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金台观

2020-09-17叙事散文何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2 编辑

金台观在宝鸡的金台区。传说张三丰在创立武当派之前,曾在这里留住,修道,建筑。于是,就成了文化圣地。 《明史》记,“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2 编辑 <br /><br /> 金台观在宝鸡的金台区。
传说张三丰在创立武当派之前,曾在这里留住,修道,建筑。于是,就成了文化圣地。 《明史》记,“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这是史说。
民间的说法是,“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五尺半”。讲的是金台观的高拔。夸张之言,却透着自豪。 高,而离天近,离道近,所以就传而广之,且有德者居之,聚之,据之。 张三丰之于金台观,仿佛尹喜之于老子,之于《道德经》。鲁迅先生在小说《出关》中就描述过老子出关,“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地走去”,然后消失在滚滚黄尘中。 当年的关西应该是黄沙铺天盖地吧,不像现在,掺和着浓浓的金属味。 想象中,张三丰也应该和老子一样,是裹着同样的黄尘来到宝鸡的。宝鸡离函谷关不远,骑驴可以到达。
在道家看来,三代表阳,是乾卦,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了,乾卦变成了坤卦,代表阴。因此“三丰”代表乾坤合一,阴阳变化。阴阳平衡,是道家的至求,即所谓的圆满无亏缺。
所以后世就将他的名字固定为三丰。从容镇定中,也有抗逆,宽广。 闹市之中的道观,因为细雨纷纷而呈扑朔迷离状。拾花岗岩台阶而上,楼亭阁舍,一俱清幽静谧。春天的雨,就像飘忽而过的云彩,摸起来一脸的惬意,且让人遐想。 也许是为了彰显阴阳平衡,观门左右大多是对称的门洞,巍峨堂皇,有一种紫禁城似的气派和豪华。宝鸡地大,不像天水,建筑都有势有量,有张有弛。站观台之上远眺,前后左右都是平川,极少丘陵。雾霭中,朦朦胧胧的汇出无边的枯黄。 观里观外的春天,还是迎着节气姗姗来迟。忽想到,金台的来历,可能就源于这大开大合的台地之故吧。另外,也应该暗含着拔起、突兀之意。
一个名字竟然能让一片毫不起眼的地方熠熠生辉,真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金台之上,草木葳蕤,旖旎之至。 当年张三丰也是历经了孤零零、无遮拦的心灵至痛后,才要找寻一个柔软的歇息台地吧。“道可道,非常道”,应该就是这样的感悟吧。不过,现在的台地早已被拔地而起的建筑遮盖了。但寻道的视野是遮挡不住的。要不,紫气朝来的东方为什么大门会经常敞开呢?连绵的起伏之中,山势或突或陷,金台的精妙尽显无遗。烟雾萦绕处,生机暗伏。那地方,或许曾印下过道师所骑毛驴的蹄印吧。 金台的精华,应该是在后院。就像一出精妙绝伦的戏文,它的高潮处肯定会出现在结章。
那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窑洞殿堂。供奉着三丰诸神的神圣殿堂。
把殿堂建在窑洞,这在西北比较少见。而建在成片的崖面之上,且一排排齐整地铺将开来的,更是罕见。 青砖,庄重,素雅,古朴,和黄土的环境极为协调。而青砖之上微雕的图案,更是质朴,遒劲,豪爽。道教千年的历史变化,就像过往的烟云,历历在目地浮现在砖雕之中。仿佛是为了印证什么似的,每一孔窑洞门前的大香炉里,高香蔚然,逍遥自在地冒着一股股青烟,像是一把把毛笔,在空寂中涂来抹去。
这里就是张三丰感悟成道的地方。应该和函谷关遥相呼应。大殿之上,道祖面目粗粝,双目生辉。
我在疑惑,道教和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绝然不同,释、耶苦苦说法传教,信徒日众,于是就有了各自的宗教。而道教,仅仅靠的是五千言的《道德经》,“无为自化,清净自正”。且道祖是在东汉时才把老子请出,作为至尊的。那么,作为本源之教,它是如何信众服众的呢? 美轮美奂的建筑,让窑洞之外辽远的天空,更加壮美。而经过春雨的滋润,这片高台之地竟也变得温润,婉转了起来,就像是一块未经雕凿的玉石。我忽发奇想,逍遥如太极的拳法是不是也在这样温润的雨中揣摩出来的呢?要不然它咋会那般动人,悠闲,且自在无比?
雨中的后院清净幽雅。偶尔不知从哪个窑洞里传来了吹箫的声音,绵延不绝。好像是才学练,箫声断断续续,犹豫不决,让刚刚沉寂的心又浮动起来了。
后院陈列着道祖三绝。 其中最有名的算是三丰洞亭前矗立着的两通“瓜皮书”诗碑。字迹遒劲,飘逸,飞扬。据一道士讲,诗碑原在安徽青阳的青牛宫,有宝鸡士子经商游学时重金布施,才得到拓捶后的四帧真迹。日久,烟熏火燎,面目模糊,于是就请了巧匠镌刻,才使得真迹留传至今。 时不时有人绕瓜皮石碑摸一摸,据说可以祈福。碑的边缘已经光滑铮亮,倒显得碑文更加苍劲有力。 “翻瓦罐”是另一个传说。瓦罐是用黄土烧制而成的,但神奇的是用来系罐的两耳却嵌在罐内。传说道祖寓居金台观时,经常为人治病疗伤,广行善事。一日饭后,他看见瓦罐内还沾着很多饭粒,就用双手沿罐口边捏边舔。不一会,瓦罐竟像皮囊一样被翻里朝外。人们惊讶不已,争相传说。 “翻瓦罐”的传说,类似于《圣经》中耶稣布施众人时客多食少的记载。但关中西部地区农村舔碗的习俗,应该是由此传承而来。 看完瓦罐我恍然大悟,一个宗教的立教之本,教化植根也应该就是这样,来自民间,而又还原于民间吧。就像眼前的瓦罐,它最本真的寓意,就在于节俭。回归一种最质朴的节俭。
返回的途中,雨还在飘着。飘着的雨,竟把早春的清冷飘成了缕缕柔丝。在一个门洞口,两个装扮成道士的年轻人,依偎在一起,卿卿我我,一个给一个亨着歌谣。隐隐约约的曲调,就像那断了线的箫声。游人经过,竟也无动于衷。
景点和古迹的传说,无论真假,毕竟都是借尸还魂。时过境迁中,能够传承下来,且引以为豪的,应该是最本真的存在。那些被改写,被戏说,或被消解的,都会变成应景的春雨,换个季节,还会重新生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