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书信
2020-09-17抒情散文川媚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9 编辑
念及写信的历史,从十八九岁上大学离家时起,也不过十几年。说起来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似的。谁的抽屉里还不能找出两封书信呢?然而,最新的也不过到本世纪初
念及写信的历史,从十八九岁上大学离家时起,也不过十几年。说起来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似的。谁的抽屉里还不能找出两封书信呢?然而,最新的也不过到本世纪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9 编辑 <br /><br /> 念及写信的历史,从十八九岁上大学离家时起,也不过十几年。说起来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似的。
谁的抽屉里还不能找出两封书信呢?然而,最新的也不过到本世纪初。无可奈何花落去——怀旧,唯美,只是一种别时心境;电话电脑燕归来——发展,便捷,才是铿锵悦耳的时代脚步。
不料大学毕业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竟然要用缅怀的心情,说到我所经历过的那样一个短暂的书信年代了。
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宿舍楼里已经有了电话,但是一栋宿舍楼大多只有一部电话机,而我的同屋一位重庆女孩竟然一天可以收发好几封信。
那时写信的信纸,与现在的作业本纸质地上没什么大区别,有软面抄一样或软或硬的横格纸,也有红线条的方格作文稿纸。这些信纸大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带着大学校名的头衔,显得有点正式,而因为质地不够特别,又显得漫不经心。大学毕业多年以后,我收存过一种竖行红线的十行纸,但并没有用来写过一封通报什么事情的信,那信纸大约要配一管毛笔才像样,但当代人已经没有磨墨书写那样的古典情怀了。
大学时代,写信的时候一般心情平静,但信里大约并没有什么好心情。向双亲汇报思想并顺便索要生活费的时候,一个人不可能太心安理得吧,当然也不忍心向亲人诉说什么精神上的苦恼。在那种精神上的需要大于物质需求的年岁,只要前途光明,生活无忧,总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精神上的痛楚。如果在书信中透露几分失落的苦相,自己倒要觉出一点矫情和肉麻了。
只有一件事情不怕那纸上的肉麻——这事在中国民间传统中,总是想起来热说起来冷。爱情,一旦出现在纸上,总是恨不得肉麻到极致——仿佛自己的情书将成为传世之作,或者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当时你说起爱情的时候,会感觉是天大的事情,而根本不会感觉到肉麻。
那肉麻不是甜言蜜语的肉麻,而是一种难以辨识其滋味的深沉微苦的肉麻,形似自卑实则自负的肉麻,一种看似自甘堕落实则自命不凡的肉麻。总之,知识会在这些人的头脑里发挥作用,但不是把他们变得聪明,而是变得复杂了,聪明人会考虑自己的事情,复杂的人会懂得别人的事情。
无论过去多少年,甚至都会记得某些收到书信时候的情景,记得某种特别的信纸,某种心意的满足。这种心意的满足,现在得来更容易了,甚至不需要送信的第三方,甚至不论天晴下雨,不论朝朝暮暮,没有迟滞延误——是电话铃声的告慰,只是一条白底黑字的信息。
我在百无聊赖的国庆假日第四天的上午,抓住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想法——写一封信——有点像一个虚构的说法。当然最后确实是一个虚构或者想象,因为我没有了收信对象,我只能像平时一样,写给自己一篇文章,感觉也类似于写给自己一封信了。
为什么不可以虚构一下呢?我手头已经拿不出大学时候的信纸,但记得大学时候某个人写来的信的信纸,或者还记得其中的一些话——那种悲哀的带泪的话语,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语。那样的话语,似乎出自流行歌曲或者文学大师的情书。比如我是一个需要很多爱的人。比如没有什么是爱情的对手,除了爱。类似的这样一些完全是基于文学阅读的感情,可能就来自剖析心理病态的外国小说,比如《苔丝》,《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古今中外的文学和哲学名著,把年轻的心搅乱了。尽管在爱情和人生方面,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小说和哲学可以镜鉴的。因为中国的知识青年显然不会轻易相信外国小说中的死。在书本上,死亡是一切问题的终点,甚至是审美的需要。在生活中,除了自我解脱,死有什么审美价值,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说到我们把诗歌和小说当作饭食的中文系生活。我又有一些关于浪漫人生的记忆要加入进来了。中国社会的八九十年代,是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的时代。这些骄子一落到师范大学校园,一旦落入一个没有激烈竞争和无限未来的时空中,就像雪落到火里一样,感觉到身心飘缈骄傲全失。一个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是不可能有最好的前景的,但也还不是什么穷途末路。照着惯性走下去罢了。不光要走在被规范的老路上进行专业学习,还要走在没有什么希望的田野上,采摘自己的爱情或者婚姻之花——只有那些幸运儿,才能在大学校园里一次性走过而两方面丰收——谁知道在大学分配最后一关的残酷性和人类情感通常的善变性之中,爱情和婚姻能不能合二为一呢?
如果不考虑婚姻,单纯地在大学里爱一次或者许多次,那倒也就单纯了,大可以随心所欲地肉麻。创造一些令自己刻骨铭心的语句,也自然不在话下。但此时居然也想不起大学时期听到过的什么甜蜜情话。
我讨厌小镇生活的清苦。记得的是这样一句抱怨。大学中文系朋友在实习时候的书信里这么说。果然其后的工作就如愿落在了大城市。听说其家人也大多在沿海城市,我相信这是出于为将来的选择。我一厢情愿地想象着:其人的生活表面光鲜,但是内心却仍然摆脱不了自我怀疑。不消说其人的内心矛盾,使他变成一个看似消极实则进取的人。然而进取之路充满难度。我相信正是因为其太多的知识和本性的诚实,因为深重的内心矛盾阻挡了跻身向上的劲头。当我看到其人愈来愈多的颓废,无聊,便渐渐疏离了那样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派头。生活何其残酷,我们凭什么奢望完美。人人都有自己的腔调,但不要把玩世变成一种标榜,不要标榜一种书生气。书生气其实在社会上就是末落气。如果那书生气不激发生命,就会阻碍生命,使之成为一个悬空的生命,一个徒然炫耀书生优越感的生命。在常人看来,书生或许百无一用。但是在读书人心里,怎么可能妄自菲薄?我看到的反是一种变相的或许有些肉麻的不知何起的优越感。
大学男生在情书里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传达身在社会较高层的人富于悲剧性的命运感,其实就是一种肉麻,一种自我标榜,很能够打动知识女性的。大学女生在自己爱情生活的最初阶段,会以女性的悲剧,比如子君、苔丝或者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来警示自己,内心会因此充满悲剧的崇高感。爱情小说的审美情感是男女生私下里沟通时的共同话题。悲剧故事在任何时代都会展现它附著于某些深沉灵魂的魅力,而女生尤其喜欢模仿文学史上的悲剧人物和故事,在爱情和人生方面有意无意地给自己设下难以克服的障碍,最终糊里糊涂地使自己的人生沦陷于悲剧之中。人的意志力多么强大啊,悲剧故事就多半出于人的意志力。思想情感的悲剧如果不是世俗强加于人,那么便是知识在一个人的脑子里混杂不清。
总之,一切知识女性都成为女生们尊崇的对象,但是她们永远不清楚:初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终局,人生到底要怎样才能满足。女生们虽然识字,虽能读小说,但是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都是不够深入的,就是在情书里也不敢深入讨论,女生们害怕现实和未来。再说外国人的文学世界也不是中国人的现实世界,女生们大多明白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不会太把小说当回事。女生们说到底是孩子气的,是现实的产物,是脆弱的代名词。女生们也只是惯常地对付生活的琐碎,对灾难有坚韧的抵抗力,像是大地上的野草。大多数时候,仍然是家庭的意见,造就了女生们的婚姻,她们的甜蜜或者悲哀远景。那些外国的爱情故事算什么呢,只是一团飘在空中的带雨的云。我不想诽谤知识女性,我须申明:以上只是我对于生活的沉痛观察和反省,我说的只是我自己。一封信批评自己也解放自己,别人不需要对号入座。
我在书信里,当然也会肉麻,也被人批评过这种肉麻,但人总免不了肉麻。这封没有收信对象的信,从头到尾也在肉麻。自恋是肉麻的前提,人无不自恋,因而无不肉麻而不觉。写给自己的信,尤其免不了肉麻。人对于自身的一切,都充满了同情和爱情。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过去并不因为通讯不便,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短信,人们就不恋爱。人们在任何时期都要恋爱,更要自爱,所以也就脱不了肉麻。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电脑如此普及,而且又有那么多权力边缘的女性,那么多像我这样有点知识又偶得闲时的女性,这封书信也就不会面世吧。这封信看上去像是批评一切,批评男人和女人。但你一定要相信,我的初念是想把它写成一封书信,一封回忆性的书信,也许某人看到会以为是写给自己的书信。但是它最终成了这个样子,只适合自己,只适合自恋。
我凭什么要坐在房间里批评一切呢!我只是因为读了王小波的情书,心里充满幸福——读了这个人的情书就会爱上他,好在最先读到他情书的人不是我——就想我也要写一封情书,而现在没有写情书的资格,那就写一封信吧。不只是因为我是那样喜欢王小波说的不合逻辑的话——爱你就像爱生命,同时也因为我内心又充满了自言自语,像那个大学同学一样充满了内心矛盾。我要把我的心亮出来,晒一晒,谁也不想死于霉菌;现在的雨水太多了,母亲前日来说今年家里的柚子没有了,那么多树的柚子都掉光了,在接近成熟的时候。 (2015-10-4)
谁的抽屉里还不能找出两封书信呢?然而,最新的也不过到本世纪初。无可奈何花落去——怀旧,唯美,只是一种别时心境;电话电脑燕归来——发展,便捷,才是铿锵悦耳的时代脚步。
不料大学毕业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竟然要用缅怀的心情,说到我所经历过的那样一个短暂的书信年代了。
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宿舍楼里已经有了电话,但是一栋宿舍楼大多只有一部电话机,而我的同屋一位重庆女孩竟然一天可以收发好几封信。
那时写信的信纸,与现在的作业本纸质地上没什么大区别,有软面抄一样或软或硬的横格纸,也有红线条的方格作文稿纸。这些信纸大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带着大学校名的头衔,显得有点正式,而因为质地不够特别,又显得漫不经心。大学毕业多年以后,我收存过一种竖行红线的十行纸,但并没有用来写过一封通报什么事情的信,那信纸大约要配一管毛笔才像样,但当代人已经没有磨墨书写那样的古典情怀了。
大学时代,写信的时候一般心情平静,但信里大约并没有什么好心情。向双亲汇报思想并顺便索要生活费的时候,一个人不可能太心安理得吧,当然也不忍心向亲人诉说什么精神上的苦恼。在那种精神上的需要大于物质需求的年岁,只要前途光明,生活无忧,总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精神上的痛楚。如果在书信中透露几分失落的苦相,自己倒要觉出一点矫情和肉麻了。
只有一件事情不怕那纸上的肉麻——这事在中国民间传统中,总是想起来热说起来冷。爱情,一旦出现在纸上,总是恨不得肉麻到极致——仿佛自己的情书将成为传世之作,或者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当时你说起爱情的时候,会感觉是天大的事情,而根本不会感觉到肉麻。
那肉麻不是甜言蜜语的肉麻,而是一种难以辨识其滋味的深沉微苦的肉麻,形似自卑实则自负的肉麻,一种看似自甘堕落实则自命不凡的肉麻。总之,知识会在这些人的头脑里发挥作用,但不是把他们变得聪明,而是变得复杂了,聪明人会考虑自己的事情,复杂的人会懂得别人的事情。
无论过去多少年,甚至都会记得某些收到书信时候的情景,记得某种特别的信纸,某种心意的满足。这种心意的满足,现在得来更容易了,甚至不需要送信的第三方,甚至不论天晴下雨,不论朝朝暮暮,没有迟滞延误——是电话铃声的告慰,只是一条白底黑字的信息。
我在百无聊赖的国庆假日第四天的上午,抓住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想法——写一封信——有点像一个虚构的说法。当然最后确实是一个虚构或者想象,因为我没有了收信对象,我只能像平时一样,写给自己一篇文章,感觉也类似于写给自己一封信了。
为什么不可以虚构一下呢?我手头已经拿不出大学时候的信纸,但记得大学时候某个人写来的信的信纸,或者还记得其中的一些话——那种悲哀的带泪的话语,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语。那样的话语,似乎出自流行歌曲或者文学大师的情书。比如我是一个需要很多爱的人。比如没有什么是爱情的对手,除了爱。类似的这样一些完全是基于文学阅读的感情,可能就来自剖析心理病态的外国小说,比如《苔丝》,《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古今中外的文学和哲学名著,把年轻的心搅乱了。尽管在爱情和人生方面,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小说和哲学可以镜鉴的。因为中国的知识青年显然不会轻易相信外国小说中的死。在书本上,死亡是一切问题的终点,甚至是审美的需要。在生活中,除了自我解脱,死有什么审美价值,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说到我们把诗歌和小说当作饭食的中文系生活。我又有一些关于浪漫人生的记忆要加入进来了。中国社会的八九十年代,是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的时代。这些骄子一落到师范大学校园,一旦落入一个没有激烈竞争和无限未来的时空中,就像雪落到火里一样,感觉到身心飘缈骄傲全失。一个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是不可能有最好的前景的,但也还不是什么穷途末路。照着惯性走下去罢了。不光要走在被规范的老路上进行专业学习,还要走在没有什么希望的田野上,采摘自己的爱情或者婚姻之花——只有那些幸运儿,才能在大学校园里一次性走过而两方面丰收——谁知道在大学分配最后一关的残酷性和人类情感通常的善变性之中,爱情和婚姻能不能合二为一呢?
如果不考虑婚姻,单纯地在大学里爱一次或者许多次,那倒也就单纯了,大可以随心所欲地肉麻。创造一些令自己刻骨铭心的语句,也自然不在话下。但此时居然也想不起大学时期听到过的什么甜蜜情话。
我讨厌小镇生活的清苦。记得的是这样一句抱怨。大学中文系朋友在实习时候的书信里这么说。果然其后的工作就如愿落在了大城市。听说其家人也大多在沿海城市,我相信这是出于为将来的选择。我一厢情愿地想象着:其人的生活表面光鲜,但是内心却仍然摆脱不了自我怀疑。不消说其人的内心矛盾,使他变成一个看似消极实则进取的人。然而进取之路充满难度。我相信正是因为其太多的知识和本性的诚实,因为深重的内心矛盾阻挡了跻身向上的劲头。当我看到其人愈来愈多的颓废,无聊,便渐渐疏离了那样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派头。生活何其残酷,我们凭什么奢望完美。人人都有自己的腔调,但不要把玩世变成一种标榜,不要标榜一种书生气。书生气其实在社会上就是末落气。如果那书生气不激发生命,就会阻碍生命,使之成为一个悬空的生命,一个徒然炫耀书生优越感的生命。在常人看来,书生或许百无一用。但是在读书人心里,怎么可能妄自菲薄?我看到的反是一种变相的或许有些肉麻的不知何起的优越感。
大学男生在情书里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传达身在社会较高层的人富于悲剧性的命运感,其实就是一种肉麻,一种自我标榜,很能够打动知识女性的。大学女生在自己爱情生活的最初阶段,会以女性的悲剧,比如子君、苔丝或者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来警示自己,内心会因此充满悲剧的崇高感。爱情小说的审美情感是男女生私下里沟通时的共同话题。悲剧故事在任何时代都会展现它附著于某些深沉灵魂的魅力,而女生尤其喜欢模仿文学史上的悲剧人物和故事,在爱情和人生方面有意无意地给自己设下难以克服的障碍,最终糊里糊涂地使自己的人生沦陷于悲剧之中。人的意志力多么强大啊,悲剧故事就多半出于人的意志力。思想情感的悲剧如果不是世俗强加于人,那么便是知识在一个人的脑子里混杂不清。
总之,一切知识女性都成为女生们尊崇的对象,但是她们永远不清楚:初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终局,人生到底要怎样才能满足。女生们虽然识字,虽能读小说,但是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都是不够深入的,就是在情书里也不敢深入讨论,女生们害怕现实和未来。再说外国人的文学世界也不是中国人的现实世界,女生们大多明白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不会太把小说当回事。女生们说到底是孩子气的,是现实的产物,是脆弱的代名词。女生们也只是惯常地对付生活的琐碎,对灾难有坚韧的抵抗力,像是大地上的野草。大多数时候,仍然是家庭的意见,造就了女生们的婚姻,她们的甜蜜或者悲哀远景。那些外国的爱情故事算什么呢,只是一团飘在空中的带雨的云。我不想诽谤知识女性,我须申明:以上只是我对于生活的沉痛观察和反省,我说的只是我自己。一封信批评自己也解放自己,别人不需要对号入座。
我在书信里,当然也会肉麻,也被人批评过这种肉麻,但人总免不了肉麻。这封没有收信对象的信,从头到尾也在肉麻。自恋是肉麻的前提,人无不自恋,因而无不肉麻而不觉。写给自己的信,尤其免不了肉麻。人对于自身的一切,都充满了同情和爱情。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过去并不因为通讯不便,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短信,人们就不恋爱。人们在任何时期都要恋爱,更要自爱,所以也就脱不了肉麻。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电脑如此普及,而且又有那么多权力边缘的女性,那么多像我这样有点知识又偶得闲时的女性,这封书信也就不会面世吧。这封信看上去像是批评一切,批评男人和女人。但你一定要相信,我的初念是想把它写成一封书信,一封回忆性的书信,也许某人看到会以为是写给自己的书信。但是它最终成了这个样子,只适合自己,只适合自恋。
我凭什么要坐在房间里批评一切呢!我只是因为读了王小波的情书,心里充满幸福——读了这个人的情书就会爱上他,好在最先读到他情书的人不是我——就想我也要写一封情书,而现在没有写情书的资格,那就写一封信吧。不只是因为我是那样喜欢王小波说的不合逻辑的话——爱你就像爱生命,同时也因为我内心又充满了自言自语,像那个大学同学一样充满了内心矛盾。我要把我的心亮出来,晒一晒,谁也不想死于霉菌;现在的雨水太多了,母亲前日来说今年家里的柚子没有了,那么多树的柚子都掉光了,在接近成熟的时候。 (2015-10-4)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