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法国大教堂与平武报恩寺

2021-12-23叙事散文阿贝尔
2002年秋冬,我在明代寺院报恩寺前面的广场读罗丹的《法国大教堂》,并在书的空白做了许多笔记。两三年过去,偶然翻到,细读,觉得振动。昨天打入硬盘——
??
??报恩寺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想象。报恩寺唤起的想象。过去的。不同季节的。包括对王……
  2002年秋冬,我在明代寺院报恩寺前面的广场读罗丹的《法国大教堂》,并在书的空白做了许多笔记。两三年过去,偶然翻到,细读,觉得振动。昨天打入硬盘——
??
??报恩寺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想象。报恩寺唤起的想象。过去的。不同季节的。包括对王玺的。
??
??不要把报恩寺乃至一些建筑看成人为的,它与自然无隔,就像构架它的楠木,就像杜鹃花一样是大自然的造化。
??
??一丝一丝的阳光掠过报恩寺,一阵阵风吹过,一群群鸟飞过,都染上了它的气味;那些从报恩寺里走出来的人,眼睛里也像是多了什么。
??
??报恩寺的价值不在寺里的佛、观音什么,而在建筑本身,佛和观音的故事随处可见,但报恩寺只有一个。报恩寺是一个身体,佛只是一种文身。
??
??在夕日的岁月里,时间埋没了多少精英!修造报恩寺的工匠很少有留下名字的,但后来留下名字的建筑师又有几个敢与之相比?如今,媒体空前发达,缴纳几百元钱便可以6堂而皇之成为世界文化名人。真想回到修造报恩寺的工匠中,听他们讲他们的故事。
??
??与报恩寺相遇是我的幸运,也是报恩寺的福。这是一种碰撞出了无限火花的相遇。
??
??与报恩寺相比,周边的一切建筑,毫不客气地说,都是孩提时代的游戏。包括往日的清真寺和现在的高楼。
??
??报恩寺的艺术如同白昼岷山的阳光明晰而又和煦。
??
??报恩寺的每一处檐角都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向上的弧度,像急流中的浪花。这个弧度不仅赋予了线条的变化,而且非常实用,适宜于南方桑林多雨的特点,同时又把檐下的楠木构条露了出来,让阳光可以照射殿内。
??
??是什么使一株细瘦的柏长成参天大树的?构成古柏的除了“柏基因”还有什么?如果必要,我们可以锯开古柏查看年份的凶吉。
??
??平衡不只存在于寺院,也存在于寺院与周围的山水、与天空的构图中。宽阔的天空,宽阔的大地——这在岷山中是不多见的。山脉呈现出多个层次,多种线条。这些四季(一天中)变换的线条,连贯而又独立,传达出时间的韵律。一种来自大自然的、雄性的韵律。
??
??寺院呈现了整体的美,绝非大多数寺院的残缺和复制。这重完整的美足以安慰好几代艺术家,安慰策划人王玺和那些无名的工匠们。除开雨水冲刷过的屋脊,寺院的每一物件都保存着最初的模样与质地,包括工匠留下的指纹。他们说过的话、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已经被收集,包括一些特殊年份的太阳和风。惟有这些细节,这些花开花落的自然的细节是可信的,而那些欺骗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和嘴巴的传说与故事,是与寺院无关的杜撰。
??
??一匹狼走进寺院,出来时变成了羊,而更多的狼出来后还是狼。
??
??那些繁复的装饰,壁画,木雕……以丰富复杂让人惊叹。其创造的意图在于留住时间。当你将目光投在木雕的向日葵和灵芝上,你的时间就被她们吃了一口。
??
??不知600年里寺院里发生过一些怎样的生活。世俗的生活和僧侣的生活。那些流逝的细节会不会像古柏那样庄严、永恒,会不会像紫荆花一细腻、芬芳。不知有没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女人走进寺院,出来更为动人。她美丽的肌肤一定在寺院里感到过尖锐的清冷,而她水一般的长发蓄纳了风和随风而生的风铃声。她的眼眸在来自万福阁的风吹拂下,剔除了最后的世俗情欲,而涌出了圣洁的热泪。连她的声音都变了,她的声音里物质的成分更少了。她的性感依旧,这是造化给予我们的春之身躯,是建筑艺术与佛的理念,无法抹杀。
??
??10月24日下午一点到四点,我坐在报恩寺山门前广场右边的一个角落,看着密密麻麻的游客走进寺院又出来。他们忙着照相,摄影,拨打手机。导游喋喋不休地吐着有关寺院的知识。没有一个人抬头仰望,仰望寺院的屋脊、檐角,仰望古柏伸入天空的部分,仰望天空,仰望天际那些层次分明的山脉的线条。这就是旅游,把自己的身体强硬地与景点拉扯在一起,而不是理解、注释、爱,而不是融入。这样的旅游叫强奸,而非做爱。整个下午,即是有一个人仰望我也会感动,我会记住他,在我的文字里。但是没有。
??
  不知道报恩寺檐下有多少楠的莲化瓣。有人说9999个。有人说是11111个。那些楠的莲花瓣是对佛的演绎,也是对大自然最精华的写意,更是策划人和制造者对自身理念的表达。它们不像别的绘画和雕塑再现那些柔和的起伏,细腻的凹凸,而是用一种毕伽索式的近似于几何的线条在塑造一种理念,东方的理念。只有森林的雾霭和岷山的太阳在那些楠的线条上萦绕时,莲才浮出理念之水,呈现感性之身。
??
??看寺院前迂回奔流的河水,看河岸上娇小柔嫩的花草,看北山初春的嫩芽和深秋的红叶,看冬日六丛山整齐的雪线,得到的该是怎么样的朴素!而在我们黑暗的意识里燃烧的又是怎样的光明!
??
??不知道铸造报恩寺大钟的铁来自哪匹山脉的矿石(虎牙雪包顶,青川的摩天岭,还是王朗雪山)。不知道它第一次被撞响距今有多少年了。不知道听过它响声的人都到那里去了。不知道那些曾经沾满潮湿水气的声音,都到哪里去了。反正,今天活着的人,是没有听过它的声音的。岁月悠悠,在无数的手和目光抚摩之后,在现代的空气浸润之后,不知它是否依旧能发出原初的声音——明清时代的声音。
??
??报恩寺是一座桥,把过去与现在连在了一起,把王玺和王玺之后的人、包括我们连在了一起。也必将把它自己与未来连在一起。重要的是,此时此刻(2002年11月3日下午三点一刻),把我跟它连在了一起,并通过我(我的感悟、知识与经验、想象)与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印度连在了一起。
??
??北山浓重的背景,老团山从天而降的弧线,把报恩寺衬托得更为得体。重要的是二山决定了报恩寺“依山”的位置。我想象试着把报恩寺放在“盆地”其它位置,感觉都不如本来的好。可见,报恩寺是建立在盘龙坝的“黄金分角”上。不知是风水先生的功劳,还是王玺本人所选。
??
??工匠把野性赋予石头,看上去,倒像是工匠从石头中挖出了狮子。狮子象征绝对的震慑,看管着山门,而几百年来狮子看见的是太阳在东方升起,是江水的涨落,是一个小型的沧海桑田。
??
??小的时候,甚至到了青年,我都不喜欢报恩寺一类的建筑。我理解不了它们。我爱把心思放在自然界。即使置身寺院,目光也只能往古柏、花草、风和天空上落。现在我明白了,往日对大自然的关怀,原来却是为着今天能理解寺院,理解大自然的造化之造化。
??
??报恩寺的柱头、门槛、挑枋、椽檩都具有明朝风度。每一细节,任一雕饰,都是在为建筑理念的表达服务。这决定了报恩寺整体的活性。把报恩寺比着一个活的人体,天王殿、华严殿、大雄宝殿、万福阁便是她最重要的器官,而从殿顶的颜色、瓦饰、檐饰到殿内的壁画、墙饰,再到建筑以外的一草一木,都是她的皮肤。600年来,她活着,呼吸,散发出越来越醇厚的古老气息。不管是斜阳还是朝晖,北风还是露气,鸟影花痕还是恬淡的山月,她都能感觉到,都能从中吸收足以滋养自己的养分。
??
??闭目遐想百年前报恩寺的地位,四面的山坡不曾被开垦,整个城市还是河滩上的一个村落。月光下,没有电灯,没有水泥房子。
??
??与报恩寺匹配的不是改造后的新城,而是晚清民初的木结构院落和石板街,屋檐上的青苔和泥巷闪过的穿旗袍的身影是报恩寺的世俗饰物。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城市不存在,且永远不会存在,不象在别的海边、河口、冲集带,城市真的会像狼一样涌来,寺院会被现代甚至后现代的东西淹没。
??
??两位打扮入时的女子坐在报恩寺前面的广场上,从举止和吸烟的动作以及脸蛋的意味可以看出,她们并非良家妇女。吸烟的时候,她们的眼睛并没有朝寺院望,也不像在凝望自己的内心。凭直觉,她们绝非那号没有内心的女子,哪怕她们仅仅是从外乡来买肉的妓女。但她们的内心到底装有什么货色,再有洞察能力的人也发现不了。我设想她们走进寺院又出来了,然后把身子洗净回到了乡下。
??
??架构报恩寺的楠木,有与孔子庄子生活在同一时间的,有与李白杜甫呼吸过同一片空气的,从苏东坡头上刮过的风可能吹落过一两片楠木的叶子。它们都是报恩寺的魅力的一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