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飘然一只云中鹤
2021-12-23抒情散文武俊岭
一公元1712年,祖籍阳谷的一代清官刘琰,在他寓居的运河名城——张秋镇,溘然长逝了。享年仅仅61岁。死讯传出之后,四方求学之人,设位而哭的、虽不穿丧服而在心中默默悼念的,有一千余人之多。行走在大路之上的人们也都对刘琰之死十分叹惜。当时的一位……
一
公元1712年,祖籍阳谷的一代清官刘琰,在他寓居的运河名城——张秋镇,溘然长逝了。享年仅仅61岁。死讯传出之后,四方求学之人,设位而哭的、虽不穿丧服而在心中默默悼念的,有一千余人之多。行走在大路之上的人们也都对刘琰之死十分叹惜。当时的一位高官兼名儒,河南人张伯行闻听刘琰谢世,哭之甚恸。他说:“天未欲兴起斯文也,何夺吾介庵先生之速也。”并亲自写作诔文一篇,对刘琰的学问、品行评价甚高。其中有“斗山失韩,洙泗无曾”之句。张伯行的意思是说:刘琰死后,人们感到像失去了唐代韩愈这样的泰山北斗一样;洙水、泗水之间的孔子聚徒讲学之处,再也没有了曾子的身影。
一百余年之后,一个叫徐肇的士人,在刘琰的诗文抄本题跋中写到:“观于先生之贫而嗜读,则吾读书之志可少懈哉!观于先生之廉而不污,则吾名利之念不亦鄙乎!”。二百六十余年之后,一位少年在他的父亲经常讲说的刘琰的好学精神(刘琰婚后,与兄长分家过活。麦收后一天,其妻下地干活时告诉在屋中苦学的刘琰:天不太好,半阴半晴的,院子里晒着麦子,你看着点儿。刘琰点头答应了。一个时辰之后,下了一阵小雨,淋湿了麦子。对此,刘琰却是浑然不觉。)的感召下,经过奋发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升学理想。并且,在参加工作之后,依然苦学不辍。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他曾一天三顿面条连续吃了一个多月。直到吃得双耳嗡嗡鸣响了,才更换了饭食。这位少年就是我。在刘琰去世二百八十年的时候,他的诗文在其居于台湾的后人的努力下,得以顺利出版。2002年酷暑之际,我在细心地研读了刘琰诗文、《清史稿》的某些内容以及有关方志资料之后,不禁大为感动了。我产生了要把刘琰介绍给更多的人的愿望。我想让人们看一看,在三百年前的那个高度人治的社会里(虽有御史之类的负责检查的官儿,但作用几乎是等于零),怎么就出现了这么一位清廉自守的官员。
二
刘琰字公琬,号介庵;因在江西当过三年的学政,当时的学者又称他为黄山先生。他自己书写书法作品,也以“黄山刘琰”四字落款。刘琰在童年时便失去了父亲。在这一打击之下,他过早地成熟了——“哀毁如成人”。丧父的他一方面事母甚谨,一方面尽力于田园的劳作与学业的精进。十六岁时,慈母又舍他而去。对于母亲的去世,刘琰表现出了十分的悲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露出一丝笑容——这一点,也是他生有至性的表现。他把对于父母的思念之情,全部转移到了书海当中。因为家贫,没有照明的灯烛,刘琰便在淡淡的月光之下、红红的香头之旁发愤攻读圣贤之书以及时文八股。他的家乡是阳谷县城之东的八里营,距运河、距运河名城张秋,仅有十几华里的路程。当时的张秋书坊很多。可以想象,刘琰肯定是经常地去一闻书香的了。既便是他对于书籍极少购买或者不买,他也是不会没有书读的。因为当时的运河两岸,张秋镇附近,颇多殷实人家;运河两岸少年们的学习热情,因清朝初期的东昌(现在的聊城)出现了清代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倍加高涨(有清一代,山东一省总共出现了六位状元,运河沿线就占了四个。于此也可以想见运河文化的昌盛)。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学兼优的刘琰是不愁借不到书看的。二十岁时,刘琰应童子试。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作完了文章。试官一看,一惊其速,二惊其文章质量之高。便问刘琰是否可以再写一篇,刘说可以;于是,刘琰便又写了一篇。这样,刘琰遂冠军焉。
从此之后,刘琰的名声便一天大似一天了。富有的诗书之家,争相请他为师。刘琰把属于自己的房产、土地让给哥哥,自己教授于肥城、平阴之间。教书之余,刘琰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对于时文八股的阅读,一刻也没有放松。相对而言,这是刘琰的一段较为闲散、较为富裕的时光,有十几年之多。因为教学有方,所得束金想必也不会太少。他生性至孝,每年都用束金为其兄做寿。教读之暇,刘琰登登平阴的栲栳山,临临附近的清水河,诗人的性情、趣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展现。三十六岁时,刘琰信心百倍地走向乡试考场。一战而胜,成为第一名举人,谓之“解元”。又经过四年的备战,刘琰于运河之上买舟北上,于考场之上施展才艺,写出了质量较高的时文,中了进士(第86名)。刘琰在去拜访房考许逊斋先生时,许先生向他说:“按你的文章而论,当列为第一名。只可惜你财力单薄,没有打通关节,所以难以首荐。然文章自有定价,你不要因为当不上状元而感到遗憾。”当时的刘琰听到此言之后,肯定会忽忽若失的。因为刘琰考秀才、举人时可都是第一名啊。这样的结果,对他的前途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是状元及第的活,刘琰的仕途肯定会是另一种样子的。
四十岁的刘琰以进士身份在翰林院又学习了三年,才弄到一个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能够进入翰林院,虽然是当时科甲出身的人们十分向往的事情(因为供职翰林院易于接触达官贵人,飞黄腾达的机会较多),但由于刘琰性格刚正,“不会谒高门”,不会“附凤与攀龙”,所以就在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升迁。最后,不知什么原因,皇帝老儿忽发善心,又加上一位对刘琰有公正看法的大臣说了好话,刘琰这才得到了一任地方官的差使——出任江宁知府一职。江宁即现在的南京,六朝烟粉之地,那可是个好地方。那个地方有个成例,便是工商各行每年都要向官府进献物品。可刘琰到任之后,偏偏不要这份财物。自己既然如此清廉,那就容不得别人的贪婪了。当刘琰了解到龙江关拦卒肆意为奸,对出入的细纤之物进行勒索的恶行后,便果断地采取措施:在屋瓦之上加盖官府印信,百姓凡受欺者,均可持瓦鸣冤。知府得报之后,立即派人索拿贪贿者,并予以严惩。如此地时间一长,贪黑之徒便都逃离到境外去了。除了治贪有方之外,刘琰还具有审理案子的才能 , 有“龙图”之称。在江宁任上仅仅两年,境内便称大治。政声传至朝廷,康熙皇帝也比较满意。恰好此时江西学政一职空缺,便让刘琰去充任此职。刘琰离开江宁赴任之时,送行之人多得道路为之拥塞。不得已,只好改行水路了。开船之时,两岸的鼓乐之声与不忍刘琰离去的人们的哭泣声相互杂和,数十里不绝。坐船相送的,也有好几百人。
到达江西之后,在学政任上杜绝请托,精心选拔人才。特别是对于寒素的士子,更是倍加关照。刘琰所选中的秀才,连牧童樵竖、妇人女子都认为是真正的秀才。时间不长,刘琰便有了“铁面冰心”之誉。刘琰的政绩,使同僚们甚感佩服。康熙在南下江南时,曾问两江总督:“刘某居官如何?”得到的回答是:“刘某居官清正,两江第一。”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官、清官、能员,却因在报礼部的岁试册文上有一两处字画错讹;当事者想在这件事上吃一点礼而刘琰又不理这一套时,礼部官员们就议论着降低刘琰的俸禄了。皇帝知道刘琰此事后,下了一道 特旨:免议。并且,当时还有不少人在述说着刘琰的清白操行。礼部的官员们酸溜溜地说:“刘公的操行,我们也是知道的。但普天之下都照老规距送礼给礼部,江西为什么就偏偏没有呢?没有礼物也就罢了,你怎么能连一封慰藉我们的信都不来呢?”执拗的刘琰终于没有给北京的官员们写一封信。后来,科试册文字画错讹的事情,又被重新提起。礼部的官员们趁皇帝驾幸热河的机会,把处分刘琰的奏折夹杂在其他奏折当中上奏。皇帝远在热河,不及细察,便允许了北京官员的奏请。于是,刘琰便受到了下降一级的处分。刘琰得知后,怡然自若;同时产生了学习宋末晋初的陶渊明,慨然归隐于山东老家的想法。但由于手头上没有一点积蓄,难以成行。这时,一位叫郎廷极的抚军因佩服刘琰,赠给了三百两银子。做过盐政观察的韩西崖先生,也赠给刘琰一百余两银子。韩西崖并且还对好多人说:“学政任满而没有路费,本朝六十年只有刘琰一人而已。”言下,不胜感慨之至。地方上的士绅闻之,作诗盛赞刘琰的不计其数。刘琰平时十分喜欢饮酒,欠下酒债不少。于是,别人赠送的这四百多两银子便大半偿还了酒债。剩下的,便用作船马之费,归于阳谷的张秋镇,开始了诗酒盘桓的自由生活。告别江南的前夕,刘琰作了一首诗,曰:“笑别江南返故乡,携来奇物满船装。一轮明月闲中得,两袖清风淡处忙。吴山吴水偿酒债,楚花楚草入诗囊。多情还有河边柳,一带云烟锁夕阳。”从此诗的情调来看,刘琰的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
在张秋,刘琰一开始是借房子居住的。后来,他的一位在河南当县令的学生给他买了一处住宅,才算有了自己的房子。刘琰每天与当地的绅士们讲道论文,寻找类似于孔子、颜回的乐趣。他还常常让身边的少年们用车截着酒水和菜肴,携着弓箭,较射于郊外柳园。刘琰或席地而饮,或临流而钓,皆俯仰自得,惬意非常。北京的一些官员经常写信给刘琰,认为现在皇帝贤明,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怎么能够高卧白云呢。对于这些信件,刘琰一概不予作答。前文提到过的张伯行在视察黄河之暇专程到张秋镇看望刘琰,也力劝刘琰不要高卧不出,要考虑一下天下苍生。刘琰对此美意也谢绝了。张伯行后来当上了户部尚书,向皇帝推荐刘琰有王佐之才,希望皇帝能够重新任用。正当皇帝刚想大用时,不想刘琰已经去世了。刘琰57岁归隐,61岁去世,仅仅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四年的时间。真是太短暂了。
三
刘琰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主要是诗歌。细味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高洁品行的自然流露;一类是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愤怒和不平;再一便是表现一种略带苦味的闲适。前两类,都作于在京任职之时。当时的刘琰,虽然身在翰林院任职,但并不怎么得志。他有一段卧病在床,生活贫困的时期,心情比较郁闷。刘琰用诗歌表达他的情感,写了《抱病卧檐下有感》二十九首,写了《杂咏》三十首,写了寓言诗十七首。请看他的高洁之志:“自分贫家女,淡泊无装束。不省人间事,泊然寡所欲 。高节不可犯,义烈不可辱。其品贵于金,其人洁如玉。静挹清溪水,深闺自栉沐。夜来焚名香,对天诉心曲。”刘琰对于当时社会的抨击,还是比较激烈的。如《杂咏》二十九云:“时人得意时,万丈起光焰。气吞云泽梦,其心犹未厌。口日味甘旨,身日亲娇艳。亦有贫贱交,弃置不复念。富家岁岁丰,贫士年年欠。酒酣耳热时,怒起拔长剑。”相对而言,刘琰归隐之后所写的一百余首《柳园即事诗》,应该目为他的诗歌当中的精华。这部份诗歌,写得散淡、苦涩,好像是毫不费力,但读起来却感到趣味十分淳厚。引几首吧
“天上云烟何处来,奇峰层叠锦成堆。长空变幻无人晓,山客日看几百回”
“旗亭沽酒典官袍,对月当花饮兴高。潦倒归来多醉景,错将柳浪看松涛”
“富贵何须来逼臣,臣今老矣不如人。多情最是天边月,夜夜与吾作比邻”
“树上鸣蝉似素琴,乾坤何处觅知音。高山流水无人问,好与清风话旧心”
言为心声(刘琰的诗歌当中,经常出现“清风”、“明月”、“白云”、“鹤”之类的字眼、词汇),从诗歌上便很自然地可以感受到刘琰是一个心地高洁,不愿与污浊的社会 同流合污的人物。并且,他还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十分的不满。到了统治集团不再使用他的时候,他并没有如现在的某些官员似的失魂丧魄,而是决然归隐,痛痛快快地度过了几年无所不适的舒心日子。
四
在研读刘琰诗文及其他一些资料时,我就想了:在清朝那种“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社会环境中,刘琰为什么 能够做一名清官呢?苦思久之,想出了下面几点:一是由其出身所决定。早年的刘琰,生活十分贫困。考中进士之后,薪水再低,吃饱饭总不成问题吧。这样,对于生活,刘琰便极其容易地感到了满足。二是从他的诗文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清心寡欲的人--“勿为色所陷,勿为财所赚”。人生在世,如果对于财、色二物没有了过分地追求的话,那么,他自然也就具有了清廉的心理基础。三是因为受到了孔子思想的真正影响。这可以从刘琰写的一篇《重修文庙记》中看出一点端倪来。刘琰对于孔子是真心地敬仰的,敬仰孔子的“仁”、“仁者爱人”的思想。刘琰在这篇文章中还动情地提到阳谷是先贤颜回(“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中国士大夫心目中是安贫乐道的象征)的封地。阳谷地接曲阜、邹县,名贤群起。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刘琰,心目中有孔子、颜回等人的思想、行为做榜样,到了他有官职的时候,也就有了杜绝请托的思想根柢。周作人曾说过有一些人是孔子的真正的朋友的话,刘琰,自然 也可以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一位了。可以想象,刘琰在江宁任上不受工商各行的物品,是考虑到了商人们的不易。在江西任学政时,他把爱心无私地献给了寒素的士子。有人送礼了,清正的刘琰一是不愿、二是不忍去接受的。
五
虽然,我知道光指望清官的出现是改变不了目前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的;像刘琰那样具有强烈的自律精神的人也是少而又少的;但我还是愿意发出对于刘琰的赞美。因为刘琰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在以后有望出现的高度法治的社会里,也还是具有价值的。因为社会不管怎样高度的法治化,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消除人的因素(在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不是也有贪官出现吗,只是多少罢了)。我相信,刘琰的人格魅力就像白云中的仙鹤似的,其飘逸的姿容和清越的声音将会令人们真诚地去仰望去倾听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