很得“感情投资”策略。有士兵生毒疮,起亲口吮吸毒汁。士兵母亲听后痛哭。人怪之,问士母“你儿为普通士座,将军亲为他吮吸毒汁,你还有啥伤心的。”士母答道:“话不能这样说吧!当年吴将军为孩子之父吸过毒疮,他以身相报,未经几战,死于敌阵。而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吸毒疮,我想我儿又不知要死何处了,故伤心而哭。”这是搞投资法一种,恩惠遍施,所以自然有“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养兵千日”的结果不远矣!
之二:广胸怀,不计前嫌敌亦友。
刘伯温有言: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广不能使人安。拉关系这门学问精深。但刘基此语颇有诱惑力。吾强也,人附,欢迎,吾不强之,人去,不气。吾弱时,你欺我凌我,吾不记之;吾强时,你捧我拥我,吾亦欢迎。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言之极为有理。一个真正会拉关系的人虽十分势利,却用极具德性之态与人,人自然受之。三教九流都有可用处,天生汝才必有用。固人强之,吾也附,但使人觉吾特别忠诚;人不如我之,吾也拉拢,授人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海不弃细流而成其深”是为艺术,“泰山不让土壤而就其高”是为心思。也是手段。有了上述的思想准备,再不忘下面的哲理,其胸旷远矣!其言谦恭矣!其行有的放矢矣!哈哈,大家都是我的友哉!
哲人言:老年人吾不得罪,且敬重也,且好学也。因为他们为权力之辈,疏远他们就是杜绝提拨之门;中年人吾不得罪,假不以他们为敌,容之宽之,因为他们具实力者阶层,形式上的示已为无野心之人,实为麻痹减少竞争对手矣;青年人吾不得罪,鼓励他们血气方刚,给他们以满足之心,以便形成自己的后力军利用他们在轻率之弊鼓动身先士卒,为己卖力,既能节制欲望膨胀(因人多以忧而更具野心),又能入我死党队伍。
之三:善回忆,如意往事助神威。
我和你是同乡,同学,同事,酒友,牌友,棋友……说时只消注意,尽力颂即被拉关系者。如“我那时多么钦佩你呢?”忆来忆去,被拉关系者所有的荣耀一并引出来,岂不快哉。有了这瓜葛,我们自然应相互帮助,彼此往来应多矣!适当时搞个同学联谊会也,办个什么纪念也,联络,联络,开花结果。有一轶事不可忘。朱元璋未发迹时一贼也,一群好事之徒随也。朱做了皇帝后,这帮无赖可庆幸了。有人寻朱,见朱则忆当年同为毛贼,野地支锅煮牛肉,朱大怒,宰之。一贼灵性,被朱召见,将同一事化成朱领兵打仗事,把朱吹嘘得有威有略,朱大喜,赏之。
之四:会攀亲,裙带亲戚显灵通。
必须承认“亲戚到底还是不一样。”“打仗要靠父子兵”这样的神效。为了这个原因,要先翻谱强记,再托人问之,虚心访之求之。小李是小王的姑,小王是小马的姨,我是小马的小姨夫呢?这下可好,都是亲戚了,互相提携自不消多说。但此点亦有忌讳处。即千万不可在人多之时,攀亲时比被拉关系者辈份高,应蹲得下去,甜甜地称姑道姨是为佳策。
之五:共好恶,友好往来胜远亲。
钟子期遇知音扶琴。这话正中我怀。
人皆骂李林甫奸臣时,我咬牙切齿,但秘密学他不传之秘;人皆跳“忠”字舞,我是付出了与人最相当的热情。示之于人:我和你们一样,你们能把我当外人吗?
位高于我者,上司若有急,急他人先急:上司若有喜,喜因上司喜;上司若有忧,忧自上司忧。上司要提人,我帮其找理由;上司若要整某人时,吾是暗中相助。上司一看:我的大忠臣!
与我相当者,敬而近之,能让则让(指小事),能容则容,能帮则帮。多说他人好,佯示自己弱,让同行一看:我的好同事。
位低于我者,有威不示威,但让人能感觉其威之大,有小利尽量予人,大利则推辞再三,不妨说一句:承蒙各位赏光,我只好迁就了,满脸的难色,让人一看:多好的领导。
之六:抓情缘,由生而熟亲更亲。
可以拜干亲,做干儿干女,多一妈多一父多一个好儿郎。大人还不照顾小人吗?大人还记小人过吗?安禄山因拜杨玉环为母,自然也为玄宗干儿子,得到的好处,史书遗也不能遗。
之七:秘分派,相互利用成势力。
权利场上没有永远的“友”,派系之分是迟早的问题。因此必须学会静以待变,名义上不是甲派也不是乙派,但获悉一派为能彻底致胜于一派,则自然为获胜派也,俨然功臣之一矣。
子此大法,背上几遍“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以“树倒猢狲散”为警示,抱住活摇活动的誓言:“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同德,生死系之。”只管成一股势力,纳亲信。深信不疑:我们都是为着同一目的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啊!我们是一伙的。
术2:势利待人三部曲
按语:争权夺利场中,虽说笼络人心,但于我一无利用之处之人,与我无利害关系者,是不必花费心血的,恰恰把不必要的花费用在专用上,用无虚用,则更宜成功矣!
体例:之一:“查”与“察”。
据查知文某系某要员之子,不可不表示友好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与要员接近之法了。“攻其必所救”是为大法也。民国年间,一些国民党权贵人物争着要蒋经国在自己官邸做事,就是想以“太子师”自居。“察”乃以我惠眼发现矣,尽管某人现无大用小用,思日后必定有用,也不可忽视,不然贻误大事,悔之晚矣!李斯、赵高偷改始皇遗诏,正是计深远,谋久利。
之二:“严”与“掩”。
李某不是我的嫡系势力,他现在犯错误了,我以此正法,牺牲他一人以儆尤,诸位还是作我嫡系吧!王某是我嫡系势力,他犯错了,我当众面严得很象执法如山,一视同仁,实则暗中庇护,使其成为自己忠实助手,为我效命。象袁世凯在实施军官考试制度时,暗中把试卷送至各军官手中,此即为“严”与“掩”的另一种作法,切记。
之三,“荐”与“剪”。
孙某为我政敌,我荐之以易犯错之高位,是为“荐”中“剪”,待时除之。解某亦为我政敌,我荐之以有其名无其权之要位,此亦属“荐”中存“剪”,是为急“剪”,除权之术矣。系我势力阶层,我荐之于要职,以便我遥控。但这也为“荐”中含“剪”,即我能“荐”你,也能“剪”你,存防变之心。
总之,势利待人法,以培养同党为要,以利己为重,什么私交(与我无利之关系式交情)去也去也。
术3:处世动物法
导语:自从达尔文的“物以竟生,适者存”这句话被广为流传后,向动物学习的人多矣,只是具体做法很少见诸于应用工具书,我只是作一下编辑而已,可望便于查寻,以为识者省时而破,看看用此法者到底应属那门动物门下。
之一,巴儿狗法。
见主人摇头摆尾,乞怜施舍,见生人张血喷大口,吠声一声比一声高,这时主人出来一看,若说:“回去。”它就又摇头摇尾,一脸的喜悦替代那刚才的凶猛,还要和主子亲昵两圈。此为巴儿狗之常备之态。
据此,听人说某些官场人物或势利人物,见上司或有钱势之人象叭儿狗对主人一样。见了下属或寒酸者则颇具巴儿狗见生人一般。这就是叭儿狗法之初步工夫。其实叭儿狗法之于巴结、奉承、讨好很娴熟的,因其嗅觉灵敏,故能创“狗咬的都是丑的”之见,故能由非常非常之怒脸变为笑脸,而不着一丝心里觉得过不去之感,坦然矣!并且每每总是深受欢迎呢!
之二,变色龙法。
此虫能随时随地变成不同的保护色,伪装与周围颜色一样。
的确聪明。
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怎能不学此虫如此高技呢?人是随时都可变的。昨日是乞丐,今日一跃成为市长或富豪什么的。你的态度能不变吗?由先前的视而不见,变为而今的亲如兄弟了。
如果是由一贼变大人物了,则不妨架子端起,傲然风度矣。
若是在开会发言时,上司说什么好,我再借题发挥一下,说出好处一二三四。
若是处理一事,本应如何如何,可乃达官贵人之事,赶快心一偏,向那达宫贵人,处理毕后,再去报告,这可不能迟疑呢?
变色龙法之妙在于会变,朋友,我想好了么,若是还未见最终结局,宜等待一会儿。相时相地而动,是为精髓。
之三,鹦鹉法。
人说什么,它说什么。
此鹦鹉之奇技矣。
人说:“汪某是狗。”它说“汪某是狗。”
人说:“下次再来。”它说:“下次再来。”
自以为决不会祸及己身,说是他说的。可没想到有“鹦鹉眼前不能言”之判决。不过不要紧,最好多住于官宦之家,比方主子想求他办事的人把礼送少了,教鹦鹉说一句“多来几次。”一句“多来几次”为主人赢利不少,能替主人在人面前说无法说的话,主人实在高兴矣。固鹦鹉法是为险策,没那个给主人当奴才的命,也就不可用矣!
之四,鸭法。
“鸡抱鸭二十八”是说鸡孵鸭蛋需要二十八天就能孵化出鸭了。可见鸡是鸭母也。但鸭长成鸭时,管母是谁,只要自己能吃好,玩好,无母更好矣,无牵挂也。
一些不想孝敬父母的人得了如此启示,自然是不想养父母之老了。
一些更聪明的人物有更高的领悟:人民培养了我,我翅膀硬了,快快出国矣,出国后醉生梦死,吾国是何物,吾亲人为何物,哈哈,有钱就是爹,有权就是爷,不要奶了“有奶不是娘”矣!或者大权在握,为所欲为,高高在上,专事殃民事,快哉!
吾看一些忘恩负义之徒,大多得鸭法衣钵真传也!
按:处世动物法多矣,象某种动物把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窝,让别的鸟孵化,是为借窝生子;象某种动物善负,无限度地负呀负,爬呀爬,最终因上得太高负得太多,坠地而死。这些都是可以定为某某动物法的,然动物之多,动物法之多,限于篇幅只提供大原则,按着这个原则,望阅者发扬自己善思之优,再向我领会矣!
术4:人性植物化“经”。
植物有植物性情,以自己独具条件,赢得世人的赞美或成一桩心思,独占一处风光,为人师矣!下面为植物经,请君一拭目:之一,藤缠树经小藤缠小树,大藤缠大树。都为“依”字牵系。或无痕而缠矣,或缠有深痕矣,是为缠之程度有别矣。树为靠山,依而缠之,则不能直立的身躯也能伸至空中,狐假虎威,安敢欺哉!曰:打狗欺主。曰:择明主矣,持善而从矣!至若不可依之辈,不妨云:勿以惠小而为之!又云:寄生为上矣!
之二,常青叶与落叶经。
树叶有常青者,有落叶者。你常青,我常青,是为往来无白丁,对等交往矣!恩报恩,怨报怨。出头的椽子先烂,烂记于心。
树落叶吾也落之,诸树发芽吾后发之。不做带头人,不做尾巴人,呀!你绿我亦绿,你不绿我亦不绿!风一来,君看我与你共逍遥游!
之三,哈哈树经。
好,好,你好他好我也好。啊,哈,啊哈,啊哈,语无伦次少烦恼。只道人长,不语人短,笑乌鸦傻也,弃杜鹃死心踏地矣,只要官人一动,低三下四,点头哈腰是我应念之经。
之四,横身是刺经。
君动莫怪刺之,君不动莫怪不刺人,吾身无长物,什无牵挂,只图死皮赖,扎你一点血,我充足矣!你拿我咋办呢?我是不要命之徒!
之五,树大招风经。
树不大不招风,招风有人知。风来也摇摇,看我多精神,管他遗臭万年,只在意有人知!吕后通审食其是杰士也,位小想通也能通矣!树欲静风而不止,奈何?
之六,醉牲丹经。
不喝酒不行,量小不行,上司大酒量岂能不侍之?不能吃不行,肚小不行,上司大饭量岂能不作陪?吃吃喝喝,官居几何?
之七,鸡屎藤经。
又臭又长报告。报告无人听我大言不惭,哈哈,位高连臭话亦有人听,请君多念我鸡屎藤经。
之八,根大经。
根大多稳,屁股耐坐多能。长会我不怕,不疲乏,无怨言。坐坐多好,只要少办事,我这屁股最大的树根,坐他个梦里来梦里去,醒来醉官升。
之九,乱花经。
乱花迷人眼,我非乱不可!色动于目,请你看我这幅脸蛋多性感,风来落几瓣,你要哪一瓣?雨来漂几片,你拾哪几片?人嘛!何必太正经。
之十,伞状树经。
头大脚小,亦是好兆。不事虚报,何时能上高台见佳肴,一亩产万斤好,我一亩产亿斤,上台阶,人人都夸多好。
之十一,盆景屈意经。
不能弯也要弯,不能直也要直,只要人喜欢,弯也直也不计较,人格在何处,曲尽通幽妙妙妙!
之十二,墙头草经。
东风东向,西风西向,东西南北,是我家乡,有风就动是我原则,无风不动不为我本色!
之十三,梅花经。
不早开,不迟开,开在人们无花时,识相唯我灵。不早香,不迟香,香自无花再香时,独我娇饶。嗯,我是大救星,救你一点热情度寂寥。
人物相通,古己有哉!本处只示以精要,望诸纵横捭阖,明察秋毫,以资识也!
术5:身体锻炼诀
不要以为身体锻炼就是“伸伸手,弯弯腰”,或天天打太极拳,刘邦有言:吾宁斗智不斗力!此语言明,势利场中,关键在于智之大小矣!曹雪芹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瀚乙云:军队讲训练,势利场上讲历练,历练何以成之,身体锻炼矣!有诀如下:练口诀:祸从口出也,福也从口出。比方某臣子见皇上打鸟不中,则曰:“陛下的弹弓真是准矣,恰好挨着鸟的羽毛飞过,不远不近也!”此为福。陈诚说:“委员长要拿得起放得下。”本作安慰语,介石不高兴矣,此为祸,其根在想了不应说出来,说了未说到人心上,拍则拍到了马屁股上。
练眼诀:笑,不为如意算盘不笑;哭,不为无算计而哭。哈哈大笑有其好处,不然不大笑,微微一笑有微波之用,不事“灿然”也。各笑服从奸笑。每哭是为假哭。不哭也能哭,不想笑也笑矣。
练心诀:以奸为本,万变不离其宗矣。
练手诀:要人握之,无关紧要人握之,握之握之,笑脸迎也:握之握之,有事要托也。就如小姐见客来,胡摸乱拧,程序乎!不入心乎!有些掌声是程序,不愿同投缘似,投入得很,钦羡得很。
练脚诀:要人要抽烟,快去买也;要人要到各胜地玩,快快去陪。萧何独追韩信,何也?韩信大有用处矣。
练肚诀:能装酸甜苦辣,能为酒罐为麻袋为尿盆……一句话当装不装白不装,不能装也要装上,呀!海阔天远矣!
练头诀:五官俱纳头中,君不见其要人,不看一字,一点头,就看人眉开眼笑,是为一点头尽得风流也。
练腿诀:要能跪得下去。明严嵩请夏言扑筵时,夏言因看不起严嵩而不愿,严嵩则长跪并高声诵读帖,后果请成夏言,拉了此关系后,严嵩一步一步得力于夏言,官运亨能也。
练鼻诀:要人的一个喷嚏所办的事,一万个群众也办不了的。要看得清楚。蚊子专挑有缝的蛋,何以故,嗅觉到位矣!趣味同矣!
术6:三向计
按:人有“三向”,即向他的向我的,还有不向的他也不向我的。所谓敌攻之,友善之,徘徊不定者争取之,是讲一法。团结最大多数者,孤立乃至消灭最少数阴谋分子是为目的。凡此种种,兵法已详备矣,此处只讲如何向三种人施谋也。
瀚乙云:面向一切,让敌视为友,让友视为友,让动摇者视为友,是为大友也。
大友者,利我者用之,不利我者伺机报复也。
上天造人,除在以家天下为主的政治体制下,有幸运者是一生下来就身居要位的,不必以纡为直,曲经通幽,可以盛气凌人之外。而后经历“小团体世袭制”,这虽说是一进步,但“小团体世袭制”也非一帆风顺矣,今天“甲集团上台”,明天“乙集团”上台,民国初年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地步,固非学三向计不可。
瀚乙云:朝秦暮楚,是为顺时,秦强附秦,楚弱离楚,是为三向计又一原则也。比方我彼时属弱者,不妨附弱,让人知是多大脚穿多大鞋。比方此时我强之附强,乃识时务者俊杰之相也。要向动摇者学习,见风使舵之术。不可言传矣!做就行了。
瀚乙云:明敌不可全用明枪击之,暗敌不可全用暗箭伤之。朋友不可全以朋友待之,暗友不可全以暗友待之。动摇者不可全以动摇者处之,皆有明暗两别,必活而处也。
比方我乃一并非有才者,说某名人赏识我也,提高地位此法有效。又比方充某领导的儿子捞得好处,实惠见矣。固以敌为父,认得恰当。以友为敌,何必心虚。古时候有骂名人而成名的,就很值得学习,这名人就并非仇人友人也。故意把友作敌的,人亦可说你如何度量,不计个人恩怨也,实施吧!对策多矣!心灵必通!
瀚乙云:三向计要人们知道人的地位是由低而高的。固特别不能忘记:面向大友不可不示之谦虚恭敬矣!你既然不可能一下子位居人上,就得谨慎从事,少一点狂傲,就多一份成功矣!而且别人以为你“位高”但不骄横跋扈,一美德也。是真是假,自己心明。
瀚乙云:设三向计有三种人甲、乙、丙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固三向计要求向三种人学习。
也向坏人学习,是为智人;也向蠢人学习,是为才人;也向恶棍学习,就是学习他那种无毒不丈夫之气概,施于敌人。
也向蠢人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蠢得天然无雕饰,蒙狡猾之徒也。
只发现他人弱点的人,那么他就一定拥有一份不为己知的缺陷,只知他人长处的人,那么他就无法正视自己的才情。所以孙子说了,知己知彼,是施三向计者不可不明悟矣。
术7:伪“仁义礼信”略
政治感情讲为目的而用,那么“仁义礼信”就是手段也,这才是此章最要紧处。
所以瀚乙云:实力立身,智谋养身,道德修身,权威正身,沉稳安身,轻狂损身。
这才是处世法宝。
至于“仁义礼信”全然就可以象现在的冒牌产品这商标一样,是招摇过市的。
我们知道某某主义再好,对一个饿得死去活来的人有什么用呢?就是说要讲实用。“礼”不实用,去也。但“礼”若不用其名也不可时,“礼”实用价值有了,为何又不用呢?
一枚导弹可以摧毁一个智囊团,一个智囊团也是可以摧毁导弹的。“仁义礼信”必要时非用不可。有以“礼”杀人的,不得不知。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仁义礼信”就不需要实力作后盾了。再高明的智囊团若不习导弹这奇效,是如何亦不敌也,深思为上吧!
无实力,谋也显得仓白无力,况德乎?
(4)《讨好得失鉴》???
我不说讨好是一门大学问。我不说,我怕人讥之:你以为你一个人懂呀?我想过,讨好之所以有如此丰厚之文化积淀,盖因群众集体智慧结晶也。
没有讨好过焉知讨好得艰难,享受讨好者,眉飞色舞或木然若定,大器不为庶人知。
有人断臂以尽忠,有人舍命以尽忠,有人杀妻以表忠。忠于谁也?忠于于自己有利人也,决定自己前途命运者也。讨好形式之一也。
讨好,有人运用自如,每获大成;有人则屡败屡为,屡为屡败。一个目的,岐途多矣,必有道,不可不察。
有心人曾划分如下:从效用上分可分长效短效拍;从动机上分可分想拍无奈拍;从行为上分为即时拍,预拍;以场合为界,有一对一拍法,一石三鸟拍法,鹤立鸡群拍法。有了初步的知识,不妨抓拍讨好得失灵数倒,掘出技巧来,习之如何?
明拍有明拍的好,模糊拍有模糊拍之劣,约定俗成则更佳。别忘记有时你不讨好贵人就是得罪他也,怪!
几个人坐一处。正职、副职、无职者杂坐无序。敬烟者不犯难才怪。依常规先正职、副职,再无职者。偏偏无职者与敬烟者最近。依官位发,对,又太显然,不依官位发,不对,又太显然。具体做法于此处略,只提点建议。
先听几人闲聊,以年龄论之,大小是明的,兄弟自有序。有人提议:应按职位综合考也。于是乎幼小有权者可为叔,无权者可为侄,就这样,大家也很习惯。叔侄排序也就运作正常了。
话说至此,我想与其考察讨好得失,不如从疑难杂症处点拨更有效,更具操作性,从有实效处着眼,于时人有益,对。地位不同,拍法有异。别人的经验往往只是一朵花,那份香不见得适合一个粗心人的心意或一个怪癖人的心坎。
隋裴蕴以善察圣上细微心思而有名,以会迎合炀帝意图持。炀帝要加害某人,他便曲解法律罗织罪状;炀帝要特赦其人,他能引轻据典,放也放也。利用职权讨好不是常人使用得成的。别看裴蕴在讨好界很有一席之地,是拿不到金牌的。有利操生杀大权于一身,害了不少人,众怨,大忌!
不过,讨好时心有顾忌是没必要的。别人讥你讨好,说不定边讥你边讨好别人呢?人的心都明白。
听:“都说大人正直,远小人,见不得阿谀奉承之流,人心所向也”,听者悦色,说者讨好妙矣。不喜欢讨好的人鲜矣!
同为隋朝人,薛道衡抓拍不当,自做聪明作《高祖之皇帝颂》,本意讨好炀帝,炀帝认为赞美前朝,有《鱼藻》讽刺之意味,最终落了个被勒死。他便不知说别的不好,方显出要拍的人好,活该。
时运不佳者当数朱温时代之品宾客的了。朱温想求“直言骨鲠之士”,一日带五六宾客于郊外一柳树下憩。温言“硕柳”。客客齐附言“硕柳”。温又云“车辕佳料也。”宾客接话“善哉,车辕佳料也。”唯一人言“佳柳虽善,车辕不宜,唯夹榆为上。”温怒而改曰:“尔等酸腐,惯会愚人耳目……”遂下令斩“柳树宜做车辕者”,以儆其尤。以歪媚歪,以直喜直。意不合,谄者死门也,入不得,出亦不能。
讨好最大的原则要以时人信奉的道德原则,循章而拍最佳,万万不可背时人信条逆时而媚,则惹人笑。
一人久久时运不济,忽大发。宴请左右邻舍欺己侮己之人以显耀。席间提及儿女婚事。
一人即讨好言:“老爷家产殷实,无人能比,公子与小姐旁人是配不上的,公子与小姐才是天作之合啊!免得人笑你和贱人并亲!”兄妹成亲不合世制,此公讨好运气可测。
作《屁颂》的人人笑。凡事言好的人,是向所有人讨好,讨不了好,人亦笑。
讨好不达目的,不如不为之。
我以书生见,评长论短,人亦笑。你只不过道听途之,并不得法也。我只好言我是没吃过猪肉看见过猪走路。我不辩。
其实,讨好是卑鄙了些,比讨好更鄙之事多矣!
(5)《官场论坛主慈禧》???????????????????
[1]主页:经营菜单
(一)谁说慈禧政绩少
慈禧有一分清单,不外传的。杀一些大人物,杀一抵万。
慈禧还有一分清单,不好说的。她当政期间,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雨后春笋。
慈禧有多少清单,不提了。慈禧念念不忘:一生三次垂帘,镇压好几次农民起义,几次呢?
不想了吧!唉呀,我的圆明圆。搞政变呀,我还行……
慈禧——成功,个人权力。失败,与我无关。
她主宰中国半个世纪,中国,中国人的命运,她的记忆失聪。
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她间接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二)发扬光大的官场艺术
慈禧一生丢了的太多太多,独权力牢握。有话题了,好。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最有国情特色的,最好光做而不能说的,什么?官场艺术是也。若不懂此,别说你要光耀门庭,小命怕也难保呀?
她的路,即官场之路;她的成功,官场的得意。无数史事证明:当官,最好到中国;做中国人最好做中国的官。
慈禧对中国官场的贡献实在不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发展,承前启后。
别看中国历史上有人浪得小名,什么百代宗师,武祖兵圣,旷世奇人……是谁能对他们不屑一顾,又是谁能将一批聪明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中,就象孙悟空跳不出紧箍咒,耐何?
有权就有一切。能独裁,什么又不可为呢?有啥都行别有病,送啥都行不撒权。而这却只能是慈禧的经典感受尔。她一生之精髓:权,权,权。怎的一个权字了得。
[2]栏目:精彩点击
(一)弄一本书玩玩
慈禧不是喜欢文化的女人。慈禧想发扬光大文化?不是。慈禧需要一本书?不是。慈禧要的是为自己正名,要的是让想与她分一杯羹的野心家,拜拜。她也想有些经验。驭下御人术,简单不了啊!
别小看这本书。一本书,使慈禧从三人共同执政到一人独裁,把慈禧推向清朝的统治者宝座,让慈禧统治中国长达50年之久,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刷新了清帝国的命运。
这本书是《治平宝鉴》,慈禧钦定也。
1861年(咸丰11年)。慈禧明发上谕:着历代帝王政治及前史垂帘事迹,著南书房、上书房、翰林院等择其可为法戒者,据史直书,简明注释,汇为一册,恭呈慈览。,文宗(咸丰)驾蹦。慈禧孤儿寡母,虽子继皇帝位,诺大皇宫,母子举步维艰,旋即,同治夭折,境遇再变,希望少存。
二十多岁的寡妇,虽已听政。顺者稀矣。同情者急,慈禧更急。权利有分,如刺穿心。尽管她最明白,女人当权,先做寡妇也。丧夫丧子之痛,次要也。
慈禧就是慈禧。
五月之余。那书成,呈上。亲自提书名的是慈禧。之间督促的是慈禧。一再申明“睿鉴”的是慈禧,激赏的是慈禧,让编撰大臣升赏的是慈禧,还要亲信大臣隔帘侍讲的是慈禧,而最后只有一人隔帘听讲的是谁?慈禧。
一年半的时间,慈安能把先皇传密件透漏给慈禧:若慈禧专权,先除之。随后,恭亲王奕忻有了出军不力名,“议政王”职去;慈安做了一段木偶,后暴死。初试风雨,不凡的结局。慈禧因独领此书之奥义,一步一步踏上晚清政治舞台……
《治平宝鉴》伴随慈禧一生,帮慈禧一生,一批一批仁人志士来,一批一批恶魔出,中国厄运不断,世界列强猛发……
书中没有治国良策么?有。慈禧没见这一部分么?见了。
你重视什么,什么才在你眼里。慈禧看见了权利,慈禧就有自己的看法了……
(二)宣传一类人:大手笔
慈禧问翁同和:武后(武则天)听政,史家可书其政绩?
——为政之要,务在得人。
策问第一句是:垂帘之事,起于武后乎?
慈禧总结:史家曲意,然斯时之盛,罕有。千秋美名不灭。
吕后呢?垂帘始于吕后。
臣顺乎?
撇开对:汉高祖已有安排,王陵,守正;陈平,多智;周勃之安刘。故人主为子孙计深远,择贤臣佐而已。
慈禧问张之万:吕后临朝,史可有载?
对曰:吕后平边患,功不可没……
常人以为慈禧想创“同治中兴”,被问者,心里明白,还有一层意思是给自己找正当执政理由。
不过,三把火还是可以的。任用奕忻,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少数民族起义,支持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国家有变。
慈禧更关注的是如何向吕稚和则天学习夺权,固权,弄权。不过这只能在心里想,万万不可表露出来,尤其是则天皇后食三子,吕后创人彘,向功臣大开杀戒,不学不行,不语。明言,不能招人来。
孝庄皇后可是有美名的。可用孝庄做标签,卖则天,吕后货。假货,利润不一样。
宣传垂帘,宣传孝庄德,宣传吕后绩,宣传垂帘史。
结果:有一支为我可用的宣传队,也是力量队,势力圈迅速壮大;垂帘是播种机,我在做千秋功业,德训子孙也。另一手则是联络敌人反对力量联合发动政变……一切有序有力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真行!就叫那些野心家为这个也不得不伤透脑筋。无意给不想进步的人一点安慰。没有努力,就少一些牢骚,多一分坦然。
(三)机变第一:慎啊慎
链接[1]??咸丰十年。咸丰的好色为一个小寡妇带来了缘分。是日,咸丰被八国联军赶到密云县一偏远村子。又累又饿,满目瑟瑟,除了慌凉,还是冷清。一女子卖麦粥。自有人安排呈粥。好香啊!咸丰吃了一碗,还想吃,“再来一碗?”太监示意了。吃着,瞄着,病秧秧的咸丰看到了漂亮,好象比后宫佳丽味道不一样。
咸丰送玉配一块。眼神却让这妇人牵得迷迷离离的,手下人,自然有机巧之人。肃顺依帝意带这女人随帝行。严守绝密。象什么未发生。
肃顺做为臣子多年,以锻炼出来的慧心,到了热河行宫后,即将这女人,一番修饰,一番调教,卖粥女当咸丰想临幸时,已是宫里没有的天仙了。
美女在肃顺家藏着,咸丰常到肃顺家商议国家大事,就正常了。后来,索性把国事交给慈禧吧,玩女人舒服。
女人姓曹,身世不幸。有美色,就有人怜惜。皇帝怜惜了,幸运。就叫曹大家吧。咸丰爱护备至,送一名号。
曹大家可享有此等生活。她,一个寡妇。哎!又是农人,哎。床第之趣,没享有过;豪华生活,没享有过。这已失节,皇上走了,靠谁呀?不想不对。
诺。皇上带她到北京了。跟皇帝偷情,是为国家社稷啊。她也要名分。不错,有享福的女人就是不生育,曹大家没那分烦恼。她怀孕了。咸丰高兴呀。宠幸与日俱增。
在后宫,女人靠什么?一张床。
慈禧懂的。来了一个曹大家,得了。
信息网络成。启用。曹大家不但得宠,有身孕,皇后还要领养她的儿子。不行!
不动声色。
曹大家与咸丰疯了一夜麻将,小产。
迷。做什么干净利落,迷,谁敢乱猜。哈哈!
保密,慎行,以静制动,曹大家,你嫩着哩!
链接[2] 肃顺的粗疏,给慈禧发动政变提供了良机。肃顺不是要给慈禧机会的,慈禧自己抓夺的。
史事:咸丰驾蹦后。将权力这样分配——慈安执“御赏”印;慈禧执“同道堂”印;赞襄政务八大臣。
奕忻,不在权力范围之列。奕忻得意不起来。慈禧看见了,也只有慈禧看见了。
一个有眼光的人让肃顺给没重用到位,慈禧一把抓住。曹毓英要在这场斗争中赢利更大,他倒向慈禧一边。肃顺没发现。肃顺浪费了最有实力的一部分。
慈禧与奕忻勾结起来。密谋悄悄进行……
奕忻要拜偈热河大行皇帝,向赞襄政务八大臣发难!
肃顺却只看到奕忻是纸老虎,没见到更多的东西,慈禧却利用得恰到好处。
慈禧满意了,肃顺从此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假如咸丰不这样安排,又会是怎样呢?假如肃顺再慎行一些,历史又怎样改写呢?历史不相信泪水,给你后悔的机会。
链接[3]光绪的屈辱,慈禧的荣光。哦!哦!哦!光绪信任袁世凯?不太信任。光绪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想。铤而走险,害自己。势力不到位,人能附?难!向着势强的,强!维护势弱的,弱!
袁世凯可不笨。收到光绪的密旨,同意,光绪有盼;向慈禧告密,头功,日后……
慈禧呢?历练有素。宣布光绪病,独揽朝政依然。一批人头落地。
自此,老佛爷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除异己:哄死慈安向前看
咸丰给慈安说什么,慈安给慈禧说了;咸丰给慈禧说什么了,赞襄政务八大臣不知道,慈安问也搪塞。
慈安啊!我听史有载“二圣”,慈禧不要!慈禧也不要“二后”。你要姐妹情,我做给你看。你病了,我精心调理。阅奏折,你在前,我请示你。你感动,我可以行动了。不知不觉中,慈安暴死。
慈安可是喜欢慈禧的,说不定阴间,还要保佑慈禧,不保佑不会哄自己的人。
话不在多,投其所好便行。有冲突,心里有即可。吵架,慈禧一次不为也。微笑是感情的润滑剂,当武器用,慈禧也。
(五)驭功臣:高,高,高,高……
软也,硬也,一双手有一双手的用途。拉,一法;杀,一法;拉:提携;和亲;赏赐……我是多么器重你。
杀:杀一儆百;杀鸡骇猴;打东震西……我可是没办法呀,别人的手起作用。
我重法度:为我用者,死罪可免;不为我用者,当恕的,诛!
我重感情:为政者,良心去。我爱臣民如子,大大宣传……
杯酒释兵权也,吕后杀韩信、彭越乎,历史已去,我朝当戒也!
是谁见范蠡功成勇退,曾国藩是也。曾国藩保全……
可之可惜历史的血泪,一代一代人还在流……
(六)翁同和的悲剧
翁同和,也算为慈禧出过力,流过汗,但他要转入归政之争,活该老了老了开缺。
翁同和是光绪的老师,你就以为你了不起。错!劝光绪不必事事唯谨;还在甲午年间,公开支持光绪主战,反对慈禧的求和活动;主政户部又不及时支拨内务府“补祝”万寿庆典活动,还曾鼓动御史言官连连上书,要求停止万寿庆典活动;翁同和官当满了。组织需要他回籍。光绪只有和他一样流泪的份。翁同和皇帝意识与慈禧的权力意识一冲突,翁同和自找的麻烦。
有时,皇帝实在只不过叫叫而已,当不得真的。
忠于虚名,忠于实权,悟性抉择矣!
爱好啥?爱好领导的爱好,你的爱好是吉利的;你呀,唉!
翁同和的悲剧,实际就是死脑筋的悲剧!
慈禧的胜利,其实是权力的发挥也。如此如此。
(七)慈禧永远是对的
官当的愈大愈正确。不是慈禧发明的。慈禧享受了。
慈禧永远是对的,我的理解是权力永远是对的。
解读1907年“丁末大参案”,我们就会有些眉目。
5月7日。翟鸿矶奏:段芝贵卖妓杨翠喜买官,袁世凯通贿而驭北洋,载振胁妓为妾,奕诓受贿卖官。
一个是国家的总理,一个是要部的部长,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外省的省长,卷入其中,钱、色、权俱全。
听奏折的慈禧大怒,诏命: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彻查此案。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急又有人哈哈哈……
办案笨蛋东奔西走……
慈禧处置:赵启霖因参奏不实而革职;载振无过亦无罪,革职;段芝贵在此之前撤黑龙江巡抚……
一些人被打击了,一些人入我死党队伍……该感恩的感恩,该倒霉的倒霉……
不解的是傻瓜,解者,谁是主,谁是奴……
做得了主的慈禧有能耐,别人只有感叹的分。
大团圆呀,大团圆。妙得人不服不行!处理事情,只有傻子才孤立地看待,而不去纵向思考。
慈禧永远是对的,又有了新意——慈禧的确妙召。
(八)演韬晦戏演给谁看
历史上,懿旨与圣旨是一对天然的矛盾。
慈禧深知。慈禧会演戏的。
光绪12年。慈禧出演:无非是自己要归政,大臣们阻谏。没啥好看的。
慈禧试出了后党与帝党。慈禧又要考察干部了。
一批人上,一批人下。也不新鲜。而有能看出新鲜的,谁能看出门道,谁盈利。
今天,这样的节目仍在上演。客气一番,没办法了,我就做这官吧。
若真没做成,一场战事避免不了。
所以韬晦戏是演给政敌看的。就怕你不明白,就怕你明白。象猫要吃老鼠前,玩些把戏玩玩而已。
系关谋略事各人悟吧!密而不喧也。
(6)《姓陈学》??
我年少上学时,每有一疑必问老师,这大抵是中了“不耻下问”的毒了,岂不知有些事不仅不可问,就是想了也要佯装未想。但习惯养成,活该缺乏历练。“理有固然”,此篇文字即由我这一问始。
不谙世故的我,一日偶见史书言“玄武门之变”乃太宗杀建成、元吉,我就很是有气于他,亏史书还誉之有“贞观之治”大功。他竟是六亲不认之徒也!于是我把该页撕下拟始皇焚也,邻近同学无不惊嘘轻叹,敬爱之师得悉后,以历史教本作俯冲状攻我脑门,但我既已错了,老师的话能有不记下之理?
老师说:“不看你那样,若处在文化大革命,有十个脑袋也留不下一个!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天我是写了检讨的,现据当时检讨底稿摘录一段辩白如下:“修养书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而世民连此不知,杀兄建成弟元吉,还可入”圣君“之位么……”
此事当已作古,然我要知究竟一事仍缠我不放,耿耿于怀。忽见“郑伯克段于鄢”了,带着我的问题,我采访了庄公,现实况转播与庄公秘谈记:问:段既为君弟,何事夺圣上天下乎?
对曰:段为孤弟,人伦感情之列也;事关权利大事乃与吾为政治感情之属也;故段有为然。
问:“圣上之母与段合而谋反,本位政治感情之列,圣上何以又悔当初誓言耳?(誓言指”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庄公爽然曰:“段既已败,思其不会东山再起,故母后亦与寡人利害关系去,此人之常情时当宜重哉!”
不悟不明。原来作为有感情的人来说,其感情有“政治”与“人伦”之别也,而且愈为大人物,其“政治感情”愈为“感情”之主体也。有此发觉,我们自不必发愚语,惹人笑话。且能替太宗释为:故太宗不杀建成元吉,太宗能执政吗?同样庄公不逐公叔段,庄公之辖地能成其安定吗?可见分清了感情有如此文章可作,不论三十而立,或杖招之年总不必为事气闷不过,而豁然通达谋事多成功矣!人事关系可通融矣!
人伦感情之原则表现为以诚为本者,以仁为用者,以互助为要者,以礼让为德者,以兼济天下为荣者……诸如此类社会公德等等的各种道德规范在身怀政治感情之大技者心中要么被利用要么去也去也。
政治感情只讲“为目的而用”,利我者用之,不利之则玩弄不择手段之法皆一一除也。这与俗语“用人抱在怀里,不用人推向悬崖”一脉相承。历史上的名人伟迹多端,各显其能。
最著名的评都没法评,因为自诩其技。各有千秋。随拾即是。
唐朝武则天就是其一。
她起先是太宗一才人,为了政治目的。她相中了李治,凭了资色与李治私通乱伦,得以免于殉葬之祸,而后又叙旧情摆脱深庵之苦再回宫中。亲手勒死自己小女儿,嫁祸王皇后,得以从昭仪升至皇后;以各式方法杀死皇太子、皇帝,得以夺取皇帝之位;以斩杀为自己立过大功的索元礼、周兴,平众怒,以固帝位……纵览武氏的发迹史。或杀子女,或乱伦,或除功臣,或与达官贵人媚来眼去,无不显示她作为一个绝顶聪明人物对政治感情的把握娴熟并运用之精微。终于成史上第一正统女帝,谁人可篡改历史。
这里她管人伦之情为何物,只要不利于自己实施野心之人,统统除掉,扫除前进路上障碍。所以她获胜了。
她与其原夫李世民可算政治感情领域之双壁。就是她的后夫李治也受了点“一床不睡两样人”之染,也有荣耀史事。
李治能和父亲的妻子武则天对白:“昨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奈无门”(李治语)“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君王雨露恩)”(武则天语)。能和武则天在后宫无人之处,成就自己淫念,享云雨之欢,并能为达长久地厮混这一目的,帮武则天躲过殉葬之祸;后来与已成为自己妻子的武则天在权力问题上也尽了余力欲废之,尽管尚未得逞。
武则天运用政治感情的招数,就是到了其女太平公主仍未殆尽,只可惜公主也因不得其父母正宗遗传,遂败于玄宗之手。但武则天充沛的政治感情并未就此消声匿迹,就是到了今天仍有学徒如众,只不过技艺稍逊罢了。因为武氏一人能作几辈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在听忘年交讲文革趣事时,往往觉得好笑。以为情人之间吻一下是不必因亲人所告而被定为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挨批斗一夜,罚做二十分工的。但在阅读那被颠倒了历史需要颠倒着看时,我不笑了。在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里,要的是“政治挂帅”,整天搞批斗,仿佛自己不是阶级敌人,别人就一定是阶级敌人,更不可忽视的有这样一种状况:昨天还是“人民”,今天就成了“阶级敌人”,甚至早上还是“人民”,晚上就是“人民的敌人”了,政治感情如此高涨,天下夫妻、父子、朋友划清界限者如雨后春笋。因父母是阶级敌人,生的子女自然“反革命子女”无疑,同打入黑五类,不能作贫不中农的好学生。此种气候下,那“政治感情”真是如鱼得水,疯狂的泛滥。这个时代算是“政治感情”最强的时代,先前只由几个人物领会贯通的“政治感情”,如今是“民主年代”了,大家都可自由发挥也。可见“政感”之势猛。
但是,世间既然有政感(政治感情简称)和伦感(人伦感情简称)两种,那么二感情必然各有所长,各有存在之土壤。象文革中那种“政感”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毕竟史上不多,而更多的是与常人相通的“伦感”。然举“伦感”者与举“政感”者是否安然和谐相处呢?
非也。举“伦感”者视“政感”者大逆不道,天理难容,而举“政感”者视“伦感”为“情奴”,情用事也!显然它们的对抗史将是感情发展的真实历史。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也是一部情感史。
有了对于“政感”与“伦感”的初步认识,算是感情丰富么?不!我们看看下面的史实,自可了此中真意。
唐朝因外戚专权而基业有损;项伯不顾项羽天下事大而护沛公,又怎不为项霸王埋下祸根?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有时又免不了要思“月是故乡明”。也许有读者问,照你一说,我是越来越糊涂了,我说且慢,待我细细道来。
依我看“政感”与“伦感”有如下原理。
a.各有建树。
因此当“政感”与“伦感”对峙乃至交锋时,愿“仁者见仁”“革命家见排满吧!”你好“诈”以攻,我有“诚”御;你以“脉脉温情动人”,我以“虎视眈眈”吓人。于是乎各感情所实施的结果有如下名人:关云长义绝也,他留芳千古;曹操奸绝也,他留警示予人;不明“政感”墨守成规的曹植写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能广做笑谈罢了。但因其可让人一笑,他也幸而让人记忆。他怎么就忘了父亲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抓权利的人有几人不踏着鲜血走路?这就是他遗予人的笑柄,让“政感”名家哥哥曹丕一举败之。
刘璋本不算风云人物,但为何他的故事常不绝于耳呢?我看真得颂扬他一时来运,说了一句“玄德是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简直如同‘豚犊耳’”正因为他特别的傻也得一席之地叫人“毋忘我!”
我是凡人,自然不可能与“无白丁”者往来,我听到有人常语:“她待我还不如外人,她还是我的姨呢?”
此言差矣,我想道此语者是未读过本篇本段观点的人,如若读了,心里自然坦然多了,至于是否“一份度量一份才”还看自我体悟了。不信我就分析一下你看。
如果你是你姨顶头上司,如果你能对你姨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诸如找工作之类……她能待你不好吗?太单纯啊!你咋不想想皇帝身边有许多赞美声,缘由何在?我重复邹忌的话你听听,“今齐地千万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若没有这层关系,该王能如此受人之“敬爱”吗?由此看来比王更厉害的皇帝可想而知了。人向高处走,你该懂得这一趋势吧!于是结论:什么故?不能实现目的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特送不知政感者一句话:目的是迷人的,那么在这目的实施的过程中所有一切皆因这目的而光彩照人,何须犹豫,心里不坦然呢?
b.本质有异。
不要以为“先礼后兵”之人是只有“人伦感情”。但更不可依此就可妄断:感情不可分为“人伦”与“政感”也。因为既便你既施“政感”又施“伦感”,其实施过程仍不失“二感情”各自本色。只是透了可转化之态势也。
“母子和好如初的庄公与武姜”即是最好的例子。当段与母做图谋的一切准备时,庄公并非未加重视,置之不理。而是悉心待时,让段与母自灭。可见庄公把目的这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决不可弃的,他的所谓礼只不过一种谋划手段而已。争权夺利不可忘。所以他的伎俩瞒不过聪明人的眼光。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与母后和好如初呢?这是人伦感情的表现么?非也!但有一点即母后不可能再进行第二次政变了,害去所以才拾起人之常情掩人耳目。
还有一个人物也不可不提:晋文公是也!他因当初有诺于楚,所以在楚兵犯境之时,演了退避三舍的佳话,而后大败楚军,念生前有诺是为人伦感情守信用之面,而后又大杀楚军,并不看重人伦感情之“诺”了,施以“政感”之暴了。
上面二故事足以证明“二感情”有相互转化之时。“反目成仇”与“化敌为友”于此段有提示之处。由此我想为某些骂子不孝之人作一理讼。如果你和你子女并无利害冲突,如不系同争皇位者,那么你的子女不孝真应受谴责;但如果你知道杨广杀杨坚之事与你事相仿佛,那就看你胜还是你子(或女)胜,若你儿子胜了,也别怪弑父不道德了,无人敢说“弑”字。就算你胜了,你囚禁你子(或女),说实话,懂“政感”之人,是会以为在情理之中的。奇怪的是你即便坐了皇帝,那位世袭给谁呢?我把武则天与子女之关系史说说你看:她用毒酒杀李泓,逐李贤,废中宗,杖杀重照,而后又逼李贤自尽。但终于还是信了狄仁杰的话,认为儿子亲于侄子,遂欲传位予儿子。她费尽了心机,把“政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儿子还是要在“政感”上犯疑。象武则天这样的“政感”之杰难免有人之亲情,还望众生还是孝敬父母一点。
c.“二感情”各有忌讳,各显其忧,合理借用,受益无穷。
比方我们听到“文文会偷人,偷的是林林”。就一定没当好话听,这是因为我们依“伦感”为据而断。倘读书读到“你说我不生呢?我在娘屋生了两个;你说我现在男人没用呢?我又不能指望他一个人,咋我还不生”,我们又怎不为此淫妇而非议她。但若听到间谍与某要员交欢机密到手,反而要学她(或他)的上司表扬了。若听到小姐一夜挣嫖客万元,还得说经济效益好呢?“伦感”忌“政感”的本意,“政感”忌“伦感”的本份。“伦感”与“政感”这一对矛盾就象战场的敌人一样,相对而立,立二感情的不同特色。各显其优。“伦感”就是那种“给予不求回报”式的美德形象,“政感”则是争权夺利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质问我。有的人对某一个人则是颇具“伦感”,对某些人却颇具“政感”;或者有人对某人颇具“政感”,对某些人却颇具“伦感”,你能就“各有忌讳”论解释吗?
我说:这很好办,我可以举王莽说明。
王莽为篡夺汉江山,对上迷惑太后,对下表现他谦恭美德,使人信任。确实让人难以分辩他所为为“政感”,但他对自己平素不喜欢之人,总要寻机弹劾、排挤。由此一看,对某一人颇具“伦感”或“某一些人”颇具“伦感”也好,只要有一目的使然,则全判为“政感”不错,有俗语不是语“不看人待我,但看人待人”,是很得我本处要旨,所以少受人骗。所以举“政感”者就是用“伦感”表现,也忌讳忘目的是核心之源。离了目的,便是无本之木也。而“伦感”所为即便是如何言语尖刻,也是“家鸡打得满屋转”例,为“人民内部矛盾”,不入“敌我矛盾”之列。因为“伦感”不以“目的”这“政感”之为为行动指针。
不知读者留心不,在本段文中已隐约可见“政感”与“伦感”有师夷之长之意。在尚未展示“二感情”如何“借”之时,我想说句题外话,即:以“政感”止“政感”,虽“政感”可也,以“政感”充实“伦感”,虽不乏诈之可也,但必须不忘本。“政感”借“伦感”是以假为内核,覆真为表,似糖衣裹着的炮弹,披羊皮的狼。而“伦感”借“政感”则是善意的欺骗,是以“诚”为绳放“骗”之风筝。所以“借”只是手段,至于“政感”情假,“伦感”情实不变。
我记得在萧翼为得《兰亭序》真迹时,他扮了落魄书生让藏《兰亭序》真迹者辩才怜悯他,很明显他是借“伦感”之有“同情”之“烫”下要为得《兰亭序》这目的而作的一点铺垫之“面”的。不管如何施法,其目的一个;要得《兰亭序》真迹。这样“借”的好处往往比明目张胆地算计要见效得多。此为“政感”借“伦感”之例。
通常时候,“伦感”也不是不借“政感”的。比方年轻情人之间,热情洋溢,无耐之间有羞色之阻。这时一人说:“你眼眯上,我要和你说话”,其实偷吻一次,情由热而烫沸腾起来,别有一般滋味。虽然有个小小目的,想吻情人。小小手段:善意的欺骗,但与纯粹的政感之“目的”而较,的确绝然有别。“伦感”借“政感”也是“互惠”,但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这是与“政感”领域之互相利用,朋比为奸,一点也不同的。
d.二感情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不同。
此点很重要。正是因为感情有此特点,所以在“伦感”中总涌现如梁祝这样感人肺腑的悲剧,《孔雀东南飞》这样慑人心魄的叙事诗,何以故?因为他们的感情不为风雨动,忠贞不渝,自始至终,贯穿着多么动人的纯情啊!而在“政感”中,全然是两样也!《史记》载孟尝君客数千人,可谓“倾天下之士”者。可是孟尝君却因闵王中秦离间计被撤去齐相国职务后,“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尔后冯媛用计使孟尝君复职,孟尝君向冯媛感喟道:“我待客热情,于招待上也无疏忽,以至食客达三千有余,但一旦失去地位,皆背我而去,无人望我,如有厚面皮复返我这里,我必唾其面辱之!”冯媛劝告说:“富贵时,大家都来投奔,落魄则朋友四散,此理所当然啊!”接着冯媛还打了个比方,说:“你不见市场,早晨人群熙熙攘攘,到晚上,就变得空空荡荡,此并非人们喜欢早而厌晚,是因为早晨能买所要买的东西,于是人们聚集于市场,而晚上无东西可买,人们就不去市场了,只因这个原因。食客由于你丧失地位而离你而去,也如此同。是由于所求之没有了,你又何必记恨他们。”
这是个典型的“政感”表现例子。孟尝君与食客之间的纽带是有所需求,一旦这纽带断了,感情也随之消失。“人走茶凉”即是。可见“政感”不比“伦感”之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因“政感”有特色,则同样与“伦感”表现的佳话为天下绝唱,一代一代传下来,为不同人之营养。也难怪有“人不为己,天不诛灭”与“牺牲我一个,幸福天下人”的尖锐对立:有“救人于危难之日,荐人于落魄之时”与“落井下石”锦上添花“的炯然差异。
e.境界问题
这是“政感”与“伦感”表现时令不善察者最头痛的问题。因为“政感”最高境界,极象“伦感”最高境界,都是了无凿迹。故“人面兽心”者与“大圣大贤”者同在而难别。次一点的境界也不易分。象“两面派”者“钢刀嘴豆腐心”者,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两类人可依“日久见人心”而鉴,只是要费点时间。而真正的“人如其面”者则是最易辩也,一目了然。但此种人最难得。人们常说的“一看就知他不是好东西”者和“一看就让人知道他心怀叵测”者就指最次境界的两种人。
宋太祖起兵时,将士出生入死,共患难。待到大局稳定,演出“杯酒释兵权”戏,不知底细者统统烧死在楼上。在革命尚未成功时,同仇敌忾,革命感情很好。革命成功后,便开始猜忌了,就是不能共富贵。兔死狗烹。宋太祖的部下愚昧不能成就大事业,可是终不是身死,便是名臭。这些叱咤风云人物也败于不分“政感”与“伦感”啊!赵匡胤的技术又高明到那里了。地位不同,效果迥异。不是常人可效仿的。亦可见,身份不同用法也不同。
读《史记》的人,可能不会忘记窦皇后在立为帝后之时,汉文帝下令招寻国舅,因为窦皇后从小与弟失散,这件大事自然朝野皆知,于是相见之日,难免悲喜交加而哭泣。这样有名望之人物,侍御左右人物能失去这样大好时机拍马吗?请看《史记》说:“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这一“助”字真个把那帮人之常情中的“怜人之心”扫去干净,活脱脱地现出“政感”的那种装腔作势,实为讨好故也。司马迁是杰出的人物,这样的壮观,他的眼睛不易被蒙蔽,固然可佳。可再有历练自然人也,是不敢自充行家的。有多少叱咤风云人物便是这样给后人留下永远的遗憾啊!
清朝有个著名人物叫梁诗正,他也算得官场名流,自信“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便可免遭人算。可见他“时刻留心”,是不会让人觉“政感”之强的,但终因胡中藻案为颇悉政感的乾隆所忌,惹得史书不可不记浙江按察使富勒浑使出浑身招数,借“旧属之因”见面试其心。又借“伊耳疾往候”,又向梁求书法“示相好之意”,送礼物,找话题,想套出梁的不满语,然梁总“别无他说”,非对政感一无所知之辈。只语颂皇仁浩荡,谢皇恩不已,俨然大忠之相也。这样的名流如此巧妙做法,结果梁富二人虽心照不渲,同归于败也,“政感”之表现如此之难,难于上青天啊!你安敢轻乎?
故还望读者明察,量力而行吧!
所以我要在本文快结束时送读者一语:如果你与某人只拥得感情一隅者,千万不可说“我俩感情好!”惹出乱子,后悔是小,要知有些事是无法挽回的啊!正如有些事是无法原谅的。除非你说这话能给你带来某种好处,那当另论了。
行文至此,应该是与读者道“再见!”了,可我这文字也须个名字,为区别他人言,取一家之言为“姓陈学”。另有不染古人乐于“赐姓”,改姓换名。老老实实本色示人。
总之,我希望读我《姓陈学》的人,好好领会“二感情”之特性,凡做事宜果断而不犹豫,宜坦然而别和自己过不去,不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若能因读了《姓陈学》为社会造就大圣大贤,淘汰大奸,则是本文作者的最大心愿了,其余不提也可。
陈瀚乙
「开篇告白」作者是喜欢历史的爱好者,总觉得既然读历史,就要读出点感觉,要为生活送点教益。因为我们不可能都干出风云伟绩来,我们是普通人,过平常日子。所以我就以普通人的眼光,感悟感悟,以便少走弯路,讨点安宁而已。你是农民,你还是要做好庄稼活;你是小公务员,想升迁,你就当我这文字是领导见习守则;不管咋说,我的文字也许对你有好处,但我没有误人的意思。我本来不想发表的,这样的活,多是老实人的直话,很容易被封杀的,我冒险做,我的心思是希望你生活过好一点。看清一些,以免对自己不好。故,我就用说明书的方式写的,没讲究艺术,各位看官,明鉴
(1)《君臣哈哈镜》????????????
●皇帝的需要
皇帝需要什么样的臣子,那个朝代这类臣子就多些。就象喜阴的树,长在阴坡。舜喜欢皋陶,舜时代贤臣便多。有苗们则不盛行。李世民不喜欢魏徵,魏徵敢直言吗?李林甫为什么不是唐太宗的红臣呀?不对路啊!武则天时代,告密者何以存出不穷?奖励的缘故啊!哪个臣子没有自己喜欢的一面,又没有顺皇帝的一面呢?权力的引导到底比操行的善诱起作用,这是因为利比虚拟的东西到底实惠些。就不用假宣传了,来实的起作用些。你只要眼亮,你可以从孔子的走红及挨批看出一点眉目,哪个皇帝需要孔子时,孔子就成了圣人,不需要了,批。一个皇帝对孔子的态度也不一样。要夺权时,孔子该批;想骗群众了,孔子圣人也。乾隆需要和砷,和砷一升再升。皇帝的需要造就臣子的形象,臣子的形象是皇帝形象的映照,就如水在腌菜里是酸的,在茶里,是茶的味道。不是水想怎样能怎样的,看在哪里呀!。
(提醒一下:喜欢秦桧的皇帝,不是秦桧的奸,而是皇帝的奸,皇帝的奸的延伸。)
臣子的风格,臣子很难负责的。就像现在这样的制度,领导负领导责任,干事负具体责任,但是领导负责制,干事做不了主的。如果皇帝不需要什么,你要那样,你有办法吗?没有啊!顺从好处多。
●君臣不一样的
和坤在乾隆时代红啊,换了时代就成了:和坤搬到,嘉庆吃饱。一朝君一朝臣是也。对老臣的办法有公式如下:老同志是单位的财富啊,口头说;做则换呀。因为老同志再不能升迁了,也少了动力。小同志还想进步啊,动力大些。换一下,领导得实惠多些。难度大些,我给你办了,你看着办吧。自以为保险的,哪有认为不保险的,感恩重些。当领导的懂。人事问题,哈……
老同志有牢骚者,好啊,就怕你不发呀,不然没借口整你呢?用人的诀窍是利我者用之,用与我利最大者。
不是老同志不好啊,而是我的需要你跟不上啊。你不对胃口呀。也可以理解为你不符合我的口味也,你没让我胃添到位也。你不懂一只老虎的食量也。你不懂一样,你去也去也。你的不对。领导哪能错啊。君不知当官了,人就聪明了,何以故?权也。领导说你错了,是你与领导的趣味不同也,快快改变哪。
只有领导说干事不对的权力,哪有干事说领导的不是。就算领导错了,你的地位是劝谏,领导的地位是纳谏,明白了?不明白,你吃亏,活该。当干事的,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摆正了位置没?没有。你等着倒霉吧!干事的风格是啥?服从就行。你有主见,你不嫌丢人,一个笨字总也。你以为君做了,你效仿哦,不一样的,别人能做的,不是你也能做的。你没背头的,不信,你试……
和砷倒了,理解了。况你小小百姓也。不打你,我的威信何来?好玩吧……
●君臣同道做何解
君得大利,臣得小利,君臣同道也。别以为皇帝喜欢你,皇帝要把位位给你,我请你看历代皇帝猛杀功臣,何以故?对我有威胁也。不利我施权也。谁是反革命也?好懂吧。你和我不唱一个调,你分裂啥哩?政敌是什么意思?和我政见不同也,想争我权也。这是核心。同道者是什么意思,听我的话也,做我走狗也。你不见单位正职与副职争权的。有意思哩。副职用民主揽权,正职用集中集权。正副职的矛盾在那儿?权力不均也。权力不均,利润则也不均也。加强领导是什么意思?加强集权也。君臣同道是什么意思?你要服从我咧。领导负责制意味啥哩?我是单位领导,单位就是我的!领导和干事同道就是干事要服服帖帖做我奴才啊!就算我有涵养,不说出来,你自己要明白的,别逼我让你明白啊!那样的话,组织需要你锻炼了,有地方等你啊!弥衡的悲剧,你敢忘?你看:弥衡有才吧,骂曹操。曹操送刘表。
骂刘表。刘表送黄袒,最后死于谁之手?一人杀,实为当官的齐杀也。官既需要你有才,还需要你是奴隶啊!千万别忘了,千古遗训。
●臣子的相对技巧
就怕君无爱好,就怕你每每迟到,就怕你不到位。人家喜欢草,草有价也。人家就爱石头,石头才贵重呢!看准君是哪类人物,看清了,就行动吧。纣好色,把自己的老婆献上如何?小菜一碟也。有的皇帝没实权,看好,千万别学笨蛋,要看清再行动哦。你看武则天当小才人时,见李世民将死,把谁做为退路了?要有眼光啊。君是什么?比我高一级者是也,比我高数级者是也。县官可不如县管哦,要记住哦。做不到的多,想不到的更多。
不说了吧,心灵重要哦……
(2)《武则天原理集锦》???
(一)学习哲学
学习就是利用别人的聪明为自己谋福利。学习是一种最省力的劳动,可以避免多流血汗,就像利用杠杆原理,达目的最捷径之法啊!你不学习,你就等于廉价地出卖了一条成功之路。你懒得学习,你是消极为别人,积极害自己,放任别人成功,放任自己失败。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武则天说:你不准我学习,你是想你一个人聪明啊。女子无才便是德,晕倒,那是武则天能相信的吗?一窍不得,少赚八百。欲为一代经纶手,需读几部要紧书。不能明学,暗学;可以学习,努力学习。不学习,不明。学习,意味觉醒,意味迂腐。
不学习,意味愚昧。人一愚昧,万事休也。
(二)驯马法
如果你有这个机会,有这个地位,你看:太宗得一马,无人能驯。武氏云:请皇上赐三样东西——铁鞭、铁挝、匕首。太宗不解。
对曰:先用鞭打,不服,用铁挝打头,再不见效,用匕首割其喉。一代残忍专家。三样器具,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毒过一招。毒招在手,安敢不服?我们普通人,望而生畏啊。
(三)胸怀做什么用
胸怀应该是有用途的。胸怀里有小厅:利我者,当发酵用;敌我者,挟持用也。胸怀有面容:人见之,曰“多有胸怀啊!”武则天对骆宾王:徐敬业讨伐武时,骆宾王写《讨武曌檄》,武则天见了,佩服其才,“这等人才,流落民间,没有重用,宰相之错啊!”她好惋惜啊,骆宾王为何没给我当奴才呀!
再看上官婉儿,本是敌手上官仪之女,有才,用。为我服务……
人曰:有胸怀!
我说过胸怀里没有多余的东西,读了武则天我才发现胸怀里有的东西,对自己最有益啊。用途大着哩。我想成功,胸怀敞开着,私语:请君入瓮。
(四)女人的本分内容
女人应该有什么?妩媚,柔顺,娇艳,贤淑。男人的标准。武则天不一样。她要换过来。就象有人让身体一部分有价值,有人能充分让身体发挥价值。一个女人的泪水是武器,漂亮也是。这好像是女人的本分。不是。漂亮能办什么?办不了大事。你想做什么,你的本分就是什么。武则天的创意。不想为太宗殉葬,不想做贤妃,徐充容,我可不学。没啥学的,让人学我。男人能做的女人也应享有。女人的本分是女人的枷锁。女人的本分应有自己的追求。用生命换一个称号,傻女人的本分。没有野心不是武则天的本分。本分与理想是应匹配的。女人也要威严,威严需要实力加油。难道杀人的人本分就是杀人。奴役人的人本分就是当老爷。不是。女人的本分应让人看,让人怕,让人敬。女人本分不是吃醋,不是在一张床上工作,地方大着哩。女人本分,不要权力说;不要男人说;由我武则天说了算。欲谋其位,难守其贞。贞是啥?男人骗女人的糖衣炮弹。晕倒。贞给女人的远没有位子给的多啊!君不见一家之中,地位不一样,人敬的级别不同也。
男人当皇帝,后宫粉黛数千,女人当皇帝,也应如此,扎扎势,也很好的。我老了,咋了,男人年轻,你的任务就是侍寝,哈哈!别人不能变,我能。谁能,谁王也。
(五)李勣们的配合
武则天想当皇后了。皇后位不空,奈何?武则天努力啊!不行。一帮老臣是阻碍。还是李勣识时务,笑笑说:陛下家事,不应问外人。武则天明白,没有一帮人的扶持,难。没有,可以拉。李义府、许敬宗等一批人看到了,利益正向着自己走来。武则天呢,知道怎样做……对配合者,应大大奖励啊。用李勣们替代反对者的职位,反对者没权了,奈何?元老嘴铁,敌得过太后手残?牢骚是自己暴露自己,想为别人提供打击目标了。武则天,沉默寡言,密切注视着。李勣们告密着,赢利着;帮凶者,与其说帮别人,不如说帮自己的野心。什么叫配合?野心与野心的配合;势利与势利的利用;势利向实力的投降,势利向实力的献媚……
武则天想当皇帝了,配合者,知道该如何?带头,起哄,策划……
武则天要打击政敌了,配合者,告状,酷刑……
武则天是总设计师。配合者是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哈……
没有武则天就没有李勣们的配合,李勣们的配合是武则天的实力和诱惑生产出来的,可以大批量批发的啊。
看不到配合者的需要,你永远没有配合者。鼓励配合者的需要,你的实力库中源头无限啊……
没有武则天就没有李勣们的配合,李勣们的配合是武则天的实力和诱惑套出来的,如武则天就是花,不怕没有蜜蜂来啊。
(六)情啊,最好用了
母子情啊,好用。
「1」小公主之迷。王皇后啊,你喜欢小孩,发现了。我的小女儿。嗯。做吧。
王皇后来了。情报到。武则天掐死自己女儿。陪皇帝玩去了。皇帝想看自己女儿了。哦。“我的女儿呀!”女儿死了,武则天哭得多么伤心。
“刚才谁来了?”王皇后。……皇帝大怒。王皇后掐死了朕的女儿,废!
武则天心里在笑,大哭……——后果是王皇后,残哪……一个政敌去。
一个女儿换巨额利润,值啊!
「2」贤儿不明白的。演戏。明清远演白虎,演黄公的人是谁?戏愈演愈真,演黄公的人一刀刺向明清远。明清远死了。不会演戏的明清远知道啊,没办法。演黄公的人杀了明清远,向观众席中的贤抱拳施礼,然后自杀。贤啊贤,咋了?面对众人的目光,贤懵了,武则天看着贤,没说话,众人离席。
为什么有人要杀朝中重臣?武则天找李治。义愤说“贤杀了明清远。”顿了顿,“贤家里藏了很多江湖浪人,图谋不轨……”
贤被贬谪,武则天又派人杀。原来贤有做皇帝的实力,杀!
儿女被杀被逐……没用的得以活也。
君臣情啊,用。武则天时代的酷吏,没有一个没为她立汗马功劳,位定,寻机杀。要笼络人心啊。功臣为了她与世人结怨,她要笼络人心啊!
(七)制度是什么意思
有这句话: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武则天不相信的。女人当皇帝是谁?武则天。多少制度,出于谁?武则天。
人制定的。权力制定的。不说了吧…………
(3)《谋位见习指南》
我说我没看到官,不是一辈子在深山隐居,便是说假话。官多矣,故事在身边,就如任何一种气味,鼻子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念书时有班长,工作时有领导,你不见领导,是你眼中没领导,你泰然,小爬虫则闲不住也。
我自幼好读史书,偌大中国,历史不过是为官者悲喜录,升也,降也,翻云覆雨,终不易窥明晰策略。忽闻一小官曰:你们这些当干事的就要象我儿子一样听话。一官云:我让你做你就得去。谁知干事婉拒,官怒而动手,竟一拳致干事骨折,够了轻伤害的等级。干事气。副职则喜,喜是为多年的日子熬到头。一干事挨一拳换来的是自己升迁的机会,比跑来得容易。干事的好是无意的,有代价的,自己则净收渔翁之利,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而受益者众矣,一人倒了,提一个,挪一片,不亦快哉。我私语:被提拨得重用的,真应该给那个挨打的干事送一份水礼,就像向上级谢恩一样。
没有享受讨好只受过奚落的干事是不明白官场的,只听过奉承没受过气的官是当不了大官的。世人赞誉中国人智谋的时候,心理明白是赞誉为官的智谋的,不说出来,不说明白,把联想的美德留下来,供学习,供参悟。
中国的官是禅家,中国的百姓是半个禅家,官场的效应还在官场外矣!
看看,我打不赢你了,可以“和亲”;这发明便绝极。一会儿“禅让”,一会儿皇袍加身装则推让。一会作硬来弑父杀子。美德与实力都实用着呢?方式灵活多样。我想疏理成文,便于阅者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事;看最少的文字,又懂多一些道理。看破一些,抓此笑柄,茶余饭后,添谈资,淡利静心自娱。这份心就让人评说了。是为序。
术1:拉关系秘诀精选
按:要想成就大业,一人不行,古之成大事者的一个绝秘经验为:成一派势力,再扬其名也。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言旨即是,不可不信。
理论依据为:关系好了,彼此亲密,感情自然融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快快使用。
解语:以情动人,以威佐之,以“势强士附”为本,发扬光大矣!以天为胸,以善察为要,活而处之,处人心所向地矣!必为不败之地。
体例:之一:搞投资,“用兵一时”见效益。
战国初期吴起为将,他与士卒同食宿。很得“感情投资”策略。有士兵生毒疮,起亲口吮吸毒汁。士兵母亲听后痛哭。人怪之,问士母“你儿为普通士座,将军亲为他吮吸毒汁,你还有啥伤心的。”士母答道:“话不能这样说吧!当年吴将军为孩子之父吸过毒疮,他以身相报,未经几战,死于敌阵。而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吸毒疮,我想我儿又不知要死何处了,故伤心而哭。”这是搞投资法一种,恩惠遍施,所以自然有“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养兵千日”的结果不远矣!
之二:广胸怀,不计前嫌敌亦友。
刘伯温有言: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广不能使人安。拉关系这门学问精深。但刘基此语颇有诱惑力。吾强也,人附,欢迎,吾不强之,人去,不气。吾弱时,你欺我凌我,吾不记之;吾强时,你捧我拥我,吾亦欢迎。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言之极为有理。一个真正会拉关系的人虽十分势利,却用极具德性之态与人,人自然受之。三教九流都有可用处,天生汝才必有用。固人强之,吾也附,但使人觉吾特别忠诚;人不如我之,吾也拉拢,授人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海不弃细流而成其深”是为艺术,“泰山不让土壤而就其高”是为心思。也是手段。有了上述的思想准备,再不忘下面的哲理,其胸旷远矣!其言谦恭矣!其行有的放矢矣!哈哈,大家都是我的友哉!
哲人言:老年人吾不得罪,且敬重也,且好学也。因为他们为权力之辈,疏远他们就是杜绝提拨之门;中年人吾不得罪,假不以他们为敌,容之宽之,因为他们具实力者阶层,形式上的示已为无野心之人,实为麻痹减少竞争对手矣;青年人吾不得罪,鼓励他们血气方刚,给他们以满足之心,以便形成自己的后力军利用他们在轻率之弊鼓动身先士卒,为己卖力,既能节制欲望膨胀(因人多以忧而更具野心),又能入我死党队伍。
之三:善回忆,如意往事助神威。
我和你是同乡,同学,同事,酒友,牌友,棋友……说时只消注意,尽力颂即被拉关系者。如“我那时多么钦佩你呢?”忆来忆去,被拉关系者所有的荣耀一并引出来,岂不快哉。有了这瓜葛,我们自然应相互帮助,彼此往来应多矣!适当时搞个同学联谊会也,办个什么纪念也,联络,联络,开花结果。有一轶事不可忘。朱元璋未发迹时一贼也,一群好事之徒随也。朱做了皇帝后,这帮无赖可庆幸了。有人寻朱,见朱则忆当年同为毛贼,野地支锅煮牛肉,朱大怒,宰之。一贼灵性,被朱召见,将同一事化成朱领兵打仗事,把朱吹嘘得有威有略,朱大喜,赏之。
之四:会攀亲,裙带亲戚显灵通。
必须承认“亲戚到底还是不一样。”“打仗要靠父子兵”这样的神效。为了这个原因,要先翻谱强记,再托人问之,虚心访之求之。小李是小王的姑,小王是小马的姨,我是小马的小姨夫呢?这下可好,都是亲戚了,互相提携自不消多说。但此点亦有忌讳处。即千万不可在人多之时,攀亲时比被拉关系者辈份高,应蹲得下去,甜甜地称姑道姨是为佳策。
之五:共好恶,友好往来胜远亲。
钟子期遇知音扶琴。这话正中我怀。
人皆骂李林甫奸臣时,我咬牙切齿,但秘密学他不传之秘;人皆跳“忠”字舞,我是付出了与人最相当的热情。示之于人:我和你们一样,你们能把我当外人吗?
位高于我者,上司若有急,急他人先急:上司若有喜,喜因上司喜;上司若有忧,忧自上司忧。上司要提人,我帮其找理由;上司若要整某人时,吾是暗中相助。上司一看:我的大忠臣!
与我相当者,敬而近之,能让则让(指小事),能容则容,能帮则帮。多说他人好,佯示自己弱,让同行一看:我的好同事。
位低于我者,有威不示威,但让人能感觉其威之大,有小利尽量予人,大利则推辞再三,不妨说一句:承蒙各位赏光,我只好迁就了,满脸的难色,让人一看:多好的领导。
之六:抓情缘,由生而熟亲更亲。
可以拜干亲,做干儿干女,多一妈多一父多一个好儿郎。大人还不照顾小人吗?大人还记小人过吗?安禄山因拜杨玉环为母,自然也为玄宗干儿子,得到的好处,史书遗也不能遗。
之七:秘分派,相互利用成势力。
权利场上没有永远的“友”,派系之分是迟早的问题。因此必须学会静以待变,名义上不是甲派也不是乙派,但获悉一派为能彻底致胜于一派,则自然为获胜派也,俨然功臣之一矣。
子此大法,背上几遍“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以“树倒猢狲散”为警示,抱住活摇活动的誓言:“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同德,生死系之。”只管成一股势力,纳亲信。深信不疑:我们都是为着同一目的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啊!我们是一伙的。
术2:势利待人三部曲
按语:争权夺利场中,虽说笼络人心,但于我一无利用之处之人,与我无利害关系者,是不必花费心血的,恰恰把不必要的花费用在专用上,用无虚用,则更宜成功矣!
体例:之一:“查”与“察”。
据查知文某系某要员之子,不可不表示友好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与要员接近之法了。“攻其必所救”是为大法也。民国年间,一些国民党权贵人物争着要蒋经国在自己官邸做事,就是想以“太子师”自居。“察”乃以我惠眼发现矣,尽管某人现无大用小用,思日后必定有用,也不可忽视,不然贻误大事,悔之晚矣!李斯、赵高偷改始皇遗诏,正是计深远,谋久利。
之二:“严”与“掩”。
李某不是我的嫡系势力,他现在犯错误了,我以此正法,牺牲他一人以儆尤,诸位还是作我嫡系吧!王某是我嫡系势力,他犯错了,我当众面严得很象执法如山,一视同仁,实则暗中庇护,使其成为自己忠实助手,为我效命。象袁世凯在实施军官考试制度时,暗中把试卷送至各军官手中,此即为“严”与“掩”的另一种作法,切记。
之三,“荐”与“剪”。
孙某为我政敌,我荐之以易犯错之高位,是为“荐”中“剪”,待时除之。解某亦为我政敌,我荐之以有其名无其权之要位,此亦属“荐”中存“剪”,是为急“剪”,除权之术矣。系我势力阶层,我荐之于要职,以便我遥控。但这也为“荐”中含“剪”,即我能“荐”你,也能“剪”你,存防变之心。
总之,势利待人法,以培养同党为要,以利己为重,什么私交(与我无利之关系式交情)去也去也。
术3:处世动物法
导语:自从达尔文的“物以竟生,适者存”这句话被广为流传后,向动物学习的人多矣,只是具体做法很少见诸于应用工具书,我只是作一下编辑而已,可望便于查寻,以为识者省时而破,看看用此法者到底应属那门动物门下。
之一,巴儿狗法。
见主人摇头摆尾,乞怜施舍,见生人张血喷大口,吠声一声比一声高,这时主人出来一看,若说:“回去。”它就又摇头摇尾,一脸的喜悦替代那刚才的凶猛,还要和主子亲昵两圈。此为巴儿狗之常备之态。
据此,听人说某些官场人物或势利人物,见上司或有钱势之人象叭儿狗对主人一样。见了下属或寒酸者则颇具巴儿狗见生人一般。这就是叭儿狗法之初步工夫。其实叭儿狗法之于巴结、奉承、讨好很娴熟的,因其嗅觉灵敏,故能创“狗咬的都是丑的”之见,故能由非常非常之怒脸变为笑脸,而不着一丝心里觉得过不去之感,坦然矣!并且每每总是深受欢迎呢!
之二,变色龙法。
此虫能随时随地变成不同的保护色,伪装与周围颜色一样。
的确聪明。
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怎能不学此虫如此高技呢?人是随时都可变的。昨日是乞丐,今日一跃成为市长或富豪什么的。你的态度能不变吗?由先前的视而不见,变为而今的亲如兄弟了。
如果是由一贼变大人物了,则不妨架子端起,傲然风度矣。
若是在开会发言时,上司说什么好,我再借题发挥一下,说出好处一二三四。
若是处理一事,本应如何如何,可乃达官贵人之事,赶快心一偏,向那达宫贵人,处理毕后,再去报告,这可不能迟疑呢?
变色龙法之妙在于会变,朋友,我想好了么,若是还未见最终结局,宜等待一会儿。相时相地而动,是为精髓。
之三,鹦鹉法。
人说什么,它说什么。
此鹦鹉之奇技矣。
人说:“汪某是狗。”它说“汪某是狗。”
人说:“下次再来。”它说:“下次再来。”
自以为决不会祸及己身,说是他说的。可没想到有“鹦鹉眼前不能言”之判决。不过不要紧,最好多住于官宦之家,比方主子想求他办事的人把礼送少了,教鹦鹉说一句“多来几次。”一句“多来几次”为主人赢利不少,能替主人在人面前说无法说的话,主人实在高兴矣。固鹦鹉法是为险策,没那个给主人当奴才的命,也就不可用矣!
之四,鸭法。
“鸡抱鸭二十八”是说鸡孵鸭蛋需要二十八天就能孵化出鸭了。可见鸡是鸭母也。但鸭长成鸭时,管母是谁,只要自己能吃好,玩好,无母更好矣,无牵挂也。
一些不想孝敬父母的人得了如此启示,自然是不想养父母之老了。
一些更聪明的人物有更高的领悟:人民培养了我,我翅膀硬了,快快出国矣,出国后醉生梦死,吾国是何物,吾亲人为何物,哈哈,有钱就是爹,有权就是爷,不要奶了“有奶不是娘”矣!或者大权在握,为所欲为,高高在上,专事殃民事,快哉!
吾看一些忘恩负义之徒,大多得鸭法衣钵真传也!
按:处世动物法多矣,象某种动物把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窝,让别的鸟孵化,是为借窝生子;象某种动物善负,无限度地负呀负,爬呀爬,最终因上得太高负得太多,坠地而死。这些都是可以定为某某动物法的,然动物之多,动物法之多,限于篇幅只提供大原则,按着这个原则,望阅者发扬自己善思之优,再向我领会矣!
术4:人性植物化“经”。
植物有植物性情,以自己独具条件,赢得世人的赞美或成一桩心思,独占一处风光,为人师矣!下面为植物经,请君一拭目:之一,藤缠树经小藤缠小树,大藤缠大树。都为“依”字牵系。或无痕而缠矣,或缠有深痕矣,是为缠之程度有别矣。树为靠山,依而缠之,则不能直立的身躯也能伸至空中,狐假虎威,安敢欺哉!曰:打狗欺主。曰:择明主矣,持善而从矣!至若不可依之辈,不妨云:勿以惠小而为之!又云:寄生为上矣!
之二,常青叶与落叶经。
树叶有常青者,有落叶者。你常青,我常青,是为往来无白丁,对等交往矣!恩报恩,怨报怨。出头的椽子先烂,烂记于心。
树落叶吾也落之,诸树发芽吾后发之。不做带头人,不做尾巴人,呀!你绿我亦绿,你不绿我亦不绿!风一来,君看我与你共逍遥游!
之三,哈哈树经。
好,好,你好他好我也好。啊,哈,啊哈,啊哈,语无伦次少烦恼。只道人长,不语人短,笑乌鸦傻也,弃杜鹃死心踏地矣,只要官人一动,低三下四,点头哈腰是我应念之经。
之四,横身是刺经。
君动莫怪刺之,君不动莫怪不刺人,吾身无长物,什无牵挂,只图死皮赖,扎你一点血,我充足矣!你拿我咋办呢?我是不要命之徒!
之五,树大招风经。
树不大不招风,招风有人知。风来也摇摇,看我多精神,管他遗臭万年,只在意有人知!吕后通审食其是杰士也,位小想通也能通矣!树欲静风而不止,奈何?
之六,醉牲丹经。
不喝酒不行,量小不行,上司大酒量岂能不侍之?不能吃不行,肚小不行,上司大饭量岂能不作陪?吃吃喝喝,官居几何?
之七,鸡屎藤经。
又臭又长报告。报告无人听我大言不惭,哈哈,位高连臭话亦有人听,请君多念我鸡屎藤经。
之八,根大经。
根大多稳,屁股耐坐多能。长会我不怕,不疲乏,无怨言。坐坐多好,只要少办事,我这屁股最大的树根,坐他个梦里来梦里去,醒来醉官升。
之九,乱花经。
乱花迷人眼,我非乱不可!色动于目,请你看我这幅脸蛋多性感,风来落几瓣,你要哪一瓣?雨来漂几片,你拾哪几片?人嘛!何必太正经。
之十,伞状树经。
头大脚小,亦是好兆。不事虚报,何时能上高台见佳肴,一亩产万斤好,我一亩产亿斤,上台阶,人人都夸多好。
之十一,盆景屈意经。
不能弯也要弯,不能直也要直,只要人喜欢,弯也直也不计较,人格在何处,曲尽通幽妙妙妙!
之十二,墙头草经。
东风东向,西风西向,东西南北,是我家乡,有风就动是我原则,无风不动不为我本色!
之十三,梅花经。
不早开,不迟开,开在人们无花时,识相唯我灵。不早香,不迟香,香自无花再香时,独我娇饶。嗯,我是大救星,救你一点热情度寂寥。
人物相通,古己有哉!本处只示以精要,望诸纵横捭阖,明察秋毫,以资识也!
术5:身体锻炼诀
不要以为身体锻炼就是“伸伸手,弯弯腰”,或天天打太极拳,刘邦有言:吾宁斗智不斗力!此语言明,势利场中,关键在于智之大小矣!曹雪芹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瀚乙云:军队讲训练,势利场上讲历练,历练何以成之,身体锻炼矣!有诀如下:练口诀:祸从口出也,福也从口出。比方某臣子见皇上打鸟不中,则曰:“陛下的弹弓真是准矣,恰好挨着鸟的羽毛飞过,不远不近也!”此为福。陈诚说:“委员长要拿得起放得下。”本作安慰语,介石不高兴矣,此为祸,其根在想了不应说出来,说了未说到人心上,拍则拍到了马屁股上。
练眼诀:笑,不为如意算盘不笑;哭,不为无算计而哭。哈哈大笑有其好处,不然不大笑,微微一笑有微波之用,不事“灿然”也。各笑服从奸笑。每哭是为假哭。不哭也能哭,不想笑也笑矣。
练心诀:以奸为本,万变不离其宗矣。
练手诀:要人握之,无关紧要人握之,握之握之,笑脸迎也:握之握之,有事要托也。就如小姐见客来,胡摸乱拧,程序乎!不入心乎!有些掌声是程序,不愿同投缘似,投入得很,钦羡得很。
练脚诀:要人要抽烟,快去买也;要人要到各胜地玩,快快去陪。萧何独追韩信,何也?韩信大有用处矣。
练肚诀:能装酸甜苦辣,能为酒罐为麻袋为尿盆……一句话当装不装白不装,不能装也要装上,呀!海阔天远矣!
练头诀:五官俱纳头中,君不见其要人,不看一字,一点头,就看人眉开眼笑,是为一点头尽得风流也。
练腿诀:要能跪得下去。明严嵩请夏言扑筵时,夏言因看不起严嵩而不愿,严嵩则长跪并高声诵读帖,后果请成夏言,拉了此关系后,严嵩一步一步得力于夏言,官运亨能也。
练鼻诀:要人的一个喷嚏所办的事,一万个群众也办不了的。要看得清楚。蚊子专挑有缝的蛋,何以故,嗅觉到位矣!趣味同矣!
术6:三向计
按:人有“三向”,即向他的向我的,还有不向的他也不向我的。所谓敌攻之,友善之,徘徊不定者争取之,是讲一法。团结最大多数者,孤立乃至消灭最少数阴谋分子是为目的。凡此种种,兵法已详备矣,此处只讲如何向三种人施谋也。
瀚乙云:面向一切,让敌视为友,让友视为友,让动摇者视为友,是为大友也。
大友者,利我者用之,不利我者伺机报复也。
上天造人,除在以家天下为主的政治体制下,有幸运者是一生下来就身居要位的,不必以纡为直,曲经通幽,可以盛气凌人之外。而后经历“小团体世袭制”,这虽说是一进步,但“小团体世袭制”也非一帆风顺矣,今天“甲集团上台”,明天“乙集团”上台,民国初年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地步,固非学三向计不可。
瀚乙云:朝秦暮楚,是为顺时,秦强附秦,楚弱离楚,是为三向计又一原则也。比方我彼时属弱者,不妨附弱,让人知是多大脚穿多大鞋。比方此时我强之附强,乃识时务者俊杰之相也。要向动摇者学习,见风使舵之术。不可言传矣!做就行了。
瀚乙云:明敌不可全用明枪击之,暗敌不可全用暗箭伤之。朋友不可全以朋友待之,暗友不可全以暗友待之。动摇者不可全以动摇者处之,皆有明暗两别,必活而处也。
比方我乃一并非有才者,说某名人赏识我也,提高地位此法有效。又比方充某领导的儿子捞得好处,实惠见矣。固以敌为父,认得恰当。以友为敌,何必心虚。古时候有骂名人而成名的,就很值得学习,这名人就并非仇人友人也。故意把友作敌的,人亦可说你如何度量,不计个人恩怨也,实施吧!对策多矣!心灵必通!
瀚乙云:三向计要人们知道人的地位是由低而高的。固特别不能忘记:面向大友不可不示之谦虚恭敬矣!你既然不可能一下子位居人上,就得谨慎从事,少一点狂傲,就多一份成功矣!而且别人以为你“位高”但不骄横跋扈,一美德也。是真是假,自己心明。
瀚乙云:设三向计有三种人甲、乙、丙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固三向计要求向三种人学习。
也向坏人学习,是为智人;也向蠢人学习,是为才人;也向恶棍学习,就是学习他那种无毒不丈夫之气概,施于敌人。
也向蠢人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蠢得天然无雕饰,蒙狡猾之徒也。
只发现他人弱点的人,那么他就一定拥有一份不为己知的缺陷,只知他人长处的人,那么他就无法正视自己的才情。所以孙子说了,知己知彼,是施三向计者不可不明悟矣。
术7:伪“仁义礼信”略
政治感情讲为目的而用,那么“仁义礼信”就是手段也,这才是此章最要紧处。
所以瀚乙云:实力立身,智谋养身,道德修身,权威正身,沉稳安身,轻狂损身。
这才是处世法宝。
至于“仁义礼信”全然就可以象现在的冒牌产品这商标一样,是招摇过市的。
我们知道某某主义再好,对一个饿得死去活来的人有什么用呢?就是说要讲实用。“礼”不实用,去也。但“礼”若不用其名也不可时,“礼”实用价值有了,为何又不用呢?
一枚导弹可以摧毁一个智囊团,一个智囊团也是可以摧毁导弹的。“仁义礼信”必要时非用不可。有以“礼”杀人的,不得不知。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仁义礼信”就不需要实力作后盾了。再高明的智囊团若不习导弹这奇效,是如何亦不敌也,深思为上吧!
无实力,谋也显得仓白无力,况德乎?
(4)《讨好得失鉴》???
我不说讨好是一门大学问。我不说,我怕人讥之:你以为你一个人懂呀?我想过,讨好之所以有如此丰厚之文化积淀,盖因群众集体智慧结晶也。
没有讨好过焉知讨好得艰难,享受讨好者,眉飞色舞或木然若定,大器不为庶人知。
有人断臂以尽忠,有人舍命以尽忠,有人杀妻以表忠。忠于谁也?忠于于自己有利人也,决定自己前途命运者也。讨好形式之一也。
讨好,有人运用自如,每获大成;有人则屡败屡为,屡为屡败。一个目的,岐途多矣,必有道,不可不察。
有心人曾划分如下:从效用上分可分长效短效拍;从动机上分可分想拍无奈拍;从行为上分为即时拍,预拍;以场合为界,有一对一拍法,一石三鸟拍法,鹤立鸡群拍法。有了初步的知识,不妨抓拍讨好得失灵数倒,掘出技巧来,习之如何?
明拍有明拍的好,模糊拍有模糊拍之劣,约定俗成则更佳。别忘记有时你不讨好贵人就是得罪他也,怪!
几个人坐一处。正职、副职、无职者杂坐无序。敬烟者不犯难才怪。依常规先正职、副职,再无职者。偏偏无职者与敬烟者最近。依官位发,对,又太显然,不依官位发,不对,又太显然。具体做法于此处略,只提点建议。
先听几人闲聊,以年龄论之,大小是明的,兄弟自有序。有人提议:应按职位综合考也。于是乎幼小有权者可为叔,无权者可为侄,就这样,大家也很习惯。叔侄排序也就运作正常了。
话说至此,我想与其考察讨好得失,不如从疑难杂症处点拨更有效,更具操作性,从有实效处着眼,于时人有益,对。地位不同,拍法有异。别人的经验往往只是一朵花,那份香不见得适合一个粗心人的心意或一个怪癖人的心坎。
隋裴蕴以善察圣上细微心思而有名,以会迎合炀帝意图持。炀帝要加害某人,他便曲解法律罗织罪状;炀帝要特赦其人,他能引轻据典,放也放也。利用职权讨好不是常人使用得成的。别看裴蕴在讨好界很有一席之地,是拿不到金牌的。有利操生杀大权于一身,害了不少人,众怨,大忌!
不过,讨好时心有顾忌是没必要的。别人讥你讨好,说不定边讥你边讨好别人呢?人的心都明白。
听:“都说大人正直,远小人,见不得阿谀奉承之流,人心所向也”,听者悦色,说者讨好妙矣。不喜欢讨好的人鲜矣!
同为隋朝人,薛道衡抓拍不当,自做聪明作《高祖之皇帝颂》,本意讨好炀帝,炀帝认为赞美前朝,有《鱼藻》讽刺之意味,最终落了个被勒死。他便不知说别的不好,方显出要拍的人好,活该。
时运不佳者当数朱温时代之品宾客的了。朱温想求“直言骨鲠之士”,一日带五六宾客于郊外一柳树下憩。温言“硕柳”。客客齐附言“硕柳”。温又云“车辕佳料也。”宾客接话“善哉,车辕佳料也。”唯一人言“佳柳虽善,车辕不宜,唯夹榆为上。”温怒而改曰:“尔等酸腐,惯会愚人耳目……”遂下令斩“柳树宜做车辕者”,以儆其尤。以歪媚歪,以直喜直。意不合,谄者死门也,入不得,出亦不能。
讨好最大的原则要以时人信奉的道德原则,循章而拍最佳,万万不可背时人信条逆时而媚,则惹人笑。
一人久久时运不济,忽大发。宴请左右邻舍欺己侮己之人以显耀。席间提及儿女婚事。
一人即讨好言:“老爷家产殷实,无人能比,公子与小姐旁人是配不上的,公子与小姐才是天作之合啊!免得人笑你和贱人并亲!”兄妹成亲不合世制,此公讨好运气可测。
作《屁颂》的人人笑。凡事言好的人,是向所有人讨好,讨不了好,人亦笑。
讨好不达目的,不如不为之。
我以书生见,评长论短,人亦笑。你只不过道听途之,并不得法也。我只好言我是没吃过猪肉看见过猪走路。我不辩。
其实,讨好是卑鄙了些,比讨好更鄙之事多矣!
(5)《官场论坛主慈禧》???????????????????
[1]主页:经营菜单
(一)谁说慈禧政绩少
慈禧有一分清单,不外传的。杀一些大人物,杀一抵万。
慈禧还有一分清单,不好说的。她当政期间,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雨后春笋。
慈禧有多少清单,不提了。慈禧念念不忘:一生三次垂帘,镇压好几次农民起义,几次呢?
不想了吧!唉呀,我的圆明圆。搞政变呀,我还行……
慈禧——成功,个人权力。失败,与我无关。
她主宰中国半个世纪,中国,中国人的命运,她的记忆失聪。
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她间接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二)发扬光大的官场艺术
慈禧一生丢了的太多太多,独权力牢握。有话题了,好。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最有国情特色的,最好光做而不能说的,什么?官场艺术是也。若不懂此,别说你要光耀门庭,小命怕也难保呀?
她的路,即官场之路;她的成功,官场的得意。无数史事证明:当官,最好到中国;做中国人最好做中国的官。
慈禧对中国官场的贡献实在不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发展,承前启后。
别看中国历史上有人浪得小名,什么百代宗师,武祖兵圣,旷世奇人……是谁能对他们不屑一顾,又是谁能将一批聪明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中,就象孙悟空跳不出紧箍咒,耐何?
有权就有一切。能独裁,什么又不可为呢?有啥都行别有病,送啥都行不撒权。而这却只能是慈禧的经典感受尔。她一生之精髓:权,权,权。怎的一个权字了得。
[2]栏目:精彩点击
(一)弄一本书玩玩
慈禧不是喜欢文化的女人。慈禧想发扬光大文化?不是。慈禧需要一本书?不是。慈禧要的是为自己正名,要的是让想与她分一杯羹的野心家,拜拜。她也想有些经验。驭下御人术,简单不了啊!
别小看这本书。一本书,使慈禧从三人共同执政到一人独裁,把慈禧推向清朝的统治者宝座,让慈禧统治中国长达50年之久,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刷新了清帝国的命运。
这本书是《治平宝鉴》,慈禧钦定也。
1861年(咸丰11年)。慈禧明发上谕:着历代帝王政治及前史垂帘事迹,著南书房、上书房、翰林院等择其可为法戒者,据史直书,简明注释,汇为一册,恭呈慈览。,文宗(咸丰)驾蹦。慈禧孤儿寡母,虽子继皇帝位,诺大皇宫,母子举步维艰,旋即,同治夭折,境遇再变,希望少存。
二十多岁的寡妇,虽已听政。顺者稀矣。同情者急,慈禧更急。权利有分,如刺穿心。尽管她最明白,女人当权,先做寡妇也。丧夫丧子之痛,次要也。
慈禧就是慈禧。
五月之余。那书成,呈上。亲自提书名的是慈禧。之间督促的是慈禧。一再申明“睿鉴”的是慈禧,激赏的是慈禧,让编撰大臣升赏的是慈禧,还要亲信大臣隔帘侍讲的是慈禧,而最后只有一人隔帘听讲的是谁?慈禧。
一年半的时间,慈安能把先皇传密件透漏给慈禧:若慈禧专权,先除之。随后,恭亲王奕忻有了出军不力名,“议政王”职去;慈安做了一段木偶,后暴死。初试风雨,不凡的结局。慈禧因独领此书之奥义,一步一步踏上晚清政治舞台……
《治平宝鉴》伴随慈禧一生,帮慈禧一生,一批一批仁人志士来,一批一批恶魔出,中国厄运不断,世界列强猛发……
书中没有治国良策么?有。慈禧没见这一部分么?见了。
你重视什么,什么才在你眼里。慈禧看见了权利,慈禧就有自己的看法了……
(二)宣传一类人:大手笔
慈禧问翁同和:武后(武则天)听政,史家可书其政绩?
——为政之要,务在得人。
策问第一句是:垂帘之事,起于武后乎?
慈禧总结:史家曲意,然斯时之盛,罕有。千秋美名不灭。
吕后呢?垂帘始于吕后。
臣顺乎?
撇开对:汉高祖已有安排,王陵,守正;陈平,多智;周勃之安刘。故人主为子孙计深远,择贤臣佐而已。
慈禧问张之万:吕后临朝,史可有载?
对曰:吕后平边患,功不可没……
常人以为慈禧想创“同治中兴”,被问者,心里明白,还有一层意思是给自己找正当执政理由。
不过,三把火还是可以的。任用奕忻,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少数民族起义,支持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国家有变。
慈禧更关注的是如何向吕稚和则天学习夺权,固权,弄权。不过这只能在心里想,万万不可表露出来,尤其是则天皇后食三子,吕后创人彘,向功臣大开杀戒,不学不行,不语。明言,不能招人来。
孝庄皇后可是有美名的。可用孝庄做标签,卖则天,吕后货。假货,利润不一样。
宣传垂帘,宣传孝庄德,宣传吕后绩,宣传垂帘史。
结果:有一支为我可用的宣传队,也是力量队,势力圈迅速壮大;垂帘是播种机,我在做千秋功业,德训子孙也。另一手则是联络敌人反对力量联合发动政变……一切有序有力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真行!就叫那些野心家为这个也不得不伤透脑筋。无意给不想进步的人一点安慰。没有努力,就少一些牢骚,多一分坦然。
(三)机变第一:慎啊慎
链接[1]??咸丰十年。咸丰的好色为一个小寡妇带来了缘分。是日,咸丰被八国联军赶到密云县一偏远村子。又累又饿,满目瑟瑟,除了慌凉,还是冷清。一女子卖麦粥。自有人安排呈粥。好香啊!咸丰吃了一碗,还想吃,“再来一碗?”太监示意了。吃着,瞄着,病秧秧的咸丰看到了漂亮,好象比后宫佳丽味道不一样。
咸丰送玉配一块。眼神却让这妇人牵得迷迷离离的,手下人,自然有机巧之人。肃顺依帝意带这女人随帝行。严守绝密。象什么未发生。
肃顺做为臣子多年,以锻炼出来的慧心,到了热河行宫后,即将这女人,一番修饰,一番调教,卖粥女当咸丰想临幸时,已是宫里没有的天仙了。
美女在肃顺家藏着,咸丰常到肃顺家商议国家大事,就正常了。后来,索性把国事交给慈禧吧,玩女人舒服。
女人姓曹,身世不幸。有美色,就有人怜惜。皇帝怜惜了,幸运。就叫曹大家吧。咸丰爱护备至,送一名号。
曹大家可享有此等生活。她,一个寡妇。哎!又是农人,哎。床第之趣,没享有过;豪华生活,没享有过。这已失节,皇上走了,靠谁呀?不想不对。
诺。皇上带她到北京了。跟皇帝偷情,是为国家社稷啊。她也要名分。不错,有享福的女人就是不生育,曹大家没那分烦恼。她怀孕了。咸丰高兴呀。宠幸与日俱增。
在后宫,女人靠什么?一张床。
慈禧懂的。来了一个曹大家,得了。
信息网络成。启用。曹大家不但得宠,有身孕,皇后还要领养她的儿子。不行!
不动声色。
曹大家与咸丰疯了一夜麻将,小产。
迷。做什么干净利落,迷,谁敢乱猜。哈哈!
保密,慎行,以静制动,曹大家,你嫩着哩!
链接[2] 肃顺的粗疏,给慈禧发动政变提供了良机。肃顺不是要给慈禧机会的,慈禧自己抓夺的。
史事:咸丰驾蹦后。将权力这样分配——慈安执“御赏”印;慈禧执“同道堂”印;赞襄政务八大臣。
奕忻,不在权力范围之列。奕忻得意不起来。慈禧看见了,也只有慈禧看见了。
一个有眼光的人让肃顺给没重用到位,慈禧一把抓住。曹毓英要在这场斗争中赢利更大,他倒向慈禧一边。肃顺没发现。肃顺浪费了最有实力的一部分。
慈禧与奕忻勾结起来。密谋悄悄进行……
奕忻要拜偈热河大行皇帝,向赞襄政务八大臣发难!
肃顺却只看到奕忻是纸老虎,没见到更多的东西,慈禧却利用得恰到好处。
慈禧满意了,肃顺从此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假如咸丰不这样安排,又会是怎样呢?假如肃顺再慎行一些,历史又怎样改写呢?历史不相信泪水,给你后悔的机会。
链接[3]光绪的屈辱,慈禧的荣光。哦!哦!哦!光绪信任袁世凯?不太信任。光绪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想。铤而走险,害自己。势力不到位,人能附?难!向着势强的,强!维护势弱的,弱!
袁世凯可不笨。收到光绪的密旨,同意,光绪有盼;向慈禧告密,头功,日后……
慈禧呢?历练有素。宣布光绪病,独揽朝政依然。一批人头落地。
自此,老佛爷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除异己:哄死慈安向前看
咸丰给慈安说什么,慈安给慈禧说了;咸丰给慈禧说什么了,赞襄政务八大臣不知道,慈安问也搪塞。
慈安啊!我听史有载“二圣”,慈禧不要!慈禧也不要“二后”。你要姐妹情,我做给你看。你病了,我精心调理。阅奏折,你在前,我请示你。你感动,我可以行动了。不知不觉中,慈安暴死。
慈安可是喜欢慈禧的,说不定阴间,还要保佑慈禧,不保佑不会哄自己的人。
话不在多,投其所好便行。有冲突,心里有即可。吵架,慈禧一次不为也。微笑是感情的润滑剂,当武器用,慈禧也。
(五)驭功臣:高,高,高,高……
软也,硬也,一双手有一双手的用途。拉,一法;杀,一法;拉:提携;和亲;赏赐……我是多么器重你。
杀:杀一儆百;杀鸡骇猴;打东震西……我可是没办法呀,别人的手起作用。
我重法度:为我用者,死罪可免;不为我用者,当恕的,诛!
我重感情:为政者,良心去。我爱臣民如子,大大宣传……
杯酒释兵权也,吕后杀韩信、彭越乎,历史已去,我朝当戒也!
是谁见范蠡功成勇退,曾国藩是也。曾国藩保全……
可之可惜历史的血泪,一代一代人还在流……
(六)翁同和的悲剧
翁同和,也算为慈禧出过力,流过汗,但他要转入归政之争,活该老了老了开缺。
翁同和是光绪的老师,你就以为你了不起。错!劝光绪不必事事唯谨;还在甲午年间,公开支持光绪主战,反对慈禧的求和活动;主政户部又不及时支拨内务府“补祝”万寿庆典活动,还曾鼓动御史言官连连上书,要求停止万寿庆典活动;翁同和官当满了。组织需要他回籍。光绪只有和他一样流泪的份。翁同和皇帝意识与慈禧的权力意识一冲突,翁同和自找的麻烦。
有时,皇帝实在只不过叫叫而已,当不得真的。
忠于虚名,忠于实权,悟性抉择矣!
爱好啥?爱好领导的爱好,你的爱好是吉利的;你呀,唉!
翁同和的悲剧,实际就是死脑筋的悲剧!
慈禧的胜利,其实是权力的发挥也。如此如此。
(七)慈禧永远是对的
官当的愈大愈正确。不是慈禧发明的。慈禧享受了。
慈禧永远是对的,我的理解是权力永远是对的。
解读1907年“丁末大参案”,我们就会有些眉目。
5月7日。翟鸿矶奏:段芝贵卖妓杨翠喜买官,袁世凯通贿而驭北洋,载振胁妓为妾,奕诓受贿卖官。
一个是国家的总理,一个是要部的部长,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外省的省长,卷入其中,钱、色、权俱全。
听奏折的慈禧大怒,诏命: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彻查此案。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急又有人哈哈哈……
办案笨蛋东奔西走……
慈禧处置:赵启霖因参奏不实而革职;载振无过亦无罪,革职;段芝贵在此之前撤黑龙江巡抚……
一些人被打击了,一些人入我死党队伍……该感恩的感恩,该倒霉的倒霉……
不解的是傻瓜,解者,谁是主,谁是奴……
做得了主的慈禧有能耐,别人只有感叹的分。
大团圆呀,大团圆。妙得人不服不行!处理事情,只有傻子才孤立地看待,而不去纵向思考。
慈禧永远是对的,又有了新意——慈禧的确妙召。
(八)演韬晦戏演给谁看
历史上,懿旨与圣旨是一对天然的矛盾。
慈禧深知。慈禧会演戏的。
光绪12年。慈禧出演:无非是自己要归政,大臣们阻谏。没啥好看的。
慈禧试出了后党与帝党。慈禧又要考察干部了。
一批人上,一批人下。也不新鲜。而有能看出新鲜的,谁能看出门道,谁盈利。
今天,这样的节目仍在上演。客气一番,没办法了,我就做这官吧。
若真没做成,一场战事避免不了。
所以韬晦戏是演给政敌看的。就怕你不明白,就怕你明白。象猫要吃老鼠前,玩些把戏玩玩而已。
系关谋略事各人悟吧!密而不喧也。
(6)《姓陈学》??
我年少上学时,每有一疑必问老师,这大抵是中了“不耻下问”的毒了,岂不知有些事不仅不可问,就是想了也要佯装未想。但习惯养成,活该缺乏历练。“理有固然”,此篇文字即由我这一问始。
不谙世故的我,一日偶见史书言“玄武门之变”乃太宗杀建成、元吉,我就很是有气于他,亏史书还誉之有“贞观之治”大功。他竟是六亲不认之徒也!于是我把该页撕下拟始皇焚也,邻近同学无不惊嘘轻叹,敬爱之师得悉后,以历史教本作俯冲状攻我脑门,但我既已错了,老师的话能有不记下之理?
老师说:“不看你那样,若处在文化大革命,有十个脑袋也留不下一个!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天我是写了检讨的,现据当时检讨底稿摘录一段辩白如下:“修养书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而世民连此不知,杀兄建成弟元吉,还可入”圣君“之位么……”
此事当已作古,然我要知究竟一事仍缠我不放,耿耿于怀。忽见“郑伯克段于鄢”了,带着我的问题,我采访了庄公,现实况转播与庄公秘谈记:问:段既为君弟,何事夺圣上天下乎?
对曰:段为孤弟,人伦感情之列也;事关权利大事乃与吾为政治感情之属也;故段有为然。
问:“圣上之母与段合而谋反,本位政治感情之列,圣上何以又悔当初誓言耳?(誓言指”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庄公爽然曰:“段既已败,思其不会东山再起,故母后亦与寡人利害关系去,此人之常情时当宜重哉!”
不悟不明。原来作为有感情的人来说,其感情有“政治”与“人伦”之别也,而且愈为大人物,其“政治感情”愈为“感情”之主体也。有此发觉,我们自不必发愚语,惹人笑话。且能替太宗释为:故太宗不杀建成元吉,太宗能执政吗?同样庄公不逐公叔段,庄公之辖地能成其安定吗?可见分清了感情有如此文章可作,不论三十而立,或杖招之年总不必为事气闷不过,而豁然通达谋事多成功矣!人事关系可通融矣!
人伦感情之原则表现为以诚为本者,以仁为用者,以互助为要者,以礼让为德者,以兼济天下为荣者……诸如此类社会公德等等的各种道德规范在身怀政治感情之大技者心中要么被利用要么去也去也。
政治感情只讲“为目的而用”,利我者用之,不利之则玩弄不择手段之法皆一一除也。这与俗语“用人抱在怀里,不用人推向悬崖”一脉相承。历史上的名人伟迹多端,各显其能。
最著名的评都没法评,因为自诩其技。各有千秋。随拾即是。
唐朝武则天就是其一。
她起先是太宗一才人,为了政治目的。她相中了李治,凭了资色与李治私通乱伦,得以免于殉葬之祸,而后又叙旧情摆脱深庵之苦再回宫中。亲手勒死自己小女儿,嫁祸王皇后,得以从昭仪升至皇后;以各式方法杀死皇太子、皇帝,得以夺取皇帝之位;以斩杀为自己立过大功的索元礼、周兴,平众怒,以固帝位……纵览武氏的发迹史。或杀子女,或乱伦,或除功臣,或与达官贵人媚来眼去,无不显示她作为一个绝顶聪明人物对政治感情的把握娴熟并运用之精微。终于成史上第一正统女帝,谁人可篡改历史。
这里她管人伦之情为何物,只要不利于自己实施野心之人,统统除掉,扫除前进路上障碍。所以她获胜了。
她与其原夫李世民可算政治感情领域之双壁。就是她的后夫李治也受了点“一床不睡两样人”之染,也有荣耀史事。
李治能和父亲的妻子武则天对白:“昨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奈无门”(李治语)“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君王雨露恩)”(武则天语)。能和武则天在后宫无人之处,成就自己淫念,享云雨之欢,并能为达长久地厮混这一目的,帮武则天躲过殉葬之祸;后来与已成为自己妻子的武则天在权力问题上也尽了余力欲废之,尽管尚未得逞。
武则天运用政治感情的招数,就是到了其女太平公主仍未殆尽,只可惜公主也因不得其父母正宗遗传,遂败于玄宗之手。但武则天充沛的政治感情并未就此消声匿迹,就是到了今天仍有学徒如众,只不过技艺稍逊罢了。因为武氏一人能作几辈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在听忘年交讲文革趣事时,往往觉得好笑。以为情人之间吻一下是不必因亲人所告而被定为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挨批斗一夜,罚做二十分工的。但在阅读那被颠倒了历史需要颠倒着看时,我不笑了。在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里,要的是“政治挂帅”,整天搞批斗,仿佛自己不是阶级敌人,别人就一定是阶级敌人,更不可忽视的有这样一种状况:昨天还是“人民”,今天就成了“阶级敌人”,甚至早上还是“人民”,晚上就是“人民的敌人”了,政治感情如此高涨,天下夫妻、父子、朋友划清界限者如雨后春笋。因父母是阶级敌人,生的子女自然“反革命子女”无疑,同打入黑五类,不能作贫不中农的好学生。此种气候下,那“政治感情”真是如鱼得水,疯狂的泛滥。这个时代算是“政治感情”最强的时代,先前只由几个人物领会贯通的“政治感情”,如今是“民主年代”了,大家都可自由发挥也。可见“政感”之势猛。
但是,世间既然有政感(政治感情简称)和伦感(人伦感情简称)两种,那么二感情必然各有所长,各有存在之土壤。象文革中那种“政感”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毕竟史上不多,而更多的是与常人相通的“伦感”。然举“伦感”者与举“政感”者是否安然和谐相处呢?
非也。举“伦感”者视“政感”者大逆不道,天理难容,而举“政感”者视“伦感”为“情奴”,情用事也!显然它们的对抗史将是感情发展的真实历史。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也是一部情感史。
有了对于“政感”与“伦感”的初步认识,算是感情丰富么?不!我们看看下面的史实,自可了此中真意。
唐朝因外戚专权而基业有损;项伯不顾项羽天下事大而护沛公,又怎不为项霸王埋下祸根?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有时又免不了要思“月是故乡明”。也许有读者问,照你一说,我是越来越糊涂了,我说且慢,待我细细道来。
依我看“政感”与“伦感”有如下原理。
a.各有建树。
因此当“政感”与“伦感”对峙乃至交锋时,愿“仁者见仁”“革命家见排满吧!”你好“诈”以攻,我有“诚”御;你以“脉脉温情动人”,我以“虎视眈眈”吓人。于是乎各感情所实施的结果有如下名人:关云长义绝也,他留芳千古;曹操奸绝也,他留警示予人;不明“政感”墨守成规的曹植写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能广做笑谈罢了。但因其可让人一笑,他也幸而让人记忆。他怎么就忘了父亲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抓权利的人有几人不踏着鲜血走路?这就是他遗予人的笑柄,让“政感”名家哥哥曹丕一举败之。
刘璋本不算风云人物,但为何他的故事常不绝于耳呢?我看真得颂扬他一时来运,说了一句“玄德是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简直如同‘豚犊耳’”正因为他特别的傻也得一席之地叫人“毋忘我!”
我是凡人,自然不可能与“无白丁”者往来,我听到有人常语:“她待我还不如外人,她还是我的姨呢?”
此言差矣,我想道此语者是未读过本篇本段观点的人,如若读了,心里自然坦然多了,至于是否“一份度量一份才”还看自我体悟了。不信我就分析一下你看。
如果你是你姨顶头上司,如果你能对你姨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诸如找工作之类……她能待你不好吗?太单纯啊!你咋不想想皇帝身边有许多赞美声,缘由何在?我重复邹忌的话你听听,“今齐地千万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若没有这层关系,该王能如此受人之“敬爱”吗?由此看来比王更厉害的皇帝可想而知了。人向高处走,你该懂得这一趋势吧!于是结论:什么故?不能实现目的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特送不知政感者一句话:目的是迷人的,那么在这目的实施的过程中所有一切皆因这目的而光彩照人,何须犹豫,心里不坦然呢?
b.本质有异。
不要以为“先礼后兵”之人是只有“人伦感情”。但更不可依此就可妄断:感情不可分为“人伦”与“政感”也。因为既便你既施“政感”又施“伦感”,其实施过程仍不失“二感情”各自本色。只是透了可转化之态势也。
“母子和好如初的庄公与武姜”即是最好的例子。当段与母做图谋的一切准备时,庄公并非未加重视,置之不理。而是悉心待时,让段与母自灭。可见庄公把目的这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决不可弃的,他的所谓礼只不过一种谋划手段而已。争权夺利不可忘。所以他的伎俩瞒不过聪明人的眼光。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与母后和好如初呢?这是人伦感情的表现么?非也!但有一点即母后不可能再进行第二次政变了,害去所以才拾起人之常情掩人耳目。
还有一个人物也不可不提:晋文公是也!他因当初有诺于楚,所以在楚兵犯境之时,演了退避三舍的佳话,而后大败楚军,念生前有诺是为人伦感情守信用之面,而后又大杀楚军,并不看重人伦感情之“诺”了,施以“政感”之暴了。
上面二故事足以证明“二感情”有相互转化之时。“反目成仇”与“化敌为友”于此段有提示之处。由此我想为某些骂子不孝之人作一理讼。如果你和你子女并无利害冲突,如不系同争皇位者,那么你的子女不孝真应受谴责;但如果你知道杨广杀杨坚之事与你事相仿佛,那就看你胜还是你子(或女)胜,若你儿子胜了,也别怪弑父不道德了,无人敢说“弑”字。就算你胜了,你囚禁你子(或女),说实话,懂“政感”之人,是会以为在情理之中的。奇怪的是你即便坐了皇帝,那位世袭给谁呢?我把武则天与子女之关系史说说你看:她用毒酒杀李泓,逐李贤,废中宗,杖杀重照,而后又逼李贤自尽。但终于还是信了狄仁杰的话,认为儿子亲于侄子,遂欲传位予儿子。她费尽了心机,把“政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儿子还是要在“政感”上犯疑。象武则天这样的“政感”之杰难免有人之亲情,还望众生还是孝敬父母一点。
c.“二感情”各有忌讳,各显其忧,合理借用,受益无穷。
比方我们听到“文文会偷人,偷的是林林”。就一定没当好话听,这是因为我们依“伦感”为据而断。倘读书读到“你说我不生呢?我在娘屋生了两个;你说我现在男人没用呢?我又不能指望他一个人,咋我还不生”,我们又怎不为此淫妇而非议她。但若听到间谍与某要员交欢机密到手,反而要学她(或他)的上司表扬了。若听到小姐一夜挣嫖客万元,还得说经济效益好呢?“伦感”忌“政感”的本意,“政感”忌“伦感”的本份。“伦感”与“政感”这一对矛盾就象战场的敌人一样,相对而立,立二感情的不同特色。各显其优。“伦感”就是那种“给予不求回报”式的美德形象,“政感”则是争权夺利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质问我。有的人对某一个人则是颇具“伦感”,对某些人却颇具“政感”;或者有人对某人颇具“政感”,对某些人却颇具“伦感”,你能就“各有忌讳”论解释吗?
我说:这很好办,我可以举王莽说明。
王莽为篡夺汉江山,对上迷惑太后,对下表现他谦恭美德,使人信任。确实让人难以分辩他所为为“政感”,但他对自己平素不喜欢之人,总要寻机弹劾、排挤。由此一看,对某一人颇具“伦感”或“某一些人”颇具“伦感”也好,只要有一目的使然,则全判为“政感”不错,有俗语不是语“不看人待我,但看人待人”,是很得我本处要旨,所以少受人骗。所以举“政感”者就是用“伦感”表现,也忌讳忘目的是核心之源。离了目的,便是无本之木也。而“伦感”所为即便是如何言语尖刻,也是“家鸡打得满屋转”例,为“人民内部矛盾”,不入“敌我矛盾”之列。因为“伦感”不以“目的”这“政感”之为为行动指针。
不知读者留心不,在本段文中已隐约可见“政感”与“伦感”有师夷之长之意。在尚未展示“二感情”如何“借”之时,我想说句题外话,即:以“政感”止“政感”,虽“政感”可也,以“政感”充实“伦感”,虽不乏诈之可也,但必须不忘本。“政感”借“伦感”是以假为内核,覆真为表,似糖衣裹着的炮弹,披羊皮的狼。而“伦感”借“政感”则是善意的欺骗,是以“诚”为绳放“骗”之风筝。所以“借”只是手段,至于“政感”情假,“伦感”情实不变。
我记得在萧翼为得《兰亭序》真迹时,他扮了落魄书生让藏《兰亭序》真迹者辩才怜悯他,很明显他是借“伦感”之有“同情”之“烫”下要为得《兰亭序》这目的而作的一点铺垫之“面”的。不管如何施法,其目的一个;要得《兰亭序》真迹。这样“借”的好处往往比明目张胆地算计要见效得多。此为“政感”借“伦感”之例。
通常时候,“伦感”也不是不借“政感”的。比方年轻情人之间,热情洋溢,无耐之间有羞色之阻。这时一人说:“你眼眯上,我要和你说话”,其实偷吻一次,情由热而烫沸腾起来,别有一般滋味。虽然有个小小目的,想吻情人。小小手段:善意的欺骗,但与纯粹的政感之“目的”而较,的确绝然有别。“伦感”借“政感”也是“互惠”,但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这是与“政感”领域之互相利用,朋比为奸,一点也不同的。
d.二感情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不同。
此点很重要。正是因为感情有此特点,所以在“伦感”中总涌现如梁祝这样感人肺腑的悲剧,《孔雀东南飞》这样慑人心魄的叙事诗,何以故?因为他们的感情不为风雨动,忠贞不渝,自始至终,贯穿着多么动人的纯情啊!而在“政感”中,全然是两样也!《史记》载孟尝君客数千人,可谓“倾天下之士”者。可是孟尝君却因闵王中秦离间计被撤去齐相国职务后,“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尔后冯媛用计使孟尝君复职,孟尝君向冯媛感喟道:“我待客热情,于招待上也无疏忽,以至食客达三千有余,但一旦失去地位,皆背我而去,无人望我,如有厚面皮复返我这里,我必唾其面辱之!”冯媛劝告说:“富贵时,大家都来投奔,落魄则朋友四散,此理所当然啊!”接着冯媛还打了个比方,说:“你不见市场,早晨人群熙熙攘攘,到晚上,就变得空空荡荡,此并非人们喜欢早而厌晚,是因为早晨能买所要买的东西,于是人们聚集于市场,而晚上无东西可买,人们就不去市场了,只因这个原因。食客由于你丧失地位而离你而去,也如此同。是由于所求之没有了,你又何必记恨他们。”
这是个典型的“政感”表现例子。孟尝君与食客之间的纽带是有所需求,一旦这纽带断了,感情也随之消失。“人走茶凉”即是。可见“政感”不比“伦感”之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因“政感”有特色,则同样与“伦感”表现的佳话为天下绝唱,一代一代传下来,为不同人之营养。也难怪有“人不为己,天不诛灭”与“牺牲我一个,幸福天下人”的尖锐对立:有“救人于危难之日,荐人于落魄之时”与“落井下石”锦上添花“的炯然差异。
e.境界问题
这是“政感”与“伦感”表现时令不善察者最头痛的问题。因为“政感”最高境界,极象“伦感”最高境界,都是了无凿迹。故“人面兽心”者与“大圣大贤”者同在而难别。次一点的境界也不易分。象“两面派”者“钢刀嘴豆腐心”者,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两类人可依“日久见人心”而鉴,只是要费点时间。而真正的“人如其面”者则是最易辩也,一目了然。但此种人最难得。人们常说的“一看就知他不是好东西”者和“一看就让人知道他心怀叵测”者就指最次境界的两种人。
宋太祖起兵时,将士出生入死,共患难。待到大局稳定,演出“杯酒释兵权”戏,不知底细者统统烧死在楼上。在革命尚未成功时,同仇敌忾,革命感情很好。革命成功后,便开始猜忌了,就是不能共富贵。兔死狗烹。宋太祖的部下愚昧不能成就大事业,可是终不是身死,便是名臭。这些叱咤风云人物也败于不分“政感”与“伦感”啊!赵匡胤的技术又高明到那里了。地位不同,效果迥异。不是常人可效仿的。亦可见,身份不同用法也不同。
读《史记》的人,可能不会忘记窦皇后在立为帝后之时,汉文帝下令招寻国舅,因为窦皇后从小与弟失散,这件大事自然朝野皆知,于是相见之日,难免悲喜交加而哭泣。这样有名望之人物,侍御左右人物能失去这样大好时机拍马吗?请看《史记》说:“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这一“助”字真个把那帮人之常情中的“怜人之心”扫去干净,活脱脱地现出“政感”的那种装腔作势,实为讨好故也。司马迁是杰出的人物,这样的壮观,他的眼睛不易被蒙蔽,固然可佳。可再有历练自然人也,是不敢自充行家的。有多少叱咤风云人物便是这样给后人留下永远的遗憾啊!
清朝有个著名人物叫梁诗正,他也算得官场名流,自信“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便可免遭人算。可见他“时刻留心”,是不会让人觉“政感”之强的,但终因胡中藻案为颇悉政感的乾隆所忌,惹得史书不可不记浙江按察使富勒浑使出浑身招数,借“旧属之因”见面试其心。又借“伊耳疾往候”,又向梁求书法“示相好之意”,送礼物,找话题,想套出梁的不满语,然梁总“别无他说”,非对政感一无所知之辈。只语颂皇仁浩荡,谢皇恩不已,俨然大忠之相也。这样的名流如此巧妙做法,结果梁富二人虽心照不渲,同归于败也,“政感”之表现如此之难,难于上青天啊!你安敢轻乎?
故还望读者明察,量力而行吧!
所以我要在本文快结束时送读者一语:如果你与某人只拥得感情一隅者,千万不可说“我俩感情好!”惹出乱子,后悔是小,要知有些事是无法挽回的啊!正如有些事是无法原谅的。除非你说这话能给你带来某种好处,那当另论了。
行文至此,应该是与读者道“再见!”了,可我这文字也须个名字,为区别他人言,取一家之言为“姓陈学”。另有不染古人乐于“赐姓”,改姓换名。老老实实本色示人。
总之,我希望读我《姓陈学》的人,好好领会“二感情”之特性,凡做事宜果断而不犹豫,宜坦然而别和自己过不去,不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若能因读了《姓陈学》为社会造就大圣大贤,淘汰大奸,则是本文作者的最大心愿了,其余不提也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