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夜读偶记

2021-12-23叙事散文昨日时光

夜读偶记
□ 林文华活着,需要一个理由史铁生走了,《命若琴弦》再刊于《文学界》,复被今年的《小说月报》转载。《命若琴弦》讲的是两个瞎子,或者一群瞎子的命运故事。老瞎子苦苦坚持弹断一千根琴弦,取出治盲药方,为的就是看一眼这个他从没见过的世界……
夜读偶记
□ 林文华

活着,需要一个理由
史铁生走了,《命若琴弦》再刊于《文学界》,复被今年的《小说月报》转载。
《命若琴弦》讲的是两个瞎子,或者一群瞎子的命运故事。

老瞎子苦苦坚持弹断一千根琴弦,取出治盲药方,为的就是看一眼这个他从没见过的世界,可现实是残酷的,荒谬的——那治盲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老瞎子绝望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师傅的良苦用心:“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他转而告诉小瞎子,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到药方。 于是,拿到药方,治好眼疾,睁开眼睛看世界成了瞎子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老瞎子无疑是个哲学家,史铁生通过他传达了对生命的体认:“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一也需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如果目的不明确,心弦就拉不紧,那么心曲又如何奏响呢?”“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活着,需要一个理由。有了这个理由后,生活也便有了意义,有了生气。生命就像琴弦,绷紧了才能拉出动人的曲子。一根根断弦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瞎子艺人的梦想。有了这个梦想,他们一路走来便会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兴致勃勃的翻山、越岭、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的欢乐!奔波的路上,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的。

生活的目的原来是虚无,是琴匣里的那张白纸,但它却是每个人生存下去的原动力。所谓的人生目的说穿了,其实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有一天,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过是一张白纸,我们又该为了什么而生存呢?找个理由欺骗自己,只为把心弦绷紧,只为更好的活着。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瞎子呢?我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摸索,千辛万苦地奋斗,只为寻找那治盲的药方:拼命工作,攒钱买房子,买汽车,供儿子上大学,写够一千篇文章,足迹踏遍一百个城市……总以为这些目标实现后,会到达一个无限光明的世界,到头来却发现,人生的目的地是死亡!
即使这样,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要轻易说破我们活下去的理由。
命若琴弦,时刻绷紧了,弹好了,这就够了。

成器之痛

《开片》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个小说,作者是计文君。

计文君喜欢拿一些传统工艺给自己的小说命名,上次是《开片》,今次是《剔红》。

剔红是一种雕漆工艺,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要成器,疼痛总在所难免”,这是《剔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小说的人名很是讲究,细细品来竟有红楼遗韵,而计文君恰好是个红学博士。她的文字风格悲观、凄冷、绝望、冷静、超越,并非一般世俗的追逐圆满、热闹。主人公秋染是个冷艳、精致、淡定的女人,她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却表面上强作镇静。她跟江天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很多年了,他们淡淡地相爱,却始终没有勇气走进婚姻,尽管秋染非常渴望江天能给她婚姻。而送给秋染剔红漆盒的闺蜜小娴则是爱情和婚姻的彻底失败者。转了一大圈,她从美国回到钧州,女儿留给了前夫,她丢了工作,自己开一家药店勉强维持生活。小娴不成器,而秋染看起来成器了。

小说的结尾,秋染看似跟江天走到一起去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谁知道秋染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疼痛。小娴包起漆盒,意味深长地对秋染说:“刘老师给我讲过,拿刻刀在石头、木头这样的硬东西上刻叫雕,这东西是胎上的漆半干柔软的状态下动刀的,所以叫做剔——什么样的心性,生产了这样的工艺?这端凝华艳的纹路,分明竟是惨烈的伤口……”她把漆盒递给秋染:“看着它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很多人很多事——偏都是不愿意想的!帮帮忙,拿走吧。”

在《开片》中,计文君说过这样一句话:“瓷器在岁月中的最终命运就是破碎。”作者是个悲观主义者,对爱情的绝望贯穿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剔红》也是这样的。

爱情如此,别的呢?要想成器,疼痛总是难免的,这是成器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中国鲤

蒋一谈是新人,他的小说《中国鲤》有很明显的隐喻色彩。

小说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中国鲤在美国的遭遇。为了清除湖面上泛滥成灾的水藻,“鱼教授”采用生物治污的方法从中国引进了鲤鱼。中国鲤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即使被污染的藻类也是它们的美餐,如果不小心让它们进入别的水域,那对本地古老鱼类将是一个灾难。为了防范鲤鱼逃逸到别的水域,湖里围起了细网,没想到一次暴雨侵袭中,很多中国鲤顺着水面跳到别的水域。一贯反对钓鱼的“鱼教授”一反常态地动员他的同胞们开始清理中国鲤鱼,发誓要将它们赶尽杀绝。他们使用鱼叉、船桨、木棍、铁棍、渔网、弓箭等武器,对中国鲤鱼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想不到中国鲤鱼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却面临这样的命运!

很自然地想到一百多年前被美国商人带去修筑铁路、挖掘金矿的中国劳工,想到现在千千万万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他们像中国鲤一样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又有极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他们干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报酬,却不免被当地人所歧视、压榨。当他们的存在威胁到当地人的生存时,不可避免被驱逐,被斩杀。这是不是新一轮的种族歧视?

他乡虽好,并非久留之地。中国人,只有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那才叫个人!

2011年7月29日(2130字)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1-7-29 15:3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