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砚对水的渴望

2021-12-23抒情散文沙封

砚对水的渴望——读洮砚不知道那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在翻阅洮砚的资料时,我一直很难相信,她是黄河的支流。因为她是那么冰清玉洁,是一个玉女。黄河的多少支流上,只有洮河的女儿可以在河边浣洗长发,她是黄河这棵大树上唯一的绿枝。在我的想像里,那是一……
砚对水的渴望
   ——读洮砚
     不知道那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在翻阅洮砚的资料时,我一直很难相信,她是黄河的支流。因为她是那么冰清玉洁,是一个玉女。黄河的多少支流上,只有洮河的女儿可以在河边浣洗长发,她是黄河这棵大树上唯一的绿枝。   在我的想像里,那是一条满是游着翡翠鱼的河。将洮河石比作一条条活的鱼,是多么贴切啊。   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说:“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出水后的洮河石,被人们称作辉绿岩。洮砚石质坚细莹润, 发墨细快生光。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它保湿利笔,纹理如丝。绿色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有墨绿、碧绿、辉绿、翠绿、淡绿、灰绿等色相,带黄标者更为名贵,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说。最上品的,是“鸭头绿”和“鹦哥绿”。   一台洮砚就是一条活着的鱼,水赋予以灵性,所以她离不开水。从水中取出,再用她盛水,这里有一个意念的转折,人们说,玉是需要水养的,洮河的鱼不能没有水,这样的转折也许只有艺术才能完成吧,这是不是洮河石的宿命?
  几万年前,奔腾的洮河,在流经喇嘛崖时,碰到崖脚后掉头拐向西北,绕过崖去,在喇嘛崖脚处正好是一个大旋窝。后来,由于水位下降,岩石出露,原来位于水面的石窝子均已上升到半崖。谁也不知道,这个漩窝里,滞留了无数的鱼儿,那是玉石的鱼,喇嘛鱼。喇嘛鱼最大的特征是膘肥肌嫩,而且越近河边越润朗。肤肌厚实,色泽明艳,筋骨稀少。上等的玉鱼儿,她的眼睛还是睁着的,仿佛随时会从你的手里滑落出去逃走。活鱼儿质肌翠绿,膘色金黄,且含大量水纹、云纹、气纹。有些石料中多种纹络相间,天然绘成奇幻的图案。明清时,在此处采石,要等到枯水期编筏掘坑,下层矿带紧贴水面,洞窟要进入水下。这就是赵希鹄所云:“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的根据吧。   与喇嘛崖仅隔一二里的水泉湾里,还有一群鱼,叫水泉鱼,很象人们食用的黑鱼。它肌肤细嫩温润,但色泽却比崖石稍深,石膘也多为白色,还有奶油色,或土黄色中带有小黑点。石膘层比崖石较薄。纹络较清淡,有细线型水纹和淡色气纹。由于石料多接近地表,所含杂质也比崖石稍多,大多为白色玉筋瑕,其中也偶尔出现红、黄细线。   在纳儿村,还有一种玉鱼儿,她就如海里的石斑鱼了。石肤表面的膘色焦黄,大多带有小黑点,亦称这类膘曰“墨溅霞”。肤层较薄,色泽也较暗。石肌结构不甚均匀,硬度分布也有差别,尤其是水纹石料,色深处硬于色浅处。石料的色泽稍浅于水泉石,翠绿中夹有青灰成份。其石理比起崖石和水泉石,就显得“肌瘦膘薄”了。纳儿石中的杂质“筋骨”量也多于崖石和水泉石,“筋骨”中有黑红断瑕、白硬筋。石肌分红、紫、绿三色。   还有一种很小的鱼群,名字是古人起的,叫“玄璞”。原产于卡古直沟。石质较细润,带有较多的杂质脉络及朱砂点,贮量极少。近年在藏巴洼鹰子咀的矿带露头处曾采掘出一小批色泽墨绿的洮砚石料,通体晶莹如墨玉,黑中透绿,堪称“玄璞”,石料表层且带有白色油脂膘,石质细密。石质仅为洮石中的中、下品,但因其色泽晶莹如玉,深受收藏家们的宠爱。   洮河是一条有着多鱼种的河流,她的怀里到底有多少玉石鱼种在嬉戏,只有洮河知道。   最早走进这块土地的,只能是士兵。包舍口,原曾名“宝石口”,不知始称于何时, 据说大宋朝王陬将军翻越露骨山,平定洮、岷、河、湟诸州之后,在各地设关立卡,分派兵丁驻扎镇守。那时洮河两岸的植被覆盖良好,水源充足,洮河水位很高。有一山西籍卢姓配军,一身出类拔萃的雕刻手艺。有一天,他巡哨于洮河口,口渴异常,就用手掬水解渴,突然发现水中有一片翠绿晶莹的石头,绿质黄章,绚丽异常,真象一条活鱼啊。他双手捉住,那尾鱼在手里,柔韧随和。遂带回营中逐日琢磨,按其形态雕成了一幅喇嘛佛像。石面光滑如玉,当石表被汗水津湿时,石中竟透出缕缕神奇的纹理和点点金星,真是一块宝石。从此,“宝石口”的地名留传至今。此村位于九甸峡南口,洮河东岸。村中今有两块大平滩地(仅有此两块川地、余皆为山地),一块称“校场里”、一块称曰“古城”。   矿物学家的判断印证着我的想像:洮砚石料矿带在地质上称为古生代的泥盆系,洮砚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是一种由沉积在水盆地中的细泥型物质形成的岩石。当这个泥盆的地势随地壳变动渐渐抬高,盆里的石就变成了山,变成了岩。   洮砚矿带濒临洮水,由温润之气精养,矿体中水份充足,石料抛光后手感滑腻,呵之即出水珠。洮砚的特征就是水的特征。是洮河水洗靓了卓尼女儿的秀发,洗出了石头的灰绿色、翠绿色、暗红色,还夹有黄、白色脉络。那四处漾开的色泽,典雅而温情,以翠绿色为主,那赤紫与暗红,我一直固执地认定,那是从石壁上倒映入水中,烙在玉鱼儿身上的花。绿色使人联想到碧绿的洮水和岸边的苍松翠柏,象征著和平、生命、春天,洮河石不就是大自然不绝生命力的再现吗。   有多少洮砚,就有多少只洮河鱼渴望的眼睛。那是对水的渴望。她的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在没有水的日子里,她缄默着,一旦书画家注入一汪清水,她的眼睛就睁开了,原来她有一只多么美丽的眼睛啊。在这些石鱼的眼里,都是天空的色彩。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的鱼眼,形如脂膏凝成,油腻光滑,丰腴若脂,呈贝壳光泽。有的金黄、浅黄,有的奶油色、纯白。喇嘛鱼的眼睛,色泽俏丽、纹色奇幻,那是一种富于幻想的鱼吗。有的鱼眼中,有水纹、云气纹组成的混合型纹脉,那是否是一只仙鱼?   是水洗出了洮砚的纹路。宋黄庭坚诗曰:“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洮砚自宋代驰名以来,就被冠以“绿漪石”的美称。这里的“风漪”、“绿漪”即指洮砚的石纹。“漪”即水波浪纹,再加上“风”,当然就显现出那涟漪千层,碧痕历历的天然景致。洮砚的石纹大部分呈现水波纹状,有着千变万化、奇幻无穷的自然形态。那是水的流向,水的脚印,水的媚姿。那是砚对水的深切渴望,这份渴望,贯穿每一条洮河玉石鱼的一生。   洮河的水浅了,一年年地浅了。现今因为洮河两岸植被破坏严重,许多山泉小溪枯竭,再加上河床的自然切割,洮河水位日趋下降,洮水流量仅剩解放初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下层矿坑离水面的距离越来越高,受日照过多,风化严重,石质很差,反而无人开采。   洮河源自甘肃、青海相邻的西倾山东麓,经岷县而北折,入卓尼县,去永靖县城左流入黄河。她还能奔走多久?   藏在洮河深水处的鸭头绿、鹦哥绿,那两尾珍稀的鱼,碧绿润泽,身上有回曲纹的纹丝,或如波翻浪滚,或似云涌霞飞,雅丽而柔嫩得令人怜爱,然而,她们还能嬉戏多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