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妈妈,你一个人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
2021-12-23叙事散文西北狼
妈妈,你一个人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
西北狼
2004年8月12日,下午两点,一个我叫“妈妈”的人,去了。二哥用手机给我发来短信时,是8月13日上午十一点过,那时我正在送文件的路上。听到接收短信的“嘀、嘀”声时,我没在意。在这个城市,我每天都……
妈妈,你一个人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
西北狼 2004年8月12日,下午两点,一个我叫“妈妈”的人,去了。
二哥用手机给我发来短信时,是8月13日上午十一点过,那时我正在送文件的路上。听到接收短信的“嘀、嘀”声时,我没在意。在这个城市,我每天都能收到许多短信,有朋友表示关心的,有同事无聊开玩笑的,还有交友、征婚、天气、六合彩,也都采用了短信的方式占据我的手机有限的内存。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删除无用的短信。 只看了一眼,我的眼泪便涌了出来。我仰着脸,不让泪水滑出来。泪水进入鼻腔,堵得我呼吸困难,我用纸巾捂着嘴,大口大口地吐着,泪水和痰液混在一起吐,一包纸巾很快就用完了。我把手指伸到镜片底下,揩着眼角的泪水,刚揩净,新的泪水又涌了出来,我不管了,就让泪水在镜片下流淌。同车的人谁也没看我,也许他们早看到了,只是不明白一个老男人为何当众流泪,于是装作没看见罢了。 他们当然不明白我为何泪流满面啊。可我自己明白,这个世界上,我叫“妈妈”的那个人,永远地去了呀。
“妈妈”是我的二伯母,身高不足一米五O,从我记事起,她就很老了。“妈妈”很和蔼,满脸的皱纹褶子常常笑得象春天的山花,即使是要骂哪个捣蛋的小孩,骂完以后仍然是一副笑脸。“妈妈”很喜欢小孩的,我们家兄弟四个都在名分上过继给了她,我们都各自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妈妈”给我们起的。 “妈妈”视我们如同己出,这使得我们的母亲从来都没被我们叫过“妈妈”,我们是用另外一个土语中的称呼来叫自己的母亲的。在我们兄弟的心目中,“妈妈”就是二伯母,二伯母就是“妈妈”。听到别人叫自己的母亲为“妈妈”,我还笑人家傻,后来上学时学会了“妈妈”一词时,弄清楚了“妈妈”的真实含义,我很是大吃了一惊。
我是一路流着泪水回到老家的。 8月13日上午,我到客户单位送文件,负责人不在,工作人员爱理不理,我坐在那里黯然神伤。等了半个小时,负责人还没回来,于是打电话向老板请示,把文件交给工作人员,自己先行返回。 向老板请假时,我忍了又忍,悲伤是我自己的,我没有理由让别人跟着我一起难受。可是刚一开口,泪水便唰唰地掉了下来,我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成人以来,第一次失去亲人,巨大的悲痛压在心头,我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 收拾行李,取钱,买机票,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让悲伤流露出来。但是,接下来的这个夜晚,我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妈妈笑盈盈的苍老的面容总在眼前浮现。有一次我已经睡着了,妈妈笑咪咪地为我摘桑椹,我喊“妈妈妈妈,莫跩倒了。”一下醒来,方知是梦,而我的妈妈,她是再也不会扯着枝条为我摘桑椹吃了。 上午十点多的飞机,我六点多起身了,我实在无法在这个城市再多待一分钟,一秒钟。我几乎是跑步出门,去赶前往机场的大巴。 我早到了两个多小时,在候机室里,我紧盯着窗外的飞机一言不发。我知道,就是这“空中客车”,将把我带回老家,带回妈妈的身边。 一想到妈妈,我的眼泪又来了。旁边的小孩,好奇地盯着我看,他的母亲把他扯过去,在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我站起身,走进洗手间,让眼泪尽情地流淌。 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六年,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三十一年,我被人欺骗,我欺骗别人,我被人出卖,我出卖别人,我面黑如铁,我心硬如钢,我早已学会了流血流汗不流泪。街边残肢的乞丐不能获得我的硬币,报上的失学儿童我懒得捐助,恐怖袭击和矿难令我麻木,我甚至以为早年艰苦的生活已经耗尽了我一生的泪水,我的泪腺早就应该退化了。然而,妈妈的去世,就如一柄挖锄,掀掉了盖在泉眼上的那块巨石,于是泉水不可遏止地喷涌出来。 飞机上,长途快巴上,乡村小巴上,我一路泪流不止。我的头昏昏沉沉,我的眼迷迷蒙蒙。我的脸上蒙了一层灰,泪痕在上面划开了两条回乡的路。
男儿膝下有黄金。 不论对与错,我从不向人下跪的。即使是小时候被父亲鞭打,我也不会跪下去。 但是我下跪了,在我的妈妈的灵前。 三个响头。头在泥地上叩出“笃笃”的声音。妈妈,幺娃儿回来了,你听到了吗? 我跪在地上,给妈妈烧纸。一张一张的黄裱纸,在火中燃烧,化为灰烬,盘旋着上升,又落到妈妈简陋的棺材上。起来起来,这下她用到你的钱了。四十多岁的堂哥堂嫂对我说。我不起来。我继续烧纸。我要让我的妈妈在那个世界再不要缺钱花了。 妈妈出生于1916年,享年88岁。可是,如果堂哥的家境更好一点,妈妈一定可以活到九十多岁的。妈妈生病时,她不打针,也不吃好药。她怕花钱。那时堂哥刚刚大病初愈,已经把家里不多的积蓄花了个一干二净,妈妈知道如果自己再去住院,家里肯定要负债的。堂哥身高只有一米五几,为了养家糊口,在县城做搬运,不到一百斤的体重却要扛二百八十斤的货包。这些,妈妈是知道的,于是她在病得浑身乏力时,还挣扎着走到菜土里,用手拔草。可怜她那时已经连草都揪不起来了呀,她还在那里徒劳地拔呀,拔呀,直到我的二哥发现了她,强行把她背回家去。正是秋收季节,家里人都忙着收坡土里的苞谷、高粱、大豆,妈妈病得不行了,大口大口地吐血,她摇晃着身子,慢慢地,慢慢地向公路边走去,她要自己去拿药。又是在外面开茶馆的二哥发现了她,于是二哥背着她去药店拿药,然后再把她背回去。二哥责怪她怎么不叫人帮忙拿药,妈妈不说话,只是笑,只是笑,笑着笑着,又大口大口地吐血。
梳理妈妈的一生,我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如果不是她很少用过的身份证,我还不知道她的大名叫“魏代珍”,我也不知道她出生在“五四”运动前夕旧中国那个苦难的年代。 妈妈本是忠县人。二伯本来也是忠县人。我的祖父同样也是忠县人。我的祖父逃荒逃到梁平后,娶了一个同样来自忠县带着小孩的妇女,那个小孩就是我的二伯。穷人家是很难娶得到亲的,二十左右的二伯便娶了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同样是从忠县来的妇女。她便是我的妈妈,来到梁平时,也带了一个小孩,便是我的堂哥。 关于妈妈在来到梁平之前的事情,众说纷纭。二哥说妈妈是五十岁时嫁过来的。母亲说妈妈嫁过来时四十岁,她比母亲大二十岁,两个人是同一年嫁过来的。当然,母亲是坐轿子嫁过来的,妈妈则是自己背个小包袱来的。父亲则说,妈妈嫁过来时还不到四十岁。据最了解情况的父亲说,妈妈带过来的堂哥,是妈妈的亲生儿子,本姓王,妈妈的前夫姓王。但在此之前,妈妈还有一个男人。也就是说,妈妈这一生,至少嫁了三家,至少前两家都对她不好,于是她才会背井离乡,嫁给性子暴烈但却做事踏实的庄稼汉二伯。 我的上辈人,一般都生养好几个孩子,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论述非常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而我的妈妈是有生育能力的,我相信她这一生中绝不只生养了堂哥一个孩子。妈妈后来抱养了一个女儿,那个女儿我一直叫她二姐。妈妈之所以特别疼爱我们家兄弟几个,以及喜欢所有她看得到的小孩,大概跟她与自己的亲生孩子失散多年不能团聚有关吧。这时,我又想起妈妈那慈祥的笑容,那充盈其中的,分明就是母爱呀。 妈妈在梁平没有亲人,嫁到我们家来后,她认了姓魏的两个兄弟,于是这魏家兄弟便被我们叫了一辈子“舅舅”,逢年过节都有来往。而我的二姐,便是其中一个舅舅家的女儿。
“一唱亡人得了病,闷闷战战过四更,茶不思来饭不香,一身尤如冷水淋。 “二唱亡人病得急,忙在堂前请医理,一身不合周身胀,要吃麻黄桂子汤。 “三唱亡人病得久,忙在堂前请端公,心想还原毛病好,一天一天又不同。 …… “九唱亡人病得清,一屋大小听了音,说宽怀来扯宽怀,亡人一气不转来。 “十唱亡人命归阴,昨日梦见亡人登尚后,文官拜下武封侯,三天功课送上山,孝子堂前把帐挽……” 凄凉的“孝歌”在夜色中响起,简单的旋律,沙哑的嗓音,久久地回响在天顶寨下。那些瘦瘦的民间艺人,一出接一出地唱,唱了《挑歌堂》、《投文》、《进表》、《参见》,又唱《十送亡人》、《大十字》、《倒十字》、《西亡记》,以及《孝子思亲》、《孝子哭母》、《养亲歌》、《养育歌》、《盘八仙》、《答八仙》、《盘天河》、《答天河》、《盘古人》、《答古人》、《盘起代》、《答起代》、《盘歌书》、《答歌书》、《盘星宿》、《答星宿》、《盘四元》、《答四元》、《收歌堂》。我睡不着,把灯开着,细细地听“孝歌”,然后想象妈妈一生中所受的苦楚。 “孝歌”歇下去时,锣、钹响了起来,吹鼓手也响了起来。 “人死如灯灭,要想人不死,好比那水中捞明月。”“孝歌”苍凉的声音再度响起时,我的眼泪又来了。
18日凌晨四点,棺材盖打开,我终于看到了躺在里面的妈妈,她面色灰黑,嘴唇微启,似乎还要叮嘱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堂哥想把她的嘴合上。合不上。 棺材永远盖上了,帮工们缠绳穿杠,准备起灵。这时,我分明看到妈妈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穿着老蓝布长衫,头上缠着白帕子。二姐、堂嫂跪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哭声哀婉凄恻,一边帮工的人也跟着一起抹眼泪。一时间,头顶白孝布的身影,在院子里跪了一排排。 我没哭,我背着一背篓纸钱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一边走一边撒纸钱。所有的纸钱,都是妈妈的。帮工们“嘿哟嘿哟”地抬着棺材前行,长长的队伍在田野里缓缓移动,启明星在东方亮着,吹鼓手和锣钹一起响着。而此时,早起的农人们,已经挑着带露水的稻谷往回走了。 棺材放进了预先挖好的坟墓里,烧纸,放鞭炮,填土。我最后看了一眼妈妈的棺材,转身而去。我已经没有勇气再为她的坟墓添上一锹土了。我的妈妈,从此与我们阴阳两隔,我们刚刚收获的新米她不能品尝了,我们买回来的新衣裳她不能再穿了,我们挣回来的钱她不会再用了。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听得到她的笑声了,再也没人看得到她的笑容了,再也没人跟她一起说说笑笑了,她一个人去了遥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 妈妈,我的妈妈——
西北狼 2004年8月12日,下午两点,一个我叫“妈妈”的人,去了。
二哥用手机给我发来短信时,是8月13日上午十一点过,那时我正在送文件的路上。听到接收短信的“嘀、嘀”声时,我没在意。在这个城市,我每天都能收到许多短信,有朋友表示关心的,有同事无聊开玩笑的,还有交友、征婚、天气、六合彩,也都采用了短信的方式占据我的手机有限的内存。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删除无用的短信。 只看了一眼,我的眼泪便涌了出来。我仰着脸,不让泪水滑出来。泪水进入鼻腔,堵得我呼吸困难,我用纸巾捂着嘴,大口大口地吐着,泪水和痰液混在一起吐,一包纸巾很快就用完了。我把手指伸到镜片底下,揩着眼角的泪水,刚揩净,新的泪水又涌了出来,我不管了,就让泪水在镜片下流淌。同车的人谁也没看我,也许他们早看到了,只是不明白一个老男人为何当众流泪,于是装作没看见罢了。 他们当然不明白我为何泪流满面啊。可我自己明白,这个世界上,我叫“妈妈”的那个人,永远地去了呀。
“妈妈”是我的二伯母,身高不足一米五O,从我记事起,她就很老了。“妈妈”很和蔼,满脸的皱纹褶子常常笑得象春天的山花,即使是要骂哪个捣蛋的小孩,骂完以后仍然是一副笑脸。“妈妈”很喜欢小孩的,我们家兄弟四个都在名分上过继给了她,我们都各自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妈妈”给我们起的。 “妈妈”视我们如同己出,这使得我们的母亲从来都没被我们叫过“妈妈”,我们是用另外一个土语中的称呼来叫自己的母亲的。在我们兄弟的心目中,“妈妈”就是二伯母,二伯母就是“妈妈”。听到别人叫自己的母亲为“妈妈”,我还笑人家傻,后来上学时学会了“妈妈”一词时,弄清楚了“妈妈”的真实含义,我很是大吃了一惊。
我是一路流着泪水回到老家的。 8月13日上午,我到客户单位送文件,负责人不在,工作人员爱理不理,我坐在那里黯然神伤。等了半个小时,负责人还没回来,于是打电话向老板请示,把文件交给工作人员,自己先行返回。 向老板请假时,我忍了又忍,悲伤是我自己的,我没有理由让别人跟着我一起难受。可是刚一开口,泪水便唰唰地掉了下来,我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成人以来,第一次失去亲人,巨大的悲痛压在心头,我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 收拾行李,取钱,买机票,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让悲伤流露出来。但是,接下来的这个夜晚,我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妈妈笑盈盈的苍老的面容总在眼前浮现。有一次我已经睡着了,妈妈笑咪咪地为我摘桑椹,我喊“妈妈妈妈,莫跩倒了。”一下醒来,方知是梦,而我的妈妈,她是再也不会扯着枝条为我摘桑椹吃了。 上午十点多的飞机,我六点多起身了,我实在无法在这个城市再多待一分钟,一秒钟。我几乎是跑步出门,去赶前往机场的大巴。 我早到了两个多小时,在候机室里,我紧盯着窗外的飞机一言不发。我知道,就是这“空中客车”,将把我带回老家,带回妈妈的身边。 一想到妈妈,我的眼泪又来了。旁边的小孩,好奇地盯着我看,他的母亲把他扯过去,在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我站起身,走进洗手间,让眼泪尽情地流淌。 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六年,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三十一年,我被人欺骗,我欺骗别人,我被人出卖,我出卖别人,我面黑如铁,我心硬如钢,我早已学会了流血流汗不流泪。街边残肢的乞丐不能获得我的硬币,报上的失学儿童我懒得捐助,恐怖袭击和矿难令我麻木,我甚至以为早年艰苦的生活已经耗尽了我一生的泪水,我的泪腺早就应该退化了。然而,妈妈的去世,就如一柄挖锄,掀掉了盖在泉眼上的那块巨石,于是泉水不可遏止地喷涌出来。 飞机上,长途快巴上,乡村小巴上,我一路泪流不止。我的头昏昏沉沉,我的眼迷迷蒙蒙。我的脸上蒙了一层灰,泪痕在上面划开了两条回乡的路。
男儿膝下有黄金。 不论对与错,我从不向人下跪的。即使是小时候被父亲鞭打,我也不会跪下去。 但是我下跪了,在我的妈妈的灵前。 三个响头。头在泥地上叩出“笃笃”的声音。妈妈,幺娃儿回来了,你听到了吗? 我跪在地上,给妈妈烧纸。一张一张的黄裱纸,在火中燃烧,化为灰烬,盘旋着上升,又落到妈妈简陋的棺材上。起来起来,这下她用到你的钱了。四十多岁的堂哥堂嫂对我说。我不起来。我继续烧纸。我要让我的妈妈在那个世界再不要缺钱花了。 妈妈出生于1916年,享年88岁。可是,如果堂哥的家境更好一点,妈妈一定可以活到九十多岁的。妈妈生病时,她不打针,也不吃好药。她怕花钱。那时堂哥刚刚大病初愈,已经把家里不多的积蓄花了个一干二净,妈妈知道如果自己再去住院,家里肯定要负债的。堂哥身高只有一米五几,为了养家糊口,在县城做搬运,不到一百斤的体重却要扛二百八十斤的货包。这些,妈妈是知道的,于是她在病得浑身乏力时,还挣扎着走到菜土里,用手拔草。可怜她那时已经连草都揪不起来了呀,她还在那里徒劳地拔呀,拔呀,直到我的二哥发现了她,强行把她背回家去。正是秋收季节,家里人都忙着收坡土里的苞谷、高粱、大豆,妈妈病得不行了,大口大口地吐血,她摇晃着身子,慢慢地,慢慢地向公路边走去,她要自己去拿药。又是在外面开茶馆的二哥发现了她,于是二哥背着她去药店拿药,然后再把她背回去。二哥责怪她怎么不叫人帮忙拿药,妈妈不说话,只是笑,只是笑,笑着笑着,又大口大口地吐血。
梳理妈妈的一生,我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如果不是她很少用过的身份证,我还不知道她的大名叫“魏代珍”,我也不知道她出生在“五四”运动前夕旧中国那个苦难的年代。 妈妈本是忠县人。二伯本来也是忠县人。我的祖父同样也是忠县人。我的祖父逃荒逃到梁平后,娶了一个同样来自忠县带着小孩的妇女,那个小孩就是我的二伯。穷人家是很难娶得到亲的,二十左右的二伯便娶了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同样是从忠县来的妇女。她便是我的妈妈,来到梁平时,也带了一个小孩,便是我的堂哥。 关于妈妈在来到梁平之前的事情,众说纷纭。二哥说妈妈是五十岁时嫁过来的。母亲说妈妈嫁过来时四十岁,她比母亲大二十岁,两个人是同一年嫁过来的。当然,母亲是坐轿子嫁过来的,妈妈则是自己背个小包袱来的。父亲则说,妈妈嫁过来时还不到四十岁。据最了解情况的父亲说,妈妈带过来的堂哥,是妈妈的亲生儿子,本姓王,妈妈的前夫姓王。但在此之前,妈妈还有一个男人。也就是说,妈妈这一生,至少嫁了三家,至少前两家都对她不好,于是她才会背井离乡,嫁给性子暴烈但却做事踏实的庄稼汉二伯。 我的上辈人,一般都生养好几个孩子,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论述非常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而我的妈妈是有生育能力的,我相信她这一生中绝不只生养了堂哥一个孩子。妈妈后来抱养了一个女儿,那个女儿我一直叫她二姐。妈妈之所以特别疼爱我们家兄弟几个,以及喜欢所有她看得到的小孩,大概跟她与自己的亲生孩子失散多年不能团聚有关吧。这时,我又想起妈妈那慈祥的笑容,那充盈其中的,分明就是母爱呀。 妈妈在梁平没有亲人,嫁到我们家来后,她认了姓魏的两个兄弟,于是这魏家兄弟便被我们叫了一辈子“舅舅”,逢年过节都有来往。而我的二姐,便是其中一个舅舅家的女儿。
“一唱亡人得了病,闷闷战战过四更,茶不思来饭不香,一身尤如冷水淋。 “二唱亡人病得急,忙在堂前请医理,一身不合周身胀,要吃麻黄桂子汤。 “三唱亡人病得久,忙在堂前请端公,心想还原毛病好,一天一天又不同。 …… “九唱亡人病得清,一屋大小听了音,说宽怀来扯宽怀,亡人一气不转来。 “十唱亡人命归阴,昨日梦见亡人登尚后,文官拜下武封侯,三天功课送上山,孝子堂前把帐挽……” 凄凉的“孝歌”在夜色中响起,简单的旋律,沙哑的嗓音,久久地回响在天顶寨下。那些瘦瘦的民间艺人,一出接一出地唱,唱了《挑歌堂》、《投文》、《进表》、《参见》,又唱《十送亡人》、《大十字》、《倒十字》、《西亡记》,以及《孝子思亲》、《孝子哭母》、《养亲歌》、《养育歌》、《盘八仙》、《答八仙》、《盘天河》、《答天河》、《盘古人》、《答古人》、《盘起代》、《答起代》、《盘歌书》、《答歌书》、《盘星宿》、《答星宿》、《盘四元》、《答四元》、《收歌堂》。我睡不着,把灯开着,细细地听“孝歌”,然后想象妈妈一生中所受的苦楚。 “孝歌”歇下去时,锣、钹响了起来,吹鼓手也响了起来。 “人死如灯灭,要想人不死,好比那水中捞明月。”“孝歌”苍凉的声音再度响起时,我的眼泪又来了。
18日凌晨四点,棺材盖打开,我终于看到了躺在里面的妈妈,她面色灰黑,嘴唇微启,似乎还要叮嘱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堂哥想把她的嘴合上。合不上。 棺材永远盖上了,帮工们缠绳穿杠,准备起灵。这时,我分明看到妈妈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穿着老蓝布长衫,头上缠着白帕子。二姐、堂嫂跪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哭声哀婉凄恻,一边帮工的人也跟着一起抹眼泪。一时间,头顶白孝布的身影,在院子里跪了一排排。 我没哭,我背着一背篓纸钱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一边走一边撒纸钱。所有的纸钱,都是妈妈的。帮工们“嘿哟嘿哟”地抬着棺材前行,长长的队伍在田野里缓缓移动,启明星在东方亮着,吹鼓手和锣钹一起响着。而此时,早起的农人们,已经挑着带露水的稻谷往回走了。 棺材放进了预先挖好的坟墓里,烧纸,放鞭炮,填土。我最后看了一眼妈妈的棺材,转身而去。我已经没有勇气再为她的坟墓添上一锹土了。我的妈妈,从此与我们阴阳两隔,我们刚刚收获的新米她不能品尝了,我们买回来的新衣裳她不能再穿了,我们挣回来的钱她不会再用了。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听得到她的笑声了,再也没人看得到她的笑容了,再也没人跟她一起说说笑笑了,她一个人去了遥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 妈妈,我的妈妈——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