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过年纪事

2020-09-17抒情散文邓小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56 编辑

过年纪事邓小鹏    年关将近桥头欢 小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56 编辑 <br /><br /> 过年纪事
   邓小鹏   
年关将近桥头欢 
  

小镇的街上有一座石拱桥,它是通往市场的一条主道。年关将近时,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桥两边就着栏杆搭起了棚子,棚子里摆着、挂着许多年画和对联。阳光照在鲜红的对联上,格外耀眼。对联的内容生动丰富,充满喜庆和吉祥。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摊前流连挑选。当买到称心如意的对联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像对联上的祝福早已化为生活的现实。  

下雪时,桥头上就有了卖木炭的。乌黑的木炭整齐地装在竹篓里,一篓一篓地摆在地上,上面用塑料薄膜遮盖着。空中飘舞的雪花,好像在为卖炭人作广告。虽然现代人御寒取暖用上了电气化,但乡下仍然喜欢烧着炭火过年——因为它能温暖全身,火红喜庆,在炭火上架着菜锅吃饭喝酒,菜香大气,热情豪放。 
猪肉、水果、土特产也从市场延伸到了桥头,桥上成了临时市场。购年货的人像赶集似的把桥上挤得水泄不通,来往车辆只能绕道而行。人流中,除了购物的谈论声,还有打工归来的年轻人久别重逢的寒暄声,亲朋好友拜年的预约声……汇成了欢乐的浪潮,掩盖了桥下潺潺的流水声。它像滚滚春潮,流进千家万户。

守 岁


过了“腊八”人们又开始大包大包地忙着抢购年货了,年味渐渐浓起来。我不禁又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年三十下午,父亲带着我这个传宗接代之人,来到祖坟前封岁。供品摆上,杀鸡淋血,烧香化纸,放鞭炮。然后跪在坟前,边拜边祈祷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生活富裕。母亲带着小妹在家里到处张贴红纸条,贴在门上求吉祥,贴在粮仓上求谷满仓,贴在猪圈鸡舍上求畜禽兴旺……没钱买灯笼、对联,就让这些红纸条带来喜庆的气氛。

除夕夜,吃过年夜饭,既不放花炮,也没有电视看,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守在灶台旁,看父亲油炸食物。灶里窜动着火苗,锅里翻滚着素油,父亲把切成小块的香芋和猪肉放进油锅里,“嗤——”地一声,泡沫翻腾,油星四溅。香芋和猪肉慢慢地变成金黄色,冒出香味来,馋得我们直咽口水。母亲把整块的香芋和猪肉装进碗,让我们饱一下眼福,就放进柜子里,等着正月里招待贵客用。偶尔父亲变戏法似的从锅底捞出一点边角料,让我们略享口福。接着,父亲就炸“麻花”。父亲是个很乐观的人,他会根据我们兄妹的愿望,用面粉团做成“小狗”“小猫”油炸。“麻花”从锅底窜上来,像一条条小金鱼在游动;“小狗”“小猫”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慢慢爬出来,好像在摇头晃脑地冲着我们叫唤。我和小妹只吃一些“麻花”,捧着“小狗”“小猫”不忍下口。

父母忙完了春节的准备,我们 一家人就围着一盆通红的炭火守岁。俗话说:“除夕的火,元宵的灯。”母亲将平时节省下来的木炭搬出来,把火烧得旺旺的。母亲说:“火旺才能年旺。”母亲早就提醒过我和小妹,守岁只能说吉利话,不准骂人吵架说晦气话,谁做不到,谁就得不到压岁钱。屋外寒风裹着雪花,撞着门窗,渲染着“年”的气氛;屋内我们烤着火,怀着对新年的憧憬,说着,笑着,暖意融融。困了,母亲拿些自己生产的糖果、花生、瓜子出来,喜庆一番,提起我们的精神来,继续守岁。我们又吃着,说着,笑着,一分一秒地守着岁,不让它偷偷溜走。但我和小妹又盼望“岁”快点过去,好拿到红包。这一夜,特别温馨,我们一家人特别亲热。

深夜十二点钟到了,旧年过去了,新年来到了,母亲才让我们睡觉。母亲等我和小妹睡着了,才把红纸包着的一、两元钱,放在我们的枕头下“压岁”。让我们新年伊始抬头见喜,带来一年的好运。

小时候过年,虽然物质匮乏,但年味很浓很浓——它带给我更多的快乐、满足和希望。
吃 绵 菜


绵菜是一种野生植物,春天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开黄色小花,田野、河岸、山坡到处都有。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只有春社的时候,才将绵菜采回来,洗净,捣烂,与糯米拌匀揉和,加糖,做社粑。做成的社粑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吃法有两种,一是放在油锅里煎着吃,脆香酥甜;二是用柚叶贴着放在饭锅里蒸着吃,清香酥甜。不管怎么吃,因为加了绵菜,都糯甜而不腻。

小时候过年,想尽办法多吃肉;如今过年,想尽办法少吃肉。如今的春天似乎也来得早,所以现在的年夜饭桌上,又多了一道绵“菜”。除了把绵菜做成社粑一样当点心吃,又有人创新,把绵菜做成了真正的菜。其做法极简单:先把绵菜洗净沥干备用,再将糯米粉、白糖或盐加水搅匀成糊状,拿绵菜在糊里一裹,放进热油里一炸,一条条“金鱼”游出了水面,淡黄中透着翠绿,像原始的软玉。现炸现吃,外脆,中酥,内绵,色香味俱佳,成了年夜饭中的珍品。

城里归来的侄女儿,将满桌的菜用手机一一拍下来,发帖给她众多的朋友享眼福。朋友们对肉啊、鱼啊、饺子……都无人问津,大家都盯着那道绵“菜”,既问名,又问味,还表示垂涎三尺,央求侄女儿带点回去,让她们也享口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