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梦想
2021-12-23抒情散文zhaoyanq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背着姐姐送的红色语录袋,里面装着妈妈送的毛主席语录,拽着一支崭新的铅笔,满怀喜悦地走进教室,迈出了学习人生的第一步。新课本久久没有下发,听王老师说,县编教材正在赶印,只能用前几年的课本。他先把课文抄写在黑板上,然后一字一……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背着姐姐送的红色语录袋,里面装着妈妈送的毛主席语录,拽着一支崭新的铅笔,满怀喜悦地走进教室,迈出了学习人生的第一步。
新课本久久没有下发,听王老师说,县编教材正在赶印,只能用前几年的课本。他先把课文抄写在黑板上,然后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唱读。我的眼睛告诉我:“我爱北京天安门”、“1、2、3、4”都是从王老师左手拿着的书本里出来的,对它产生了神秘感。于是,我下意识地握紧了背上“书包”和语录本——它们原本就是一套,是妈妈入党时公社党委送的,因为姐姐喜欢,她将袋子送给了姐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毛主席的书,到了学校后要一辈子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好不容易等到教材发下来了,是县里自编油印的教材,蝴蝶装,纸质很薄脆,不仅翻动时发出哗哗的响声,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墨香,而且,手上还会沾染油墨,把字和页面搞得花里胡哨。但是,心里还是抑制不住地兴奋,这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呀!
于是,对课本十分爱护,翻动时总是轻轻地,舍不得把书夹在胳肢窝里,怕揉皱了,就从胸口把它平放在内衣和肚皮之间。
到大队上高小后,开始有了铅印的教材,分语文、算术。我的班主任姓黄,原来是公社中学教师,教育革命后调到我们大队。他教语文,丽江人,口音很重,但认识许多中草药,课也讲得很好,不仅能结合课文讲一些历史地理知识,还在每天下午抽20来分钟读书给我们听。
他读的第一本书是《闪闪的红星》,已是我念五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开头几天似乎不怎么的,越是往后,大家越被书中的人和事吸引,都希望黄老师延长时间,黄老师说不行,做事得有计划。
《闪闪的红星》读完后,接着读的是《鸡毛信》、《高玉宝》。这段时间,班里几乎没有人请假缺课,不得已请了假,有人还想办法赶回来听书。
《闪闪的红星》讲到小冬子进茂源米店当学徒时,我拉痢,缺了几天课,心里痒痒的。刚能够下床走动,就缠着同村一个班的小泉,请他复述“缺课”的故事。可是在满足愿望时,又嫌小泉讲得太简略,心里仍挂念着冬子,不知怎么萌生了跟老师借书“补课”的大胆想法。
早晨第一节课时,我偷偷地看见黄老师的宿舍门开着,刚下课,就鼓起勇气去找他。正伏案工作的黄老师听到我怯生生的声音,抬起头来,和气地望着我,叫我进去。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扬了扬眉毛说:“好呀,不过你只能用课余时间看,下课前得还我,我还要给大家读呢。”说着,他掀开左手边靠墙的布帘子,露出一个书架,抽出一本书来。随着他的动作,我清楚地看到一个分台的木架子,上边三排摆满了书,下边两排放着碗筷和一些杂物。
黄老师的书真多,怪不得他那么有学问。我接过《闪闪的红星》,不知道怎么走出黄老师的宿舍,冲回自己的座位上就读起来。这一天,我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看完“缺课”内容之后,又读随后的内容,尽管书里有不少字还不认识,但连猜带想,记住了主要的故事情节。
下课前,黄老师照例读余下的内容。与往日相比,我觉得他读得特别好:明亮的嗓音和生动的表情,把故事读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对黄老师的敬佩在我心中油然生起:他那么有学问,肯定是因为他有书架和那么多的书。我隐隐约约地鼓励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一个书架,买很多很多的书!
这以后,我更喜欢书。只要是身边能找到的书,自己都把它当作宝贝,翻开就读,不管是《赤脚医生手册》或是《评法反儒材料汇编》、《十大材料汇编》,只要看到自己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就高兴。
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黄老师想了不少的办法。他鼓励我们利用收割二季的课余时间,到田里捡蚕豆、小麦、稻谷,晒干扬净后交给学校,再由学校集中交售给粮管所,挣钱买作业本和课外书。他还亲自带我们上山采草药,晒干后分类捆绑,用自行车驮到城里卖给药材公司,赚钱买回了《苦菜花》、《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一些记不起名字的图书。
除了能够轮流看到这些书,看得最多的还是小人书。无论谁的小人书,大家想办法轮流看,直到把书看成“烂韭菜”。这样一来,就萌生出了自己买小人书的愿望。
过年过节和县城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就是难得的买书机会,那时,就可以跟父母要几毛钱,跑到新华书店。在店里,可以借口挑选,浏览几本书大饱一下眼福,最后才买定故事精彩、价格适中的小人书。
当然了,如果偶尔借到同学的一本故事或小说,那就更令人高兴了,不仅课余抓紧看,回到家更是停不下来。晚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一个劲地看,第二天,鼻孔里塞满了乌黑的油烟,前额的头发被烧去了一大片,发根上还挂着虱子蛋一样的灰球,散发出油汗和头发混合的臭味。
读高中时,祖国已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高考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买到好书成了我们这些高中生的向往。高二年上学期,第一套“青年自学丛书”在县城发行,消息传出,有志读书的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兴奋。发售前天的下午,已下班的新华书店门口,买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有学生,也有家长。大家怀着同样的心情,焦急地等待新书发售的那一刻。
时间变得十分慷慨,每一秒儿都让大家尽情去体味。太阳落山了,天黑了。从傍晚到黄昏,又到深夜,直至拂晓、黎明,人群始终充满了希望。
天终于亮了,人们揉动着惺忪的、通红的眼睛。八点钟逼近了,苦熬了一夜的人们再次兴奋和躁动起来,你推我拉,大有炸窝的趋势。等到有人宣布:人多书少,只能按先后顺序发放购书卷,发到谁是谁。队伍真的炸了窝,大家都奋力去抢工作人员手中的纸片,撕破了他们的衣服,挤倒了他们……作为这支特殊队伍中的一员,我虽然没有买到书,但却终生难忘这次体验。
高中毕业,我顺利考进师范专科学校。靠上学前亲戚朋友凑给的六十多元钱和每月三元的助学金,两年书读下来,还是买了十多本书,积少成多,成了课本以外我的第一批藏书。
参加工作后,有了固定收入,但由于分在山区中学,离县城较远,又全是山路,交通不便,难得进城一转,逛书店的机会不多。但只要有机会进城的机会,总要逛书店。记得有一次,在回家里吃过中饭,我迫不及待地赶到县城,一头扎进书店挑选了七八本书,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等到赶到车站时,才发现身上只有几毛钱了。好在吉人自有天象,一位同在松桂小学任教的女教师也要回校,主动为我买了车票,才免去了一场尴尬。
就是这样,书慢慢增多起来。因为没有书架,宿舍的办公桌上撂成了书墙,床头、枕边、窗台上,凡是有空的地方,也慢慢地被书侵占了。做一个书架的愿望在心头变得强烈起来。
结婚前夕,零星积累了一点木料,准备赶赶时髦,做几件简单的家具。我首先想到了书架,就自己设计,请木匠做了一个下边是柜子,上半部分全开放的书架,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
新世纪初,随着工资日渐增加,种兰花又赚了点钱,我又买了一个很精致的书柜,添置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放了进去。不时地端详着满柜的图书,心里有一种满足感。不久后,又攒钱买了电脑,开通了英特网,不少原来很想买但买不到或买不起的书籍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寻阅读了,然而,逛书店买书的积习难改,还办理了新知图书城和新华书店的会员卡,成为忠实会员。每逢出差在外或是无事逛街,总要进书店流连一阵,在感叹出版事业繁荣兴旺、精美图书目不暇接的同时,为自己和女儿选购几本心仪的新书。
作为书蠹网虫,有时也难免被别人笑话为迂腐,但自己矢志不移,工作之余,仍对好读书不求甚解乐此不疲。
看来自己注定要为童年的梦想奉献一生了。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zhaoyanq 于 2008-11-13 14:37 编辑 ]
新课本久久没有下发,听王老师说,县编教材正在赶印,只能用前几年的课本。他先把课文抄写在黑板上,然后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唱读。我的眼睛告诉我:“我爱北京天安门”、“1、2、3、4”都是从王老师左手拿着的书本里出来的,对它产生了神秘感。于是,我下意识地握紧了背上“书包”和语录本——它们原本就是一套,是妈妈入党时公社党委送的,因为姐姐喜欢,她将袋子送给了姐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毛主席的书,到了学校后要一辈子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好不容易等到教材发下来了,是县里自编油印的教材,蝴蝶装,纸质很薄脆,不仅翻动时发出哗哗的响声,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墨香,而且,手上还会沾染油墨,把字和页面搞得花里胡哨。但是,心里还是抑制不住地兴奋,这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呀!
于是,对课本十分爱护,翻动时总是轻轻地,舍不得把书夹在胳肢窝里,怕揉皱了,就从胸口把它平放在内衣和肚皮之间。
到大队上高小后,开始有了铅印的教材,分语文、算术。我的班主任姓黄,原来是公社中学教师,教育革命后调到我们大队。他教语文,丽江人,口音很重,但认识许多中草药,课也讲得很好,不仅能结合课文讲一些历史地理知识,还在每天下午抽20来分钟读书给我们听。
他读的第一本书是《闪闪的红星》,已是我念五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开头几天似乎不怎么的,越是往后,大家越被书中的人和事吸引,都希望黄老师延长时间,黄老师说不行,做事得有计划。
《闪闪的红星》读完后,接着读的是《鸡毛信》、《高玉宝》。这段时间,班里几乎没有人请假缺课,不得已请了假,有人还想办法赶回来听书。
《闪闪的红星》讲到小冬子进茂源米店当学徒时,我拉痢,缺了几天课,心里痒痒的。刚能够下床走动,就缠着同村一个班的小泉,请他复述“缺课”的故事。可是在满足愿望时,又嫌小泉讲得太简略,心里仍挂念着冬子,不知怎么萌生了跟老师借书“补课”的大胆想法。
早晨第一节课时,我偷偷地看见黄老师的宿舍门开着,刚下课,就鼓起勇气去找他。正伏案工作的黄老师听到我怯生生的声音,抬起头来,和气地望着我,叫我进去。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扬了扬眉毛说:“好呀,不过你只能用课余时间看,下课前得还我,我还要给大家读呢。”说着,他掀开左手边靠墙的布帘子,露出一个书架,抽出一本书来。随着他的动作,我清楚地看到一个分台的木架子,上边三排摆满了书,下边两排放着碗筷和一些杂物。
黄老师的书真多,怪不得他那么有学问。我接过《闪闪的红星》,不知道怎么走出黄老师的宿舍,冲回自己的座位上就读起来。这一天,我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看完“缺课”内容之后,又读随后的内容,尽管书里有不少字还不认识,但连猜带想,记住了主要的故事情节。
下课前,黄老师照例读余下的内容。与往日相比,我觉得他读得特别好:明亮的嗓音和生动的表情,把故事读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对黄老师的敬佩在我心中油然生起:他那么有学问,肯定是因为他有书架和那么多的书。我隐隐约约地鼓励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一个书架,买很多很多的书!
这以后,我更喜欢书。只要是身边能找到的书,自己都把它当作宝贝,翻开就读,不管是《赤脚医生手册》或是《评法反儒材料汇编》、《十大材料汇编》,只要看到自己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就高兴。
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黄老师想了不少的办法。他鼓励我们利用收割二季的课余时间,到田里捡蚕豆、小麦、稻谷,晒干扬净后交给学校,再由学校集中交售给粮管所,挣钱买作业本和课外书。他还亲自带我们上山采草药,晒干后分类捆绑,用自行车驮到城里卖给药材公司,赚钱买回了《苦菜花》、《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一些记不起名字的图书。
除了能够轮流看到这些书,看得最多的还是小人书。无论谁的小人书,大家想办法轮流看,直到把书看成“烂韭菜”。这样一来,就萌生出了自己买小人书的愿望。
过年过节和县城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就是难得的买书机会,那时,就可以跟父母要几毛钱,跑到新华书店。在店里,可以借口挑选,浏览几本书大饱一下眼福,最后才买定故事精彩、价格适中的小人书。
当然了,如果偶尔借到同学的一本故事或小说,那就更令人高兴了,不仅课余抓紧看,回到家更是停不下来。晚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一个劲地看,第二天,鼻孔里塞满了乌黑的油烟,前额的头发被烧去了一大片,发根上还挂着虱子蛋一样的灰球,散发出油汗和头发混合的臭味。
读高中时,祖国已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高考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买到好书成了我们这些高中生的向往。高二年上学期,第一套“青年自学丛书”在县城发行,消息传出,有志读书的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兴奋。发售前天的下午,已下班的新华书店门口,买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有学生,也有家长。大家怀着同样的心情,焦急地等待新书发售的那一刻。
时间变得十分慷慨,每一秒儿都让大家尽情去体味。太阳落山了,天黑了。从傍晚到黄昏,又到深夜,直至拂晓、黎明,人群始终充满了希望。
天终于亮了,人们揉动着惺忪的、通红的眼睛。八点钟逼近了,苦熬了一夜的人们再次兴奋和躁动起来,你推我拉,大有炸窝的趋势。等到有人宣布:人多书少,只能按先后顺序发放购书卷,发到谁是谁。队伍真的炸了窝,大家都奋力去抢工作人员手中的纸片,撕破了他们的衣服,挤倒了他们……作为这支特殊队伍中的一员,我虽然没有买到书,但却终生难忘这次体验。
高中毕业,我顺利考进师范专科学校。靠上学前亲戚朋友凑给的六十多元钱和每月三元的助学金,两年书读下来,还是买了十多本书,积少成多,成了课本以外我的第一批藏书。
参加工作后,有了固定收入,但由于分在山区中学,离县城较远,又全是山路,交通不便,难得进城一转,逛书店的机会不多。但只要有机会进城的机会,总要逛书店。记得有一次,在回家里吃过中饭,我迫不及待地赶到县城,一头扎进书店挑选了七八本书,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等到赶到车站时,才发现身上只有几毛钱了。好在吉人自有天象,一位同在松桂小学任教的女教师也要回校,主动为我买了车票,才免去了一场尴尬。
就是这样,书慢慢增多起来。因为没有书架,宿舍的办公桌上撂成了书墙,床头、枕边、窗台上,凡是有空的地方,也慢慢地被书侵占了。做一个书架的愿望在心头变得强烈起来。
结婚前夕,零星积累了一点木料,准备赶赶时髦,做几件简单的家具。我首先想到了书架,就自己设计,请木匠做了一个下边是柜子,上半部分全开放的书架,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
新世纪初,随着工资日渐增加,种兰花又赚了点钱,我又买了一个很精致的书柜,添置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放了进去。不时地端详着满柜的图书,心里有一种满足感。不久后,又攒钱买了电脑,开通了英特网,不少原来很想买但买不到或买不起的书籍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寻阅读了,然而,逛书店买书的积习难改,还办理了新知图书城和新华书店的会员卡,成为忠实会员。每逢出差在外或是无事逛街,总要进书店流连一阵,在感叹出版事业繁荣兴旺、精美图书目不暇接的同时,为自己和女儿选购几本心仪的新书。
作为书蠹网虫,有时也难免被别人笑话为迂腐,但自己矢志不移,工作之余,仍对好读书不求甚解乐此不疲。
看来自己注定要为童年的梦想奉献一生了。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zhaoyanq 于 2008-11-13 14:3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