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行走江南小镇

2021-12-23抒情散文韩开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很小的时候,江南就这样不由分说地从宋词中飘出来,飘进了我的心窝窝。长大后,也曾去过许多次江南,但每一次,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正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总让你忍不住想多看她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很小的时候,江南就这样不由分说地从宋词中飘出来,飘进了我的心窝窝。长大后,也曾去过许多次江南,但每一次,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正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总让你忍不住想多看她几眼,甚至就想为她留下来……江南之于我,不仅仅是个梦,更是一种诱惑。
                 
  江南的美,不在高山大川,而在小桥流水。如果一定要用女子来形容,那么她算不上是大家闺秀,只能说是小家碧玉,然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其温婉秀丽、楚楚动人。与北方相比,她缺了一分豪气,却多了一点柔情。设若北方是个怀抱铁琵琶,高歌《满江红》的虬髯大汉,那么江南就是个手舞丝弦,低吟《葬花曲》的柔弱少女。江南的美,尽在她的灵秀,所谓水灵水灵,正因为有了水,才使她有了灵气。江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也正是她的水乡泽国。
                 
  行走江南,最难忘的是水乡小镇,正是这些灿若星辰的小镇,点缀着广袤的江南大地,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亮色。
                 
                 
                  ◇周庄                  
  说到周庄这个名字,我想不知道的人只怕也是凤毛麟角了,这个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江南古镇,早就随着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名扬海外了。那个至今仍让周庄人一说起来就扼腕叹息业已香消玉陨英年早逝的三毛也曾驻足此地,在这个魂牵梦绕的梦中故乡,三毛几近流连忘返。
                 
  民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单单从这里面也可窥周庄美之一斑。
                 
  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周庄,原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直到北宋年间,周迪功郎舍宅为寺,始称周庄。
                 
  我来周庄是在一个傍晚,虽因没有充足时间细细品味这座小镇的古老显得有些遗憾,但晚来也有晚来的好处,错过了白天的喧嚣,这个时候游人已经渐渐散去,一种静谧笼罩着小镇,似乎更加切合来这儿的本意,这样的小镇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褪去了俗世的繁华喧闹才显出她安逸静穆的本色。
                 
  初到周庄,着实会让看惯了钢筋水泥建筑的人们耳目一新,恍如走进仙境,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许多遐想。在过去数百年间,周庄人一直生活在这样恬淡怡然的诗情画意里,岁岁年年享受着小桥流水、桨声灯影,这些只有在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里反复吟咏刻意追求的意境,却让周庄人独自品味了几百年,能不让人羡慕?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漫步于斗巷,脚底被硌得麻酥酥地有些发痒,甚是受用。正是夏日的黄昏,太阳懒懒地透过树梢,从居民的屋檐跌落路边的小河,初时河水绚烂无比,渐渐地便融进无边的暮色中了。河上橹声欸乃,有农人载着一船星辉悠然穿行于小镇河网密布的街巷。穿行于水巷,就如穿行于时空的隧道,两旁尽是木质结构的明清建筑,清一色的两层阁楼,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看上去虽然略显破旧,到处是斑驳的墙体和油漆脱落的门窗,但是古老中也透着一份幽雅。暮色中小镇炊烟袅袅,深宅中悠悠传出的是评弹的说唱……周庄,一如小家碧玉般温柔,行走于此,让人觉得时空如水般舒缓流动,禁不住会浮想联翩,若在雨天,你一定会奢望迎面能逢着一位打着油纸伞的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芬芳、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古镇的东北部有两座纵横相接、石阶相连的石桥,桥孔一圆一方,桥面一横一竖,像极了古代的钥匙,这个便是日后名闻遐迩俗称双桥的世德桥和永安桥了。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便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那幅举世闻名的《故乡的回忆》,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了古镇周庄秀美的风光、古朴的风韵。周庄从此便走出了中国,走进了世界。
                 
  站在沈厅的门前,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这座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乾隆年间修建的拥有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的巨宅,霭霭暮色中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祖先的荣耀。仰望这座豪门巨宅,沈朱斗富的民间传说又在耳边闪回,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得到天下后,大规模修建南京城。但有一段城墙屡建屡垮,不断有地下水涌出,请来风水先生一看,说是直通大海,要给东海龙王送礼才行。沈万三自告奋勇,献上家中珍藏的一件金盆,堵住水口,想博皇帝龙颜一悦。城墙完工了,沈万三却因之惹恼了朱皇帝,想你姓沈的不过小镇中的一个富商土财主而已,怎可跟朕一比高下,我不整整你还得了?然传说归传说,且不论沈万三是否真跟朱元璋有何过结,是否处在同一个时期,但周庄的土地上出了个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史书记载,宋高宗南渡后,周庄人烟渐密。元代中期,周庄出了个沈万三,他利用镇北白蚬江的水运之利,南北互通,出海贸易,遂成江南巨富,周庄也因之成为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苏州葑门外的一座巨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是沈万三给周庄带来了繁荣,成就了周庄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踏一地星光,徜徉在如梦的周庄小巷,一抬头,黑底白字的“迷楼”二字在大红灯笼的光照下跳脱出来映入眼帘。就是在这座楼上,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酣歌痛饮,赋诗吟唱,宣传新文化,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汇百余首诗篇成《迷楼集》流传后世,遂使迷楼名声大震。风吹柳岸,“小楼轰饮夜传杯”,迷楼诗韵似乎又在眼前浮现。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不知从何方悠悠地飘来了江珊的这首《梦里水乡》,钻入我的耳鼓,扎根我的心房。是呀,周庄于我,实在是个梦里水乡。那个时候,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说:周庄,我来了。
                 
                 
                  ◇同里                  
  去苏州城18公里,又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虽没有中国第一水乡的名号,却也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一样有小桥流水,一样有粉墙黛瓦,一样有桨声灯影,这个美丽的小镇便是同里。
                 
  据史书记载,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在唐代,铜里一带尚属村市,镇在二十六都九里村。宋代,又将旧名“富士”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乃始称镇也”,并沿用至今。
                 
  我们去同里,是因为听了同行的介绍。早就知道同里的大名,但是一直就不知道同里好在哪儿,有什么独特之处。去年夏天,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去吴县日报社考察,热情的主人得知我们已经去过周庄,便极力怂恿我们去同里看看。从主人口中,我们得知同里有“三多”,其一是名人出得多。自宋淳佑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0余名,名人名士举不胜举。其二是明清建筑、深宅大院多。从1271年至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其三为水多、桥多。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东西走河,南北架桥,以河道为骨架依水成街,环水设市,傍水成园,巧妙地把河、桥、街、路、园联结在一起。除了这些,同里的“一园三堂”也是大有来头的,其中的“退思园”更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堪称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典范……主人泛泛而谈,客人已是心痒难耐,考察一结束,便立即驱车前往。
                 
  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一脚踏上古镇的土地,同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热闹,热闹的街市,拥挤的人群,全然没有想象中江南水乡的幽静。其实略微想一下也就释然了,热闹本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它已经成为苏州著名风景区,没有人倒好象是很奇怪的事情了,之所以跟周庄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其实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那便是我去这两个地方的时间不同,去周庄是在傍晚,小镇卸去了白日的繁华,当然就会恢复她本来就有的姿态,而来同里正是上午,游人正盛的时候。尽管如此,仍在我的心里留下小小的遗憾,毕竟在我的心目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应该是幽静娴雅,远离尘世车马喧嚣的。
                 
  随着涌动的人潮,我们来到了这个小镇上最值得骄傲的地方——退思园。一进退思园,立即感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在我的印象中,豪宅大院,应该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房屋向纵深发展,豪华气派。而退思园却是横向建造,很容易让你误认为这个大宅原本只有这么三进房子,与它的名号极不相称。只有当你踏进边门,才会发现别有洞天。在你了解主人的身世后,你便会在惊诧于主人的构思巧妙之余,体味到主人建这个园子的用心之深。这个园子的主人是清光绪年间任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的任兰生,他在被弹劾落职后回到故乡同里后建了这个宅园,前后凡四年。既然是贬官,自然和正常的告老还乡不同,任兰生的心理上总有一点不荣耀的感觉,园名“退思”意即“补过”,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可见主人用心之一斑,它的总体结构,因地形所限,一改传统的纵向结构为横向建造,即西宅东园,既符合主人不愿露富(不至于让人一眼看到底)但又追求完美的本意,又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可谓歪打正着。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东西两侧,西侧建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为婚丧嫁聚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与楼之间由东西双重廊与之贯通,俗称“走马楼”,为江南之冠。园景部分亦分东西两侧,西庭东园。庭系园之序,中置旱船,坐春望月楼,岁寒居。园以水为中心,亭、台,山、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因此又有“贴水园”之别称,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学上堪称一绝,可以这样说,正是水成就了这个园子的灵魂。北岸的退思草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前平台上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眠云亭、菰雨生凉轩、天桥、辛台、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舫、水香榭、览胜阁以及假山、峰石、花木围成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构成一幅浓重的水墨山水画长卷。而每一建筑既可独立成景,又能互为对景,彼此呼应。其中坐春望月楼、菰雨生晾轩、桂花厅、岁寒居、点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塑造出了琴、棋、书、画四艺景观。
                 
  站在园内,叹为观止,若不身临其境,谁能相信一个占地仅九亩八分的私家园林竟会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只有身处其中,你才能体会出它的妙处,也只有立足此处,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在江南众多的私家园林中,独此园秀出于林。只观此园,就已经觉得不虚此行。
                 
  出园下河,租一叶扁舟,徜徉水中,听吱吱橹声,看飘飘垂柳,悠然自得,潇潇洒洒。既来水乡,就做一回水乡人吧,有同行人便拿过艄公手里的那支橹,装模作样摇将起来,谁知在艄公手中那么驯服的一支橹到了他的手里怎么也不听使唤,任他怎么用力,船也只在原地打转,哄笑声中,只得自嘲橹也认人,不是水乡人,使不得水乡船,老老实实地交给艄公,还是逍遥自在地做自己的游客吧。
                 
  船渐向前,远远地望见前方三条河流交汇处三座小桥如炉之三鼎伫立河上,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迷人。艄公告诉我们,这个便是鼎鼎大名的三桥了,桥名太平、吉利和长庆。在同里人的眼中,这三座桥是消灾解难的象征,所以除每年的固定习俗外,这里的居民还有走三桥的习俗,同里人深信:小孩走三桥,聪明伶俐;老人走三桥,身体健康;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大姑娘走三桥,貌美如花。每有居民婚娶,更要让新娘、新郎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保佑夫妻白头偕老。
                 
  弃船上岸,我们又参观了同里著名的三堂“崇本堂、耕乐堂和嘉荫堂”,游览了同里独有的明清一条街,所到之处,虽然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略略有点败兴,但一路古色古香、小桥流水也还算瑕不掩瑜。
                 
  虽然意犹未尽,虽然有些不舍,但是我终究还是要离开此地的,毕竟对于同里来说,我只是个匆匆过客,一如小镇桥下每天流过的流水。
                 
                 
                   ◇甪直                  
                 
  甪直的风韵,是在和她一次亲密接触后才领略到的。
                 
  还没进镇,镇口的一个独角兽雕像已经先声夺人,从众多的明清建筑中跳脱出来,扑入眼帘,这个便是甪直的象征——瑞兽“甪端”了,神兽的形象像极了“甪”字。关于甪直名字的由来,甪直人代代口耳相传的是,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经这里时,见这里风水极佳,就不想东奔西走,在这儿长期落脚了,这个地方也就由原来的“莆里”改名为“甪直”了。虽然只是个神话,但是甪直自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却是不争的事实。我想这个应该跟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儿水网密布,大军团在这儿无法行动,实在不适合战争,加之这儿风调雨顺,自然就会年年富足,鱼米之乡的美名当之无愧。实际上,没有战乱也正是江南水乡小镇得以保存这么完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战乱频仍,我们今天还会看到这样的周庄这样的同里这样的甪直吗?
                 
  在镇上转了一圈,我们才知道“甪直”这个名字的真正由来,原来镇东有一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状酷如“甪”字,因了这个缘故,才有了“甪直”这个镇名。这个解释可信度极高,但是我仍然喜欢“甪端”的传说,或许是因为神话总是美好的吧。
                 
  独特的地形,造就了甪直独特的风景,跟江南其他小镇比起来,这儿的桥更多,称甪直为桥的世界一点都不为过。据镇志记载,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其桥梁的密度,远远超过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因此,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这儿的桥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就多达5处,因此有人说:去了甪直,实际就等于参观了一个古代桥梁的博物馆,其实不虚。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称甪直为“神州水乡第一镇”,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主要的原因。
                 
  古银杏树是甪直古老的另一象征。这不仅是甪直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古老的标志,而且为甪直的景色添彩增辉。目前镇上有银杏树7棵,其中在保圣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据今已1300年树龄,高度50米,树身三位男子也围它不住,站在树下,仰望这株虽历经千年风霜,但仍然挺拔、健壮的银杏树,不禁想起我们教育界的先辈、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在甪直执教期间写的《高高的银杏树》,明白了叶老先生为什么会在临终时关照其亲属要将他的全部骨灰安放在有四棵银杏树(甪直保圣寺)的地方,银杏“形象高大,意志坚强,气魄宏伟”不正是先生人格的写照?
                 
  在中学的课本中,我认识了万盛米行,也正因为叶老先生的那篇《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行得以蜚声海内外。在我的印象中,能横七竖八停泊着乡下上来卖米的敞口船的万盛米行的河埠头应该是个很大的码头。没有想到的是,当我真真切切站在它的面前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的不起眼,跟我看到的江南小镇上的任何一个码头好象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略略大些,但也绝对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据说这已是万盛米行当年的规模了,一九九八年甪直镇人民政府斥资恢复了万盛米行原貌。一个鲜红的“米”字刷在灰白色的墙上,格外地刺目,除了这个还可看出当年这儿是个米行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征了。很难想象,这个就是那个有存放粮食的廒间近百,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甪直及其周围十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原来盛名之下也未必符实。
                 
  漫步古镇,我惊讶地发现这儿的妇女装束跟我看过的其他小镇妇女装束有很大的不同,很有江南水乡特色,随处可见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裾裙、着绣花鞋的妇女,简直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听导游说,也只有在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至今依还保留着穿民俗服饰的传统,这些地方的女人进城,一眼就能认出来,故有“苏州的少数民族”的美称。
                 
  观古桥驳岸,看渔船人家,都是小桥流水、桨声灯影、粉墙黛瓦,柳堤诗韵,江南的小镇亦如环肥燕瘦,虽然同为美人,但也各具风姿,决不雷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