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敏感的树
2021-12-23叙事散文张卫平
敏 感 的 树 我想现在应该再一次阅读甚至朗诵在我心中萦回已久的这首诗歌: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景所包围。 我感到吹来的风,我必须承受它,当下界万物还没有动弹;门扇悄然关闭着,烟筒是寂静;窗户没有震颤,尘埃没有飞扬。我已知道了风暴,我激动……
敏 感 的 树
我想现在应该再一次阅读甚至朗诵在我心中萦回已久的这首诗歌: 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景所包围。
我感到吹来的风,我必须承受它,
当下界万物还没有动弹;
门扇悄然关闭着,烟筒是寂静;
窗户没有震颤,尘埃没有飞扬。 我已知道了风暴,我激动有如大海。
我招展自身,又坠入了自身
我挣脱自身,孑然孤立
与巨大的风暴之中 诗意的场景是从巨大的旷野开始的,风吹到旷野的边缘,旷野的边缘是群山与森林——那种浸透了莱茵河的水、充盈着圆舞曲的奥地利的山与森林。山林之间的旷野间,一面旗帜在风到来之前充满了颤栗与等待。它在最低处又在最高处,它在自己之内又在自己之外。这时一种东方式的庄子梦蝶的玄妙意境。旗帜也许并非仅仅只是一面旗帜,它也许是山林中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一块在风的边沿闪闪发亮的云。然而最终,它是仰望天空与旷野的诗人的内心——也许风永远就不会到来…… 这首被命名为<<预感>>的诗,是迄今为止,在我阅读过的诗歌中,给予我最强烈震撼并无法忘怀的一首诗。诗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的诗人里尔克。我现在所引用的文本,是绿原的译作。而在更早的时候,我读的也许并不是这个译本,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当时所读的文本要比现在的这个要直截和简洁,所产生的震撼是难以言述的。也许实际上并非如此,也许那时我正处于一个诗的年龄与心境,而岁月也一定会磨去我对一首宛若是天籁之音的诗作的敏感。 伟大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是一个一生都沉浸在捕捉敏感与追寻象征的缪斯之子。而这首诗恰恰也就包含了敏感与象征着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敏感是所有艺术的开端,也许还是艺术之外的其它更多的一切的开端。里尔克的成功与天才也是从此开始的。然而在我看来,里尔克在这首诗中的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后面的底蕴太过于人本甚至太富于形而上的神学意味,它追求的是一种安抚心灵的内敛与表象,这一幅自然的图景所要达到的最深处其实并非是自然中那些相互关联的外界事物,而是诗人时刻处于冥想与自诉的内心。相对于自然中那些壮阔的图景而言,诗人的内心未免有些偏狭——虽然我是如此地爱他的诗,但我也只能如此。尤其是我经过了多年的山野工作的经历,并了解了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奇妙现象后。当我们在内心驻留太久,我们必须要向我们来的方向回归。自然中一些偶然的发现,肯定要强于我们许多的冥思苦想。 相对于大自然自身的相互影响与无法言说的内在关联,人类也许永远都是迟钝的。山野中有着茂密的树林,一棵棵树在森林的风中,其实就是一面面招展着旗帜。而事实上,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时,森林中的树早已像里尔克的风中旗帜一样,找到了它们内心那种非常强烈的“敏感”。而因太沉溺于内心导致的迟钝,在旷野(真正的旷野)中,将会得到最终的根治。 我们就此出发,远离那种我们早已习惯的舒适与松软。崇山峻岭被我们穿过也将穿过我们。在哀牢山(这里是南诏的开国之王细奴逻曾经牧耕过的地方)深处镇源县古城子乡的把边江畔,我们将要停留下来了。在这条美丽的江边,生长着一棵伟岸高大的古树。),多年来一直受到村民们的崇拜与保护,因为500多年以来,这棵胸围达6.5米,高25米的古树,已经一年不差的为当地人预报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当地人讲似乎只能很平淡地讲述这棵被他们叫做“雨兆树”的大树——当农历的四月中旬到来时,古树上的新芽也发齐了,这时侯,最多不超过三天,一场暴雨定会在一阵雷声后从天而降,一年雨水季节又像燕子一样如期而至了。年年如此,准确无误。当地群众年年观望着这棵历尽沧桑的五百年古树,像遵从祖先一样按照“雨兆树”的生长发育与每年的变化情况来安排栽种。树,为他们感知着自然中那些精确而不可知的变化,苍老的树早已成为这个隐秘村落中那颗敏感的心。 在我们看来,一棵树总是只在自己的生长与枯荣的过程中,丛林中的树与我们没有太多的联系,其实是树与树、树与自然万物之间也是缺乏必要的感应与关系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自然总有着许多我们永远也无法理喻的现象,一棵树在数百年的雨兆中,的确已经给予了我们的自大心理一种难以逃逸的触动与批判。自然,其实永远都是敏感而统一的,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预知着一切,出乎我们用众多的科学方法希望准确预兆的强烈愿望;大自然有着几十亿年的演进过程,自然之谜,我们永远不可穷尽。从观察自然入手,我们肯定会获得更高的进步台阶,我们的心灵也会获得必要的拯救。混沌理论有一个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东京一只蝴蝶在飞,纽约就要下一场雨。而我们在炎热而美丽的丛林腹地观察了把边江边的这棵老树后,肯定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曼谷的树落下了一片叶子,那么,伦敦也要下一场雨。 树的敏感,不仅在于它能够以我们细心观察才能知道的方式应证着自然界中的其它事物,而且在于它能够象征我们人类的情感,与我们有着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是在我们云南的某处隐秘的丛林中,我们在跋涉中还会不期而遇一种叫含羞树的树。这种高约5米的树,它的奇异之处,首先在于它只开花不结果,似乎仅仅只想将一份花容留在季节的风中。含羞树更为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分别对不同的观赏对象呈现出来不同的反应:如果是老人、儿童、妇女在一旁看它时,枝繁叶茂的大树仍然会沉静地矗立在风中,端庄挺拔,“表情”极为正常;然而一旦有男性青年走近观看它、尤其是谁要大胆地触摸它时,它就会马上将枝叶垂下来,像是要怕羞似的将脸蒙住。于是这深山之中的奇异之树,又有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女儿树。 如果说,树能知风雨,那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所赋予它的神奇本能;那么,树呈现出来的知羞之举,则无疑是对我们人类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散失人类在形成社会的初期就已经界定并存留在我们的遗传密码中的许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的某种强烈的讽刺。在那些灯红酒绿奢华糜烂的场合,在笑贫不笑娼的人生准则下,直接与“客观”的人们,他们迟钝的感觉器官已经远远不如一棵裸露在风雨中的树。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公共场合的争吵已成司空见惯之时,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使尽心机之时,当权力与腐败已成为一对无法遏止的孪生之物之时,树的含笑,其实已经是化石与琥珀般的最后诗意了——因为,在环保之声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进程中,这样的树,说不定也即将成为如此环保的反面教材。 敏感的树,是我们用心阅读的另外一首诗;而所有的树,同样也是里尔克诗中那永远招展的旗帜。我们但愿所有的旗帜都飘扬在旷野的风中,而不是在我们日益内敛的内心的记忆和幻想中。 其实每一种树都是敏感的,我们认为有许多的树并不敏感,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不敏感。
我想现在应该再一次阅读甚至朗诵在我心中萦回已久的这首诗歌: 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景所包围。
我感到吹来的风,我必须承受它,
当下界万物还没有动弹;
门扇悄然关闭着,烟筒是寂静;
窗户没有震颤,尘埃没有飞扬。 我已知道了风暴,我激动有如大海。
我招展自身,又坠入了自身
我挣脱自身,孑然孤立
与巨大的风暴之中 诗意的场景是从巨大的旷野开始的,风吹到旷野的边缘,旷野的边缘是群山与森林——那种浸透了莱茵河的水、充盈着圆舞曲的奥地利的山与森林。山林之间的旷野间,一面旗帜在风到来之前充满了颤栗与等待。它在最低处又在最高处,它在自己之内又在自己之外。这时一种东方式的庄子梦蝶的玄妙意境。旗帜也许并非仅仅只是一面旗帜,它也许是山林中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一块在风的边沿闪闪发亮的云。然而最终,它是仰望天空与旷野的诗人的内心——也许风永远就不会到来…… 这首被命名为<<预感>>的诗,是迄今为止,在我阅读过的诗歌中,给予我最强烈震撼并无法忘怀的一首诗。诗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的诗人里尔克。我现在所引用的文本,是绿原的译作。而在更早的时候,我读的也许并不是这个译本,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当时所读的文本要比现在的这个要直截和简洁,所产生的震撼是难以言述的。也许实际上并非如此,也许那时我正处于一个诗的年龄与心境,而岁月也一定会磨去我对一首宛若是天籁之音的诗作的敏感。 伟大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是一个一生都沉浸在捕捉敏感与追寻象征的缪斯之子。而这首诗恰恰也就包含了敏感与象征着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敏感是所有艺术的开端,也许还是艺术之外的其它更多的一切的开端。里尔克的成功与天才也是从此开始的。然而在我看来,里尔克在这首诗中的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后面的底蕴太过于人本甚至太富于形而上的神学意味,它追求的是一种安抚心灵的内敛与表象,这一幅自然的图景所要达到的最深处其实并非是自然中那些相互关联的外界事物,而是诗人时刻处于冥想与自诉的内心。相对于自然中那些壮阔的图景而言,诗人的内心未免有些偏狭——虽然我是如此地爱他的诗,但我也只能如此。尤其是我经过了多年的山野工作的经历,并了解了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奇妙现象后。当我们在内心驻留太久,我们必须要向我们来的方向回归。自然中一些偶然的发现,肯定要强于我们许多的冥思苦想。 相对于大自然自身的相互影响与无法言说的内在关联,人类也许永远都是迟钝的。山野中有着茂密的树林,一棵棵树在森林的风中,其实就是一面面招展着旗帜。而事实上,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时,森林中的树早已像里尔克的风中旗帜一样,找到了它们内心那种非常强烈的“敏感”。而因太沉溺于内心导致的迟钝,在旷野(真正的旷野)中,将会得到最终的根治。 我们就此出发,远离那种我们早已习惯的舒适与松软。崇山峻岭被我们穿过也将穿过我们。在哀牢山(这里是南诏的开国之王细奴逻曾经牧耕过的地方)深处镇源县古城子乡的把边江畔,我们将要停留下来了。在这条美丽的江边,生长着一棵伟岸高大的古树。),多年来一直受到村民们的崇拜与保护,因为500多年以来,这棵胸围达6.5米,高25米的古树,已经一年不差的为当地人预报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当地人讲似乎只能很平淡地讲述这棵被他们叫做“雨兆树”的大树——当农历的四月中旬到来时,古树上的新芽也发齐了,这时侯,最多不超过三天,一场暴雨定会在一阵雷声后从天而降,一年雨水季节又像燕子一样如期而至了。年年如此,准确无误。当地群众年年观望着这棵历尽沧桑的五百年古树,像遵从祖先一样按照“雨兆树”的生长发育与每年的变化情况来安排栽种。树,为他们感知着自然中那些精确而不可知的变化,苍老的树早已成为这个隐秘村落中那颗敏感的心。 在我们看来,一棵树总是只在自己的生长与枯荣的过程中,丛林中的树与我们没有太多的联系,其实是树与树、树与自然万物之间也是缺乏必要的感应与关系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自然总有着许多我们永远也无法理喻的现象,一棵树在数百年的雨兆中,的确已经给予了我们的自大心理一种难以逃逸的触动与批判。自然,其实永远都是敏感而统一的,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预知着一切,出乎我们用众多的科学方法希望准确预兆的强烈愿望;大自然有着几十亿年的演进过程,自然之谜,我们永远不可穷尽。从观察自然入手,我们肯定会获得更高的进步台阶,我们的心灵也会获得必要的拯救。混沌理论有一个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东京一只蝴蝶在飞,纽约就要下一场雨。而我们在炎热而美丽的丛林腹地观察了把边江边的这棵老树后,肯定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曼谷的树落下了一片叶子,那么,伦敦也要下一场雨。 树的敏感,不仅在于它能够以我们细心观察才能知道的方式应证着自然界中的其它事物,而且在于它能够象征我们人类的情感,与我们有着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是在我们云南的某处隐秘的丛林中,我们在跋涉中还会不期而遇一种叫含羞树的树。这种高约5米的树,它的奇异之处,首先在于它只开花不结果,似乎仅仅只想将一份花容留在季节的风中。含羞树更为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分别对不同的观赏对象呈现出来不同的反应:如果是老人、儿童、妇女在一旁看它时,枝繁叶茂的大树仍然会沉静地矗立在风中,端庄挺拔,“表情”极为正常;然而一旦有男性青年走近观看它、尤其是谁要大胆地触摸它时,它就会马上将枝叶垂下来,像是要怕羞似的将脸蒙住。于是这深山之中的奇异之树,又有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女儿树。 如果说,树能知风雨,那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所赋予它的神奇本能;那么,树呈现出来的知羞之举,则无疑是对我们人类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散失人类在形成社会的初期就已经界定并存留在我们的遗传密码中的许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的某种强烈的讽刺。在那些灯红酒绿奢华糜烂的场合,在笑贫不笑娼的人生准则下,直接与“客观”的人们,他们迟钝的感觉器官已经远远不如一棵裸露在风雨中的树。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公共场合的争吵已成司空见惯之时,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使尽心机之时,当权力与腐败已成为一对无法遏止的孪生之物之时,树的含笑,其实已经是化石与琥珀般的最后诗意了——因为,在环保之声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进程中,这样的树,说不定也即将成为如此环保的反面教材。 敏感的树,是我们用心阅读的另外一首诗;而所有的树,同样也是里尔克诗中那永远招展的旗帜。我们但愿所有的旗帜都飘扬在旷野的风中,而不是在我们日益内敛的内心的记忆和幻想中。 其实每一种树都是敏感的,我们认为有许多的树并不敏感,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不敏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