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我的婆婆,在河南农村

2021-12-23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读书时,看过一本书,《盲点》。写的是一个女子婚前婚后对所爱男子看法的改变,而这改变和那男子的母亲,也就是这女子的婆婆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同舍的女孩正在谈恋爱,并去过那男孩的家。她看了这书后说:“我一定要让他也看看,让他知道很多事情的真相是他看……
  读书时,看过一本书,《盲点》。写的是一个女子婚前婚后对所爱男子看法的改变,而这改变和那男子的母亲,也就是这女子的婆婆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同舍的女孩正在谈恋爱,并去过那男孩的家。她看了这书后说:“我一定要让他也看看,让他知道很多事情的真相是他看不到的。”我笑,把书给她,同时对婆媳关系开始好奇。那时《阿信》剧中的婆婆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更何况还有《孔雀东南飞》,还有沈园的《钗头凤》。   这事是避不开的,只要对爱情有所向往,就怎么都得过这道关。人际关系的处理向来是我的弱项,朋友聊到这上头时,总会加上一句:“你这性格怎么办?肯定被欺得死死的。”
  认识木华时,关系还没确定,他倒先说:“以后你要对我妈好。”我笑了,竟有这么直白的人,因此没有计较他这话里的不公平:怎么不先对他母亲说要对我好呢?   结婚后,第一次回婆家,母亲悄悄对我说:“如果你要完整地得到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对他妈好。”我点头。不过十多天,怎么都要忍下来,回来再为非作歹不迟。   那是冬天,北方的冬天,一路飘着薄薄的雪,路上的泥溅到裤上都没法理会,我冷得一直打颤。终于到了。进了院门,听木华喊“妈”,忙跟着喊了一声“妈”,婆婆就拉住我的手说:“好、好、好”。她非常瘦非常小,一脸的皱纹,穿一双小小的皮鞋。我无法分辨她是否有笑容,因为她真的太瘦,就是不笑,皱纹也一直堆积着。   坐进屋,木华忙着和家里人说话,我只顾打量他们家的人,偶尔能听明白一两句。婆婆又走过来,塞了几颗糖给我:“吃糖吃糖。”她顺手把我茶杯里的水倒去一些,又添满开水,说:“不要喝凉茶,喝了心里不美气。”我倒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笑,一面想,“美气”这词是方言吧,用得真好。   那次回去,婆婆并没有拿出婆婆款来给我难堪,仅仅这点我心里就已十分感激。   回来后,开始给婆婆写信,或者半月一封或者一月一封,无非就是让她注意身体,再汇报一下木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婆婆是不回信的,因她不识字,不过信有人读信给她听。这信写了大约两年,到我怀上孩子后就停下来。   这期间,有侄儿要过来工作,信上说:“好工作倒也不用,只要把我安排去卖卖火车票就行。”又在信里说明,这是奶奶的意思。   我看了信吓一跳,莫说卖火车票,就是打工也没办法为他找到满意的。匆忙回信,一封写给婆婆,一封写给侄儿。很快婆婆就托人打电话来,说她并没有授意侄儿写这封信。得了她这句话,顿时放下心来。
  孩子三岁时,带她回去看婆婆。虽说祖孙俩第一次见面有些生疏,但还是把我女儿宠得越发娇气。临别,并不宽裕的婆婆硬要塞钱给我女儿,怎么推让都不行,最后还是木华出来说:“妈的心意,就收下来吧。”我才代女儿把那皱巴巴还微有汗意的钱收起来。   因时间苍促,与婆婆也没有多说什么。留影时,她特别把衣袖挽高了些,露出我送她的玉手镯来,还把那只装玉的盒子,故意举起来,一定要留进照片里。
  婆婆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公公又去得早。据木华说,婆婆很是吃了些苦的,有时水都担不上喝。其实倒不用他说,我第一次见婆婆时心里就明白:河南产玉,婆婆竟连只玉镯都没有,两只手瘦得皱皮包骨,而且对儿女们客客气气,没有一点长辈架子,也就猜到七八分了。一年母亲节,我特地买了衣服寄回去,很快就接到她的电话:“我一个农村老人,不过什么母亲节了。”很自制自尊的一个人。   从刚结婚,木华就一直打算把婆婆接过来和我们住。房子宽些后,她终于来了,因路上不放心,大哥和嫂送她过来。木华特地休了假陪他们,只希望婆婆能适应这里,多住些日子。   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婆婆刚住下,就说想家。我们想,那家里有什么呢?住些天就习惯了。但问题越发多起来:饮食不习惯,气候不习惯,然后,海拨也不习惯了。她站在世博园里团花锦簇的地方,口干舌燥头晕脚乏。回家后,她说要走,要回去。她想她养着的鸡。   木华本是硬留,后来见她嘴唇干得开裂,怎么喝水都不管用,便不敢再多说。   买好火车票后,婆婆说要给我女儿买衣服。我带她到商店,为她买了一件单衣一件夹衣。准备出店时,她不言不语,看上一件衣服就去付钱,我看那款式太花哨,忙说:“换一件换一件。”弄了半天才明白,她是要买给我。   我急得说:“不用不用”,一面是客气,一面想着婆婆攒点钱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家店的衣服没有我喜欢的。   木华也去拉她,想把她拉出店来,婆婆急了,一下就坐到地上,也不说话,只看着我。   我忙哄她:“妈妈的心意我领了,衣服就不用买了。家里的衣服我都穿不完,没必要买……”   又哄又劝,才算把她拉出店来。
  婆婆走后几天,木华突然对我说:“这次来昆明,大哥他们的车票钱都是妈出的。来的时候我就说一定要让他们还给妈,现在回去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还。”   “不是说车票我们出吗?”   “我让他们坐卧铺来,结果大哥去买了硬座。我一生气,就没有给他们钱,谁知道连买硬座的钱都是妈出的。”   我吓了一跳,两天三夜的路呀!而婆婆,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随后,婆婆一时住在姐家,一时住在哥家。有时也会打电话来,说想听听我女儿的声音,其实她的耳朵已有些背,我女儿又一口方言,想听明白已非常艰难。   去年,婆婆大寿,木华本想回去。谁知一听他要回去,大哥就要把住在三哥家的婆婆搬到自己家去,说在自己家做生。三哥又不高兴,两兄弟因此生出些矛盾来。婆婆说道:“这生日我不过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婆婆生气,却这样无力。   木华知道这事,几天不说话,然后说:“妈不知多难过。我不回去了,免得更惹妈伤心。”   他们家的事我知道得并不多,不便开口,只是想,那七十多岁的老人,不知多么为难:想见见幺儿,却又无法自己做主。   有时午夜醒来,还未入睡的木华会问我:“你说生儿生女有什么用?我妈生了这么多,连过个生日都没办法快乐点。”   有时,他非常想把婆婆接过来:“至少饭菜有些营养,不那么瘦。”冷静下来又说:“这里海拨太高,万一出个什么事……”   快过春节时我问木华:“寄钱回去了吗?”   他转过来问我:“寄了。你说,妈能收到吗?”   我无语。   鞭长莫及,说的也就这意思了吧。
  还是经常和女人们聊天。大家的话题无非是孩子和婆婆。有个风韵犹存的女人头低低忧怨地说:“我不开心,婆婆和我们住在一起。”她那样子,活脱脱一个古时的小媳妇,连说厌和忧都异常优雅。引得我们笑。   另有一妇人则说:“从我婆婆身上,我倒知道以后我要怎样为儿子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一心为事业努力。”众人均作聆听状,原来她要为儿子煮饭洗衣带孩子。便人有扫她的兴:“你在这里一厢情愿,倒时儿媳不喜欢你插手嫌你烦怎么办?”她顿时无言,一幅懊恼样。过一会便负气道:“生儿生女有什么用?老了我住敬老院去!”   自然也有的媳妇特别厉害,乘丈夫出差的时候,硬把婆婆赶回家。   偶尔会听到赞婆婆好的:“她从不在背后说我不好。”   通常,我只能听,只能微笑又或表示讶异。有时想,这份热闹也是快乐的吧,至少她们常相见,她们彼此熟悉并了解。而我对我的婆婆,却知之甚少。   有时也想说说什么,却又实在无法从那非常短暂的相处时间里想出什么来。   不过我收藏着婆婆写来的一封信:那时我刚怀上孩子,她特地去请人写了寄过来,也没什么内容,语法不通,字也写得不好,而且非常非常短,只不过嘱咐她儿子:“无论生男生女,你都要对她好。”   信中的“她”,是我。   我无法和同伴们交流经验。却知道,我的婆婆,是河南农村一位不识字并异常瘦小的老太太,但她年轻时必定是美人:娇小伶俐,瓜子脸高鼻梁,就是现在,她虽然又瘦又小皮肤全部起皱,却仍然端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