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嘉子的风情
2021-12-23叙事散文运涛涛
最近网络有句很流行的鸡汤文,叫“诗和远方”,似乎出自高晓松的文中,后来还变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的一句歌词。仿佛光环都在远方闪耀和存在,仿佛诗情画意都得在远方才捕捉得到,为了“诗和远方”,农村的青年人出外求学,学成后也就千方百计留在远方……
最近网络有句很流行的鸡汤文,叫“诗和远方”,似乎出自高晓松的文中,后来还变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的一句歌词。
仿佛光环都在远方闪耀和存在,仿佛诗情画意都得在远方才捕捉得到,为了“诗和远方”,农村的青年人出外求学,学成后也就千方百计留在远方;没有求学的,也宁愿出外打工,在一二线城市之间漂来漂去;没有机会生活在外地的人,也一次又一次旅行,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去观赏远方的风景。
自己家乡的一切,反倒成为提不起兴趣的平凡风景,被在车窗外一晃而过,被一次次有意无意地忽略。
果真如此吗?当我这两年多次走进距黑河市区8公里,位于爱辉区南部,北纬50度09分,东经127度52分,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四嘉子满族乡,无论是奔寒地试车而来,奔颁金节而来,还是为了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农村变化而来,一方蓝天白云下的宁谧乡村,几条并不宽敞却整洁肃静的巷道,一张张憨厚淳朴的笑脸,不见危如累卵的高楼大厦,没有步履匆匆的忙碌人潮,通过看到眼前种种的风景,认识眼前形形色色的人,感觉被这里的风景完全吸引了,心头忽然涌现了一个新观点:“风景这边独好。”
康熙年间,因沙俄入侵东北,清朝朝廷派军进驻于此,后来有富、康、李、徐四家移居形成屯子,命名四家子,民国时改四家子为四嘉子,因为“嘉”有善、美、欢乐等意。这里不仅有民族文化,也有知青文化,还有边疆文化,以及冰雪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多种文化元素交融,就好像莽莽荒山野岭,因有了几座蕴藏丰富的稀世矿产,而不再平凡,甚至大放异彩。
有意识地打造民族文化,始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经过两次呈请,四嘉子乡于1994年正式挂牌改建为四嘉子满族乡,使这个由汉、满、回、蒙古、达斡尔、鄂伦春、朝鲜、锡伯、白族九个民族组成的北部边疆之乡成为了民族之乡,其中满族一千五百多人,占总人口35.2%。全乡七个行政村中,有小乌斯力、卡伦山、五道沟三个民族村。2001年行政村区划调整,卡伦山与五道沟合并,民族村数目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西四嘉子和大乌斯力也改建为满族村,总数达到了四个。
继新生鄂伦春族乡和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之后,四嘉子满族乡成为了爱辉区第三个民族乡,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属于黑龙江省六小民族,但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却走到了前面,鄂伦春族有古伦木沓节,达斡尔族有库木勒节,并在黑河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四嘉子起步落在了后面,但沉寂得愈长久,蓄积得愈深厚,何况满族还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满族颁金节在小乌斯力的冬季里兴办了起来。这一天,热火朝天,云奔潮涌,数不清的游人,把安详、静谧的江畔小村挤爆了,在颁金路与丰生额中心街的十字街头,在斑斓绚丽的彩虹门下,连城里的交通警察都跑过来维持秩序。
在小乌斯力村廉政文化广场上,几口大铁锅冒着沸沸腾腾的热气,是乡亲们自己熬的杀猪菜,肉末粥,以及满族小吃萨其马,免费供游人品尝。来来往往的游人每人手里一只碗,一边埋头大快朵颐,一边连呼好吃。小乌斯力满族村大舞台前,身穿满族盛装的村民载歌载舞,锣鼓喧天,舞来了春意,舞走了寒气。
江堤下,雪人堆砌出萨满信仰的各种神祗,太阳神、雷神、水神、虎神、蛇神、鹰神、火神、蛙神、星神、月神……引导人们走向祭祀的神树,人们纷纷把红红黄黄用满语写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布条系到树枝上,祈求未来的生活更美好,与都市的生活不同,真是别有情趣。
蓝天杳杳,白云悠悠,没有水泥丛林的遮挡,没有机动车辆的喧闹,放眼辽阔江面的冰雪上,人们在节日里狂欢,孩子们嬉笑着打滑梯、抽陀螺,青年们英姿勃勃地比试射箭,小情侣彼此搂着肩膀坐上了马拉爬犁,兴高采烈,乐在其中,即使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也冻不住一个个、一家家的笑口常开,到处洋溢着质朴、纯净的氛围,简简单单地享受着游牧文化衍生的慢生活,实实在在地表达着豪迈直爽的率真性情。雪是洁白无暇的雪,冰是晶莹剔透的冰,随便呼吸一口空气,都从里到外透着那样一种十分放心的舒畅,丝毫不用担心大气中PM2.5超标的问题。
小乌斯力村村委会的对面,有一个复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满乡人家民居。“杆式”大门的两侧设有石礅,右侧称上马石,左侧称下马石,彰显了当年八旗子弟上马应征为兵、下马耕作为民的军事组织制度。五谷丰登影壁墙后,竖着高高的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杆长一丈有余,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这个索罗杆中藏着一个“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的故事。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有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一种附会,“立杆祭天”的历史还要悠久。满族及先人信奉的萨满教讲究万物有灵论,乌鸦这种铺天盖地群居而顽强的生命形式,与人类在辽阔的田野和草原上展开争夺食物的战争,人们对它捕不尽杀不绝,奈何不了,于是反生敬畏,视其为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灵之一,予以神化,用索罗杆供奉食物的形式找到了与之和平共处的最佳模式。
进了屋子里,更能体现满族特色。进屋为厅堂,厅堂后面是厨房,厨房的灶台有烟洞直通西内室的火炕,火炕,满语为“土瓦”,冬季,烟火就是通过烟洞给土炕供暖的。火炕的房梁上悬着悠车,也就是东北四大怪中“生了孩子吊起来”的道具。六零后之前本地出生的很多人都是在悠车的咯吱声和妈妈哼唱的摇篮曲中长大的。
空气堪比氧吧的清新自然,黑龙江是可以直接食用江水炖江鱼的,蔬菜水果是绿色健康的有机食品,所以除了弘扬具有民族特色的颁金节之外,东四嘉子为把这里打造为城市的后菜园,推进采摘园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还举办了采摘节。富硒草莓、大西瓜、小香瓜、油豆角、紫把线茄子、顶花带刺的黄瓜、奶头一样诱人的西红柿、金黄的黏苞米,因为最新鲜,因为无化肥无毒害,让城里人趋之若鹜,满心喜悦驱车前来采摘。甚至有的三五亲朋好友合伙,共同租一户农家院,春天自己种植秋后自己收获,就在农家院内,就地取材,现场烹饪,享受别样的农家乐,怎一个美滋滋能说得清?
千万不要以为咱们屯里的人只有“土”得掉渣的土生土长的人,也落下过“金凤凰”。小三家子村当年的知青、拖拉机手崔天凯,七十年代离开这里后,进入外交领域,先后担任过联合国职员、官员,中国驻外的重要外交使节,曾任驻日本大使,现任中国驻美大使,是一名著名的资深外交家。不知他当年是否曾手握钢枪,伫立黑龙江畔边境线巡逻上,看着纵横冲撞的冰凌,面向彼岸的超级大国苏联,想过要走出国门,发过类似“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但这里是外交官最早直面接触外面世界的地方应是确凿无疑的。
四嘉子,这一方冻土之上,散发浓郁的东北乡土气息,即使宁静,即使安逸,但对文化的追求是十分的热烈和执著,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有文化活动。为了发现人才,培养骨干,乡党委和乡政府专门设立了“四嘉子满族乡文艺特长人员档案”,详细收录了特长人员的特长、能否创作节目、曾参加过那些文艺活动?获得过何种奖励?曾创作过的节目有哪些?曾参加过那些专业培训?并充分发挥这些档案的作用,可谓“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
虽然地处边陲,但村民并不愚昧,因为数字化已经普及到了这里,所有村屯的社区服务中心皆安装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公共文化一体机,里面储存海量的数字资源,包括学习窗口、文娱乐园、生活百科、民族文化、应用下载等多个门类。
不习惯使用数字化设备的也不要紧,村村都有图书阅览室,除了各种农业书籍,还有名人回忆录、文化典籍、文学名著,甚至还有《四库章句集注》《庄子集释》这样诘诎聱牙的学术著作。
今日农村的环境,让人向往,今日农民的生活,让人羡慕。
诗,不止远在天边,也近在身边。
当你去往远方看风景,远方看风景的人也来这里看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