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小说是一种缠绕

2021-12-23抒情散文阿贝尔
——兼谈王曼玲的《惊马》和《潮湿》我谈小说,连抛砖引玉都说不上,纯粹是班门弄斧。这不是谦辞。但如果班门弄斧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当然更好。小说是什么?小说的意义是什么?小说有没有意义?这些看似教科书上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我想,肯定也困惑着每……
   ——兼谈王曼玲的《惊马》和《潮湿》
 
                           
  我谈小说,连抛砖引玉都说不上,纯粹是班门弄斧。这不是谦辞。但如果班门弄斧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当然更好。   小说是什么?小说的意义是什么?小说有没有意义?这些看似教科书上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我想,肯定也困惑着每一个写小说的人。甚至困惑着每一个读小说、思考小说的人。像其它很多事物一样,小说这个概念也是发展的、变化的。20世纪的小说不同于19世纪的,20世纪初页的小说又不同于20世纪末期的。我相信,21世纪的小说也必将与20世纪的有别。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小说的内核,就是小说之所以为小说而不是故事、寓言、童话、诗歌等等的所在。这个宗很抽象,又很暧昧,要说清楚还真不容易。
  小说有一个大宗,大宗下面又有很多小宗。这小宗决定了小说的流派,或者说风格。一个看惯了《水浒》的人去看法国的新小说、克劳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肯定不是很接受;而一个天天看卡夫卡的人,也未必看得惯巴尔扎克。小说也是人类的艺术之花,它五彩缤纷,欣赏的人也只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许多人看来,在文学的几个文体中,小说是最容易做的。诗歌需要灵感,散文需要知识与经验,而小说只需要虚构。这种看法有它的道理,但它的道理很片面的。其实小说像其它任何一种文学文体一样即需要天赋,又需要积累。我17、8岁的时候,就把小说看得很简单,认为自己不说能写《红楼梦》,至少可以写《茶花女》。但写了几笔后,就对小说失望、改写诗歌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旬又才开始接触小说——诗歌也不是不好玩的。我对小说,甚至对文学都是在一种没有紧慢的状态下去做的。就因为我的懈怠和愚钝,小说一直拒我于她的门外,而她对于我也更加遥远和暧昧。   然而最近一年,我似乎明了了一些,隐隐约约看见了小说的面孔,也对她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形下读王曼玲的小说,便不再有以前的混沌。要是以前,我还真不知说什么。   读王曼玲的《惊马》和《潮湿》,我的感觉很多。都是对小说的感觉,对小说的理解。《潮湿》是个长篇,篇幅不长,人物不多,但绍芝和老多这两个主要人物写得很全,几乎一生,氛围也一直在。《潮湿》是一部成长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而这个成长过程又不是孤立的,它和那个时代联系得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这样讲,《潮湿》不仅写了人的成长,也写了时代的成长。那个时代大约有二、三十年之久。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理解那个时代,因为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无独有偶,王曼玲的中篇《惊马》也是写那个时代的。虽是军营生活,但军营的色彩并不浓,浓的是人性,浓的是主人公魏海灵厚重的喘息和漩涡般的欲望。严格说,《惊马》也是一个成长小说,它写了一个叫魏海灵的女兵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必定是与我们生活的时代密切相连的,除了血液可能给予我们的与身俱来的东西,时代还要给我们的灵肉打上许多烙印。但《潮湿》和《惊马》并不仅仅是写时代烙印的。它们写了人性中比所谓时代的烙印更广阔、更深刻的领域。这个领域有身体的,有性格和气质的,更有灵魂的。从绍芝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少女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一般生活的,也有内心独自的;有社会和时代强加的,也有人与身俱来的;有公开的,更有隐秘的……除了生存必须的,更多的是内心的东西,包括困惑、压抑、自卑、渴望、爱与仇恨、无奈和忍受,等等。绍芝身上有很多中国传统女性的东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韧性。《惊马》中的魏海灵不一样。魏海灵在通过探索,掌握了一定经验过后,敢于忠于自己的欲望,寻求自以为是的快乐与幸福。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魏海灵是愚昧的,这种愚昧并且是时代造成的,但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我以为魏海灵与马夫的通奸,看似纯粹的肉体的需要,但这种肉体需要里却也包含了几多精神的因素,只是这些因素藏得很深,或者说显得很淡薄而已。我们试问,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一个军营,又干的是广播员那样一份工作,我们能指望魏海灵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呢?其实,魏海灵的精神境界一直在那儿,就是与马夫偷情的时候都在那儿。当魏海灵从新闻稿上得知马夫为抢救一个男孩勇拦惊马、光荣牺牲后,“魏海灵的播音声泪俱下,好几次不得不停下来……”,“魏海灵读得越来越好,开头两天她还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到第三天她已经把握得很好了,她能把广播稿读得极其感人,又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由此可见魏海灵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以上这些胡言乱语涉及的是王曼玲两个小说的主题什么的,那么,我想在下面的胡言乱语里涉及小说的语言,包括一些被教科书称作技巧的东西。   有两个近意词,一个叫纠缠,一个叫缠绕。除了缠之外,纠缠还有“缠着不放”的意思。所以,我个人偏爱缠绕一些。我说小说是一种缠绕,更多的说的是小说的语言。难道小说不是一种需要密度的文体吗?小说不仅需要密度,还需要较大的密度。小说不像诗歌那样需要空白。小说的空白关键不在文字里,而在文字的背后,在一种情绪里,在阅读后的一种怀想中。小说的密度是一种感觉的密度,一种记忆的密度,一种想象的密度。落实到具体,就是用语言捕捉记忆、捕捉想象的密度。制造密度的,自然就是缠绕。你敢想象一种没有缠绕的小说吗?没有情绪的缠绕,没有意义的缠绕,没有情节与细节的缠绕,没有人物命运的缠绕,没有记忆的缠绕,没有想象的缠绕,也没有话语的缠绕。   如果说《潮湿》缠绕的密度还不够的话,那么我想,《惊马》缠绕的密度就比较饱和了。我感觉,王曼玲小说里这种饱和的缠绕,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她作为女性作家天生的细腻。包括细腻的感受感觉,细腻的记忆想象,还有细腻的语言天赋。二是来自她对细腻的看重。很多作家都有做细活的天赋,尤其是女作家,但她们未必有意识,未必看重。他们看重的更多的是语言所负载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过分看重意义的小说、或者说“重小说”已经过去,小说越来越看重的是些“轻”的东西。这些“轻”可能很玄,也可能很朴素,但它们未必真的就轻。人类存在的意义从远古到现在并没有多大发展,文学乃至所有艺术表达的东西一直都是比较单纯的,变化最多的是表达方式和形式。在《潮湿》和《惊马》里,我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轻”。自古以来,女性在手工方面都很有天赋,比如绣花、织布、织毛衣等等。读王曼玲的小说,我就感觉是在欣赏一双绣花鞋。不是一般的绣花鞋,是装满故事的绣花鞋。好小说就是绣花鞋。   小说是拿来做什么用的?拿来读的。读小说做什么?对付时间。人为什么要对付时间?人会无聊,人会怕死。看看旧时人们围个水泄不通看打评书的场面,看看戏院里密密麻麻的人,你就明白了我说的意思。人活着,就是跟时间纠缠。我们读小说写小说,也是跟时间纠缠。在这里,我喜欢纠缠这个词。一部或者一篇粗糙的小说,没有缠绕或缠绕不够的小说,让我们怎样去对付时间、对付无聊?如果说,曹雪芹用那么多篇幅写贾府那点破事是有什么伟大理想的话,那么当你沉浸在贾宝玉跟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贾府的种种繁文缛节里的时候,你未必也有什么伟大理想。   我希望有一天,能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早上开始读王曼玲的小说,而出来的时候,我已是80岁的老人。让自己喜爱的小说吞吃自己的时间很幸福,真的很幸福。     
  (此文为在王曼玲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