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乡村师范旧事之五十一

2021-12-23叙事散文雪笑
画卦台:中国西部的哲学之台伏羲赞木德凤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天象地。庖厨祭祀,网罟鱼佃。琴瑟以作,时通神轩。--曹植释迦牟尼悟得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在菩提树下;穆罕默德得到“蒙召”的启示,是在麦加城北的希拉山洞,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画卦台:中国西部的哲学之台
    伏羲赞     木德凤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天象地。
    庖厨祭祀,网罟鱼佃。
    琴瑟以作,时通神轩。
    --曹植   
  释迦牟尼悟得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在菩提树下;穆罕默德得到“蒙召”的启示,是在麦加城北的希拉山洞,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伏羲,俯仰天地感悟真理并画出高度概括其思想的八卦图,是在天水三阳川渭水河边一个叫做画卦台的小山上。   其实只是一个依山面水的土台台儿而已。   然而,鸿蒙初开人文未辟之时,这个土台台儿上却坐着一个人,一个圣人。他身披兽皮,腰缀野草。赤脚。很可能长发,还可能长髯。他炯炯的双目,仰观而又俯察,远望且又内视。他在土台台儿上陷入了对世界人生深深的思考。   他就是传说中的伏羲氏。   他最后把他博大深刻的思考,用世上最抽象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世界上从此也就有了一个让我们久久求索而难解的东西:八卦太极图!   土台台儿下面的渭水是浑浊的,浑浊的渭水却哺育了人世间最清明的一双眼睛;土台台儿周围的山川是纷乱的,纷乱的山川却撑廓出了人世间最豁朗的一副胸怀!所以,所谓“先天下觉”、“与天地准”、“人文始祖”这些几乎至高无尚的美赞,相对于伏羲而言,只不过是落在他身上的几根草叶而已,远远不能道出他的伟大之万一。面对这位巨人,我们最好是保持沉默,像那一个土台台儿,默默地,不要说一句话。尽管我们读了很多的书籍,甚至答对了很多的考卷;尽管我们已经文明得不再衣兽之皮缀草之叶,不再茹禽兽之毛而饮奴隶之血;尽管我们思考过许多难题,研究过许多神奇……但是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土台台儿上,我们最好还是悄悄儿地,一句话也不要说。   坐在伏羲当年坐热过的黄土上,嘴里咬着当年他咬过的草茎,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土台台儿上,让我们也望一望当年的那片云天,也瞰一瞰当年的那方山川。一样的秋风吹过,让我们也感受其肃杀;一样的春雨落下,让我们也体会其新生;一样的逝水东流,让我们也领悟其去而不返,波涌涛息。   至少,让我们在这个土台台儿上坐一坐,静静地,在这一方充满了哲思和智慧的空气里沐浴片刻。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是我喜欢这么做,而是我觉得必须这么做。好象一个有病的人,他喜欢去医院么?但是他必须去医院!这一个土台台儿,就是当我迷惘,当我疑惑,当我烦乱难解的时候必须去的地方,而且必须默默地坐在那个地方,因为我必须尽可能地倾听,也必须尽可能地接受。   我得到的,其实不过是几味家常的草药:你找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了么?你生而逢时么?你居安思危否?……当我咽下这几个问题,当它们释然在我心中,我知道,那个土台台儿,我是没有白去的。   这个土台台儿,名叫卦台山,又叫画卦台,座落在甘肃天水三阳川。   明成纪(今甘肃秦安)学者胡缵宗《卦台记》云:“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其西北隅有台焉,羲皇画卦处也。”它“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是为三阳。川以台名,故画卦台之所在的那片方圆百里的富庶川原,亦名曰三阳川。地灵而后人杰,三阳川自古以来多文明俊秀之士。   三阳川画卦台是一个独得天地之灵气的平台,它形如龙头,突兀挺拔,西接渭水,东望三阳,群山环列,若揖若抱,以“伏羲卦台”之名列秦州十景之一。这里风古雨朴,远离尘嚣,除了鸟鸣,就是水声。“斜风疏雨到高台”,微风吹动青草,让人心情开朗,尘虑顿消。这里视野广大,目极天际,山下那条古老的渭水“S”型向东奔流,周围群山环拱,一派庄严。不远处龙马山、分心石与龙马洞等胜景,也与卦台山遥相呼应。龙马洞传说为龙马负图而出之处;分心石本当渭河中流,是秦州十景之一“渭水秋声”之所在。关于渭水秋声,天水地方志专家刘雁翔先生的描写十分精彩,为:“入秋时分,水落石出,而渭河澄清,流亦愈急;涛声转为激越,韵味十足,如古琴然。此时独登卦台,俯瞰渭河,放眼四野,秋风拂面,景物扑怀;追思羲皇业绩,顿觉心境高古,苍然慷慨。”   所以这里最适合于那些智慧超人者的冥思遐想。佛子可以在此行禅,道士可以在此坐忘,而思想家可以在此“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思考“弥纶天地之道”。伏羲就是这一方其貌不扬的土地上应运而生的一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当年,鸿蒙未辟人文未开之时,伟大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据说就是在这儿,背山且临水,衣兽之皮,缀树之叶,食草之实而仰观天上风云的变幻,俯察地上鸟兽虫鱼的痕迹。他当时可能长发,也可能长髯,还可能双目炯炯。一句话,他在这儿面对着广大的世界和广大的内心陷入了深久的思考,而他那随着世界的低昂而俯仰的思想最后诞生了世界文明的瑰宝:太极八卦图!   那个其貌不扬的土台子,于是也就披满了哲学的万世荣光。   于是我就对这位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哲人当年在画卦台上登高望远的情景,一直充满着想象与向往,我觉得那真是人世间最美好也最潇洒的一个形象:长水之畔,长风之前,面对着我们的世界做长长的思考,长长的感悟。那是与神的对话啊,那也是与神的共舞!   历史传说中的伏羲,几乎是全能全知的化身,用天水学者文长辉的话说:“人们更多地赋予伏羲以神性,他像风信子一样因风而生,人首蛇身。人们也在伏羲身上集中了更多的创造和梦想:伏羲引导先民弃穴巢而定屋舍,去生食而择炝食,离裸身而饰兽衣,断杂居而始嫁娶。伏羲也曾折木为琴,而有音乐;以书契代结绳,而有纪事;纪常行五龙,而有记时;伏羲更观天地万物,画八卦、作河图、绘洛书而通自然、生命之至理臬真。”(《走进天水》)恩格斯的传世名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应该是很幸福了。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我想这样的评价,对伏羲也是适合的,因为他也正是这样一个全知全能型的伟人。和马克思所有的发现中以“剩余价值”的发现最为杰出一样,伏羲最让人敬仰的,是他的始作八卦,是他的肇启文明,是他的非凡思想。“一画开天”“先天下觉”八个字,是伏羲一生中最大的光荣。   日月运行于我们头上,世界一寒一暖,造化对我们人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世界早就等待着人类的杰出者通会其变,极研其数,以成天地之文而绘天地之象,天将此大任,降在了古代天水人伏羲的肩上,而他也光荣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使命。他创立的八卦学说,其根本就是阴与阳这一组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概念,它道出了万事万物皆处于无时不有的运动变化之中的自然法则,并且道出了万事万物自身内部无时不有的矛盾转化过程,它那“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的阴阳理论,可以说穷尽了天下的一切真理。而这一切来自于他纯洁的感物而动的自然情愫,体现着那个时代中国人观物取象的朴素哲学观。他将理性的概括与直觉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自然物象上升到理性符号,高妙地把握住了世界宇宙的普遍规律。   伏羲和他的部落后来也曾不断东迁,从渭水流域向黄河流域,从黄河上游到黄河中游,伏羲后来死在现在河南淮阳一带,那儿历代修建的太昊伏羲陵,就是这位一代伟人永远的居所。然而他的画卦台却同样也永远地坐落在大西北那个偏僻的一隅,那是中国人思想的一个故乡与圣地。现在,人们纷纷西行千里来到甘肃的天水,来三阳川朝谒我们的人文初祖当年冥思遐想的画卦台,人们溯流而上,来到我们民族伟大哲学的源头,人们的足迹所过之处,一条向西的哲学之路,就与那条向西的丝绸之路相映而生辉。应该说这是我们西部的骄傲之一,因为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八卦学说,曾让孔子“韦编三绝”的《易经》,确确实实就是西部的土地上最早产生的思想硕果。   到了金代,人们开始在卦台山上修建庙宇祭祀自己的人文初祖,其后元明清历代重修,规模扩大,完整的建筑群落形成。1966年,文革浩劫开始,山上庙宇全遭破坏,瓦砾遍地,一片萧然,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明代大钟、伏羲铁像及众多碑刻)遗失,山上17棵明代种植的高大古柏,按九宫八卦之数排列,“如龙如虬”“上干云霄”,不幸也在这场浩劫中被部分砍伐。卦台山极为重要的文物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简称卦盘)也差点被毁,幸得一村民收藏,方得以善存。此盘材料奇特,似铜似木,非铜非木。底呈正方形,刻图成圆形,直径64厘米,盘上刻有二十八宿星相图、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先天六十四卦,细致精美。   1982年以来,山上建筑次第恢复。今日的卦台山,正在和我们日益美丽富饶的家乡一起,走向它光辉的明天。   卦台山最早称白鹿山,据说一直到清代,三阳川一带还时有白鹿出没;后曾称蜗牛堡,因为在一般人众眼里,它也确如蜗牛;从山上开始修建祭祀伏羲的庙宇以来,人们渐渐改称为卦台山或者画卦台。   人们渐渐认识到了它在中国文明史上独特的地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