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父亲电话里慢慢老去的张国栋先生》
2021-12-23抒情散文聂中民
《在父亲电话里慢慢老去的张国栋先生》张国栋先生老了,最初这个信息是我在他退休多年后知道的。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在父亲打来的长途电话里我听到他老人家用很悲观的语气絮絮叨叨的把一句话重复了好几遍。张先生怎么会这么快就老去呢?今年才六十出头的人……
《在父亲电话里慢慢老去的张国栋先生》
张国栋先生老了,最初这个信息是我在他退休多年后知道的。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在父亲打来的长途电话里我听到他老人家用很悲观的语气絮絮叨叨的把一句话重复了好几遍。
张先生怎么会这么快就老去呢?今年才六十出头的人,而且去年春节我曾到他的四合宅院里拜访过他,他还说等我写完目前构思的这个小说好要好好的看看。一个珍爱生命,好端端的人怎么就这样匆匆变老了呢?
这几天,漂泊在渝谋生的我一想起张先生的老就十分惆怅。特别是看到杯子里的碧螺春慢慢的舒展开原有的绿色生命时,我都有一种无名的感伤。一个植物的生命尚如此,我今生的写作和我所写的东西命中注定亦如此。
张先生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热爱生活的人,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因为一点病痛或什么小事就来耽搁属于自己,或者学生的时间。但是,这的却是真实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令他如此快的来到生命中的重生之年呢?
张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武山滩歌镇人,本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年轻的时候喜好文学,后来转正,在董家坪小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于是,在滩歌镇这么一个不小不大的地方多少有了点名气。作为教师的他不仅书教的好,还是黑池殿村戏曲协会的奠基人之一。据我所知,张先生多年来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在他的学生中有相当不少人有了自己辉煌的事业。2003年春节前,他创作的歌曲《我的家乡黑池殿》可能就是我见到他近几年来的最后一篇著作了。因为老了的缘故,张先生很少再有这方面的作为。在他读兰州师专音乐系的幺儿给我和同行的几位朋友演唱这首歌时,我分明看到张先生是快乐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张先生与我亦师亦友,当年在滩歌,小镇上就那么不多的几个名人。滩歌镇街上的杨健全、滩歌中学搞书画创作的令有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先生等都是我所欣赏的文化人。在文化人这个圈子里,并不十分出名的张先生是我的启蒙教师。
其实,张国栋先生为师的成就全在于他的热情、执著。我开始学习写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我主动找张先生经常修改作文。闲暇之余翻阅旧书,几本发黄的方格作文本出现在视野之内,细看,除一长串评语在方格作文本上格外醒目之外,那深红色钢笔字的颜色依旧。在我的眼里,张先生给我写的评语和陇东大地上的日出一样。用朋友在一篇叫《草原日出》的散文里的话说,北方早晨的太阳是骑着骏马来的。张先生这一生研习不少社科著作,他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毕竟他应该还有几十年的光景,尤其是他退休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施展一番。我在去年春节去拜访张先生时得知,张先生在董坪小学教书的时候还救过一个落水儿童。不过,这些都不被众人所知晓。唯一有迹可寻的,就是他在20年前那个初冬季节里从被人闲置的鱼池里救出的孩子小王,今年20岁,大概和我年纪相仿。至于以后小王近况如何,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不曾得知。但于对此事,我早有听闻。这件事只所以我印象很深,主要是缘于起初武山县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段播放了由王家楼的王岁平老人采写的一篇消息。曾有一段时间,张先生所在的村里的集体戏缃被镇上的地痞所盗,因张先生为人正直,在干公事过程中得罪了不少要贪图一些小便宜的人。一起诽谤、冤案纠缠了张先生的后半生。张先生先是身体垮了,但他意志坚强,信念不灭。张先生立足于三尺讲台,缄口不言苦。直到十年前,犯罪分子在一起特大刑事案件中被牵出,张先生才得以平身昭雪。
2000年的秋天,我离开了我生活了十五载春秋的北方小镇。我中学毕业后在四川德阳读书。学习之余,我常给成都和哈尔滨的几家杂志写特稿。偶尔也给本土报刊杂志写点散文、诗歌、小说、新闻什么的。我的文友主编的《野草》常搞 “文学联谊会”什么的,谈文学创作,谈人生。那时大家都毕竟很年轻,在七十年代后的“伤痕文学”的影响下,意气风发,充满活力。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创作处于低产期。那几年,我在朋友圈子里是个杂家,这可能与我长期样样都来有关。每每有新作见诸报端,我都要给张先生以先阅为快。看完我带去的报刊杂志,张先生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次年秋天,我采写的滩歌镇优秀党员张照平的通讯稿在甘肃省监察厅主办的《党风通讯》上登了出来。退休后的张先生知道我的稿子在权威刊物发表后立即去教育局找朋友索要样刊,但被黑池殿小学一位老师拿走了。于是,张先生又不闲麻烦,骑着一架已经用了二十余年的加重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几个小时。不过,这些是父亲在电话里说的。而且父亲不止一次的说,张先生老了,车子也骑不动了,眼睛也不好了,你该回来看看。
后来,在德阳文联副主席邓文国、杨轻抒等几个文化领头雁的大力支持下下,我又以建院文学社的名义创办了一份四开八版纯文学刊物《创新文学报》。说真的,当时的《创新文学报》在德阳文艺界、新闻界还真有点“名气”,它把成都理工大学德阳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安装工程学院、德阳教育学院、孝泉师范学校等地的很多爱好文学的学校老师、学生、都吸引来了。每到文学年会,大家定期聚在四川建院,清茶一杯,评论文章、传阅稿子,赠报送刊,好不闹热。
去年,我们一批文学青年相继离开大学校园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家还是散了。如今,能够留在文学这块园地上继续耕耘的朋友不多,但德阳日报社副刊鹿头山做编辑的朱辅国先生算是一个。去年我们在谭火锅聚会时,他说他比较喜欢余光中的散文。今年八月初,我辞了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回了一趟德阳。和辅国先生一见,他就邀我到报社附近的市体育场边一家露天酒吧喝生啤。席间,朱辅国先生一边给我劝酒,一边讲述他的人生之路。后来,我读了朱先生的新作《马背上的若尔盖》。我当时问朱先生有没有出个散文集子的想法,一问完我就觉得我自己有些愚蠢,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这时,也就是我最近一次想起张先生的时候。我一直都准备写一个关于我和张先生、还有那个鸡毛店月的北方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在这个小说的开头,我就准备由张先生的故事开始,改了又改,一直没有落笔。我在收集素材时,张先生不顾身体的不适,执意帮我找有关人士核实部分人和事的细节。张先生的热情和真诚让我十分感动。这也就是我在此时才交代他的缘故。
张先生的为人很坦诚,拜访张先生那年我刚好大学毕业。我是年前加盟《德阳日报》社实习生行列的。如果按我现在的年龄和学识推算,张先生该是我众多老师中的“元老”了。
张先生,国栋先生是也。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先当社办老师,后来当过生产队的会计,再后来又教书。张先生人很正直,清贫一生,路见不平爱发几句牢骚。
张先生怎么会这么快就老去呢?今年才六十出头的人,而且去年春节我曾到他的四合宅院里拜访过他,他还说等我写完目前构思的这个小说好要好好的看看。一个珍爱生命,好端端的人怎么就这样匆匆变老了呢?
这几天,漂泊在渝谋生的我一想起张先生的老就十分惆怅。特别是看到杯子里的碧螺春慢慢的舒展开原有的绿色生命时,我都有一种无名的感伤。一个植物的生命尚如此,我今生的写作和我所写的东西命中注定亦如此。
张先生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热爱生活的人,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因为一点病痛或什么小事就来耽搁属于自己,或者学生的时间。但是,这的却是真实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令他如此快的来到生命中的重生之年呢?
张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武山滩歌镇人,本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年轻的时候喜好文学,后来转正,在董家坪小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于是,在滩歌镇这么一个不小不大的地方多少有了点名气。作为教师的他不仅书教的好,还是黑池殿村戏曲协会的奠基人之一。据我所知,张先生多年来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在他的学生中有相当不少人有了自己辉煌的事业。2003年春节前,他创作的歌曲《我的家乡黑池殿》可能就是我见到他近几年来的最后一篇著作了。因为老了的缘故,张先生很少再有这方面的作为。在他读兰州师专音乐系的幺儿给我和同行的几位朋友演唱这首歌时,我分明看到张先生是快乐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张先生与我亦师亦友,当年在滩歌,小镇上就那么不多的几个名人。滩歌镇街上的杨健全、滩歌中学搞书画创作的令有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先生等都是我所欣赏的文化人。在文化人这个圈子里,并不十分出名的张先生是我的启蒙教师。
其实,张国栋先生为师的成就全在于他的热情、执著。我开始学习写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我主动找张先生经常修改作文。闲暇之余翻阅旧书,几本发黄的方格作文本出现在视野之内,细看,除一长串评语在方格作文本上格外醒目之外,那深红色钢笔字的颜色依旧。在我的眼里,张先生给我写的评语和陇东大地上的日出一样。用朋友在一篇叫《草原日出》的散文里的话说,北方早晨的太阳是骑着骏马来的。张先生这一生研习不少社科著作,他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毕竟他应该还有几十年的光景,尤其是他退休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施展一番。我在去年春节去拜访张先生时得知,张先生在董坪小学教书的时候还救过一个落水儿童。不过,这些都不被众人所知晓。唯一有迹可寻的,就是他在20年前那个初冬季节里从被人闲置的鱼池里救出的孩子小王,今年20岁,大概和我年纪相仿。至于以后小王近况如何,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不曾得知。但于对此事,我早有听闻。这件事只所以我印象很深,主要是缘于起初武山县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段播放了由王家楼的王岁平老人采写的一篇消息。曾有一段时间,张先生所在的村里的集体戏缃被镇上的地痞所盗,因张先生为人正直,在干公事过程中得罪了不少要贪图一些小便宜的人。一起诽谤、冤案纠缠了张先生的后半生。张先生先是身体垮了,但他意志坚强,信念不灭。张先生立足于三尺讲台,缄口不言苦。直到十年前,犯罪分子在一起特大刑事案件中被牵出,张先生才得以平身昭雪。
2000年的秋天,我离开了我生活了十五载春秋的北方小镇。我中学毕业后在四川德阳读书。学习之余,我常给成都和哈尔滨的几家杂志写特稿。偶尔也给本土报刊杂志写点散文、诗歌、小说、新闻什么的。我的文友主编的《野草》常搞 “文学联谊会”什么的,谈文学创作,谈人生。那时大家都毕竟很年轻,在七十年代后的“伤痕文学”的影响下,意气风发,充满活力。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创作处于低产期。那几年,我在朋友圈子里是个杂家,这可能与我长期样样都来有关。每每有新作见诸报端,我都要给张先生以先阅为快。看完我带去的报刊杂志,张先生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次年秋天,我采写的滩歌镇优秀党员张照平的通讯稿在甘肃省监察厅主办的《党风通讯》上登了出来。退休后的张先生知道我的稿子在权威刊物发表后立即去教育局找朋友索要样刊,但被黑池殿小学一位老师拿走了。于是,张先生又不闲麻烦,骑着一架已经用了二十余年的加重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几个小时。不过,这些是父亲在电话里说的。而且父亲不止一次的说,张先生老了,车子也骑不动了,眼睛也不好了,你该回来看看。
后来,在德阳文联副主席邓文国、杨轻抒等几个文化领头雁的大力支持下下,我又以建院文学社的名义创办了一份四开八版纯文学刊物《创新文学报》。说真的,当时的《创新文学报》在德阳文艺界、新闻界还真有点“名气”,它把成都理工大学德阳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安装工程学院、德阳教育学院、孝泉师范学校等地的很多爱好文学的学校老师、学生、都吸引来了。每到文学年会,大家定期聚在四川建院,清茶一杯,评论文章、传阅稿子,赠报送刊,好不闹热。
去年,我们一批文学青年相继离开大学校园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家还是散了。如今,能够留在文学这块园地上继续耕耘的朋友不多,但德阳日报社副刊鹿头山做编辑的朱辅国先生算是一个。去年我们在谭火锅聚会时,他说他比较喜欢余光中的散文。今年八月初,我辞了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回了一趟德阳。和辅国先生一见,他就邀我到报社附近的市体育场边一家露天酒吧喝生啤。席间,朱辅国先生一边给我劝酒,一边讲述他的人生之路。后来,我读了朱先生的新作《马背上的若尔盖》。我当时问朱先生有没有出个散文集子的想法,一问完我就觉得我自己有些愚蠢,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这时,也就是我最近一次想起张先生的时候。我一直都准备写一个关于我和张先生、还有那个鸡毛店月的北方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在这个小说的开头,我就准备由张先生的故事开始,改了又改,一直没有落笔。我在收集素材时,张先生不顾身体的不适,执意帮我找有关人士核实部分人和事的细节。张先生的热情和真诚让我十分感动。这也就是我在此时才交代他的缘故。
张先生的为人很坦诚,拜访张先生那年我刚好大学毕业。我是年前加盟《德阳日报》社实习生行列的。如果按我现在的年龄和学识推算,张先生该是我众多老师中的“元老”了。
张先生,国栋先生是也。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先当社办老师,后来当过生产队的会计,再后来又教书。张先生人很正直,清贫一生,路见不平爱发几句牢骚。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