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一声吆喝
2021-12-23抒情散文白天明
那一声吆喝气温降的很快,走下公司的巴士,被迎面的风吓了一跳。呵了口气,看着四围的夜色,以及被群星冷冷盯着的建筑。从这个站点到住处还有一百多米,有些饿,想着回到小窝用开水冲泡面的兹味。猛地一声吆喝……我转过头,看着街口的那端。如墨的夜,昏黄的……
那一声吆喝
气温降的很快,走下公司的巴士,被迎面的风吓了一跳。
呵了口气,看着四围的夜色,以及被群星冷冷盯着的建筑。
从这个站点到住处还有一百多米,有些饿,想着回到小窝用开水冲泡面的兹味。 猛地一声吆喝……
我转过头,看着街口的那端。
如墨的夜,昏黄的路灯下,闪烁着一簇猩红的火光。
一个小的已不能再小的小摊,一个老的看上去已不能再老的老人,一炉红的无法再红的碳火,一锅开的已无法再开的清汤…… 吆喝再次响起,我顺着那声音,走了过去。
对于这种食物,我把它归结为一张薄面粉皮放入一点肉馅之类,经过下饺子一般的过程而造就的小吃。而对于那一声吆喝,却是让我能在这个季节,这个独自夜归的时候,都想起我的家人。尽管听不懂闽南话,听不懂那声吆喝,但我知道,那是能令我去深深体会亲情并引发我思乡的声音。
这是我再也熟悉不过的食物:馄饨。
当父亲把一个子弹箱改成的“盒子”准备用来“装”我的时候,奶奶极力反对,哭泣着求父亲再“给”我一次机会。其实,那个时候,家人都知道,能给我的机会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他们所能创造。父亲把我带到了保定。在那个东北老军医面前,我能感觉到我的父亲绝对不是一个军人,不是一个指挥自如的参谋。父亲只是父亲,一个普通的父亲。老军医和父亲的对话极为简单:
老军医问:你有几个儿子。父亲回答:一个。
这八个字,让我得以在一个父亲、一个老军医和一支红霉素的组合下,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两岁的孩子,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北京全城戒严无法进北京市儿童医院就医的时候,在河北保定享受了“特别待遇”并成功地活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也就是我从可以进食后,认识了这种让我再也不可能忘记的食物:每天一早,奶奶便去买来五毛钱的精肉,开始为我裹馄饨,一口一口喂我。
从开始无意识地吃,到每日里盼望着奶奶那一声甜甜的呼唤:吃馄饨哪……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上小学。 奶奶裹馄饨的过程是典型的江南风格:左手拿着薄薄的皮子,右手捏一支筷子将剁好的肉馅轻轻一挑,顺着动作的连贯在放入皮子后用筷子把四周的皮沿摺起,这便成了一只小小的馄饨。汤是清汤,但有些时候却能闻到葱香,玉白色的馄饨上面飘浮着碧绿的葱花和几滴猪油……
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在绿竹可以翠山的江南是用竹签的。而且到了江南,在老家,馄饨不叫馄饨,叫做“汤包”。有“大汤包”和“小汤包”之分,还有一种叫“蒸汤包”,看起来更象江南的小笼包,只是用的皮子极薄,包的方法和样式也有不同,如元宝,拌些鸡蛋丝蒸着吃。
慢慢长大了,开始在外面跑,知道了馄饨在各地是有不同叫法的。如 “抄手”、“龙抄手”、“云吞”……到了这里,则叫“扁食”,类同“蒸汤包”的叫“扁肉”。
小摊边有一小块类同黑板的物体,上面写着:扁食,一元。
四个字,并不好看的字体。 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微微笑着。
“很香,是吧”老人拿起锅盖,把包好的馄饨放了进去。
“嗯”我回答道“您就放下去了啊”
“呵呵,这样的夜加上我这样的扁食,那有不吃的”老人笑着道。
我看着老人,也笑了。
“外地来的?”老人边熟练地做着边问我。
“嗯”我将包换了换手。
“不容易的,想家莫?”
“想”我脱口说道。
“那就常回去看看哪……”老人把绿绿的葱放进了碗里。 于是,就这么站着。
站在街口,站在老人的馄饨摊前,热呼呼地吃下了一碗扁食。 打开包,我的脸开始红了起来,并不是因为热。我的包里找不出硬币,甚至连一张十元或是二十元的纸币也没有。我不好意思地抽出一张百元面额的,迟疑了一下,递给老人。
“小弟啊,我……我找不开的”老人同样迟疑了一下,即刻把钱推回了我。
“我真的没有零钱了,老伯”我吃吃答道。
“莫,那就下次给我罢”老人的脸也红了。
“那怎么行?”我把钱放在老人手中“那,那就下次我来的时候,您再找给我吧”
“莫、莫……”老人急了,带着浓厚的闽南口音。
“那我明天给您”我看着老人。
“莫紧,快回去吧,天冷” 老人呵呵笑着。
四下里很静,风还是那般欺生地吹在脸上,可我已不冷。
想念着家人。想念着妈妈,想念着爸爸,想念着奶奶……想念着我爱的和爱我的人。累累的一天不再令人疲倦,抬起头,看了看天,漫空冷星化成了亲人柔和的微笑。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夜,皆因那老人,那一声吆喝,而变得温暖。
气温降的很快,走下公司的巴士,被迎面的风吓了一跳。
呵了口气,看着四围的夜色,以及被群星冷冷盯着的建筑。
从这个站点到住处还有一百多米,有些饿,想着回到小窝用开水冲泡面的兹味。 猛地一声吆喝……
我转过头,看着街口的那端。
如墨的夜,昏黄的路灯下,闪烁着一簇猩红的火光。
一个小的已不能再小的小摊,一个老的看上去已不能再老的老人,一炉红的无法再红的碳火,一锅开的已无法再开的清汤…… 吆喝再次响起,我顺着那声音,走了过去。
对于这种食物,我把它归结为一张薄面粉皮放入一点肉馅之类,经过下饺子一般的过程而造就的小吃。而对于那一声吆喝,却是让我能在这个季节,这个独自夜归的时候,都想起我的家人。尽管听不懂闽南话,听不懂那声吆喝,但我知道,那是能令我去深深体会亲情并引发我思乡的声音。
这是我再也熟悉不过的食物:馄饨。
当父亲把一个子弹箱改成的“盒子”准备用来“装”我的时候,奶奶极力反对,哭泣着求父亲再“给”我一次机会。其实,那个时候,家人都知道,能给我的机会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他们所能创造。父亲把我带到了保定。在那个东北老军医面前,我能感觉到我的父亲绝对不是一个军人,不是一个指挥自如的参谋。父亲只是父亲,一个普通的父亲。老军医和父亲的对话极为简单:
老军医问:你有几个儿子。父亲回答:一个。
这八个字,让我得以在一个父亲、一个老军医和一支红霉素的组合下,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两岁的孩子,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北京全城戒严无法进北京市儿童医院就医的时候,在河北保定享受了“特别待遇”并成功地活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也就是我从可以进食后,认识了这种让我再也不可能忘记的食物:每天一早,奶奶便去买来五毛钱的精肉,开始为我裹馄饨,一口一口喂我。
从开始无意识地吃,到每日里盼望着奶奶那一声甜甜的呼唤:吃馄饨哪……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上小学。 奶奶裹馄饨的过程是典型的江南风格:左手拿着薄薄的皮子,右手捏一支筷子将剁好的肉馅轻轻一挑,顺着动作的连贯在放入皮子后用筷子把四周的皮沿摺起,这便成了一只小小的馄饨。汤是清汤,但有些时候却能闻到葱香,玉白色的馄饨上面飘浮着碧绿的葱花和几滴猪油……
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在绿竹可以翠山的江南是用竹签的。而且到了江南,在老家,馄饨不叫馄饨,叫做“汤包”。有“大汤包”和“小汤包”之分,还有一种叫“蒸汤包”,看起来更象江南的小笼包,只是用的皮子极薄,包的方法和样式也有不同,如元宝,拌些鸡蛋丝蒸着吃。
慢慢长大了,开始在外面跑,知道了馄饨在各地是有不同叫法的。如 “抄手”、“龙抄手”、“云吞”……到了这里,则叫“扁食”,类同“蒸汤包”的叫“扁肉”。
小摊边有一小块类同黑板的物体,上面写着:扁食,一元。
四个字,并不好看的字体。 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微微笑着。
“很香,是吧”老人拿起锅盖,把包好的馄饨放了进去。
“嗯”我回答道“您就放下去了啊”
“呵呵,这样的夜加上我这样的扁食,那有不吃的”老人笑着道。
我看着老人,也笑了。
“外地来的?”老人边熟练地做着边问我。
“嗯”我将包换了换手。
“不容易的,想家莫?”
“想”我脱口说道。
“那就常回去看看哪……”老人把绿绿的葱放进了碗里。 于是,就这么站着。
站在街口,站在老人的馄饨摊前,热呼呼地吃下了一碗扁食。 打开包,我的脸开始红了起来,并不是因为热。我的包里找不出硬币,甚至连一张十元或是二十元的纸币也没有。我不好意思地抽出一张百元面额的,迟疑了一下,递给老人。
“小弟啊,我……我找不开的”老人同样迟疑了一下,即刻把钱推回了我。
“我真的没有零钱了,老伯”我吃吃答道。
“莫,那就下次给我罢”老人的脸也红了。
“那怎么行?”我把钱放在老人手中“那,那就下次我来的时候,您再找给我吧”
“莫、莫……”老人急了,带着浓厚的闽南口音。
“那我明天给您”我看着老人。
“莫紧,快回去吧,天冷” 老人呵呵笑着。
四下里很静,风还是那般欺生地吹在脸上,可我已不冷。
想念着家人。想念着妈妈,想念着爸爸,想念着奶奶……想念着我爱的和爱我的人。累累的一天不再令人疲倦,抬起头,看了看天,漫空冷星化成了亲人柔和的微笑。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夜,皆因那老人,那一声吆喝,而变得温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