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赶海的小姑娘》

2021-12-23叙事散文清风拂面

赶海的小姑娘我是呼吸着腥咸的海的气息长大的。这得益于我出生的地方,它是一个小渔村,与海近在咫尺。东风刮过来的时候,即使在梦中,那海的澎湃也会来敲动我的耳鼓。还没有我的时候,海已经在那里了。我还在母亲的身体里孕育,海已经在那里了。它悄悄地用……
赶海的小姑娘
我是呼吸着腥咸的海的气息长大的。这得益于我出生的地方,它是一个小渔村,与海近在咫尺。东风刮过来的时候,即使在梦中,那海的澎湃也会来敲动我的耳鼓。
还没有我的时候,海已经在那里了。我还在母亲的身体里孕育,海已经在那里了。它悄悄地用它的气息浸润我,浸透了我的血脉以及呼吸。所以,我是母亲的孩子,也是海的孩子,对于海的亲切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一样。
记忆中的海,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惊涛骇浪。潮水一波一波地漫上来,轻柔舒缓,不急不徐,有着小夜曲式的恬适与安然。一波退去,一波又来,周而复始的潮长潮落中,我在大海的摇篮里和日子一起成长。
这片海,我的乡亲们把它叫作“家底下”。多么土气的名字,却形象地描摹出了海与我们的距离该有多么近。和我同龄的村里的小伙伴们,谁没有成群结队在海滩上疯野的记忆?我们也效仿过电影中的那些浪漫镜头,对着大海高声地戏谑式的狂喊:“大海啊,母亲!”然后,笑作一团。年少时的心情,比海风更自由,比白云更纯洁。
最难忘的,还是随姥爷一起去赶海。当时,姥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和一个年龄比他还要大的老哥哥一起跑海(就是从渔民手里买到各种海产品,然后再去零售或者批发)。老哥俩赶着一头毛驴车,天不亮就起身,去赶每天的第一次“收网”。(那时候,浅海养殖以及海上旅游还没有被开发,海滩上有许多撒网捕鱼的渔民。)只要不遇到东风天,他们的时间几乎雷打不动,从未变过。东风天是个例外,刮东风海荒,撒不了网。这是所有渔人的休息日。老哥俩儿也就得了一天闲工夫儿。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封海的日子,他们在其余的三个季节里,总是往返在海与村庄或城镇的路途中,从早到晚。
其实,姥爷是极不情愿带我去海边的。偶尔带我去一次,肯定是在我无数次的恳求之后。而且,每次我都必须保证绝对不会淘气。虽然我的这个承诺我一向遵守,从未犯过,可每次要带上我时,姥爷还是会照例重复一次。
到了海边,姥爷就不像在家里那样严厉了。由着我的性子,像个疯丫头一样地玩闹。追着浪花跑,挖海滩上的小蟹,捡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贝壳。常常弄得裤腿半湿,满头满脸的沙粒儿。
等到渔民们“收网”的时候,姥爷是要帮忙抬网杠的。所谓网杠,就是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棒。撒到海里去的渔网,是许多领接在一起的。收网的时候,还要把这些连在一起的渔网一领领分开。而这些被分开的渔网,每一领都必须搭到网杠上抬走。规规矩矩地放到近处的沙滩上,以备下一次撒网时用。
我看着渔网被一领领收上来,网兜越来越近了,我已经看到鱼儿的跳跃了。这时,我就会提一个小篮子,把网兜附近钻到网眼儿里的鱼择下来。我手脚麻利,动作迅速,因为这样择到的鱼是可以不必付钱的。这叫“抢纲”,是撒网人多年沿袭下来的一条规矩。对于“抢纲”的人,是只能呵斥,不能动手的。所以,我总是肆无忌惮的很,虽然掌管着撒网和收网的艄公会吼我,可我一点儿也不怕他。
等到把网兜拉到海滩上,我就得停手了。不过,我的小篮子里已经装了好多鱼,足够了。我安安静静地坐在离驴车不远的地方,等姥爷他们把鱼虾什么的装到筐里。过秤,付钱,装车,然后回家。
与来时的手舞足蹈相反,归途上的我表现得比较沉默。姥爷越是夸我,我越是装得很沉稳。期望他下一次还会带我来海边。
现在,偶有空闲,我还是喜欢去海边。那些少年时的人和事却都成了遥远的回忆,留在脑海中,亲切而柔和。就连那个常呵斥我的中年艄公,我也已经记不起他声色俱厉的面孔了。只剩下他爽朗的大笑声,还时常会在我的耳际回荡。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记得起,曾有一个像我这样的,赶海的小姑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