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画卷润蒲阳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帘画卷润蒲阳
——应城文化印象
再次去应城,是在明媚的春天,与一群喜爱文字的朋友,一同感受,一起品读那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在我的印象中,应城是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因“蒲骚之战”,它古称蒲骚,别称蒲阳。应城地域开阔,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甚多,且不说滋养应城人民的母亲河——富水河,意蕴无穷的蒲阳古八景,玉女秀水的汤池灵泉,单是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国家矿山公园,你就能体味应城的文化之美。
几年前,应城的朋友跟我说起“文化艺术中心”,那时它还未建,只是一张蓝图,或者一个规划,但朋友的言辞间,洋溢着自豪,洋溢着兴奋。我有些不解,不就是一座高楼大厦,值得那么激动吗?
但是,当我走进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终于懂了,也惊震了。我不是被它的外观所惊震,它算不“高大上”的建筑,没有特别的造型,跟一般建筑无异。我是被它斗室之间蕴含的广博文化所震惊。
当你推门而入的刹那,你会觉得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如沐春风,令人陶醉。我想,在这幢大楼里进出的人,浸润在文化的氤氲里,一定甚感幸福,就如现在的我。你看,八幅方形膏雕,镶嵌在一楼大厅墙壁上,左右各四,蓬荜生辉。这些精美的膏雕,不仅生动呈现应城古八景之美,更是彰显应城人精湛的膏雕技艺。这只是风景之一,最令人叫绝的是,一卷形似诗书的雕塑,伫立在大厅中央,烁烁其华,翰墨凝香,书体为篆。设计者应该是懂文化的,因为只有篆隶,才有古意,才能与应城几千年的文化匹配。我认不全其上的内容,当地的朋友说,是宋玉、李白和欧阳修的诗文,他们曾在应城生活过。
应城东临云梦泽,西边为丘陵岗地,适合垦田,也适合屯兵。古时候,应城是楚国边陲,不仅是古战场,还是逐放政见不同的士大夫的所在地。屈原弟子宋玉正是流放这里。据《楚纪》载,“宋玉侨居蒲骚,悯师作《九辩》。”又载:“景差、楚人,与宋玉、唐勒辞赋并祖屈原,事楚襄王为大夫,尝以事被放至蒲骚。”也许流放,之于美男和文人宋玉,是不幸的,而对应城文化而言,却是大幸。
据说诗仙李白,来应城是为宋玉和玉女。他是游侠,也是邻县安陆许家的上门女婿,在安陆生活十年的他,岂有不赴应城的道理?为寻觅宋玉生活过的轨迹,他身背一柄长剑,踏歌而至,一路欣赏美景,一路吟风颂月,当他行到烟雾袅绕的汤池时,他沉醉了,以为寻到了梦中的“玉女”,祈祷玉女神汤“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倘若那时,李白没有临幸应城,汤池灵泉怎会有《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这张千古名片?
相对于浪漫的李白,欧阳修对应城的情怀,夹杂一种悲苦和感恩。年少时,欧阳修因家道不济,投奔身居应城的叔父欧阳晔,叔父把他当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抚养他成长,还供他读书,直至他博取功名,效忠朝廷。可是当恩重如山的叔父去世时,欧阳修正遭朝廷的审查和奸人的攻讦,不能亲临堂前送终和守孝,他深感愧对叔父的养育之恩,内心涌起无以言表的悲苦。于是,在叔父下葬时,千里之外的他,奋笔疾书,饱含深情,书写《祭叔文》和《欧阳公墓志铭》。也许被欧阳修的思亲所感,在欧阳晔去世不久,应城地方乡绅在他下葬的彭乐村修建了一座草庐,名为“守孝堂”,后来又有人修建“欧阳文忠读书处”,为应城的八景之一。千百年来,这些人文景观,被人拜谒,受人敬仰。
应城的文脉深厚,历代文人墨客来此甚多,宋玉、李白和欧阳修,只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无疑是厚重的文化名片。作为当今的文化名片,《蒲阳花》杂志应该受之无愧。《蒲阳花》杂志编辑部,设在在文化艺术中心二楼,有专门的创作室和编辑室,室内花红草绿,清香怡人;名人字画,清幽雅致。
《蒲阳花》杂志创刊五十余年,多次获省级优秀期刊称号,在全省乃至全国皆有影响力。作为地方文学期刊,它不仅是连接外界的桥梁,也是宣传家乡的窗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家。一代又一代的编者,甘当“人梯”和“做嫁衣”,默默地耕耘,把青春和年华奉献在这片文化乐土。《蒲阳花》的总编金丽萍大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文化界,认识她的人,无论年长年幼,都习惯她叫“三姐”。“三姐”性格豪爽,为人亲和,文字功底深厚,既是编辑,也是实力派作家,在《蒲阳花》编辑部工作了三十余年。最令人钦佩的是,“三姐”家两代人,都为应城的文化服务。她的父亲曾是《蒲阳花》的编辑,后来成为文化局的“一把手”,而她的弟弟,接过上辈的“文化棒”,成为当今应城文体新局的“领头雁”,不遗余力,为应城的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历史是文化之根,而文化与历史相辅相成,就如孪生兄弟一样,同生共存。这种感觉,在参观文化艺术中心三楼的展馆,愈发强烈。应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屈家岭文化脉络,延绵了5000年,孕育了灿烂的“蒲骚文化”。上午时光,我们沉浸在应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历史陈列展中。仅仅只是一个上午,时光匆匆,脚步匆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展馆里“白的如玉,红似玛瑙”膏雕艺术品,让人领略膏雕艺术的精美和精湛,还有别致的金漆梅花,凝聚劳动人民智慧的号子,在民俗中演绎的舞蹈;那些新石器时代的古陶器、石器,门板湾城池遗址等考古发现;那些革命先驱、伟业英才、行业精英;诸如此类的蒲骚郧风,犹如一帘画卷,留存于脑海之中,直抵心灵深处。
参观完文化艺术中心,我们驱车来到位于团山的国家矿山公园。如果说文化艺术中心是深藏的文化,而矿山公园则是敞亮的。毋容置疑,国家矿山公园是建设者的大手笔,园区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而矿业遗迹面积20平方公里。虽将建成休闲旅游一体,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可轻觑。
偌大的公园,部分场馆还未完工,到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一派生态和谐之美。站在整洁开阔的广场,望着如诗如画的美景,我突然想到一个词,一个与风景沾不上边的词——“矿工”。来到矿山,自然想到他们。因为他们,这座城市,这座公园,才如此美好。
大半个世纪前,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应城三十里的矿山,十万矿工在漆黑的世界里挣扎,当怒吼的地火被火炬点燃,一股强大的力量,破天而动,他们以革命的名义,肩负民族的重托,走向解放的战场,在血雨腥风中,勇往直前,不畏牺牲,有的尸骨无存。那些矿工,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又是无数的矿工,用汗水和智慧,给“膏都”人创造可观的价值和财富。难道不是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膏盐税收是应城的重要经济支柱。那些矿工,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也许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在应城,“矿工”这个词,慢慢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只要走进这座矿山公园,走进矿山博物馆,你一定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丰功伟绩。
走进应城,走进应城文化,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也许还有更美的风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觉得,无论是文化艺术中心,还是国家矿山公园,展现了应城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关乎历史,关乎人文,关乎自然,它们如一幅幅画卷,如此多娇,如此壮美,濡润蒲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应城文化印象
再次去应城,是在明媚的春天,与一群喜爱文字的朋友,一同感受,一起品读那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在我的印象中,应城是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因“蒲骚之战”,它古称蒲骚,别称蒲阳。应城地域开阔,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甚多,且不说滋养应城人民的母亲河——富水河,意蕴无穷的蒲阳古八景,玉女秀水的汤池灵泉,单是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国家矿山公园,你就能体味应城的文化之美。
几年前,应城的朋友跟我说起“文化艺术中心”,那时它还未建,只是一张蓝图,或者一个规划,但朋友的言辞间,洋溢着自豪,洋溢着兴奋。我有些不解,不就是一座高楼大厦,值得那么激动吗?
但是,当我走进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终于懂了,也惊震了。我不是被它的外观所惊震,它算不“高大上”的建筑,没有特别的造型,跟一般建筑无异。我是被它斗室之间蕴含的广博文化所震惊。
当你推门而入的刹那,你会觉得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如沐春风,令人陶醉。我想,在这幢大楼里进出的人,浸润在文化的氤氲里,一定甚感幸福,就如现在的我。你看,八幅方形膏雕,镶嵌在一楼大厅墙壁上,左右各四,蓬荜生辉。这些精美的膏雕,不仅生动呈现应城古八景之美,更是彰显应城人精湛的膏雕技艺。这只是风景之一,最令人叫绝的是,一卷形似诗书的雕塑,伫立在大厅中央,烁烁其华,翰墨凝香,书体为篆。设计者应该是懂文化的,因为只有篆隶,才有古意,才能与应城几千年的文化匹配。我认不全其上的内容,当地的朋友说,是宋玉、李白和欧阳修的诗文,他们曾在应城生活过。
应城东临云梦泽,西边为丘陵岗地,适合垦田,也适合屯兵。古时候,应城是楚国边陲,不仅是古战场,还是逐放政见不同的士大夫的所在地。屈原弟子宋玉正是流放这里。据《楚纪》载,“宋玉侨居蒲骚,悯师作《九辩》。”又载:“景差、楚人,与宋玉、唐勒辞赋并祖屈原,事楚襄王为大夫,尝以事被放至蒲骚。”也许流放,之于美男和文人宋玉,是不幸的,而对应城文化而言,却是大幸。
据说诗仙李白,来应城是为宋玉和玉女。他是游侠,也是邻县安陆许家的上门女婿,在安陆生活十年的他,岂有不赴应城的道理?为寻觅宋玉生活过的轨迹,他身背一柄长剑,踏歌而至,一路欣赏美景,一路吟风颂月,当他行到烟雾袅绕的汤池时,他沉醉了,以为寻到了梦中的“玉女”,祈祷玉女神汤“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倘若那时,李白没有临幸应城,汤池灵泉怎会有《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这张千古名片?
相对于浪漫的李白,欧阳修对应城的情怀,夹杂一种悲苦和感恩。年少时,欧阳修因家道不济,投奔身居应城的叔父欧阳晔,叔父把他当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抚养他成长,还供他读书,直至他博取功名,效忠朝廷。可是当恩重如山的叔父去世时,欧阳修正遭朝廷的审查和奸人的攻讦,不能亲临堂前送终和守孝,他深感愧对叔父的养育之恩,内心涌起无以言表的悲苦。于是,在叔父下葬时,千里之外的他,奋笔疾书,饱含深情,书写《祭叔文》和《欧阳公墓志铭》。也许被欧阳修的思亲所感,在欧阳晔去世不久,应城地方乡绅在他下葬的彭乐村修建了一座草庐,名为“守孝堂”,后来又有人修建“欧阳文忠读书处”,为应城的八景之一。千百年来,这些人文景观,被人拜谒,受人敬仰。
应城的文脉深厚,历代文人墨客来此甚多,宋玉、李白和欧阳修,只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无疑是厚重的文化名片。作为当今的文化名片,《蒲阳花》杂志应该受之无愧。《蒲阳花》杂志编辑部,设在在文化艺术中心二楼,有专门的创作室和编辑室,室内花红草绿,清香怡人;名人字画,清幽雅致。
《蒲阳花》杂志创刊五十余年,多次获省级优秀期刊称号,在全省乃至全国皆有影响力。作为地方文学期刊,它不仅是连接外界的桥梁,也是宣传家乡的窗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家。一代又一代的编者,甘当“人梯”和“做嫁衣”,默默地耕耘,把青春和年华奉献在这片文化乐土。《蒲阳花》的总编金丽萍大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文化界,认识她的人,无论年长年幼,都习惯她叫“三姐”。“三姐”性格豪爽,为人亲和,文字功底深厚,既是编辑,也是实力派作家,在《蒲阳花》编辑部工作了三十余年。最令人钦佩的是,“三姐”家两代人,都为应城的文化服务。她的父亲曾是《蒲阳花》的编辑,后来成为文化局的“一把手”,而她的弟弟,接过上辈的“文化棒”,成为当今应城文体新局的“领头雁”,不遗余力,为应城的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历史是文化之根,而文化与历史相辅相成,就如孪生兄弟一样,同生共存。这种感觉,在参观文化艺术中心三楼的展馆,愈发强烈。应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屈家岭文化脉络,延绵了5000年,孕育了灿烂的“蒲骚文化”。上午时光,我们沉浸在应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历史陈列展中。仅仅只是一个上午,时光匆匆,脚步匆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展馆里“白的如玉,红似玛瑙”膏雕艺术品,让人领略膏雕艺术的精美和精湛,还有别致的金漆梅花,凝聚劳动人民智慧的号子,在民俗中演绎的舞蹈;那些新石器时代的古陶器、石器,门板湾城池遗址等考古发现;那些革命先驱、伟业英才、行业精英;诸如此类的蒲骚郧风,犹如一帘画卷,留存于脑海之中,直抵心灵深处。
参观完文化艺术中心,我们驱车来到位于团山的国家矿山公园。如果说文化艺术中心是深藏的文化,而矿山公园则是敞亮的。毋容置疑,国家矿山公园是建设者的大手笔,园区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而矿业遗迹面积20平方公里。虽将建成休闲旅游一体,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可轻觑。
偌大的公园,部分场馆还未完工,到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一派生态和谐之美。站在整洁开阔的广场,望着如诗如画的美景,我突然想到一个词,一个与风景沾不上边的词——“矿工”。来到矿山,自然想到他们。因为他们,这座城市,这座公园,才如此美好。
大半个世纪前,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应城三十里的矿山,十万矿工在漆黑的世界里挣扎,当怒吼的地火被火炬点燃,一股强大的力量,破天而动,他们以革命的名义,肩负民族的重托,走向解放的战场,在血雨腥风中,勇往直前,不畏牺牲,有的尸骨无存。那些矿工,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又是无数的矿工,用汗水和智慧,给“膏都”人创造可观的价值和财富。难道不是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膏盐税收是应城的重要经济支柱。那些矿工,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也许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在应城,“矿工”这个词,慢慢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只要走进这座矿山公园,走进矿山博物馆,你一定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丰功伟绩。
走进应城,走进应城文化,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也许还有更美的风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觉得,无论是文化艺术中心,还是国家矿山公园,展现了应城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关乎历史,关乎人文,关乎自然,它们如一幅幅画卷,如此多娇,如此壮美,濡润蒲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