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蚂蚱,灰蚂蚱
2021-12-23叙事散文青衫子
我用一根细麻线拴住了两只蚂蚱,一只绿的,一只灰的;绿的稍大,灰的稍小。它们在灰白的氨水池顶上作无序跳跃,这一下是绿的扯了灰的,那一下是灰的牵了绿的。被牵扯的一方总是踉踉跄跄,倍显狼狈。力量在彼此牵扯中被慢慢消解,直到双方偃旗息鼓,身疲力竭。……
我用一根细麻线拴住了两只蚂蚱,一只绿的,一只灰的;绿的稍大,灰的稍小。它们在灰白的氨水池顶上作无序跳跃,这一下是绿的扯了灰的,那一下是灰的牵了绿的。被牵扯的一方总是踉踉跄跄,倍显狼狈。力量在彼此牵扯中被慢慢消解,直到双方偃旗息鼓,身疲力竭。
天是蓝的。灰色白色的云朵随风飘移变幻,一会儿这一朵融入那一朵,一会儿一大朵又分成几小朵,乐此不疲,无休无止。我坐在废弃的氨水池上,无聊地看天看云看树看庄稼,看张发窑坐在河岸边上灰色的背影;像是什么都看到了,又似乎什么也没看到。后来我知道,这叫作熟视无睹。
对于视力所及的周围一切我是熟悉的,大到天空云朵,小到蚂蚱尘埃,中间如张发窑的灰色背影。这种熟悉的过程是渐进的,隐约的,像云朵的无声变幻,像蚂蚱身上自然形成的绿和灰。我不能确定这种过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是从我降生的那一刻起,也可能更早,更远,在我还不是“我”的混沌时候,在我肉眼看不到的遥远地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拉长,一些存在被我忽略了,以与“熟视无睹”相背离的方式。
我肉眼能看到的只是周围,只是表面,是天空的蓝,是云朵的白,是蚂蚱的绿和灰,是张发窑灰色背影的寂然不动。从我爬上氨水池的时候他就在河边坐着,一直坐着,没挪地方,没变身形,像一个寂然涅磐的打坐老僧。可是以我当时的认知程度,我根本想不到什么“寂然”、“涅磐”,我能意识到的只是“张发窑”。他离我是如此之近,以致于我能够看到他灰色汗衫上的灰白补丁;然而他又让我感觉如此遥远,远到形同陌路,江湖两忘。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两只蚂蚱似乎缓过劲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蹦达。它们的突然动作让伺机觅食的蚂蚁惊慌失措,遽然逃离。显见的,不动的蚂蚱差点被蚂蚁当作猎物。我惊讶于蚂蚁的寻觅范围之广,于它们而言,氨水池是如此庞大,周身全是水泥,其场景有点像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境地。可是它们竟然寻来了,开始是一只,后来是两只、三只……虽然情报似乎有误,但是勇气可嘉,毕竟是有着潜在的希望,要知道这秋后的蚂蚱毕竟是蹦达不了多久的,更何况它们还遭受了如此的绑缚厄运。
张发窑的背影依然不动,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绑缚了。河流如带,在他面前俯卧静流。这一段是东西方向的,北岸是槐林,南岸是田地。两岸尽显秋色,而他呢,更像是进入了晚秋或是初冬,头发已然全白,腰身不再挺拔,岁月如锉,磨损了他的肉身和精神。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庄稼?游鱼?身前事?身后事?似乎并没有答案,或者本不需要什么答案。
可是那两只蚂蚱却似乎在寻找答案,寻觅路径,寻求协作,欲求解脱。有那么一下或是两下,它们竟然向着大致相同的方向蹦达,少了一分彼此牵扯的尴尬,多了一分相互协同的欣喜。当然了,这些均是我的度测,与事实真相有着遥远的距离。事实是,两只蚂蚱被我俘获了,真相是它们被恶作剧了,道具仅仅是一根纤细的麻线,我把它们从草丛中捉住,转移到巨大光坦的氨水池顶上,这里更像是一个宽敞的舞台,阳光临沐,平坦如砥。我是一个始作俑者,也是一个无聊的看客。我用一根微不足道的细线牵扯了两只蚂蚱的虫生,在属于它们的秋天光景。
此刻,两只蚂蚱继续在池顶上奔波,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有时一个趔趄,有时一个翻滚。它们被牢牢地困在光鲜的舞台上,奋斗不止。如果将它们的挣扎忽略不计,这里是相对安静的,只有我一个小小的人儿,自在地坦在秋风里。我安坐在胖鼓鼓的池子上,经历秋天,阅读时光书。秋天我经历过不止一个,时光书我阅读了不止一页,这种经历和翻阅累加了我的肉身成长和思想变化,也累加了我对于周围一切的熟视无睹、洗滤沉淀,其中包括一动不动的张发窑的背影。
我不止一次看到张发窑从村里出来,背后掂着小马扎,穿过槐林,来到河边坐下,像一位遁入山林的隐者。可是我又隐约知道这一切都是表相,他并非隐者,而是凡夫一枚,有家有老婆有儿孙。他的家在村南一隅,出门隔一条南北道是一个大水塘,塘边有树,有一棵柳树背对着他家大门,斜斜地伸向水面。水里有时会泡着他家收获的麻秆,用砖头压着,待表面的麻皮松软脱落,可以搓制成麻绳麻线,用来穿缀缝纫。我经常去水塘里游嬉,能见到他和他的家人,印像最深的是他老婆的如弓腰身。这种见着和印像有着明显的距离,有时空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种见着和印像慢慢成了一种熟悉,一种符号,一种形同陌路江湖两忘式的认同与接纳。
这种认同与接纳的前提是同村。村子有好几百口人,我与张发窑既非同姓同宗,也很少有往来。他与我的爷爷同龄,与我的父亲同辈,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二先后结婚成家生儿育女,老三老四都打着光棍。有一年冬天,村里人从南方领来几个女人,张发窑花钱给老三买了一个做媳妇,可惜被放了鹰,在一天夜里媳妇跑路了。跑路之后爷俩儿彼此埋怨发生口角,父慈子孝的无形牌坊被推倒,沉沉地压在一家人身上,成了一记耻辱的印记,抹擦不掉。于是老三老四的光棍之路被无期延伸。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于是我很轻易地能从大人们闲谈中听取。这种听取与日常生活中的见识共同形成了一种对他的模糊印像,色调有些冷,像是在某一个秋天形成的,或者是几个秋天的无序叠加,抑或是某一个初冬的随机锲入,如雪如霜。
当然了,还有一种基础是我与张发窑的一个孙子同龄同学。是老二的儿子,名叫彦军。彦军的家在他爷爷家屋后,紧挨着,门口同样向着那口大水塘。我们俩一同上学,一同下水,一同割草,一同爬过氨水池,也一同捉过蚂蚱,逮过蜥蜴。这一系列的“一同”并没有增进我与他爷爷的关系,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领我去过他爷爷家,虽然离得很近,我也很少见他对爷爷表示亲近,即使在路上碰到也装作没看见,有点类似于我所说的形同陌路、熟视无睹。可是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违反常态。在他和爷爷之间好像有一堵无形的墙,生生将爷孙间的弄孙含饴之情隔开了。
去地里割草之前我去找过彦军,没找到,他爹说去姥姥家了。我悻悻地从他家出来,一个人灰溜溜地朝地里走。彦军的奶奶从院子里出来,躬着实在不能再躬的腰身去水塘边洗衣服。我从她身边经过,她像是一点也没有察觉,低着头,一步一步朝前挪,几绺花白的头发从头上散乱下来,遮着她的面颊,让人看不清她的眼睛和神态。可是她弯曲的腰身更像是一张扭曲的脸,以写意的手法素描成一个人,一个无言无语的粗夯老妪。那个秋天,我与她擦肩而过,与她的男人邻水相望。
擦肩而过的不只她,还有云朵,还有风;邻水相望的不只她的男人,还有槐林,还有稼穑……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个,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邻水相望,一切像是偶然,又像是必然。它们就像我身下的氨水池,在某一年的春天或是秋天,被热情高涨的张发窑们堆砌而成,如一座坚固的碉堡,雄踞于村南的河口,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个腰身。如今,这个腰身已然废弃,当初的热情早已经随风飘逝,连同记忆中那股浓重的氨水味。
槐林里传出羊们的吖吖声,将我的思绪打断。张发窑不知何时走了,河边寂然无影。蹦达的蚂蚱也不见了,像是根本没有来过。可是就在刚才,我确确实实亲手从不远处的草丛中捉到的它们,一只绿色的,一只灰色的。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9-12 15:45 编辑 ]
天是蓝的。灰色白色的云朵随风飘移变幻,一会儿这一朵融入那一朵,一会儿一大朵又分成几小朵,乐此不疲,无休无止。我坐在废弃的氨水池上,无聊地看天看云看树看庄稼,看张发窑坐在河岸边上灰色的背影;像是什么都看到了,又似乎什么也没看到。后来我知道,这叫作熟视无睹。
对于视力所及的周围一切我是熟悉的,大到天空云朵,小到蚂蚱尘埃,中间如张发窑的灰色背影。这种熟悉的过程是渐进的,隐约的,像云朵的无声变幻,像蚂蚱身上自然形成的绿和灰。我不能确定这种过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是从我降生的那一刻起,也可能更早,更远,在我还不是“我”的混沌时候,在我肉眼看不到的遥远地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拉长,一些存在被我忽略了,以与“熟视无睹”相背离的方式。
我肉眼能看到的只是周围,只是表面,是天空的蓝,是云朵的白,是蚂蚱的绿和灰,是张发窑灰色背影的寂然不动。从我爬上氨水池的时候他就在河边坐着,一直坐着,没挪地方,没变身形,像一个寂然涅磐的打坐老僧。可是以我当时的认知程度,我根本想不到什么“寂然”、“涅磐”,我能意识到的只是“张发窑”。他离我是如此之近,以致于我能够看到他灰色汗衫上的灰白补丁;然而他又让我感觉如此遥远,远到形同陌路,江湖两忘。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两只蚂蚱似乎缓过劲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蹦达。它们的突然动作让伺机觅食的蚂蚁惊慌失措,遽然逃离。显见的,不动的蚂蚱差点被蚂蚁当作猎物。我惊讶于蚂蚁的寻觅范围之广,于它们而言,氨水池是如此庞大,周身全是水泥,其场景有点像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境地。可是它们竟然寻来了,开始是一只,后来是两只、三只……虽然情报似乎有误,但是勇气可嘉,毕竟是有着潜在的希望,要知道这秋后的蚂蚱毕竟是蹦达不了多久的,更何况它们还遭受了如此的绑缚厄运。
张发窑的背影依然不动,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绑缚了。河流如带,在他面前俯卧静流。这一段是东西方向的,北岸是槐林,南岸是田地。两岸尽显秋色,而他呢,更像是进入了晚秋或是初冬,头发已然全白,腰身不再挺拔,岁月如锉,磨损了他的肉身和精神。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庄稼?游鱼?身前事?身后事?似乎并没有答案,或者本不需要什么答案。
可是那两只蚂蚱却似乎在寻找答案,寻觅路径,寻求协作,欲求解脱。有那么一下或是两下,它们竟然向着大致相同的方向蹦达,少了一分彼此牵扯的尴尬,多了一分相互协同的欣喜。当然了,这些均是我的度测,与事实真相有着遥远的距离。事实是,两只蚂蚱被我俘获了,真相是它们被恶作剧了,道具仅仅是一根纤细的麻线,我把它们从草丛中捉住,转移到巨大光坦的氨水池顶上,这里更像是一个宽敞的舞台,阳光临沐,平坦如砥。我是一个始作俑者,也是一个无聊的看客。我用一根微不足道的细线牵扯了两只蚂蚱的虫生,在属于它们的秋天光景。
此刻,两只蚂蚱继续在池顶上奔波,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有时一个趔趄,有时一个翻滚。它们被牢牢地困在光鲜的舞台上,奋斗不止。如果将它们的挣扎忽略不计,这里是相对安静的,只有我一个小小的人儿,自在地坦在秋风里。我安坐在胖鼓鼓的池子上,经历秋天,阅读时光书。秋天我经历过不止一个,时光书我阅读了不止一页,这种经历和翻阅累加了我的肉身成长和思想变化,也累加了我对于周围一切的熟视无睹、洗滤沉淀,其中包括一动不动的张发窑的背影。
我不止一次看到张发窑从村里出来,背后掂着小马扎,穿过槐林,来到河边坐下,像一位遁入山林的隐者。可是我又隐约知道这一切都是表相,他并非隐者,而是凡夫一枚,有家有老婆有儿孙。他的家在村南一隅,出门隔一条南北道是一个大水塘,塘边有树,有一棵柳树背对着他家大门,斜斜地伸向水面。水里有时会泡着他家收获的麻秆,用砖头压着,待表面的麻皮松软脱落,可以搓制成麻绳麻线,用来穿缀缝纫。我经常去水塘里游嬉,能见到他和他的家人,印像最深的是他老婆的如弓腰身。这种见着和印像有着明显的距离,有时空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种见着和印像慢慢成了一种熟悉,一种符号,一种形同陌路江湖两忘式的认同与接纳。
这种认同与接纳的前提是同村。村子有好几百口人,我与张发窑既非同姓同宗,也很少有往来。他与我的爷爷同龄,与我的父亲同辈,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二先后结婚成家生儿育女,老三老四都打着光棍。有一年冬天,村里人从南方领来几个女人,张发窑花钱给老三买了一个做媳妇,可惜被放了鹰,在一天夜里媳妇跑路了。跑路之后爷俩儿彼此埋怨发生口角,父慈子孝的无形牌坊被推倒,沉沉地压在一家人身上,成了一记耻辱的印记,抹擦不掉。于是老三老四的光棍之路被无期延伸。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于是我很轻易地能从大人们闲谈中听取。这种听取与日常生活中的见识共同形成了一种对他的模糊印像,色调有些冷,像是在某一个秋天形成的,或者是几个秋天的无序叠加,抑或是某一个初冬的随机锲入,如雪如霜。
当然了,还有一种基础是我与张发窑的一个孙子同龄同学。是老二的儿子,名叫彦军。彦军的家在他爷爷家屋后,紧挨着,门口同样向着那口大水塘。我们俩一同上学,一同下水,一同割草,一同爬过氨水池,也一同捉过蚂蚱,逮过蜥蜴。这一系列的“一同”并没有增进我与他爷爷的关系,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领我去过他爷爷家,虽然离得很近,我也很少见他对爷爷表示亲近,即使在路上碰到也装作没看见,有点类似于我所说的形同陌路、熟视无睹。可是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违反常态。在他和爷爷之间好像有一堵无形的墙,生生将爷孙间的弄孙含饴之情隔开了。
去地里割草之前我去找过彦军,没找到,他爹说去姥姥家了。我悻悻地从他家出来,一个人灰溜溜地朝地里走。彦军的奶奶从院子里出来,躬着实在不能再躬的腰身去水塘边洗衣服。我从她身边经过,她像是一点也没有察觉,低着头,一步一步朝前挪,几绺花白的头发从头上散乱下来,遮着她的面颊,让人看不清她的眼睛和神态。可是她弯曲的腰身更像是一张扭曲的脸,以写意的手法素描成一个人,一个无言无语的粗夯老妪。那个秋天,我与她擦肩而过,与她的男人邻水相望。
擦肩而过的不只她,还有云朵,还有风;邻水相望的不只她的男人,还有槐林,还有稼穑……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个,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邻水相望,一切像是偶然,又像是必然。它们就像我身下的氨水池,在某一年的春天或是秋天,被热情高涨的张发窑们堆砌而成,如一座坚固的碉堡,雄踞于村南的河口,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个腰身。如今,这个腰身已然废弃,当初的热情早已经随风飘逝,连同记忆中那股浓重的氨水味。
槐林里传出羊们的吖吖声,将我的思绪打断。张发窑不知何时走了,河边寂然无影。蹦达的蚂蚱也不见了,像是根本没有来过。可是就在刚才,我确确实实亲手从不远处的草丛中捉到的它们,一只绿色的,一只灰色的。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9-12 15:4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