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麻 武 印 象

2021-12-23抒情散文西北一品狼
大文豪余秋雨先生游遍祖国各地之后写出《文化苦旅》的著作,他从自然的山水中看到了历史的踪迹,从而引发出人生的沧桑,所以“一路走来,不免沉重、苦涩了些。”然而我从麻武走来却恰恰相反,我为这之前的短见和无知而羞愧,我也为我们拥有这样的乡村而骄傲,……
  大文豪余秋雨先生游遍祖国各地之后写出《文化苦旅》的著作,他从自然的山水中看到了历史的踪迹,从而引发出人生的沧桑,所以“一路走来,不免沉重、苦涩了些。”然而我从麻武走来却恰恰相反,我为这之前的短见和无知而羞愧,我也为我们拥有这样的乡村而骄傲,欣喜之余,平—平心跳记下了这篇——         麻 武 印 象
               一   当记者近六年了,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的二十多个乡镇几乎跑遍,唯麻武乡除外,但我并不觉是憾事,因为在世人眼里她只是贫穷落后愚昧的代名词。
盛夏六月,一个采访任务使我来到了麻武,出乎意料,这个最晚认识的乡村竟重重撞击了我的心房,让我深深留恋,久久回味,无以自拔。               二
  驱车出城向西驶入太统山脉,我们向麻武进发了。车奔驶在蜿蜒山路上,车后腾起滚滚黄尘,路边的山体、田地、屋舍、树木便无一遗漏的笼罩在了黄土烟尘之中,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已经远离喧嚣繁华的城市,高耸的钢筋混凝土楼群、重金属音乐陪衬下的精品店和撑着各式各样玲珑剔透太阳伞的摩登女郎都已随着腾起的黄尘渐渐远去,而且愈来愈远。

  陡峭的山路盘肠错节,车加大了油门急速地甩过一个又一个弯。我们抓紧了把手丝毫不敢松劲,身子剧烈地左右摇晃,两旁的景致变得单一起来,目光所及的是,远处浪涛般灰蓝色绵延天际的山体,层层迭迭,由远及近,身处其中、正在翻越的也是无边无际的山,耳边听着的是大家在热烈讨论着关于山的话题:这些山的名称以及它们都属于什么山脉......突然感觉到人是极为渺小的,在这大自然的造化面前,在这庞大的山面前,置身于这到处是山的环境中,人比之山来只仿如这山中一石,山上一木,微不足道。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且少年英气正盛又不免狂妄,在年岁增加、阅历增多后,比如走过这样山大天阔的地方后,我想他也会陡然变得谦虚谨慎起来,不由得做人和作文都会少了几分浮躁和不可一世而多了几分平和厚重吧。置身于这纯粹的自然,人也感到了一种抛弃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功名利禄及一切世俗的豁达。刚进山便受到了把这样的启迪,这也许就是麻武送给我的见面礼吧,我已经稍稍改变了对她的成见,有点喜欢她了。           三   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麻武乡,在乡政府稍做休息后我们便开始向此行的目的地十万沟进发。   十万沟位于麻武乡西部的城子村,北与崆峒山遥遥相望,西与宁夏泾源县白岩河接壤,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原始而神秘的风景游览区。我们此行正是为了拍摄她的风光,将她神秘的面纱揭开,把她迷人的风姿展现给世人。   到达城子村,我们邀来当地的村支书作向导,并准备好了绳子、匕首之类的备用品,然后徒步开始了我们的十万沟探险之行。
我们走在倾斜的草地上,呼吸着散发出泥土清香混和着青草、牛羊粪便的特殊气息,大步流星地走着,转过一个弯度,回头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我们走过的草地之所以倾斜,因为下边便是万丈悬崖,每走过一个山嘴便看到,其实人总是在这样的悬崖边上行走的,于是便多了几分小心,也真正体会到这里奇异的地貌结构,真是山大沟深。走过1个多小时这样的山路后,带路的韩支书提醒大家,“现在开始下沟了,路越来越难走,都要注意安全。”这下我们真正是在悬崖上攀援了。说也怪,别处的山光秃秃的,而到了这里竟林木茂密,许是这里的山果然有些仙气罢。下沟的路的确让人感受到了惊险,有时路窄得只容得下一只脚,人贴着崖壁,拽着草拉着树枝前行,有时候干脆没了路,一块凸出的大石头横在面前,人便要踩着、攀着石头的棱角慢慢下行,山间气温并不高,但大家都出了一身汗,这才悟出了,不摒弃浮躁、鲁莽、怯懦、脆弱是不能安全到达十万沟沟底的,而拥有沉稳、机智、勇气和毅力的人一定会在付出艰辛后到达这仙境般的十万沟。   终于到了沟底,带着惊魂不定审视一下上下左右前后便会感到:真是另一片天地。   抬头仰望,如刀切斧劈般的巨石山崖就在头顶仿佛扑面而来,两山夹隔出的一线天更衬出山峻谷幽。转换一个角度,山便显出一种姿态,不停地变换视角,山便现出千姿百态,于时而秀美时而雄浑中抽象出俊男美女般令人迷醉的神态。有人说:“十万沟以山为骨,以林为肉,以水为魂”。此话不假,山还没有让你回过神,水便已到了眼前。十万沟底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若这河是滋养山的源泉,这大山便是被其萦绕托起的巨大盆景。河的中上游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形成数十条瀑布群,瀑布一泻而下,形成了三个水潭,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潭、二潭、三潭。大潭上有三块巨石,形成一个“磊”字,潭水碧绿如翡翠,潭深数十米;二潭在一堵青石屏风似的岩石下面,潭水宛如一面宝镜倒映着如画美景,仿佛在记录着千百年来这里发生的世事变迁;三潭里常有鱼儿嬉水,若遇到雷雨天,鱼儿逆游跃出水面三尺多高,情景甚是有趣,当地人称为“鱼跳龙门”。相传泾河老龙王被魏征斩后,三个龙太子便分别藏身于这个三个潭中。这样的传说使十万沟不仅仅拥有如画的自然风景,更赋予了她神奇、悠远的人文文化。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了,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使十万沟拥有了更深的底蕴。
石人洞、蜂王洞、松树梁、蟒蛇岭、将军崖、老人石、飞来石……,一个洞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崖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故事寄托着当地人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拜,其实这些景致的形成只是典型奇特的丹霞地貌的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里拥有了传奇的景致和探险、科研、旅游的价值,麻武人不能不感谢老天赐予的这块魂宝,也许正是世代勤劳朴实的麻武人感动了上苍而降福于此吧!   还有一段传说,麻武人逢人便讲,世代相传。说的是当年黄帝在统一北方时,遇到了强敌蚩尤,大战开始后,蚩尤祭法,浓烟似的大雾弥漫了七天十夜,弄得黄帝手下的大将应龙和花豹在轩辕谷迷失了方向,把十万人马带进一条大沟,这条大沟就是现在的“十万沟”。等黄帝造好指南车,被困三月之久的兵马已全部死去,只有应龙和花豹逃出围困,登上杨家山向北方眺望黄帝,也称“仰驾山”,杨家山至今还有“花豹岭”,“花豹岭”附近有神仙脚印,传说是花豹蹬踩留下的。后来,黄帝又派大将花豹领兵驻扎在麻武境内的城子村,那时候有古城址,在古城址附近有块百亩大平场,是黄帝时的练兵场,叫“教场坪”,后来演变为“城子”和“教坪”。仓房梁相传曾是黄帝战蚩尤时屯存军粮的库房。站在古人曾站过的地方,用与先辈相同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中便张开联想的翅膀,想象着这里曾闪动着的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骠悍之士奋勇杀敌,此时此地人、自然、历史便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四    沉浸在美丽的风景与传说中,我的心已与十万沟紧紧相系。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有人提醒大家:“已是傍晚六时,若不赶快上山怕是按天黑出不了沟了!”大家这才从仙境回到了现实中,于是自嘲曰:“真不想走了呵!”

   下山容易上山难。不经常接受体力锻炼的我在精疲力竭之后,又面对着直插云霄的悬崖真是有登天之难。这时淳朴的麻武人不由分说一把抓起我的手,我便被拉着、拽着上了山,可到现在我也只知道拉我的小伙子是麻武乡政府的,大家喊他“小朱”,甚至连一声感谢都没说。麻武人就是这样。

  到达山顶时,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正要退去。山里的傍晚别有味道。田地里干活的人们吆着牲口回来了,串串牛铃声回荡山间,静谧的村子顿时生气盎然,袅袅炊烟升起,淡淡的烟雾缭绕在村子上空,我感觉自己从仙境回到了人间,阵阵暖意涌上心头。
热情的麻武人站在自家门口,等待着我们的归来,盛情邀请下,我们踏进了一家农户的院子。主人家虽然没有现代家具、时髦电器,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桌上还摆放着一瓶花,可见女主人的心境,这把我对贫穷的麻武人的成见一扫无余,还不由地敬重起他们。

   吃饭了,洋芋饼饼、荞面搅团、荞面饸饹、蕨菜,这样的农家饭在麻武人的案头做得格外地道,饿了一天的我们狼吞虎咽起来。我与主人家的长辈,一位六十岁的大爷攀谈起来,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艰苦,地大而薄,农民的日子更加辛苦,所以他的面容要比实际年龄老得多,瘦削干枯的脸庞上深深的皱纹刻录着他一生的艰辛。大爷说以往政府也想到过让麻武人迁出去,迁到条件好的地方去,可踏着祖先足迹繁衍至今的麻武人不愿走,他们在这里生存还要发展这里。说到“发展”一词,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眼前这位黑瘦的老农的思想竟没有被大山隔断,他还能紧跟时代思索着发展。他说:“麻武要发展,开发十万沟旅游是条出路,十万沟要开发必须要开一条路出去……”,听着听着,我真的为我以往的偏见而羞愧难当了,麻武人虽然贫穷,但麻武人不愚味不落后,他们从老到少,从农户到政府都在思考着改变现状,他们在致力于改变贫穷。   吃过饭,我们要告别了,我愧欠地问热情的麻武老乡:“下次我从城里来给你们带点什么,你们需要什么?”他们笑着连连摇头:“什么都不要!”其实他们很穷,什么都需要,但他们又的确什么都不缺!这就是麻武人。

  回城的路上,夜已深沉,乡间的夜色很美,星空仿佛离我们很近,远处星星点点的亮光让人浮想联翩。我没有想到麻武和这里的人们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版上,政府即将打开麻武十万沟的旅游通道,到那时,麻武人一定会和他们的家园富起来、美起来,那该有多好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