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沂蒙母亲

2021-12-23抒情散文十年兜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0 编辑

  八月的乡村,到处洋溢着桂花的馨香,沿途的秋色刚刚染在苍翠的树上,一辆电动摩托载着我,驶向拐儿沟村。这个村庄离县城不远,背依高山,前方及左右拥有大片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0 编辑 <br /><br />  八月的乡村,到处洋溢着桂花的馨香,沿途的秋色刚刚染在苍翠的树上,一辆电动摩托载着我,驶向拐儿沟村。这个村庄离县城不远,背依高山,前方及左右拥有大片的土地,站在村头能够看见远处蜿蜒的河流。
  走进弯曲的村巷,面前闪出一片平展的空地,一盘经年的石磨支在当中,是北方标准的农家院落。陈旧的柴门推开,走出一位年轻的女孩,女孩是这户人家的重孙女儿,一位七十多岁的大伯安祥地坐在正屋。大伯耳背,和他讲话必须抬高声音。他的亲戚们听到动静,从另外一所院子里走来,大声地替我们表达问候。
  小院已经是很旧了,窗台门角堆砌着枯木灰瓦,石墙石臼传递着衰落的气息。就在我走进屋子向屋内张望的时候,朋友提醒我看墙上。我抬头,屋子的正墙上面悬挂着一幅一尺见方的照片,照片上,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正在低头剪着纸花。朋友说,这张照片是两年前拍的,那时老人的身体还硬朗,能够在板凳上坐坐。现在老人的一条腿一年前摔伤了,没好利索下不了床,只能躺在床上。但她并不像一些病人那样邋遢,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几年前,朋友在乡间摄影,无意间走进了这个村子,听说有位老人会剪窗花,出于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关注,特地前来拜访,并拍下那张有着特殊意义的照片,当作礼物送给了这位不同寻常的老人。因了这张照片,不光他拍摄的这户人家,几乎全村的人都知道他姓什名谁,每次来,村里人都是迎来送往的。
  我探首朝里屋望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躺在床上。这是一位肤色白净的老人,稀疏的白发,在脑后松松挽了个纂,脸上的绉纹很浅,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但仍能看出饱经过沧桑。见我们进来,她摆摆手示意我们过去,笑着握着我的手说,“看看,又让你们花时间来看我。”从老人的话语里听得出,在老人平常的日子里,已经有很多人拜访过她了,她已习惯了这种陌生的拜访。我不知道是什么前曾前来拜访,但尊老敬老,是沂蒙山人的传统。朋友走向前去,大声地对她说,“这是我新领来的朋友,是特地来看您的。”
  没等我询问,她自个儿就介绍开了:今年已经96岁,是屋内那位老伯的母亲,屋外那个女孩的太奶奶。育有八个儿女,一个儿子五岁发大水那年被洪水冲走,其他的孩子都健在,已儿孙满堂。她是跟着二儿子居住的,七个儿女不分彼此共同赡养。整个家族加起来,有四十多口人了,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说起剪纸,我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又在床头柜上找到剪刀递给她,老人马上熟练地操作起来,手腕带着剪刀轻轻一转,不一会儿就剪出一个花朵,再一转剪出一个动物,摆在手心栩栩如生。听她的儿子说,老人年轻时,每到过年过节都给村里人剪福字,剪窗花,至现在,还能给同村的老人们绣“寿”衣,图案样式都是她亲自设计的。
  老人一生简朴,勤俭持家,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但她心态乐观。五岁的儿子被洪水冲走的那天,她拼命跟着洪水往前跑,亲眼看着洪水猛兽般把幼小的儿子吞噬、卷走,悲伤过后,仍能忍着泪水坐在鏊子面前摊煎饼,为一家老小备干粮。当人们问她在那么悲痛的情形下是怎么撑下去的时,老人说,我已经少了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其他的孩子再饿着?
  说起孩子,老人调皮地眨着眼睛说不止八个,还有一个在外地。话题一打开,知情的大伯便替老人讲述了起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了附近的县城,有一天进村扫荡,欲抓当地村民为他们卖命,谁知村里的人一夜之间跑光了。后来不知怎么来了两个躲避战乱的外地人,鬼子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在敌营里做了几天苦工,终于找了个机会跑出来。
  尽管不顾性命的奔跑,可还是被鬼子发现了,派伪军四处寻找,当找到拐儿沟村时,村头村尾的小路上全然没有这个孩子的踪迹,于是进村挨家挨户地搜查,一下就搜到这位老奶奶的家里。那时的家还是这个家,房屋还是这座房屋,老奶奶却很年轻,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眼看鬼子骑着高头大马远远而来,母亲连忙把投奔而来的男孩藏进里屋,让那孩子躺在铺满麦秸的床上,又在他身上覆上一层柔软的麦穰,再盖上炕席和破衣棉被,最后把不满周岁的儿子放在上面。旧时沂蒙山人为了御寒,家家都在床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
  然而鬼子是狡诈的,他们进了院子,便将整个院落搜了个遍,又进屋里挨个角落搜查。当他们走向里屋的破床时,母亲看也不看床铺和年幼的孩子一眼,一边忙着与敌人周旋,一边照料家务,故意装作对床和孩子漠不关心的样子。敌人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床铺和嗷嗷啼哭的孩子,用刺刀在床上扎了几下没发现异样,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等敌人走远,年轻的母亲才把那个孩子从麦秸里拉了出来,又怕被人发现,留在家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悄悄把他送走了。临行时那孩子问,走哪条路才能不被鬼子抓住?他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语言也听不太懂。母亲给那孩子指了一条路,让他趁夜色朝临沂方向而去,那里有八路军的队伍……
  从此,年轻人加入了八路军,跟着队伍转辗沂蒙山区。全国解放后,他转业回到老家,每当想起老人,都会不顾路途遥远来到山东探望。最初时他不知道哪户人家救过他,但是记得当年那位母亲的模样。他拜访了好几个村庄,问遍了村里的老人,才知是拐儿沟的母亲救了他。他在这个家里住了些日子,按照家里小辈人的年龄排长次,他成了这个家里的大哥。他称这位年轻的母亲为“沂蒙妈妈”。
  在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不同的村庄和百姓身上,往往发生着相同的故事。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这样感人的事迹每个村都有,但不一定每个故事都被人知晓和传颂,要想知道她们的事迹,只能走进她们的村庄,走近她们的身边。一旦走近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一些多么可爱可敬的人。她们是为抗战、为同胞敢于牺牲的女性。
  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女性的大爱。从她们身上,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是同仇敌忾,什么是全民抗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