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2020-09-17叙事散文张乃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7 编辑
年的味道,来自于记忆深处。它是大年三十的炊烟。一大早就会升腾在瓦楞上方的烟囱之上,温暖、安祥、意味深长,牵动游子的心。炊烟已不复存在。记得大年三十这
年的味道,来自于记忆深处。它是大年三十的炊烟。一大早就会升腾在瓦楞上方的烟囱之上,温暖、安祥、意味深长,牵动游子的心。炊烟已不复存在。记得大年三十这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7 编辑 <br /><br /> 年的味道,来自于记忆深处。它是大年三十的炊烟。一大早就会升腾在瓦楞上方的烟囱之上,温暖、安祥、意味深长,牵动游子的心。
炊烟已不复存在。
记得大年三十这天,母亲总会起得很早,刮洗猪头,宰鸡,剖鱼,洗菜。
空气冷冽,阳光温暖。猪头是用稻草火烧烤过的猪头。鸡是山上人养的鸡冠血红的山鸡。鱼是洱海里打捞上来的黄壳鱼。此外,还有大理色泽金黄的乳扇,以及来自山里的香蕈、木耳、笋片。我便闻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
母亲突然叫了起来,有亲戚来访。这是一个小脚女人,我的姑妈。她给我们端来了一箥箕爆好的米花。姑妈家住在城郊乡下。姑父去世得早,她带着几个儿女,生活是清贫的。父亲给她送了年礼后,她自然要来还礼:这米花便是她自己做的米花,还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
我和弟弟连忙抓了爆米花,塞进嘴里,一阵“嚓嚓嚓”的声响。母亲爆叫起来:“死鬼,热!”
母亲的叫声一落,我便有事做了,手中多了一把很小的刨刀,把一钵剥好的核桃仁,刨成薄薄的片,泡核桃米花茶招待客人。
黄昏降临,年饭开始。苍山上采来的松毛撒了堂屋一地,铺出了一地清香。
祭祖之后,全家老少围成一桌,开始年饭。白族人家的八大碗,是很被人称道的。寻常人家的年饭,虽不一定八大碗齐全,但也能做到蒸、炸、酥、炖、煮、氽齐全,有清炖鸡肉,它的清香自中午便馥郁在整个小小的天井。还有酥肉、千张,粉蒸,拼盘,酸辣鱼,煎乳扇,用现在的说法是很有卖相的,但家里人决不是为了“卖”,希图的是热热闹闹、香香喷喷的年气。
所有的菜中,颜色最显眼的是一碗红白相间的大红肉。肥多于瘦的猪肉,被白酒浸泡的红曲米染得通红,在锅中煮得烂熟,煮的时候就香味四溢。这道菜,很适合摆在年的餐桌上,因为它的色彩极富喜气,富有年的味道。
儿时的我,特别喜欢酸辣鱼。这种酸而辣的鱼味,属于最有大理特色的年味之一。鱼的黄、豆腐的白、芜荽的绿、辣椒的红、乌梅的黑,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其次是酥肉,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块,拌上调料,用蛋糊包裹下到油锅炸至金黄,冷却后再煮至酥软,装碗后撒上芝麻,有黄有白、香气诱人。我是常在油锅中刚炸出的酥肉还未冷却,便常趁大人不备而伸手抓来大快朵颐的。
这些丰富的年味,是母亲的功劳。她让每一个“年”,都有了年的味道。
母亲已不复存在。
年饭过后,一家人就会团团坐在堂屋里,守岁。有对过去一年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一家人就这样融融洽洽坐着,等待新年的到来。
大人继续喝酒,儿女围着炉火喝茶、嗑瓜子、聊天,酒的味道,烤茶的味道,与罕见的亲情的味道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寻常日子被忽视被淡忘了的家的味道。
坐在天井里,天就像一口井,有段时间身处异乡,每逢过年的日子,我常在梦中向这口井坠落,在尖叫中惊醒。醒来之后,就会怔怔地想起当年老堂屋里一家人团团而坐的那种年的味道。
父亲终于发“压岁钱”,这是大年三十的最后仪式。我一头钻入被窝,预备着第二天拂晓抢“头水”。大人都说:抢到头水,就会抢来一年的好运。
梦中,我走在一条石铺的长街上。这条街叫龙尾街,与一个坐北朝南的古城楼相连。走了一半路,向左一拐,进入一个逼窄的小巷:西门巷。
小巷尽头,就是要去抢“头水”的二井。我挑着一对木桶,在梦中走着,晃晃荡荡。西门巷变得很长,走了一个晚上始终走不到二井。
拂晓时分鸡一叫,被母亲从梦中摇醒,我挑着水桶,又走在了龙尾街上,闻到了爆竹的余香和明灭香火的味道。经常的是,西门巷的路上湿淋淋的,已有人先于我们之前抢了头水。只有很少的几次,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半夜出发,才在二井抢到了“头水”。这二井水,冬暖夏凉,清冽异常。抢到头水后,用瓢舀着喝上一口,水的甘冽味道,便觉得有些特别,甚至感到了有些甜味。
挑着二井水回到家,大人还未起床。我就志得意满地躺在床上,睡一个“回头觉”。
一觉醒来,太阳已升得老高。我闻到了烤茶的香味。每天清早,父亲和伯父都要坐在堂屋里喝烤茶。火盆里烧的是栗炭火。父亲把一只茶罐搁在三脚架上烤热,放入茶叶,然后拎住茶罐的耳朵,一面烤茶,一面轻轻抖动,等茶叶烤到火候,往茶罐注入少许沸水,便会有隆隆的响声。这种茶,当地人称为“雷响茶”,有人又叫它“百抖斑鸠茶”,意思是烤好这种茶,要在炭火上烘烤抖动一百下,开水冲入茶罐腾起“扑噜噜”的响声,酷似斑鸠在剌蓬里抖动翅膀。
“这是头水呢。”父亲脸上的笑容里混杂着得意。这是一年中难得见到的笑容。
父亲已不复存在。 抢到头水的年,是有些特别的意味的,感觉母亲慈祥了许多。母亲是个瘦弱的女人,经常听到她喋喋不休的抱怨。抢到头水,预兆着将有好运,她说话的声音温和了许多。我们吃到了用“头水”煮出的圆宵、汤元和米花茶。这一天的阳光变得十分明亮。
天井里,石榴树依然枝干光秃,金银花却黄黄白白,素心兰的幽香也暗暗送来。麻雀会从房顶飞下,啄食洒落地上的米花和食物残屑,叽叽喳喳叫成一片。大年初一,是不兴扫除的,即便扫一下,垃圾也是不能往外倒的,老人说往外倒垃圾会倒走一年的财运。天井里,一家人在阳光下放松一年的劳累,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年话。
天井已不复存在。
记忆中,大姐常会背着我去苍山斜阳峰麓一个叫将军洞的地方看演戏。锣鼓、胡琴、钗钹的声音,缭绕的香烛、烟火所形成的气息,蕴含着的就是年的味道。即使是庙门口豆粉摊上金金黄黄一碗豌豆粉,浇上酸醋、酱油、核桃末、辣椒等调料,那种香辣麻酸的感觉,也成为记忆中最醒目的年味之一。
年的味道,其实很多,它隐藏在记忆深处,成为终生不能触及的隐秘部分。
我常会以一种失落的心情怀念儿时的年味。我总感觉离开故乡的日子,不论在多豪华的饭庄吃到多丰盛的年饭,始终找不到故乡老宅里过年的那种感觉,并因此而理解那些不管身处何处,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之前赶回故乡的游子的心情。
年依然存在。
“年味”,不仅是物质的,还应该是精神的。年味,不仅是吃年饭,还包括贴春联、祭祖、守岁、抢头水、放鞭炮、演庙戏,这是一种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啊,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自觉不自知罢了。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在回忆故乡的年味时,我突然就想起了鲁迅的这句话。
炊烟已不复存在。
记得大年三十这天,母亲总会起得很早,刮洗猪头,宰鸡,剖鱼,洗菜。
空气冷冽,阳光温暖。猪头是用稻草火烧烤过的猪头。鸡是山上人养的鸡冠血红的山鸡。鱼是洱海里打捞上来的黄壳鱼。此外,还有大理色泽金黄的乳扇,以及来自山里的香蕈、木耳、笋片。我便闻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
母亲突然叫了起来,有亲戚来访。这是一个小脚女人,我的姑妈。她给我们端来了一箥箕爆好的米花。姑妈家住在城郊乡下。姑父去世得早,她带着几个儿女,生活是清贫的。父亲给她送了年礼后,她自然要来还礼:这米花便是她自己做的米花,还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
我和弟弟连忙抓了爆米花,塞进嘴里,一阵“嚓嚓嚓”的声响。母亲爆叫起来:“死鬼,热!”
母亲的叫声一落,我便有事做了,手中多了一把很小的刨刀,把一钵剥好的核桃仁,刨成薄薄的片,泡核桃米花茶招待客人。
黄昏降临,年饭开始。苍山上采来的松毛撒了堂屋一地,铺出了一地清香。
祭祖之后,全家老少围成一桌,开始年饭。白族人家的八大碗,是很被人称道的。寻常人家的年饭,虽不一定八大碗齐全,但也能做到蒸、炸、酥、炖、煮、氽齐全,有清炖鸡肉,它的清香自中午便馥郁在整个小小的天井。还有酥肉、千张,粉蒸,拼盘,酸辣鱼,煎乳扇,用现在的说法是很有卖相的,但家里人决不是为了“卖”,希图的是热热闹闹、香香喷喷的年气。
所有的菜中,颜色最显眼的是一碗红白相间的大红肉。肥多于瘦的猪肉,被白酒浸泡的红曲米染得通红,在锅中煮得烂熟,煮的时候就香味四溢。这道菜,很适合摆在年的餐桌上,因为它的色彩极富喜气,富有年的味道。
儿时的我,特别喜欢酸辣鱼。这种酸而辣的鱼味,属于最有大理特色的年味之一。鱼的黄、豆腐的白、芜荽的绿、辣椒的红、乌梅的黑,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其次是酥肉,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块,拌上调料,用蛋糊包裹下到油锅炸至金黄,冷却后再煮至酥软,装碗后撒上芝麻,有黄有白、香气诱人。我是常在油锅中刚炸出的酥肉还未冷却,便常趁大人不备而伸手抓来大快朵颐的。
这些丰富的年味,是母亲的功劳。她让每一个“年”,都有了年的味道。
母亲已不复存在。
年饭过后,一家人就会团团坐在堂屋里,守岁。有对过去一年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一家人就这样融融洽洽坐着,等待新年的到来。
大人继续喝酒,儿女围着炉火喝茶、嗑瓜子、聊天,酒的味道,烤茶的味道,与罕见的亲情的味道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寻常日子被忽视被淡忘了的家的味道。
坐在天井里,天就像一口井,有段时间身处异乡,每逢过年的日子,我常在梦中向这口井坠落,在尖叫中惊醒。醒来之后,就会怔怔地想起当年老堂屋里一家人团团而坐的那种年的味道。
父亲终于发“压岁钱”,这是大年三十的最后仪式。我一头钻入被窝,预备着第二天拂晓抢“头水”。大人都说:抢到头水,就会抢来一年的好运。
梦中,我走在一条石铺的长街上。这条街叫龙尾街,与一个坐北朝南的古城楼相连。走了一半路,向左一拐,进入一个逼窄的小巷:西门巷。
小巷尽头,就是要去抢“头水”的二井。我挑着一对木桶,在梦中走着,晃晃荡荡。西门巷变得很长,走了一个晚上始终走不到二井。
拂晓时分鸡一叫,被母亲从梦中摇醒,我挑着水桶,又走在了龙尾街上,闻到了爆竹的余香和明灭香火的味道。经常的是,西门巷的路上湿淋淋的,已有人先于我们之前抢了头水。只有很少的几次,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半夜出发,才在二井抢到了“头水”。这二井水,冬暖夏凉,清冽异常。抢到头水后,用瓢舀着喝上一口,水的甘冽味道,便觉得有些特别,甚至感到了有些甜味。
挑着二井水回到家,大人还未起床。我就志得意满地躺在床上,睡一个“回头觉”。
一觉醒来,太阳已升得老高。我闻到了烤茶的香味。每天清早,父亲和伯父都要坐在堂屋里喝烤茶。火盆里烧的是栗炭火。父亲把一只茶罐搁在三脚架上烤热,放入茶叶,然后拎住茶罐的耳朵,一面烤茶,一面轻轻抖动,等茶叶烤到火候,往茶罐注入少许沸水,便会有隆隆的响声。这种茶,当地人称为“雷响茶”,有人又叫它“百抖斑鸠茶”,意思是烤好这种茶,要在炭火上烘烤抖动一百下,开水冲入茶罐腾起“扑噜噜”的响声,酷似斑鸠在剌蓬里抖动翅膀。
“这是头水呢。”父亲脸上的笑容里混杂着得意。这是一年中难得见到的笑容。
父亲已不复存在。 抢到头水的年,是有些特别的意味的,感觉母亲慈祥了许多。母亲是个瘦弱的女人,经常听到她喋喋不休的抱怨。抢到头水,预兆着将有好运,她说话的声音温和了许多。我们吃到了用“头水”煮出的圆宵、汤元和米花茶。这一天的阳光变得十分明亮。
天井里,石榴树依然枝干光秃,金银花却黄黄白白,素心兰的幽香也暗暗送来。麻雀会从房顶飞下,啄食洒落地上的米花和食物残屑,叽叽喳喳叫成一片。大年初一,是不兴扫除的,即便扫一下,垃圾也是不能往外倒的,老人说往外倒垃圾会倒走一年的财运。天井里,一家人在阳光下放松一年的劳累,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年话。
天井已不复存在。
记忆中,大姐常会背着我去苍山斜阳峰麓一个叫将军洞的地方看演戏。锣鼓、胡琴、钗钹的声音,缭绕的香烛、烟火所形成的气息,蕴含着的就是年的味道。即使是庙门口豆粉摊上金金黄黄一碗豌豆粉,浇上酸醋、酱油、核桃末、辣椒等调料,那种香辣麻酸的感觉,也成为记忆中最醒目的年味之一。
年的味道,其实很多,它隐藏在记忆深处,成为终生不能触及的隐秘部分。
我常会以一种失落的心情怀念儿时的年味。我总感觉离开故乡的日子,不论在多豪华的饭庄吃到多丰盛的年饭,始终找不到故乡老宅里过年的那种感觉,并因此而理解那些不管身处何处,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之前赶回故乡的游子的心情。
年依然存在。
“年味”,不仅是物质的,还应该是精神的。年味,不仅是吃年饭,还包括贴春联、祭祖、守岁、抢头水、放鞭炮、演庙戏,这是一种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啊,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自觉不自知罢了。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在回忆故乡的年味时,我突然就想起了鲁迅的这句话。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