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乡村笔记(7章)
2021-12-23叙事散文刘新吾
乡村笔记(7章) 《大 暑》 小暑大麦黄,大暑小麦闹上场。这是民谚,人人都会说的。其实,小暑时节,大麦早没了。一是大麦本就种得少,二是小麦地里杂居的大麦,尚未抽穗时就被主人当草拔了。一些没拔掉抽了穗的,也被手勤脚快的人趁青将穗子捋去,推……
乡村笔记(7章)
《大 暑》
小暑大麦黄,大暑小麦闹上场。这是民谚,人人都会说的。其实,小暑时节,大麦早没了。一是大麦本就种得少,二是小麦地里杂居的大麦,尚未抽穗时就被主人当草拔了。一些没拔掉抽了穗的,也被手勤脚快的人趁青将穗子捋去,推成麦索卖了。
大暑小麦闹上场,老人们最准。麦黄麦绿,一近大暑,就催着开镰。年轻人则不急。现在的小麦,底肥放得足,化肥施得多,麦黄水浇了,还不黄的多。他们拿着镰刀,这块地上转转,那块地上遛遛,哪些黄了割哪些。老人们的说法,多绿的小麦,大暑一到,麦穗子就干枯了,你舍不得割,风来了一摇,黄了的穗子,粮食就掉地里了。
年轻人则当耳边风。你说你的,他们割他们的。他们的想法,小麦都是和玉米套种,田埂上又到处是树,风才懒得摇麦。等一天是一天,一粒麦上,就是能增出针尖大的一点,也是好收成。再说种的地也不是太多,不愁割不掉。
大暑时节,过去是麻雀儿特多,它们总是在麦地的上空飞来掠去。现在没有了,倒是田头地间,总有一只两只的布谷在叫。天晴,太阳晒,布谷的叫声却不热。 《割 麦》
昔日割麦,不是五更起,就是半夜睡。那时生产队大集体,起早是为了抢地块。有的地块,麦中的草少,割起来容易些,速度自然也快些,挣的工分就多;有的地块草多,这多的草又不一而足,有芦芽、节节、灰条、刺杆等,割起来镰刀爱老,还扎手,大家都不愿去操练。那时割田,最怕的就是没有一把锋利的镰刀。睡晚就是避开太阳的爆晒,为了多出活。后来,一著名的老“五更”贪多,率全家人早早下地,割得天昏地暗,谁料天亮,才发现割错了麦。原来老“五更”一时心急,把别队的地认作了自家的地,结果是割了白割。从此,大家割田,再不早起晚睡。
其实,现在割田,也用不着。过去是大块作业,雨水多,政治气候又浓,你不赶先,让别队抢收了头去,弄不好打捆的麦子发芽不说,还得挨批。现在不同,若有大田,肯定会雇“康拜因”。况且,如今种地,都包产到户了,单种的少,套种的多。更有一大部分,都种了经济作物。套种除黄豆外,不是苞谷,就是麻头,也称“带状”种植。黄豆扯秧,动不动就缠上了麦杆,难割不说,还产量低,愿种的人不是太多。苞谷麻头,个头都比麦子高大,产量也不错。
在套种的地里割田,起早了不行,露水大。睡晚了也不行,看不着。早上太阳老高,人们才上地,蹲在地里,根本看不到过去那种风风火火的场面。地里有苞谷麻头,埂上有白杨沙枣之类的树木,太阳火了,也不觉得太热。大学毕业二十年,我年年都回家给父母割麦,大碗的喝茶,大把的出汗,累是累些,也没怕过。说来也是,我许多短小的诗作,竟还是在割麦的过程中酝酿成的。 《麦 索》
最先的麦索,并不用麦子加工,它的原料是青稞。后来人们开始用上了大麦。大麦跟青稞相比,成熟的时间差不多,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表面看来,青稞的穗子,和大麦一样,都有长长的芒,实则不同。青稞穗子的外皮松,只要放到锅里一蒸,轻轻一揉,再用簸箕,就颗粒清爽了。大麦难些,上面的过程下来,能褪去一些,却又得颇费一番周折,而且还有不少的外皮粘着。青稞推的麦索与大麦推的麦索放在一起,会操作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
加工麦索,非得石磨。没有加面机时,石磨是个宝贝,几乎家家都有。那时节磨面,化的功夫颇大。现在的石磨,多数人家淘汰了,两扇磨盘,不是另作它用,就是扔在草园子里。个别人家安装起来,就是专门用来加工麦索。麦索,望文生义,大概就是麦之索了。把整干净的青稞粒,倒进磨眼,让石磨转动,磨下来的丝丝缕缕,就是麦索了。有些人加工麦索,为了色泽好看,在青稞中加上青蒜叶,这样推出的麦索,的确是上等货色。
麦索上市,买的人多。吃麦索时,须得用油泼辣子、油泼蒜泥及酱油醋等佐料,也有用香油和芥末油的,口味不一而足,想怎么吃随自己意去调。过去年成不好,粮食跟不上吃,农家多用麦索度青黄不接之时。现在好了,吃的人不多了,就有人弄了拿到城里去买。也有见钱眼开的,用黄麦子煮透,加青蒜叶和绿菠菜叶子推成的。这样的麦索,哄外行,内行一眼就看出了。 《打 场》
打场是一年四季最忙最脏的日子,也是一年里最喜悦的日子。场是自然场,有十几亩大,据说是昔日的坟地。坟地是农田基本建设时平整的,不能深翻,种不得庄稼,就只有作此用途。过去生产队打场,所有的劳力都出动,热闹得很。场上麦子摞的大垛,遇上天气搅搭,一个月的时间还打不完。也有粮食打下来等不来风的,就只好堆在场上,等风起了再扬。场上盖有麦草房一座,号称“场房”,晚上男人看场,怕有人偷粮食。
小时候最爱做的,就是上场赶驴磙子,可惜总是挨不上。一个生产队,总共十几对牲口,全是半桩小伙子的事。印象最深的,是一头叫“鬼脊梁”的毛驴,和它搭的一对,总是落在最后,没人愿意赶。其它的磙子,一对牲口一天记工0.6分,这对牲口一天却记工0.7分。后来兴起了改造的手扶子,就是拿结实的榆木和沙枣木作架子,买来齿轮方向盘等部件,装上柴油机,用四个架子车轮作支撑。这人造手扶子,力量倒也行,能带两个磙子,速度当然被驴快多了。不妙处是弄不好就翻车,还爱上田垛。
现在打场倒好,三家四家的划在一起,类似互助组的形式。毛驴早不用了,全是青一色的手扶子、三轮子、四轮子。有的人家,几分地的场上,什么机器都有。扬场也不用再等风,打完场的机器,磙子一卸,就装上了风扇。装粮食过去用斗,还得把斗梁刨出来,如今用塑料袋子。过去是一亩地400斤“上纲要”,500斤“过黄河”,600斤“跨长江”,如今是一亩地不好的7袋子,中常的8袋子9袋子,好的10袋子以上,还是套种。 《四合院》
70年代,各家的院子排列很乱:东一家,西一家;你一家,我一家。后来统一规划,生产队改村,就集中在一起,一村一村的排列,美其名曰“集体农庄”。一个村子,要么街门相对,要么单向延伸。街门相对的,中间是路;街门不相对的,前面也是路。一般的组合,以4家为一单位,间隔一路,部局类似小城镇的巷道,平时走人方便,农忙时更用派场。
农庄伊始,大家盖房,都只盖两面。正中上房,阳面厢房。说的是有点讲究,两家的房顶不能相连。实则心照不宣,是怕自家房顶上搁的东西被人偷掉。上房过去叫堂屋,一般不住人,供祖宗牌位者居多,以示不忘本之意。逢年过节,化表焚香,颇为正经。现在不同,多数人家盖三面,少数人家盖四面,且都是青一色的廊房。廊房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家古色古香,有的人家土洋结合。院子中间栽树,有杏树、果树等,都是挂果的。桃树不栽,据说是因为树肯死的原因,忌讳寿短之类。也有培育葡萄的,葡萄藤支起来,搭在房檐上,是夏季炎热时乘凉的好地方。
四合院最有特色的,还数街门楼子。街门楼子是人的脸面,一家家的伫立在那里,庄重,严肃,仿佛一个个棱角分明的颜体字。有人说,乡里人的钱全垒到了街门上,这话十分有道理! 《草 棚》
草棚并非草搭的棚,也不是仅仅用来盛草的棚。草棚在院子的后面,过去受条件限制,盖的都很简单,一般是先起墙,再搁顶。墙起得粗糙,顶搁得简陋,遮风不说,能挡雨雪就行。现在不同了,几乎都是先立顶,后起墙。大家你追我赶的,一家比一家宽敞,一家比一家细致。
草棚的用途很大。牲口拴在里面,农具放在里面,场上收拾下来的麦杆麦秸盛在里面,麻头收完后的麻杆、玉米进仓后的玉米杆撂在里面,一些多余的杂物也丢在里面。进入90年代,草棚更上档次,三轮子、四轮子、手扶子、播种机、脱粒机等都在里面了。农家的说法,草棚不草了,全都是铁疙瘩了!
高高低低的草棚,大也好,小也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简直就是农家的“聚宝盆”。一般人家,打庄盖房,条件不好些,上房可以暂时不盖,草棚却不能不盖。过去的日子,姑娘出嫁,先要去男方家看一回,有心计的,别的可以忽视,草棚则忽视不得。为什么?屋里的家具摆设,可以借别人家的充数,地上用的东西,一时半刻却哄不过眼睛。
农家人最怕的,就是草棚着火。俗话说火烧当年穷嘛。草棚里的东西,看上去并不值钱,实则是一家的命根子。谁家的孩子若敢在草棚或者草棚附近玩火柴,一顿暴打屁股是绝对免不了的。 《羊》
羊是常见的那种,就一只,拴在街门前的杏树上。杏树正在六月的节上,叶儿是绿的,杏儿是熟的。可是,羊不管这些。羊是母羊,有羔,两只眼睛亮亮的,却站不起来。问之,是由于怀羔,身子骨乏,就站不起来了。可怜巴巴的羊,动着两条前腿,挣来挣去的吃草。主人家正忙,拔来的草也不多,羊吃得费力,咀嚼的神态则安详。
站不起来的羊,过来过去,我心中总有点儿疑问。说:怕是腰子掉了吧?回答是没有!腰子是肾的别称,乡里人的话土,都这么叫。上大学前,见过两次羊掉腰子的事。一次是自个儿家中,一只圈在圈中的老母羊,为吃草挤掉了腰子。那羊和这羊相比,个头儿大得多,年年下羔是母羊,深得父母看重。可惜腰子掉了,就站不起来了。站不起来的羊,就用一条草绳从腰里提着,让它吃专门为它拔来的上好的草。父母的想法,当然是让它复原了,再下羔。可怜的羊,最终也没有站起来!另一次是在边外,不知什么缘故,一头羝羊扎一头母羊,只一下,母羊就爬在起上,起不了身。有经验的羊倌说:完了,腰子掉了!大家不信。后放血剥皮,果然是腰子掉了一只。
腰子掉了,羊肯定是疼得厉害。只是它不会说话,多大的痛苦也得自己忍受。站不起来的羊,我倒真希望它是怀上了羔。这样,等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就可以站起来,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吃草了。
大暑小麦闹上场,老人们最准。麦黄麦绿,一近大暑,就催着开镰。年轻人则不急。现在的小麦,底肥放得足,化肥施得多,麦黄水浇了,还不黄的多。他们拿着镰刀,这块地上转转,那块地上遛遛,哪些黄了割哪些。老人们的说法,多绿的小麦,大暑一到,麦穗子就干枯了,你舍不得割,风来了一摇,黄了的穗子,粮食就掉地里了。
年轻人则当耳边风。你说你的,他们割他们的。他们的想法,小麦都是和玉米套种,田埂上又到处是树,风才懒得摇麦。等一天是一天,一粒麦上,就是能增出针尖大的一点,也是好收成。再说种的地也不是太多,不愁割不掉。
大暑时节,过去是麻雀儿特多,它们总是在麦地的上空飞来掠去。现在没有了,倒是田头地间,总有一只两只的布谷在叫。天晴,太阳晒,布谷的叫声却不热。 《割 麦》
昔日割麦,不是五更起,就是半夜睡。那时生产队大集体,起早是为了抢地块。有的地块,麦中的草少,割起来容易些,速度自然也快些,挣的工分就多;有的地块草多,这多的草又不一而足,有芦芽、节节、灰条、刺杆等,割起来镰刀爱老,还扎手,大家都不愿去操练。那时割田,最怕的就是没有一把锋利的镰刀。睡晚就是避开太阳的爆晒,为了多出活。后来,一著名的老“五更”贪多,率全家人早早下地,割得天昏地暗,谁料天亮,才发现割错了麦。原来老“五更”一时心急,把别队的地认作了自家的地,结果是割了白割。从此,大家割田,再不早起晚睡。
其实,现在割田,也用不着。过去是大块作业,雨水多,政治气候又浓,你不赶先,让别队抢收了头去,弄不好打捆的麦子发芽不说,还得挨批。现在不同,若有大田,肯定会雇“康拜因”。况且,如今种地,都包产到户了,单种的少,套种的多。更有一大部分,都种了经济作物。套种除黄豆外,不是苞谷,就是麻头,也称“带状”种植。黄豆扯秧,动不动就缠上了麦杆,难割不说,还产量低,愿种的人不是太多。苞谷麻头,个头都比麦子高大,产量也不错。
在套种的地里割田,起早了不行,露水大。睡晚了也不行,看不着。早上太阳老高,人们才上地,蹲在地里,根本看不到过去那种风风火火的场面。地里有苞谷麻头,埂上有白杨沙枣之类的树木,太阳火了,也不觉得太热。大学毕业二十年,我年年都回家给父母割麦,大碗的喝茶,大把的出汗,累是累些,也没怕过。说来也是,我许多短小的诗作,竟还是在割麦的过程中酝酿成的。 《麦 索》
最先的麦索,并不用麦子加工,它的原料是青稞。后来人们开始用上了大麦。大麦跟青稞相比,成熟的时间差不多,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表面看来,青稞的穗子,和大麦一样,都有长长的芒,实则不同。青稞穗子的外皮松,只要放到锅里一蒸,轻轻一揉,再用簸箕,就颗粒清爽了。大麦难些,上面的过程下来,能褪去一些,却又得颇费一番周折,而且还有不少的外皮粘着。青稞推的麦索与大麦推的麦索放在一起,会操作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
加工麦索,非得石磨。没有加面机时,石磨是个宝贝,几乎家家都有。那时节磨面,化的功夫颇大。现在的石磨,多数人家淘汰了,两扇磨盘,不是另作它用,就是扔在草园子里。个别人家安装起来,就是专门用来加工麦索。麦索,望文生义,大概就是麦之索了。把整干净的青稞粒,倒进磨眼,让石磨转动,磨下来的丝丝缕缕,就是麦索了。有些人加工麦索,为了色泽好看,在青稞中加上青蒜叶,这样推出的麦索,的确是上等货色。
麦索上市,买的人多。吃麦索时,须得用油泼辣子、油泼蒜泥及酱油醋等佐料,也有用香油和芥末油的,口味不一而足,想怎么吃随自己意去调。过去年成不好,粮食跟不上吃,农家多用麦索度青黄不接之时。现在好了,吃的人不多了,就有人弄了拿到城里去买。也有见钱眼开的,用黄麦子煮透,加青蒜叶和绿菠菜叶子推成的。这样的麦索,哄外行,内行一眼就看出了。 《打 场》
打场是一年四季最忙最脏的日子,也是一年里最喜悦的日子。场是自然场,有十几亩大,据说是昔日的坟地。坟地是农田基本建设时平整的,不能深翻,种不得庄稼,就只有作此用途。过去生产队打场,所有的劳力都出动,热闹得很。场上麦子摞的大垛,遇上天气搅搭,一个月的时间还打不完。也有粮食打下来等不来风的,就只好堆在场上,等风起了再扬。场上盖有麦草房一座,号称“场房”,晚上男人看场,怕有人偷粮食。
小时候最爱做的,就是上场赶驴磙子,可惜总是挨不上。一个生产队,总共十几对牲口,全是半桩小伙子的事。印象最深的,是一头叫“鬼脊梁”的毛驴,和它搭的一对,总是落在最后,没人愿意赶。其它的磙子,一对牲口一天记工0.6分,这对牲口一天却记工0.7分。后来兴起了改造的手扶子,就是拿结实的榆木和沙枣木作架子,买来齿轮方向盘等部件,装上柴油机,用四个架子车轮作支撑。这人造手扶子,力量倒也行,能带两个磙子,速度当然被驴快多了。不妙处是弄不好就翻车,还爱上田垛。
现在打场倒好,三家四家的划在一起,类似互助组的形式。毛驴早不用了,全是青一色的手扶子、三轮子、四轮子。有的人家,几分地的场上,什么机器都有。扬场也不用再等风,打完场的机器,磙子一卸,就装上了风扇。装粮食过去用斗,还得把斗梁刨出来,如今用塑料袋子。过去是一亩地400斤“上纲要”,500斤“过黄河”,600斤“跨长江”,如今是一亩地不好的7袋子,中常的8袋子9袋子,好的10袋子以上,还是套种。 《四合院》
70年代,各家的院子排列很乱:东一家,西一家;你一家,我一家。后来统一规划,生产队改村,就集中在一起,一村一村的排列,美其名曰“集体农庄”。一个村子,要么街门相对,要么单向延伸。街门相对的,中间是路;街门不相对的,前面也是路。一般的组合,以4家为一单位,间隔一路,部局类似小城镇的巷道,平时走人方便,农忙时更用派场。
农庄伊始,大家盖房,都只盖两面。正中上房,阳面厢房。说的是有点讲究,两家的房顶不能相连。实则心照不宣,是怕自家房顶上搁的东西被人偷掉。上房过去叫堂屋,一般不住人,供祖宗牌位者居多,以示不忘本之意。逢年过节,化表焚香,颇为正经。现在不同,多数人家盖三面,少数人家盖四面,且都是青一色的廊房。廊房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家古色古香,有的人家土洋结合。院子中间栽树,有杏树、果树等,都是挂果的。桃树不栽,据说是因为树肯死的原因,忌讳寿短之类。也有培育葡萄的,葡萄藤支起来,搭在房檐上,是夏季炎热时乘凉的好地方。
四合院最有特色的,还数街门楼子。街门楼子是人的脸面,一家家的伫立在那里,庄重,严肃,仿佛一个个棱角分明的颜体字。有人说,乡里人的钱全垒到了街门上,这话十分有道理! 《草 棚》
草棚并非草搭的棚,也不是仅仅用来盛草的棚。草棚在院子的后面,过去受条件限制,盖的都很简单,一般是先起墙,再搁顶。墙起得粗糙,顶搁得简陋,遮风不说,能挡雨雪就行。现在不同了,几乎都是先立顶,后起墙。大家你追我赶的,一家比一家宽敞,一家比一家细致。
草棚的用途很大。牲口拴在里面,农具放在里面,场上收拾下来的麦杆麦秸盛在里面,麻头收完后的麻杆、玉米进仓后的玉米杆撂在里面,一些多余的杂物也丢在里面。进入90年代,草棚更上档次,三轮子、四轮子、手扶子、播种机、脱粒机等都在里面了。农家的说法,草棚不草了,全都是铁疙瘩了!
高高低低的草棚,大也好,小也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简直就是农家的“聚宝盆”。一般人家,打庄盖房,条件不好些,上房可以暂时不盖,草棚却不能不盖。过去的日子,姑娘出嫁,先要去男方家看一回,有心计的,别的可以忽视,草棚则忽视不得。为什么?屋里的家具摆设,可以借别人家的充数,地上用的东西,一时半刻却哄不过眼睛。
农家人最怕的,就是草棚着火。俗话说火烧当年穷嘛。草棚里的东西,看上去并不值钱,实则是一家的命根子。谁家的孩子若敢在草棚或者草棚附近玩火柴,一顿暴打屁股是绝对免不了的。 《羊》
羊是常见的那种,就一只,拴在街门前的杏树上。杏树正在六月的节上,叶儿是绿的,杏儿是熟的。可是,羊不管这些。羊是母羊,有羔,两只眼睛亮亮的,却站不起来。问之,是由于怀羔,身子骨乏,就站不起来了。可怜巴巴的羊,动着两条前腿,挣来挣去的吃草。主人家正忙,拔来的草也不多,羊吃得费力,咀嚼的神态则安详。
站不起来的羊,过来过去,我心中总有点儿疑问。说:怕是腰子掉了吧?回答是没有!腰子是肾的别称,乡里人的话土,都这么叫。上大学前,见过两次羊掉腰子的事。一次是自个儿家中,一只圈在圈中的老母羊,为吃草挤掉了腰子。那羊和这羊相比,个头儿大得多,年年下羔是母羊,深得父母看重。可惜腰子掉了,就站不起来了。站不起来的羊,就用一条草绳从腰里提着,让它吃专门为它拔来的上好的草。父母的想法,当然是让它复原了,再下羔。可怜的羊,最终也没有站起来!另一次是在边外,不知什么缘故,一头羝羊扎一头母羊,只一下,母羊就爬在起上,起不了身。有经验的羊倌说:完了,腰子掉了!大家不信。后放血剥皮,果然是腰子掉了一只。
腰子掉了,羊肯定是疼得厉害。只是它不会说话,多大的痛苦也得自己忍受。站不起来的羊,我倒真希望它是怀上了羔。这样,等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就可以站起来,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吃草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