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2021-12-23叙事散文潇湘渔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2 编辑
我的奶奶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而我家则是典型的贫苦农户。两家可谓是门不对,户不对,可八字先生却乱点鸳鸯谱,硬把我奶奶这个富家女配给了我爷爷这个地无一垅……
我的奶奶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而我家则是典型的贫苦农户。两家可谓是门不对,户不对,可八字先生却乱点鸳鸯谱,硬把我奶奶这个富家女配给了我爷爷这个地无一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2 编辑 <br /><br />
我的奶奶
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而我家则是典型的贫苦农户。两家可谓是门不对,户不对,可八字先生却乱点鸳鸯谱,硬把我奶奶这个富家女配给了我爷爷这个地无一垅,山无一块的农家子。可命运安排如此,奶奶也只好认命。
奶奶嫁到我家后,不幸接踵而至。不到五年,我曾祖父撒手西归,我爷爷则早早地得了痨病,下不得冷水,干不了重活。好在我曾祖母倒是个能干的女人,田间、地头、山上、灶尾样样来得,总算不至于逼着奶奶下田去犁田、插秧。奶奶的主要事情是做饭、缝补、种菜、砍柴。这对她来说也是够为难了,她在娘家只是绣绣花,缝缝衣裳,带带弟弟、妹妹,从未上过山,下过地。如今家里是这么个情况,逼得没法,只好挪着她的一双小脚,伸出那双细嫩、白皙的手,噙着两行眼泪,拿起锄头去锄地,拿起镰刀去砍柴,挑起水桶去挑水,三下两下就把手皮磨破了,脚掌磨出了血,肩膀磨得又红又肿,也不知掉了多少眼泪。尽管她努力去做,可怎么也赶不上庄户人家的妇女,半天下来,土只挖得一小块,柴只砍得两小捆,水只挑得两个半桶。曾祖母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你就只晓得吃饭,做事连个小孩也不如。”奶奶也不敢回嘴,每当这个时候,她只好躲进房里偷偷地哭一场。好在爷爷体谅奶奶的难处,没有火上浇油,常常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奶奶。这对奶奶多少是种安慰。
更不幸的是,奶奶前后生了三胎,都是男孩,除了头一胎,也就是我爸爸活下来之外,其他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第二个活到七岁,第三个活到三岁,都因出天花死了。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两个孩子接连死去,这种打击、这种痛苦对于一个娇小的妇女来说,实在难以承受。奶奶时常哭得昏天黑地,有时竟至闭过气去。
经过多年的打熬,奶奶终于学会了农家妇女的全套把式,基本上可以应对家务和农活了。可不幸又接踵而来,当我父亲长到八岁时,我爷爷突然得了痨病,从此再也不能下地干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奶奶这个文弱、瘦小的妇女身上。父亲本来正在读私塾,因为家里没钱,没劳力,只好辍学,开始下地、下田干活。
奶奶干活虽不怎么样,可她人缘特别好。大概因为出身大户人家的关系,性格修养与一般的庄户人家大不一样。从我懂事时起,就未见她与家人、外人吵过架、拌过嘴,甚至脸都未红过。在农村,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婆媳吵嘴可谓司空见惯,甚至还有动手干架的。与我们家同一屋场的叔祖母与她的儿媳几乎是三天吵,两天骂,难得有一天的清静。可奶奶与妈妈之间却从未拌过嘴,虽然两人之间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都能隐忍不发。叔祖母是个很厉害的女人,颇有点母夜叉的味道,除了跟媳妇干架,还经常与同村的妇女吵嘴、扯皮,唯独与我奶奶却从未拌过嘴,大概是她觉得再与这样的嫂子扯皮、吵架,自己的名声难免会臭了去,因此,即算心里有气,也只好忍住,最多是把脸拉长一点、嘴巴突出一点而已。正因奶奶人缘好,所以每逢她出门,不管碰上谁,都会热情地同她打招呼,或者称她一声“嫂子”,或者称她一声“伯妈”、“婶婶”,或是称她一声“奶奶”,而她也总是笑脸相迎。
奶奶在娘家姊妹中也是最受尊重的。她一共五姊妹,她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只有大妹妹与她是同胞姊妹,其他三个都是同父异母。可奇怪的是,那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都特别亲她,连她们的后辈都是这样,而她们同胞的三个姐弟倒不大往来。五姊妹中我们家隔得最远,山路有五十里,可我的舅公和姨奶奶却一年几次来我们家走亲戚,而他们相互间却走动很少。我舅公唯一的儿子对我奶奶尤其亲,他在林场当工人,离我们家也很远,可特喜欢上我们家,一见我奶奶便“姑姑”长,“姑姑”短的叫个不停。我奶奶也特别喜欢这个侄儿,一见面总是“渊明儿”,“渊明儿”叫得很亲热。
最让我们兄妹难以以忘怀的是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关心与痛爱,尤其是我们三个孙儿。妈妈前后生了七胎,只留下前后四个,中间三个都夭折了。我和哥哥自断奶起就与奶奶朝夕相处,完全由奶奶一手带大。在我俩心里,奶奶的位置远比爸爸、妈妈重要,奶奶只要半天不在家,我们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连精神也打不起来;但爸爸、妈妈即使十天半月不在家,我们也照样过,不会感到不习惯。没有上学前,我和哥哥都是成天与奶奶在一起,连晚上睡觉也挤在一张床上。我们的吃、穿、用,乃至于读书,都是奶奶管,爸爸、妈妈从来不过问。奶奶对我们那个爱护呵,实在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感情上、心理上有无限的满足。奶奶从来不打我们,连骂都没骂过,就算我们犯了过错,她也只是把声音提高一点。而我俩在奶奶面前也很乖巧,从来不惹奶奶生气,一旦自己犯了错误,就会乖乖地低着头走到奶奶面前,直到奶奶的眼光由批评转为爱抚,我们才会放心地走开。
奶奶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的确是无微不至。我们病了,是奶奶亲自弄草药方子,亲自煎熬,亲自喂给我们吃;如果是大病,草药方子治不好,她就叮嘱父亲到公社卫生院去请医生,而将病中的我们紧紧地搂在怀里,口里不断地念叨着:“满崽,满崽,不怕啊,奶奶抱着呢,医生就来了,很快就好了。”记得我六岁多时,两个大拇指生蛇头疮,又红又肿,生象两个蛇头,看的人心里发怵,痛得我成天哼哼。奶奶就带着我来回走了十几里路,去找一位专治蛇伤的中医世家,开了几副药,煎好后,把两个手指插进滚烫的药汤里,痛的我直打哆嗦,奶奶就在边上用嘴吹我的指头,口里则念叨着:“满崽,不痛哟,不痛哟。”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我的蛇头疮终于好了。可刚过不久,我又得了一场怪病,看不出什么症状,也没有痛苦的感觉,可头发却不断地掉,仅几个月时间,头上就变得光秃秃的,一根头发也没有了,奶奶急得直跳脚,找医生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她真担心我会死了去,嘴里不断念着:“天老爷,天老爷,千万保佑我孙子不要出事啊!”可也真怪,除了不长个之外,其他倒没什么,我照样读书,而且成绩还不错,几乎每个学期都考第一名。六年下来,我竟然未长一厘米,高小毕业时才一米二,成了村里有名的矮子。奶奶也跟着急了六年。等到读高小时,正碰上三年困难时期,因学校离家里有八里路,我就读了寄宿。那时的定量是每天十六两秤的三两四钱米,食堂说尾子数不好办,就每天只给二两。我在学校就吃那二两米,一天两顿,每餐一两。十三岁正是人长身体的时候,特别容易饥饿,肚子里就象长有两只手,成天在抓,饿的人头晕眼花,人变得又黄又瘦,连走路都打踉跄。与我同时读书的人都一个个卷起铺盖回家了,只有我还在苦苦地撑着。星期天回家,奶奶一看,急了,说我的孙子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就对爸爸说不能让孩子再寄宿了,让他读通学,否则孩子会饿死去,爸爸一见我这副模样,也就同意了。由于奶奶的这一建议,我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回。从第二天起,我就每天早出晚归,早晨吃过早饭上学,下午上完课回家,虽然每天要走十六里路,但两餐饭不管吃什么总能吃饱,奶奶怕我中午肚子饿,又偷偷塞给我一些红薯片、熟蚕豆什么的。这样,我脸上的焦黄色慢慢开始消退,渐渐地有了一点红晕。我坚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成了我们村第一个高中毕业生。
由于父亲对我和哥哥要求极其严厉,不允许我们犯任何错误,只要一犯事,保准就是一顿暴打。每逢这个时候,奶奶就在边上流泪,觉得每一巴掌、每一棍子都象是打在她自己身上,有一种痛彻骨髓的感觉。但她并不骂父亲,甚至也不加劝阻。因为她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实在舍不得骂。她又觉得教育儿女这是做父亲的责任和权利,她要维护儿子的权威,因此她只得忍着痛不加劝阻。可一旦父亲骂完、打完,她又痛心地将我们紧紧搂在怀里,摸着我们身上的伤痕,一边哭,一边说:“为什么下手那样狠,把我的孙儿打成这样!”然后找来药为我们擦拭伤痕。
奶奶是个非常节俭的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可对我和哥哥却从不吝啬。到六十年代时她私下积攒了将近一百块钱,主要是五八年办幼儿园时发了一点补贴,再就是亲戚们孝敬她的一点礼金。她自己舍不得用,全部花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每次我和哥哥到县城读书,或外出办事,她就偷偷地塞给我们五元、十元,到她去世时,这点积蓄已是分毫不剩。
奶奶对我和哥哥已是够痛爱的了,可她对我那七岁死去的弟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弟弟是55年出生的,长的圆圆脸,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逗人喜爱,我和哥哥都特别喜欢他,奶奶则视他为心头肉,就连动辄打人的父亲也从不打他。弟弟对奶奶的感情则深得不能再深。他从来也不离开奶奶,不会走路前,成天由奶奶抱着;学会走路后,就成天拉着奶奶的手,好象他一放手,奶奶就会飞走一样;晚上则由奶奶抱着睡。吃饭时总是与奶奶坐一条板凳,由奶奶给他夹菜。三年困难时期,小孩的粮食定量很低,弟弟一天只有二两,食堂规定早餐、中餐吃米饭,晚餐则吃杂粮。弟弟口贵,从来不吃杂粮,连红薯都不吃,为这事也不知挨了父亲多少骂,可弟弟就是不改,饭桌上他只吃米饭和菜,就是不吃别的。每到吃中饭时,他想到晚上没吃的,就两只眼睛巴巴地看着奶奶,奶奶就说:“满崽,不用担心,奶奶会给你留饭的。”然后拿起筷子将自己的那碗米饭一分两半,留下一半给弟弟晚餐吃,弟弟这才放心地开始吃饭。也正因为奶奶的特殊关照,弟弟并未饿瘦,脸上还是红扑扑的。
让人痛心的是,饥饿没有夺走弟弟的生命,可六一年的一场天花却无情地扼杀了弟弟。那年的天花来得特别凶,凡是得了天花的几乎无一幸免。弟弟不幸也染上了天花,满脸满身都是水泡般的白色斑点,浑身滚烫滚烫,口里不停地喊着:“奶奶,奶奶。”奶奶则紧紧地将他抱在怀里,嘴里不停地安慰说:“满崽,不怕,奶奶抱着,医生就会来了。”谁知医生不来还好,医生一来,也不知给弟弟打的什么针剂,刚拔出针头,就见弟弟两眼一翻,很快就断了气。奶奶急得不停喊:“满崽,醒醒;满崽,醒醒!”只看见弟弟的眼角流下两行眼泪,可再也不能回答奶奶的呼喊声了。奶奶一见,知道心爱的孙孙永远地离开了自己,那个痛啊决非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就见奶奶的身子剧烈地颤抖了几下,很快就闭过气去了,爸爸和本屋场的人只得赶忙掐人中、捶后背,好一阵,才听得奶奶“哇”的一声才缓过气来,接着便是撕心裂肺的一顿大哭。此后一天之中,奶奶接连几次晕死过去,父亲不得不守在身边,不断地实施人工救治。奶奶一旦醒过来就是放声大哭,也不知哭了多少回。这一天下来,奶奶就象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头发乱了,两眼深陷,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多了起来,连走路也有点摇晃。
弟弟死后,奶奶似乎连性格也变了,不象以前那样有说有笑,脸上时常挂满了戚容,走动也少了。特别是听不得弟弟晓林的名字,一旦谁提到晓林的名字,她少不了又是一番大哭。因此,我们家、本屋场,乃至于本村的人都知道这是奶奶的心病,讲话时都特别小心,生怕不注意提到我弟弟的名字。好在我和哥哥历来得到奶奶的宠爱,有我们在身边,多少填补了她内心的伤痛。以后哥哥读了师范、参了军,我则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民办教师,之后又上了大学,奶奶的内心才平复下来。
奶奶身材娇小,体重最重时也从未超过八十斤,一生中遭遇的变故又太多,因而身体素质一直不大好,小病小痛一直不离身。快七十岁时又摔了一跤,从那以后,只能扶着棍子走路了。而那时哥哥在部队当兵,我在学校读书,都不在她的身边,她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了。我每次返校,看到奶奶那副风烛残年的样子,我心里就一阵阵发酸,奶奶则少不了掉眼泪。
奶奶还算有福气,她于七二年春节期间去世,正好我和哥哥都在身边,我们尽了最后一份孝心,奶奶则看着两个心爱的孙子守护着她在人世的最后日子。她走得很安祥,但也带走了一份遗憾,那就是她始终未能见到孙媳妇进门。
在我和哥哥心里,奶奶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是世上最慈爱的女性。
多少年来,我和哥哥始终没有忘怀奶奶对我俩的关心、痛爱与照顾。每年回家,我们都要去奶奶坟上哭祭一番。85年秋天,我们兄弟与妹妹一起又把奶奶的墓重修了一番,并立了墓碑。奶奶地下有知,当能体会孙子、孙女对她老人家的一片感激、怀念之心。
我的奶奶
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而我家则是典型的贫苦农户。两家可谓是门不对,户不对,可八字先生却乱点鸳鸯谱,硬把我奶奶这个富家女配给了我爷爷这个地无一垅,山无一块的农家子。可命运安排如此,奶奶也只好认命。
奶奶嫁到我家后,不幸接踵而至。不到五年,我曾祖父撒手西归,我爷爷则早早地得了痨病,下不得冷水,干不了重活。好在我曾祖母倒是个能干的女人,田间、地头、山上、灶尾样样来得,总算不至于逼着奶奶下田去犁田、插秧。奶奶的主要事情是做饭、缝补、种菜、砍柴。这对她来说也是够为难了,她在娘家只是绣绣花,缝缝衣裳,带带弟弟、妹妹,从未上过山,下过地。如今家里是这么个情况,逼得没法,只好挪着她的一双小脚,伸出那双细嫩、白皙的手,噙着两行眼泪,拿起锄头去锄地,拿起镰刀去砍柴,挑起水桶去挑水,三下两下就把手皮磨破了,脚掌磨出了血,肩膀磨得又红又肿,也不知掉了多少眼泪。尽管她努力去做,可怎么也赶不上庄户人家的妇女,半天下来,土只挖得一小块,柴只砍得两小捆,水只挑得两个半桶。曾祖母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你就只晓得吃饭,做事连个小孩也不如。”奶奶也不敢回嘴,每当这个时候,她只好躲进房里偷偷地哭一场。好在爷爷体谅奶奶的难处,没有火上浇油,常常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奶奶。这对奶奶多少是种安慰。
更不幸的是,奶奶前后生了三胎,都是男孩,除了头一胎,也就是我爸爸活下来之外,其他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第二个活到七岁,第三个活到三岁,都因出天花死了。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两个孩子接连死去,这种打击、这种痛苦对于一个娇小的妇女来说,实在难以承受。奶奶时常哭得昏天黑地,有时竟至闭过气去。
经过多年的打熬,奶奶终于学会了农家妇女的全套把式,基本上可以应对家务和农活了。可不幸又接踵而来,当我父亲长到八岁时,我爷爷突然得了痨病,从此再也不能下地干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奶奶这个文弱、瘦小的妇女身上。父亲本来正在读私塾,因为家里没钱,没劳力,只好辍学,开始下地、下田干活。
奶奶干活虽不怎么样,可她人缘特别好。大概因为出身大户人家的关系,性格修养与一般的庄户人家大不一样。从我懂事时起,就未见她与家人、外人吵过架、拌过嘴,甚至脸都未红过。在农村,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婆媳吵嘴可谓司空见惯,甚至还有动手干架的。与我们家同一屋场的叔祖母与她的儿媳几乎是三天吵,两天骂,难得有一天的清静。可奶奶与妈妈之间却从未拌过嘴,虽然两人之间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都能隐忍不发。叔祖母是个很厉害的女人,颇有点母夜叉的味道,除了跟媳妇干架,还经常与同村的妇女吵嘴、扯皮,唯独与我奶奶却从未拌过嘴,大概是她觉得再与这样的嫂子扯皮、吵架,自己的名声难免会臭了去,因此,即算心里有气,也只好忍住,最多是把脸拉长一点、嘴巴突出一点而已。正因奶奶人缘好,所以每逢她出门,不管碰上谁,都会热情地同她打招呼,或者称她一声“嫂子”,或者称她一声“伯妈”、“婶婶”,或是称她一声“奶奶”,而她也总是笑脸相迎。
奶奶在娘家姊妹中也是最受尊重的。她一共五姊妹,她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只有大妹妹与她是同胞姊妹,其他三个都是同父异母。可奇怪的是,那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都特别亲她,连她们的后辈都是这样,而她们同胞的三个姐弟倒不大往来。五姊妹中我们家隔得最远,山路有五十里,可我的舅公和姨奶奶却一年几次来我们家走亲戚,而他们相互间却走动很少。我舅公唯一的儿子对我奶奶尤其亲,他在林场当工人,离我们家也很远,可特喜欢上我们家,一见我奶奶便“姑姑”长,“姑姑”短的叫个不停。我奶奶也特别喜欢这个侄儿,一见面总是“渊明儿”,“渊明儿”叫得很亲热。
最让我们兄妹难以以忘怀的是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关心与痛爱,尤其是我们三个孙儿。妈妈前后生了七胎,只留下前后四个,中间三个都夭折了。我和哥哥自断奶起就与奶奶朝夕相处,完全由奶奶一手带大。在我俩心里,奶奶的位置远比爸爸、妈妈重要,奶奶只要半天不在家,我们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连精神也打不起来;但爸爸、妈妈即使十天半月不在家,我们也照样过,不会感到不习惯。没有上学前,我和哥哥都是成天与奶奶在一起,连晚上睡觉也挤在一张床上。我们的吃、穿、用,乃至于读书,都是奶奶管,爸爸、妈妈从来不过问。奶奶对我们那个爱护呵,实在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感情上、心理上有无限的满足。奶奶从来不打我们,连骂都没骂过,就算我们犯了过错,她也只是把声音提高一点。而我俩在奶奶面前也很乖巧,从来不惹奶奶生气,一旦自己犯了错误,就会乖乖地低着头走到奶奶面前,直到奶奶的眼光由批评转为爱抚,我们才会放心地走开。
奶奶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的确是无微不至。我们病了,是奶奶亲自弄草药方子,亲自煎熬,亲自喂给我们吃;如果是大病,草药方子治不好,她就叮嘱父亲到公社卫生院去请医生,而将病中的我们紧紧地搂在怀里,口里不断地念叨着:“满崽,满崽,不怕啊,奶奶抱着呢,医生就来了,很快就好了。”记得我六岁多时,两个大拇指生蛇头疮,又红又肿,生象两个蛇头,看的人心里发怵,痛得我成天哼哼。奶奶就带着我来回走了十几里路,去找一位专治蛇伤的中医世家,开了几副药,煎好后,把两个手指插进滚烫的药汤里,痛的我直打哆嗦,奶奶就在边上用嘴吹我的指头,口里则念叨着:“满崽,不痛哟,不痛哟。”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我的蛇头疮终于好了。可刚过不久,我又得了一场怪病,看不出什么症状,也没有痛苦的感觉,可头发却不断地掉,仅几个月时间,头上就变得光秃秃的,一根头发也没有了,奶奶急得直跳脚,找医生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她真担心我会死了去,嘴里不断念着:“天老爷,天老爷,千万保佑我孙子不要出事啊!”可也真怪,除了不长个之外,其他倒没什么,我照样读书,而且成绩还不错,几乎每个学期都考第一名。六年下来,我竟然未长一厘米,高小毕业时才一米二,成了村里有名的矮子。奶奶也跟着急了六年。等到读高小时,正碰上三年困难时期,因学校离家里有八里路,我就读了寄宿。那时的定量是每天十六两秤的三两四钱米,食堂说尾子数不好办,就每天只给二两。我在学校就吃那二两米,一天两顿,每餐一两。十三岁正是人长身体的时候,特别容易饥饿,肚子里就象长有两只手,成天在抓,饿的人头晕眼花,人变得又黄又瘦,连走路都打踉跄。与我同时读书的人都一个个卷起铺盖回家了,只有我还在苦苦地撑着。星期天回家,奶奶一看,急了,说我的孙子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就对爸爸说不能让孩子再寄宿了,让他读通学,否则孩子会饿死去,爸爸一见我这副模样,也就同意了。由于奶奶的这一建议,我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回。从第二天起,我就每天早出晚归,早晨吃过早饭上学,下午上完课回家,虽然每天要走十六里路,但两餐饭不管吃什么总能吃饱,奶奶怕我中午肚子饿,又偷偷塞给我一些红薯片、熟蚕豆什么的。这样,我脸上的焦黄色慢慢开始消退,渐渐地有了一点红晕。我坚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成了我们村第一个高中毕业生。
由于父亲对我和哥哥要求极其严厉,不允许我们犯任何错误,只要一犯事,保准就是一顿暴打。每逢这个时候,奶奶就在边上流泪,觉得每一巴掌、每一棍子都象是打在她自己身上,有一种痛彻骨髓的感觉。但她并不骂父亲,甚至也不加劝阻。因为她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实在舍不得骂。她又觉得教育儿女这是做父亲的责任和权利,她要维护儿子的权威,因此她只得忍着痛不加劝阻。可一旦父亲骂完、打完,她又痛心地将我们紧紧搂在怀里,摸着我们身上的伤痕,一边哭,一边说:“为什么下手那样狠,把我的孙儿打成这样!”然后找来药为我们擦拭伤痕。
奶奶是个非常节俭的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可对我和哥哥却从不吝啬。到六十年代时她私下积攒了将近一百块钱,主要是五八年办幼儿园时发了一点补贴,再就是亲戚们孝敬她的一点礼金。她自己舍不得用,全部花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每次我和哥哥到县城读书,或外出办事,她就偷偷地塞给我们五元、十元,到她去世时,这点积蓄已是分毫不剩。
奶奶对我和哥哥已是够痛爱的了,可她对我那七岁死去的弟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弟弟是55年出生的,长的圆圆脸,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逗人喜爱,我和哥哥都特别喜欢他,奶奶则视他为心头肉,就连动辄打人的父亲也从不打他。弟弟对奶奶的感情则深得不能再深。他从来也不离开奶奶,不会走路前,成天由奶奶抱着;学会走路后,就成天拉着奶奶的手,好象他一放手,奶奶就会飞走一样;晚上则由奶奶抱着睡。吃饭时总是与奶奶坐一条板凳,由奶奶给他夹菜。三年困难时期,小孩的粮食定量很低,弟弟一天只有二两,食堂规定早餐、中餐吃米饭,晚餐则吃杂粮。弟弟口贵,从来不吃杂粮,连红薯都不吃,为这事也不知挨了父亲多少骂,可弟弟就是不改,饭桌上他只吃米饭和菜,就是不吃别的。每到吃中饭时,他想到晚上没吃的,就两只眼睛巴巴地看着奶奶,奶奶就说:“满崽,不用担心,奶奶会给你留饭的。”然后拿起筷子将自己的那碗米饭一分两半,留下一半给弟弟晚餐吃,弟弟这才放心地开始吃饭。也正因为奶奶的特殊关照,弟弟并未饿瘦,脸上还是红扑扑的。
让人痛心的是,饥饿没有夺走弟弟的生命,可六一年的一场天花却无情地扼杀了弟弟。那年的天花来得特别凶,凡是得了天花的几乎无一幸免。弟弟不幸也染上了天花,满脸满身都是水泡般的白色斑点,浑身滚烫滚烫,口里不停地喊着:“奶奶,奶奶。”奶奶则紧紧地将他抱在怀里,嘴里不停地安慰说:“满崽,不怕,奶奶抱着,医生就会来了。”谁知医生不来还好,医生一来,也不知给弟弟打的什么针剂,刚拔出针头,就见弟弟两眼一翻,很快就断了气。奶奶急得不停喊:“满崽,醒醒;满崽,醒醒!”只看见弟弟的眼角流下两行眼泪,可再也不能回答奶奶的呼喊声了。奶奶一见,知道心爱的孙孙永远地离开了自己,那个痛啊决非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就见奶奶的身子剧烈地颤抖了几下,很快就闭过气去了,爸爸和本屋场的人只得赶忙掐人中、捶后背,好一阵,才听得奶奶“哇”的一声才缓过气来,接着便是撕心裂肺的一顿大哭。此后一天之中,奶奶接连几次晕死过去,父亲不得不守在身边,不断地实施人工救治。奶奶一旦醒过来就是放声大哭,也不知哭了多少回。这一天下来,奶奶就象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头发乱了,两眼深陷,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多了起来,连走路也有点摇晃。
弟弟死后,奶奶似乎连性格也变了,不象以前那样有说有笑,脸上时常挂满了戚容,走动也少了。特别是听不得弟弟晓林的名字,一旦谁提到晓林的名字,她少不了又是一番大哭。因此,我们家、本屋场,乃至于本村的人都知道这是奶奶的心病,讲话时都特别小心,生怕不注意提到我弟弟的名字。好在我和哥哥历来得到奶奶的宠爱,有我们在身边,多少填补了她内心的伤痛。以后哥哥读了师范、参了军,我则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民办教师,之后又上了大学,奶奶的内心才平复下来。
奶奶身材娇小,体重最重时也从未超过八十斤,一生中遭遇的变故又太多,因而身体素质一直不大好,小病小痛一直不离身。快七十岁时又摔了一跤,从那以后,只能扶着棍子走路了。而那时哥哥在部队当兵,我在学校读书,都不在她的身边,她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了。我每次返校,看到奶奶那副风烛残年的样子,我心里就一阵阵发酸,奶奶则少不了掉眼泪。
奶奶还算有福气,她于七二年春节期间去世,正好我和哥哥都在身边,我们尽了最后一份孝心,奶奶则看着两个心爱的孙子守护着她在人世的最后日子。她走得很安祥,但也带走了一份遗憾,那就是她始终未能见到孙媳妇进门。
在我和哥哥心里,奶奶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是世上最慈爱的女性。
多少年来,我和哥哥始终没有忘怀奶奶对我俩的关心、痛爱与照顾。每年回家,我们都要去奶奶坟上哭祭一番。85年秋天,我们兄弟与妹妹一起又把奶奶的墓重修了一番,并立了墓碑。奶奶地下有知,当能体会孙子、孙女对她老人家的一片感激、怀念之心。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