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镇,那渐远的年事
2021-12-23抒情散文缥缈孤鸿
在城里的日子久了,对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而周围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在说,现在的年越过越没有滋味了,想想好象也是。城里的年,到腊月三十这天才有些气氛,却也无非是一串鞭炮炸响之后的一桌并不稀罕的晚宴,然后是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人口多的人家还……
在城里的日子久了,对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而周围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在说,现在的年越过越没有滋味了,想想好象也是。
城里的年,到腊月三十这天才有些气氛,却也无非是一串鞭炮炸响之后的一桌并不稀罕的晚宴,然后是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人口多的人家还张罗包包饺子,人口少的人家在撤下那桌并未吃掉多少的菜肴时就已在发怵,干脆就省掉了年夜饭包饺子这道程序。在交夜的时分,再燃一挂鞭炮放几个烟花,这年就算是过了。 稍有些年纪的人会说,现在的日子,天天就象过年,所以,人们盼望过年的心情远不如以前迫切了。 说着说着,就突然怀念起那早已走远了的小镇年事。 进入腊月,小镇就在为年忙活了。“腊月八,家家锅里啪嗒嗒(音ta)”。小镇人家的腊八粥,是小米煎熬成的,那时的腊八粥可不是现在人们配制的红枣、莲籽等等主料配料加起来非得八样的那种腊八粥,有小米的人家就是单单的小米或者用葱花呛了锅加了盐的小米粥,没有小米的人家,就是用玉米面和切成块的洋芋一起煮的馓面饭,吃时从浆水缸里捞一大碗酸菜拌些盐、蒜泥和辣椒,图的就是能听到和熬粥一样的声音,能过一个有声有响热腾腾的年。 吃过了腊八粥,小镇的集日就热闹非凡了。年的影子似乎就触手可见了。 小镇地处三县交界地,集日一向红火。而腊月的小镇集日,更是人山人海,四邻八乡的人们,都要来集上逛逛,有时候大清早出门,到天快黑时才返家,手里并没有添什么物品,但还是会兴致勃勃的逛完二三里路长的集市。那些手头拮据的乡民,往往都是早上出门时吃一个酸菜秫秫(高梁)面馍或者一碗浆水玉米面片片,走上几十里山路来到小镇,先到粮食市场看看,再到猪羊市场转转,柴火市场是一定要去的,菜水市场也还是要问一问的。然后再进到小镇唯一的商店问问洋糖咋卖、花布一尺几角,再到供销社瞅瞅煤油、摸摸麻叶,饿了,紧一紧黑棉袄上的黄草绳,渴了,咂巴咂巴干裂的嘴唇,再继续走着看着,只是为了感受日渐浓烈的年的气氛。 手头稍微富足的人家,就要从容一些,他会在自己需要买的物品前面看了又看,货比三家后才下决心在自己认为划算的那一家驻足、讨价还价,成交后带着满意的神情离开。回家前还会记得给孩子称上几角钱的锅盔馍、数上几角钱的洋糖。 那时候,小镇是逢初五、初十有集,三四个集日后,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家家户户扫房、送灶爷的日子。小镇上的人们说在这一天总会说一句话:“有钱没钱,房扫净了过年”。先是把上房里几件简单的家具抬到院子里擦洗上几遍,再用新扎或者新买的糜子笤帚把房子的旮旮旯旯细细地打扫一遍。这一项工程大约得大半天的时间,到了下午,就该是送灶爷上天的时候了。常年做饭的婆婆媳妇洗净了手,用早已做好的麦芽糖在贴在灶墙上的灶爷的嘴上抹一圈,再上一柱香,供一副献盘,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回府报平安”,恭恭敬敬地送灶爷上天庭。 接下来,就是蒸过年的馍馍了。吃了一年玉米秫秫面的农家人,过年时一定要蒸白面馍馍的。就算为了节省在白面里掺杂一些玉米面,那蒸出来的馍也叫白面馍馍。蒸馍要分大馍馍和小馍馍,小馍馍比大人的拳头略小一些,大馍馍有半斤面的有一斤面的,最大是二斤面的,上面点几个红红的梅花印,蒸出来后特别诱人。小馍馍是自家人吃和正月里走亲戚回礼用的,大馍馍是送比较姻亲用的。 馍馍蒸好后,就是杀猪了。那时候,小镇绝大数人家养猪,但不是家家都会杀猪,有的是亲房几家杀一头猪,也有一家杀一头猪的人家,但这样的人家也不是把一头猪的肉全部用来自己吃,大部分肉会卖掉,留下的是些猪头、下水和一些部位不太好的肉。猪杀倒了,年算是准备得差不多了,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年了吗?”这时候的“年”,是圆满的意思。被问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乐呵呵地回答“年了!年了!”是为了给将要到来的新的一年讨个吉利的口彩。 三十下午,各家已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锅里煮肉的香味和炊烟一起飘荡,三三两两的炮仗声已渐次响起,贴春联、接先人,给祖宗牌位上香磕头,期盼了一年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跳着叫着,点响一个个炮仗,一个喜庆的大年就这么到来了。
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一家人围在新换的红红的炕桌上,开始吃年夜饭了。先是煮好的肉骨头,一人一份分好,再就是一人一碗烩菜,这时的烩菜已不同于平常了,除了萝卜、白菜外,还有烧豆腐、粉条、切得薄薄的肉片。家境好一些的人家还会有肉丸子,这样的人家往往不吃烩菜,而是吃“锅子”,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砂锅,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欢欢喜喜的氛围中,一切都年了。 吃完了年夜饭,就开始守岁了。那时候没有电视,守岁的人们都是坐在热热的炕上,煮一壶酽酽的罐罐茶,炒一盘葵花籽,说着话,打着扑克牌,守候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的早上,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去亲房亲戚家拜年,这是他们挣得压岁钱的时候。这一的早晨,绝对没有一个孩子会想着睡懒觉不起床的。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一年里唯一的一次机会。 初一的早饭,是臊子面。吃过细细的长长的飘着细碎的肉臊子、青青的蒜苗和芫荽、红红的油泼辣子的臊子面,拜年的孩子们便蹦跳着出发了,进得门去,嘴里喊着“爷爷达达姑姑姨姨,给您拜年来了!” 跪地就磕头。早有大人把准备好的崭新的一角两角的角票塞到孩子的手上,再抓取几颗洋糖几颗核桃装进孩子新衣服的口袋里,说几句吉祥的话,这孩子的年算拜好了,该换下一家了。
从初一到初六,小镇上的人们就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平日不大走动的人家,这时也得去问候一下。初六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社火活动便开始演练了,戏场里的秦腔也开始日一场晚上场的上演了。忙碌了一年的小镇,在此时是最消闲的时候。 小镇最欢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来自小镇及小镇周围的几十支社火队和来自三县四邻的人们,把小镇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小镇的社火,以高台和高跷最好看。那些戏里的人物场景,被小镇上最好看的五六岁的男孩子扮演着,在高台上叫所有的仰望着赞叹着,而那足有两米高的高跷则是由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扮演。八仙过海、杨家将、三国演义里的英雄好汉,全都在这一天汇聚在一起,任小镇上聚集的人们评说。 社火演完了,戏也唱罢了,小镇的年,算是过完了。小镇的人们,又将在渐渐淡去了的年味中,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在辛勤的汗水里,播种下一个丰年。
城里的年,到腊月三十这天才有些气氛,却也无非是一串鞭炮炸响之后的一桌并不稀罕的晚宴,然后是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人口多的人家还张罗包包饺子,人口少的人家在撤下那桌并未吃掉多少的菜肴时就已在发怵,干脆就省掉了年夜饭包饺子这道程序。在交夜的时分,再燃一挂鞭炮放几个烟花,这年就算是过了。 稍有些年纪的人会说,现在的日子,天天就象过年,所以,人们盼望过年的心情远不如以前迫切了。 说着说着,就突然怀念起那早已走远了的小镇年事。 进入腊月,小镇就在为年忙活了。“腊月八,家家锅里啪嗒嗒(音ta)”。小镇人家的腊八粥,是小米煎熬成的,那时的腊八粥可不是现在人们配制的红枣、莲籽等等主料配料加起来非得八样的那种腊八粥,有小米的人家就是单单的小米或者用葱花呛了锅加了盐的小米粥,没有小米的人家,就是用玉米面和切成块的洋芋一起煮的馓面饭,吃时从浆水缸里捞一大碗酸菜拌些盐、蒜泥和辣椒,图的就是能听到和熬粥一样的声音,能过一个有声有响热腾腾的年。 吃过了腊八粥,小镇的集日就热闹非凡了。年的影子似乎就触手可见了。 小镇地处三县交界地,集日一向红火。而腊月的小镇集日,更是人山人海,四邻八乡的人们,都要来集上逛逛,有时候大清早出门,到天快黑时才返家,手里并没有添什么物品,但还是会兴致勃勃的逛完二三里路长的集市。那些手头拮据的乡民,往往都是早上出门时吃一个酸菜秫秫(高梁)面馍或者一碗浆水玉米面片片,走上几十里山路来到小镇,先到粮食市场看看,再到猪羊市场转转,柴火市场是一定要去的,菜水市场也还是要问一问的。然后再进到小镇唯一的商店问问洋糖咋卖、花布一尺几角,再到供销社瞅瞅煤油、摸摸麻叶,饿了,紧一紧黑棉袄上的黄草绳,渴了,咂巴咂巴干裂的嘴唇,再继续走着看着,只是为了感受日渐浓烈的年的气氛。 手头稍微富足的人家,就要从容一些,他会在自己需要买的物品前面看了又看,货比三家后才下决心在自己认为划算的那一家驻足、讨价还价,成交后带着满意的神情离开。回家前还会记得给孩子称上几角钱的锅盔馍、数上几角钱的洋糖。 那时候,小镇是逢初五、初十有集,三四个集日后,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家家户户扫房、送灶爷的日子。小镇上的人们说在这一天总会说一句话:“有钱没钱,房扫净了过年”。先是把上房里几件简单的家具抬到院子里擦洗上几遍,再用新扎或者新买的糜子笤帚把房子的旮旮旯旯细细地打扫一遍。这一项工程大约得大半天的时间,到了下午,就该是送灶爷上天的时候了。常年做饭的婆婆媳妇洗净了手,用早已做好的麦芽糖在贴在灶墙上的灶爷的嘴上抹一圈,再上一柱香,供一副献盘,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回府报平安”,恭恭敬敬地送灶爷上天庭。 接下来,就是蒸过年的馍馍了。吃了一年玉米秫秫面的农家人,过年时一定要蒸白面馍馍的。就算为了节省在白面里掺杂一些玉米面,那蒸出来的馍也叫白面馍馍。蒸馍要分大馍馍和小馍馍,小馍馍比大人的拳头略小一些,大馍馍有半斤面的有一斤面的,最大是二斤面的,上面点几个红红的梅花印,蒸出来后特别诱人。小馍馍是自家人吃和正月里走亲戚回礼用的,大馍馍是送比较姻亲用的。 馍馍蒸好后,就是杀猪了。那时候,小镇绝大数人家养猪,但不是家家都会杀猪,有的是亲房几家杀一头猪,也有一家杀一头猪的人家,但这样的人家也不是把一头猪的肉全部用来自己吃,大部分肉会卖掉,留下的是些猪头、下水和一些部位不太好的肉。猪杀倒了,年算是准备得差不多了,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年了吗?”这时候的“年”,是圆满的意思。被问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乐呵呵地回答“年了!年了!”是为了给将要到来的新的一年讨个吉利的口彩。 三十下午,各家已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锅里煮肉的香味和炊烟一起飘荡,三三两两的炮仗声已渐次响起,贴春联、接先人,给祖宗牌位上香磕头,期盼了一年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跳着叫着,点响一个个炮仗,一个喜庆的大年就这么到来了。
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一家人围在新换的红红的炕桌上,开始吃年夜饭了。先是煮好的肉骨头,一人一份分好,再就是一人一碗烩菜,这时的烩菜已不同于平常了,除了萝卜、白菜外,还有烧豆腐、粉条、切得薄薄的肉片。家境好一些的人家还会有肉丸子,这样的人家往往不吃烩菜,而是吃“锅子”,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砂锅,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欢欢喜喜的氛围中,一切都年了。 吃完了年夜饭,就开始守岁了。那时候没有电视,守岁的人们都是坐在热热的炕上,煮一壶酽酽的罐罐茶,炒一盘葵花籽,说着话,打着扑克牌,守候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的早上,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去亲房亲戚家拜年,这是他们挣得压岁钱的时候。这一的早晨,绝对没有一个孩子会想着睡懒觉不起床的。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一年里唯一的一次机会。 初一的早饭,是臊子面。吃过细细的长长的飘着细碎的肉臊子、青青的蒜苗和芫荽、红红的油泼辣子的臊子面,拜年的孩子们便蹦跳着出发了,进得门去,嘴里喊着“爷爷达达姑姑姨姨,给您拜年来了!” 跪地就磕头。早有大人把准备好的崭新的一角两角的角票塞到孩子的手上,再抓取几颗洋糖几颗核桃装进孩子新衣服的口袋里,说几句吉祥的话,这孩子的年算拜好了,该换下一家了。
从初一到初六,小镇上的人们就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平日不大走动的人家,这时也得去问候一下。初六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社火活动便开始演练了,戏场里的秦腔也开始日一场晚上场的上演了。忙碌了一年的小镇,在此时是最消闲的时候。 小镇最欢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来自小镇及小镇周围的几十支社火队和来自三县四邻的人们,把小镇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小镇的社火,以高台和高跷最好看。那些戏里的人物场景,被小镇上最好看的五六岁的男孩子扮演着,在高台上叫所有的仰望着赞叹着,而那足有两米高的高跷则是由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扮演。八仙过海、杨家将、三国演义里的英雄好汉,全都在这一天汇聚在一起,任小镇上聚集的人们评说。 社火演完了,戏也唱罢了,小镇的年,算是过完了。小镇的人们,又将在渐渐淡去了的年味中,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在辛勤的汗水里,播种下一个丰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