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原创]
2021-12-23叙事散文杨圭臬
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而且,这个发明无疑要比“四大发明”还早,是在远古时期。遥想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尝试熟食的时候,从火中取食一定很烫,于是便用两根棍子捏在手中从火堆中挟取食物,久而久之,这两根棍子就成了我们用的筷子了。从原始人进化……
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而且,这个发明无疑要比“四大发明”还早,是在远古时期。遥想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尝试熟食的时候,从火中取食一定很烫,于是便用两根棍子捏在手中从火堆中挟取食物,久而久之,这两根棍子就成了我们用的筷子了。从原始人进化到了我们现代人,人类的各种用具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有这筷子却仍然是两根细棍子。当然,筷子中除常用的竹筷子外,还有楠木筷子、银筷子、象牙筷子,但百变不离其宗,仍然是两根细棍子。
在没有筷子之前,人们吃东西只好下“五爪”,至今有些地方还流行的“抓饭”即是。用手指将那些粘糊糊的咖喱饭之类的食品往嘴里送,那大约还是需一定技巧的。不过,听说手抓饭也是有一定规距的,只能用右手取食,不洁的事则用左手来做。而我们日常用筷子的人群偶尔用手进食则左右开弓,不太讲究的。筷子实际上是手的延伸,小学历史课本上说,人与类人猿最大的区别就是发明和使用工具,筷子,应是人类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工具了。当然,西洋人的祖先发明和使用的是刀叉。不过,用刀叉取食的西方人,常常惊诧于中国人的筷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是啊,细细的两根竹筷,捏在手上,运动自如,能戳、能挟、能撮、能扒,神乎其技。只不过我们用筷子的人熟视无睹罢了。更有一说,用筷子能让大脑的某个区域特别发达,这似乎有点玄乎,不过,使用筷子确实是有点力学的原理:大姆指和食指负责固定,中指和无名指则起到分合筷子的作用,如若掌握不好,就很难取到餐桌上的美味。我们是从小就学习使用筷子,天天用,月月用,年年用,于是熟能生巧,而有的老外学习使用筷子,就觉得比抬两根大木头还困难,样子很滑稽。
据说,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留候张良,在运筹帷幄之中时,就是用筷子作“筹”,摆来摆去,谋划战略战术的。他的筷子,是当作军队使的。因此,明代宰相刘伯温曾有一首咏筷子的诗“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前两句自然是从竹子写起,所以讲到了古舜帝之娥皇、女英二妃泪痕染香竹成斑的典故。后两句则是对筷子的美好赞誉了。说到写筷子的诗,还有一是宋代的,出自女诗人朱淑贞手笔,就叫《咏箸》:“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腿张开。若要品尝好滋味,除非伸出舌头来。”写得风趣而调皮。其实,简简单单两根筷子,还是可以写出许多美妙诗文的。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出了个《筷子》,这就像另一道全国统考的作文题一样“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筷子这个每日三餐都要用的工具,对我们说来是熟悉不过了,它能有什么文章可作呢?再深一点讲,它能有什么文化含量呢?真乃出乎意料之外。但反过来讲,一个高中生,如果连身边常见的简单事物都说不清道不明,那又怎能去探索和阐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呢?所以,这道题确实出得好。
筷子的发明肯定比碗早,但由于筷子是竹子制作的,不能长久保存,所以不像它的同伴碗一样埋在地下愈久就愈有文物价值。但筷子又的确是少不得的日常生活用品,尽管它普通,但却是为我们服务得最多的工具。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芸芸众生,都在默默无声地尽作自己的义务,然后静静地流失。其实,在这个亘古不变的世界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像筷子,一批又一批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尽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品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然后又一批一批地流失,然而,我们创造的文明却能在无形中一代代传下去。这也许就是作为筷子的乐趣了罢?筷子无知,筷子亦无言,但却让用筷子的人产生了一些联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