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失的老学校
2021-12-23叙事散文李有旺
消失的老学校李有旺/文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11月6日当晚,当时我正读初中一年级,刚下晚自习不久,走读的我,正往回家的方向赶路。刚从学校下来到小勐统镇街头,突发事件出现了:感觉脚下的路左右剧烈晃荡,紧接着,就听到了房屋的拉裂声、玻璃的破碎……
消失的老学校
李有旺/文 天有不测风云。 1988年11月6日当晚,当时我正读初中一年级,刚下晚自习不久,走读的我,正往回家的方向赶路。刚从学校下来到小勐统镇街头,突发事件出现了:感觉脚下的路左右剧烈晃荡,紧接着,就听到了房屋的拉裂声、玻璃的破碎声、瓦片的摔碎声、人们从屋里跑向屋外的急促的脚步声以及惊叫声。在人们的惊叫声中,有喊“地震”的,有喊“房子下有人的”,有互相呼喊亲人名字的,有互相提醒“赶快到屋外去”的,有被物件击到身上痛苦大叫“哎哟”的,有不知所云地惊吼的。从人们的惊叫声中,被突来一着吓得六神无主的我,方才醒悟似的明白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我从县报的有关报道中知道,当晚第一次地震的确切时间是二十一点零三分。 当知道地震来了的时候,就要马上喊“房子下有人”这句话,喊这句话以后,地就不会震了,人也就不会因地震受伤了。这是故乡人的迷信说法。当晚第一次地震来临的时候,四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在呼喊“房子下有人”这句话。但不管人们如何呼喊和如何祈祷,就在人们惊魂还未定下来的时候,第二次强烈地震又发生了。自然,人们又再一次骚乱,房屋等建筑又再一次遭受破坏。后来我才知道,第二次地震时间是当晚的二十一点十五分,前后两次地震时间相差十二分。 我现在已无从了解当年“十一·六”地震的震级是多少,但从后来的相关报道中我了解到当时地震的震中在思茅地区的澜沧县和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我所在的县受到严重波及。其严重程度从有关报道可略见一斑:“全县51人受伤,房屋倒塌、受损39920幢,总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4191.77万元”。我要说的老学校就是这两次地震的牺牲品。当时的县级报纸如是报道受灾后的老学校:“有七幢三十三间教室和宿舍的苏家寨完小,教师生活用具被淹没,学校课桌凳被砸坏,门窗倒地,整所学校无一间可避风雨的房子……” 自然,我要说的老学校就是苏家寨完小。当然,这个苏家寨完小并非是现在位于苏家寨第四村民小组偏东方向的苏家寨完小。老学校也叫苏家寨完小,大概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具体位置在苏家寨的高家寨和杨家洼的结合部,现在人称老学校的地方。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当时的苏家寨完小读书的,当时的苏家寨完小是五年制完全小学,学校约有十个左右教师,学校校长是我的启蒙老师熊万楷。我现在还模糊记得当时苏家寨完小的大概样子,我就从上往下给大家说说:最上边有一幢土木结构的瓦房,墙壁的四周石灰可能是刷了多年了,有很多已经从墙上剥离开了。这幢房子分为两间,一间是五年级的教室,另外一间我记得是我三年级的班主任张施文老师的宿舍;再下来是一间砖木结构的瓦房,一共有四间,分别是一至四年级的教室;接下来有一个狭长的操场,这个操场只是供我们做课间操课间追逐玩耍用的,没有球架和篮板;接下来是一个斜土坎,土坎下有一个窄窄的操场,这个操场是我们做早操和上体育课用的,这个操场上设有球架和篮板,课余饭后常常或学生、或老师、或寨中青年在此打球;操场下有几幢房子我记不清楚了,但我知道那里建盖着教师的宿舍和厨房。这是事隔十五年后我还能依稀回忆起来的老学校的模样。 我的家和当时的苏家寨完小是两对门,但相距约有两公里路。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我听说了苏家寨完小学校已被震坍,从家看过去,确实也见不到了学校原来的模样。也许是自己从那个学校走出来,也许是因为那个学校是在自己的故乡,而对学校充满感情的缘故,我只身到苏家寨完小去看望了受灾后的学校。当看到学校已面目全非,当看到有几个当时正在苏家寨完小就读的孩子在啼哭,已经从苏家寨完小毕业而到小勐统中学读书的我也悄悄地哭了。 也许是当地党委、政府考虑到当时苏家寨完小活动场地比较窄,或许是考虑到当时苏家寨完小还没通车路,肯定会给重建工作带来不便等原因,地震发生后,苏家寨完小的校址就迁移到现在第四村民小组的偏东方向了。 而现在走进原来的苏家寨完小校址区,再也看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学校建筑区以及操场上,都建起了一间间民房,时不时一只只狗吠过、鸡鸣过、猪哼过;原来一群群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学生,一个个手拿教科书、和蔼可亲的老师的身影已不再看见;原来学生的嬉笑吵闹声、琅琅读书声,老师们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知识的声音、在操场上带领学生跑步时喊出的“一、二、三、四”的声音已不复听见…… 当时的苏家寨完小已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并不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很多在这个学校就读过的人们还会记起在这个学校读书时的一些趣事,还能记起当年的同桌和同学,还能记起学校的老师,也还能依稀回忆起自己在这所学校就读时学校的样子;很多在学校附近居住的村民,还能记起某某老师到过他们家串门聊天或者家访。我的父亲那一代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他们大多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苏家寨完小毕业的学生。现在,我的父亲每提到当时苏家寨完小的话题,就会动情地说,现在他读书看报不吃力,认识的那些字还是在苏家寨完小读书时的老师教给的。 也许是人们为了让自己也为了让后代记住原来的苏家寨完小吧,原来苏家寨完小所在的地方,现在人们已赋予它一个地名叫“老学校”。这个地名的称呼,没有申报过上级有关部门,也没有得到过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但这个地名,故乡的人都妇孺皆知,故乡的人也作如此称呼。实际的老学校已不复存在,但我相信,“老学校”的称呼以及和老学校有关的人和事一定会在故乡的这块土地上缘远流长……
(2004.9.21.)
(作者通联:677600 云南省临沧地区永德县文联)
李有旺/文 天有不测风云。 1988年11月6日当晚,当时我正读初中一年级,刚下晚自习不久,走读的我,正往回家的方向赶路。刚从学校下来到小勐统镇街头,突发事件出现了:感觉脚下的路左右剧烈晃荡,紧接着,就听到了房屋的拉裂声、玻璃的破碎声、瓦片的摔碎声、人们从屋里跑向屋外的急促的脚步声以及惊叫声。在人们的惊叫声中,有喊“地震”的,有喊“房子下有人的”,有互相呼喊亲人名字的,有互相提醒“赶快到屋外去”的,有被物件击到身上痛苦大叫“哎哟”的,有不知所云地惊吼的。从人们的惊叫声中,被突来一着吓得六神无主的我,方才醒悟似的明白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我从县报的有关报道中知道,当晚第一次地震的确切时间是二十一点零三分。 当知道地震来了的时候,就要马上喊“房子下有人”这句话,喊这句话以后,地就不会震了,人也就不会因地震受伤了。这是故乡人的迷信说法。当晚第一次地震来临的时候,四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在呼喊“房子下有人”这句话。但不管人们如何呼喊和如何祈祷,就在人们惊魂还未定下来的时候,第二次强烈地震又发生了。自然,人们又再一次骚乱,房屋等建筑又再一次遭受破坏。后来我才知道,第二次地震时间是当晚的二十一点十五分,前后两次地震时间相差十二分。 我现在已无从了解当年“十一·六”地震的震级是多少,但从后来的相关报道中我了解到当时地震的震中在思茅地区的澜沧县和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我所在的县受到严重波及。其严重程度从有关报道可略见一斑:“全县51人受伤,房屋倒塌、受损39920幢,总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4191.77万元”。我要说的老学校就是这两次地震的牺牲品。当时的县级报纸如是报道受灾后的老学校:“有七幢三十三间教室和宿舍的苏家寨完小,教师生活用具被淹没,学校课桌凳被砸坏,门窗倒地,整所学校无一间可避风雨的房子……” 自然,我要说的老学校就是苏家寨完小。当然,这个苏家寨完小并非是现在位于苏家寨第四村民小组偏东方向的苏家寨完小。老学校也叫苏家寨完小,大概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具体位置在苏家寨的高家寨和杨家洼的结合部,现在人称老学校的地方。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当时的苏家寨完小读书的,当时的苏家寨完小是五年制完全小学,学校约有十个左右教师,学校校长是我的启蒙老师熊万楷。我现在还模糊记得当时苏家寨完小的大概样子,我就从上往下给大家说说:最上边有一幢土木结构的瓦房,墙壁的四周石灰可能是刷了多年了,有很多已经从墙上剥离开了。这幢房子分为两间,一间是五年级的教室,另外一间我记得是我三年级的班主任张施文老师的宿舍;再下来是一间砖木结构的瓦房,一共有四间,分别是一至四年级的教室;接下来有一个狭长的操场,这个操场只是供我们做课间操课间追逐玩耍用的,没有球架和篮板;接下来是一个斜土坎,土坎下有一个窄窄的操场,这个操场是我们做早操和上体育课用的,这个操场上设有球架和篮板,课余饭后常常或学生、或老师、或寨中青年在此打球;操场下有几幢房子我记不清楚了,但我知道那里建盖着教师的宿舍和厨房。这是事隔十五年后我还能依稀回忆起来的老学校的模样。 我的家和当时的苏家寨完小是两对门,但相距约有两公里路。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我听说了苏家寨完小学校已被震坍,从家看过去,确实也见不到了学校原来的模样。也许是自己从那个学校走出来,也许是因为那个学校是在自己的故乡,而对学校充满感情的缘故,我只身到苏家寨完小去看望了受灾后的学校。当看到学校已面目全非,当看到有几个当时正在苏家寨完小就读的孩子在啼哭,已经从苏家寨完小毕业而到小勐统中学读书的我也悄悄地哭了。 也许是当地党委、政府考虑到当时苏家寨完小活动场地比较窄,或许是考虑到当时苏家寨完小还没通车路,肯定会给重建工作带来不便等原因,地震发生后,苏家寨完小的校址就迁移到现在第四村民小组的偏东方向了。 而现在走进原来的苏家寨完小校址区,再也看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学校建筑区以及操场上,都建起了一间间民房,时不时一只只狗吠过、鸡鸣过、猪哼过;原来一群群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学生,一个个手拿教科书、和蔼可亲的老师的身影已不再看见;原来学生的嬉笑吵闹声、琅琅读书声,老师们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知识的声音、在操场上带领学生跑步时喊出的“一、二、三、四”的声音已不复听见…… 当时的苏家寨完小已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并不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很多在这个学校就读过的人们还会记起在这个学校读书时的一些趣事,还能记起当年的同桌和同学,还能记起学校的老师,也还能依稀回忆起自己在这所学校就读时学校的样子;很多在学校附近居住的村民,还能记起某某老师到过他们家串门聊天或者家访。我的父亲那一代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他们大多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苏家寨完小毕业的学生。现在,我的父亲每提到当时苏家寨完小的话题,就会动情地说,现在他读书看报不吃力,认识的那些字还是在苏家寨完小读书时的老师教给的。 也许是人们为了让自己也为了让后代记住原来的苏家寨完小吧,原来苏家寨完小所在的地方,现在人们已赋予它一个地名叫“老学校”。这个地名的称呼,没有申报过上级有关部门,也没有得到过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但这个地名,故乡的人都妇孺皆知,故乡的人也作如此称呼。实际的老学校已不复存在,但我相信,“老学校”的称呼以及和老学校有关的人和事一定会在故乡的这块土地上缘远流长……
(2004.9.21.)
(作者通联:677600 云南省临沧地区永德县文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