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谒海子墓
2021-12-23叙事散文叶梓
谒海子墓
叶梓2003年夏末,我平生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南方大地,去洞庭之滨的岳阳小城,领取一份属于诗歌的奖项。会后,在我在游洞庭湖登岳阳楼的混杂人流中世俗地享受与会者的免费项目时,我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一个伟大计划:去拜谒海子墓。因为多少年来……
谒海子墓
叶梓
2003年夏末,我平生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南方大地,去洞庭之滨的岳阳小城,领取一份属于诗歌的奖项。会后,在我在游洞庭湖登岳阳楼的混杂人流中世俗地享受与会者的免费项目时,我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一个伟大计划:去拜谒海子墓。因为多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海子墓,犹如诗歌与时光之手联合打在我内心深处的一个结,无法解开。况且,此行若真能拜谒海子墓,犹如把诗歌的荣誉,还给诗歌。 我匆匆取道武昌,直赴合肥,昼夜兼程,到安庆时已是次日中午,草草一顿午饭,就和当地的一位诗人朋友离开略显都市繁华气息的宜城(安庆市古称宜城),驱车怀宁。怀宁县城和我所见到的北方小城并不二致,小摊贩一路摆开,穿梭其间的人衣着朴素,面容慵散,虽杂乱但弥漫其间的一种安静的小城气息,也清晰可感。在县城东处的偏远一隅,我们租了一个三轮车,当地叫三码子,20元钱就可以负责把我们送到高河镇的查湾村。师傅是年轻小伙,听我们说要去查湾村,就主动问到:“去看海生的吧?”海生是海子小时候的本名。我们默应,他接着说:“一看你们就是读书人,知道就是看海生的”——时隔已近两年,我之所以能够原原本本地记住这位陌生师傅的话,是因为他两次使用了一个词:看。正是这个朴素的词,让人感到海子依然活着,我们的这次行旅,则更像一次历尽千山万水的会面。
一路颠簸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查湾村到了。 这是南方大地极其普通的一个村庄。轻风吹拂,棉桃绿了的整个田野,安静得像是一个梦。偶尔路过的村人,一脸质朴,对陌生人的到来,没有一丝惊异。在一个交叉路口,我们下车,辞别热心的师傅,朝海子墓走去。一条漫长的小路。碎石。野花开放。温暖而稍嫌潮湿的气息,让我这位久居北方的男人,更为深刻地领会到南方大地的典型特征。但我敬仰的心,还是出现了一些紧张:与友人停止交谈,生怕惊醒一个正在梦着故乡和棉花的人。 远远地,有一座小小的墓,在一面向阳的土坡上,兀立着,犹如海子于尘世中卓然独立的诗。冥冥中觉着,那里肯定安眠着海子。低声问同行的诗人,她默应了。她说,“你一个人去吧?”我注意到她眼神里的悲伤和忧郁。在我的要求下,她和我一起缓步来到海子墓前。碑之高,不过半米,颜色鲜亮,一幅在岁月之手的擦洗下不会改变的样子。在墓碑的顶部,有一怪兽,黄龙样,据说是根据当地的民风所制;墓身正面,有大小两龛,偏右的小龛里,嵌一小石,石上,有两幅佛像,清晰可见。这是海子生前从酥油灯飘曳的西藏带来的玛尼石,这是海子的父亲后来为了了却儿子的一桩心愿才嵌进去的(知子莫如父啊)。墓前,行礼毕,转身,心头陡然一酸,仿佛一场生死决别刚刚开始。往前走,土坡下,一小小莲塘,浮萍掩映,绿意淡淡,仿佛和周围的棉田结伴共同承担着陪伴海子灵魂的光荣责任。有些不忍离去,就在离塘边不远,选一处地方坐下,沉黙不语。不一会,同行的诗人不禁哭了。我不知如何去劝,因为在我的了解中,她是一个感性得有些极端的人。一会儿,她停下啜泣声,说:“别笑话,每次我来,都这样。”——我祈求,这一滴尘世的浊泪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到达歇息于天堂的海子身边! 离开海子墓,便去海子老家。 在他查湾村临街的一家杂货店,见到了海子的双亲。这也是两位老人现在赖以生存的一个小店。因为陪我的诗人逢年过节总会看望两位老人,所以气氛熟悉而亲切,并没有因为我是一个远到而来的陌生人而改变。让座,递烟,泡茶。在这不足十几个平米的小杂货店里,有一简易书柜,是海子生前用过的。三四排有些发黄的书,在时光的漂洗下,像是一个沉默不语的人。我至今记得,里面有《诗论》、《荷尔德林选集》以及一些中学语文课本。书前,置一帧海子少年时代的照片,一个英俊而纯真的乡村少年,一双有神的眼睛,让我倏然间不愿去问海子生前的琐事了。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每一句发问,对这两位至今健在却贫穷地活着的老人而言,是一把刀子——在痛失儿子的疼里,还需要被一个陌生人往上撒一把盐吗?在他们谈话的间隙,我去了后院,一片片棉田,绿绿地,构成这座院落的巨大背景。 稍许,辞别。归途中,不禁想起海子组诗《给母亲》里的几句诗。 母亲
老了,垂下白发
母亲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着安静的儿子
就像山腰安静的水
流着天空 ——这几句诗,像是长眠于家乡土坡上的诗人海子,借助轻风的嘴唇,对世界以及苍老的双亲的低声发言。
2003年夏末,我平生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南方大地,去洞庭之滨的岳阳小城,领取一份属于诗歌的奖项。会后,在我在游洞庭湖登岳阳楼的混杂人流中世俗地享受与会者的免费项目时,我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一个伟大计划:去拜谒海子墓。因为多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海子墓,犹如诗歌与时光之手联合打在我内心深处的一个结,无法解开。况且,此行若真能拜谒海子墓,犹如把诗歌的荣誉,还给诗歌。 我匆匆取道武昌,直赴合肥,昼夜兼程,到安庆时已是次日中午,草草一顿午饭,就和当地的一位诗人朋友离开略显都市繁华气息的宜城(安庆市古称宜城),驱车怀宁。怀宁县城和我所见到的北方小城并不二致,小摊贩一路摆开,穿梭其间的人衣着朴素,面容慵散,虽杂乱但弥漫其间的一种安静的小城气息,也清晰可感。在县城东处的偏远一隅,我们租了一个三轮车,当地叫三码子,20元钱就可以负责把我们送到高河镇的查湾村。师傅是年轻小伙,听我们说要去查湾村,就主动问到:“去看海生的吧?”海生是海子小时候的本名。我们默应,他接着说:“一看你们就是读书人,知道就是看海生的”——时隔已近两年,我之所以能够原原本本地记住这位陌生师傅的话,是因为他两次使用了一个词:看。正是这个朴素的词,让人感到海子依然活着,我们的这次行旅,则更像一次历尽千山万水的会面。
一路颠簸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查湾村到了。 这是南方大地极其普通的一个村庄。轻风吹拂,棉桃绿了的整个田野,安静得像是一个梦。偶尔路过的村人,一脸质朴,对陌生人的到来,没有一丝惊异。在一个交叉路口,我们下车,辞别热心的师傅,朝海子墓走去。一条漫长的小路。碎石。野花开放。温暖而稍嫌潮湿的气息,让我这位久居北方的男人,更为深刻地领会到南方大地的典型特征。但我敬仰的心,还是出现了一些紧张:与友人停止交谈,生怕惊醒一个正在梦着故乡和棉花的人。 远远地,有一座小小的墓,在一面向阳的土坡上,兀立着,犹如海子于尘世中卓然独立的诗。冥冥中觉着,那里肯定安眠着海子。低声问同行的诗人,她默应了。她说,“你一个人去吧?”我注意到她眼神里的悲伤和忧郁。在我的要求下,她和我一起缓步来到海子墓前。碑之高,不过半米,颜色鲜亮,一幅在岁月之手的擦洗下不会改变的样子。在墓碑的顶部,有一怪兽,黄龙样,据说是根据当地的民风所制;墓身正面,有大小两龛,偏右的小龛里,嵌一小石,石上,有两幅佛像,清晰可见。这是海子生前从酥油灯飘曳的西藏带来的玛尼石,这是海子的父亲后来为了了却儿子的一桩心愿才嵌进去的(知子莫如父啊)。墓前,行礼毕,转身,心头陡然一酸,仿佛一场生死决别刚刚开始。往前走,土坡下,一小小莲塘,浮萍掩映,绿意淡淡,仿佛和周围的棉田结伴共同承担着陪伴海子灵魂的光荣责任。有些不忍离去,就在离塘边不远,选一处地方坐下,沉黙不语。不一会,同行的诗人不禁哭了。我不知如何去劝,因为在我的了解中,她是一个感性得有些极端的人。一会儿,她停下啜泣声,说:“别笑话,每次我来,都这样。”——我祈求,这一滴尘世的浊泪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到达歇息于天堂的海子身边! 离开海子墓,便去海子老家。 在他查湾村临街的一家杂货店,见到了海子的双亲。这也是两位老人现在赖以生存的一个小店。因为陪我的诗人逢年过节总会看望两位老人,所以气氛熟悉而亲切,并没有因为我是一个远到而来的陌生人而改变。让座,递烟,泡茶。在这不足十几个平米的小杂货店里,有一简易书柜,是海子生前用过的。三四排有些发黄的书,在时光的漂洗下,像是一个沉默不语的人。我至今记得,里面有《诗论》、《荷尔德林选集》以及一些中学语文课本。书前,置一帧海子少年时代的照片,一个英俊而纯真的乡村少年,一双有神的眼睛,让我倏然间不愿去问海子生前的琐事了。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每一句发问,对这两位至今健在却贫穷地活着的老人而言,是一把刀子——在痛失儿子的疼里,还需要被一个陌生人往上撒一把盐吗?在他们谈话的间隙,我去了后院,一片片棉田,绿绿地,构成这座院落的巨大背景。 稍许,辞别。归途中,不禁想起海子组诗《给母亲》里的几句诗。 母亲
老了,垂下白发
母亲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着安静的儿子
就像山腰安静的水
流着天空 ——这几句诗,像是长眠于家乡土坡上的诗人海子,借助轻风的嘴唇,对世界以及苍老的双亲的低声发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