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无法割舍的爱恋
2021-12-23叙事散文闫文盛
无法割舍的爱恋[人物档案]王剑威,男,古交市人。1982年参军,1995年考入法院,现为古交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2002年开始创作。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古交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缴枪不杀》,电视剧……
无法割舍的爱恋
[人物档案]王剑威,男,古交市人。1982年参军,1995年考入法院,现为古交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2002年开始创作。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古交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缴枪不杀》,电视剧本《天平》等作品共计80余万字。
①一个玩票的作家
他与写作的结缘,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而扳指一算,倒已经有十年光景未曾写过一字。而人生中有多少个十年经得起停顿,多少年后,他怅然回望来路,开始有一种青春不再的感慨。
采访王剑威,我被一种奇怪的思绪包围着。从他的写作状态来讲,他只属于玩票的那种。但自2002年开始,他写了80多万字的东西。这样的产量,即使对一个专业作家来说,也不能算少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傅院长家事》和电视剧本《天平》在一个月内一挥而就。这两部作品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小说受到了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玉臻的好评,剧本当年获得山西省作家协会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天平杯”文学大赛二等奖,不久后还被收录编辑成书,后来又被山西电影制片厂相中,目前正在筹拍阶段。
他说到自己重新拾起笔来写作,用的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措辞:“2002年的一天,不知那根神经错位,竟生出几分激情,难以抑制挥笔之念。”最直接的动因只是——因为省里举办“天平杯”征文,领导发话:你以前是搞新闻的,又当过秘书,有文字基础,写一篇试试吧。最真实的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他克制了十年,“封笔”十年。到底曾经“不再作文”的誓言经不住文字本身的牵引,他一古脑儿沉陷进去,并且乐此不疲。
②曾有慧眼识英才
没有什么迹象能够证明:王剑威与多数作家不同。但是确确实实,他不只是一个写字的作家,他的现实身份是一名法官。1995年考取法院以后,他获得了全国初任审判员资格,并且成为国家二级法官。1998年担任古交市法院党组成员后,积极探索法官文化,在《太原审判》发表《法官文化初探》,从而成为较早研究法官文化的一名先行者。
而更早一些时候,他只是一个中考落第的孩子,他的出生地,是古交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他自己这样说:
“穷山恶水加上天资愚钝,灵性是决然没有的,聪慧更无从谈起。因此中考落第,并不意外。高中是没得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指望没得靠了。面对黄土、沟壑,喟然长叹之后,决然从军。确切地说,是这所大学使我喜欢上了文字。”
当了两年炮兵之后,王剑威去连队当了文书。是火热的部队生活激励了他写作的欲望。出黑板报,写新闻稿。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退稿之后,到底还是敲开了阿里巴巴的大门。
而谁又能想到,自称当年并不聪慧的孩子,多少年后,几经人生的波折,由部队到地方,因为一枝笔,写出了人生的一次次辉煌。到1987年,因为经不住老父的催促转业回家后不久,就有领导慧眼识才,在仅仅是听说了并读了他的一些文章后就把他要到了人武部。而这时,他还只是一个农民身份。后来不到一年时间,他从人武部到姬家庄乡政府,1988年,到了古交区政府,当了区政府秘书。
也就是在那几年里,他的最初的文字生涯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他说,隔三差五的,总有新闻稿见诸报端,虽然多是豆腐块,但在一个小地方来说,他想不出名也难了。
③厚积薄发的写作
说起来,当年的事已经像一缕烟云散去。但在今天想来,仍然有一种记忆挥之不去。写了几年稿子,当了几年秘书,转了户口,王剑威在笔墨生涯里滚打了四五个年头。到底还是青春年少,“只管笔头子痛快,不管是听到的还是见到的,一古脑写成了一篇篇发酸发臭的文章。” “而这些东西偏又不是臭豆腐可以闻着臭吃着香,而是实实在在的又酸又臭。因为发酸发臭,酸的就不是一个人,臭的也不是一个人。”
王剑威终于弃笔不写。
那是1993年的事。在这前后几年里,他返回了人武部,被提了办公室副主任,时隔两年,又去了街道办事处,任街道办副主任。这期间,他一直是聘用制干部。直到1995年全国法院统一招考书记员时,为了改变自己的干部身份,他去报考了。当年6月,他到了法院工作。三年后的1998年,他被提为法院政治处主任,两个月后进了党组。
时光荏苒。隔了十年后,完全是不经意的,作别许久的文字又开始回归了。《官场无四季》等小说就是生活的浑厚积淀的自然挥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后,王剑威终于发现自己爱上了文学——他说:“原来,文学与我有缘嘛。”
采访他的当晚,我读到了他在2003年写作的长篇《缴枪不杀》。第二天从古交返回后又一直读到中午。合上全书,我才突然发现:对这个人,我还是无法言说的。他深谙官场三味,也懂得文章之法,他的小说写得好看。完全是来自生活本身的自然流淌和宣泄。他写的是生活原生态。没有官场经验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一个仅仅来自艺术的角度观察官场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他的写作是厚积薄发的,他的积累在无意识中完成。这么多年,他终于冲破了机杼,知道了自己。
要说文学是玩票,怕有些人不同意。但在王剑威这里,舍此不足以概括他的精神和气质,他只是记录了生活,但生活成全了他。
想想,玩文学到这个份上,是多么好的事。
[人物档案]王剑威,男,古交市人。1982年参军,1995年考入法院,现为古交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2002年开始创作。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古交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缴枪不杀》,电视剧本《天平》等作品共计80余万字。
①一个玩票的作家
他与写作的结缘,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而扳指一算,倒已经有十年光景未曾写过一字。而人生中有多少个十年经得起停顿,多少年后,他怅然回望来路,开始有一种青春不再的感慨。
采访王剑威,我被一种奇怪的思绪包围着。从他的写作状态来讲,他只属于玩票的那种。但自2002年开始,他写了80多万字的东西。这样的产量,即使对一个专业作家来说,也不能算少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傅院长家事》和电视剧本《天平》在一个月内一挥而就。这两部作品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小说受到了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玉臻的好评,剧本当年获得山西省作家协会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天平杯”文学大赛二等奖,不久后还被收录编辑成书,后来又被山西电影制片厂相中,目前正在筹拍阶段。
他说到自己重新拾起笔来写作,用的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措辞:“2002年的一天,不知那根神经错位,竟生出几分激情,难以抑制挥笔之念。”最直接的动因只是——因为省里举办“天平杯”征文,领导发话:你以前是搞新闻的,又当过秘书,有文字基础,写一篇试试吧。最真实的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他克制了十年,“封笔”十年。到底曾经“不再作文”的誓言经不住文字本身的牵引,他一古脑儿沉陷进去,并且乐此不疲。
②曾有慧眼识英才
没有什么迹象能够证明:王剑威与多数作家不同。但是确确实实,他不只是一个写字的作家,他的现实身份是一名法官。1995年考取法院以后,他获得了全国初任审判员资格,并且成为国家二级法官。1998年担任古交市法院党组成员后,积极探索法官文化,在《太原审判》发表《法官文化初探》,从而成为较早研究法官文化的一名先行者。
而更早一些时候,他只是一个中考落第的孩子,他的出生地,是古交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他自己这样说:
“穷山恶水加上天资愚钝,灵性是决然没有的,聪慧更无从谈起。因此中考落第,并不意外。高中是没得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指望没得靠了。面对黄土、沟壑,喟然长叹之后,决然从军。确切地说,是这所大学使我喜欢上了文字。”
当了两年炮兵之后,王剑威去连队当了文书。是火热的部队生活激励了他写作的欲望。出黑板报,写新闻稿。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退稿之后,到底还是敲开了阿里巴巴的大门。
而谁又能想到,自称当年并不聪慧的孩子,多少年后,几经人生的波折,由部队到地方,因为一枝笔,写出了人生的一次次辉煌。到1987年,因为经不住老父的催促转业回家后不久,就有领导慧眼识才,在仅仅是听说了并读了他的一些文章后就把他要到了人武部。而这时,他还只是一个农民身份。后来不到一年时间,他从人武部到姬家庄乡政府,1988年,到了古交区政府,当了区政府秘书。
也就是在那几年里,他的最初的文字生涯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他说,隔三差五的,总有新闻稿见诸报端,虽然多是豆腐块,但在一个小地方来说,他想不出名也难了。
③厚积薄发的写作
说起来,当年的事已经像一缕烟云散去。但在今天想来,仍然有一种记忆挥之不去。写了几年稿子,当了几年秘书,转了户口,王剑威在笔墨生涯里滚打了四五个年头。到底还是青春年少,“只管笔头子痛快,不管是听到的还是见到的,一古脑写成了一篇篇发酸发臭的文章。” “而这些东西偏又不是臭豆腐可以闻着臭吃着香,而是实实在在的又酸又臭。因为发酸发臭,酸的就不是一个人,臭的也不是一个人。”
王剑威终于弃笔不写。
那是1993年的事。在这前后几年里,他返回了人武部,被提了办公室副主任,时隔两年,又去了街道办事处,任街道办副主任。这期间,他一直是聘用制干部。直到1995年全国法院统一招考书记员时,为了改变自己的干部身份,他去报考了。当年6月,他到了法院工作。三年后的1998年,他被提为法院政治处主任,两个月后进了党组。
时光荏苒。隔了十年后,完全是不经意的,作别许久的文字又开始回归了。《官场无四季》等小说就是生活的浑厚积淀的自然挥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后,王剑威终于发现自己爱上了文学——他说:“原来,文学与我有缘嘛。”
采访他的当晚,我读到了他在2003年写作的长篇《缴枪不杀》。第二天从古交返回后又一直读到中午。合上全书,我才突然发现:对这个人,我还是无法言说的。他深谙官场三味,也懂得文章之法,他的小说写得好看。完全是来自生活本身的自然流淌和宣泄。他写的是生活原生态。没有官场经验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一个仅仅来自艺术的角度观察官场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他的写作是厚积薄发的,他的积累在无意识中完成。这么多年,他终于冲破了机杼,知道了自己。
要说文学是玩票,怕有些人不同意。但在王剑威这里,舍此不足以概括他的精神和气质,他只是记录了生活,但生活成全了他。
想想,玩文学到这个份上,是多么好的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