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闯入者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壹】
      从塞北小镇重新回到长安城里,就像是闯入了另一个世界。遮天蔽日的霾,让我很难把眼前这座城市和以前生活过的地方画上等号。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离开也只三四年的光景,天地就陡然变成了另一幅模样。和朋友开车在这被霾笼罩的城市里穿行,总有种前路不知究竟的感觉,一切都显得若有若无,虚虚实实,像极了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
      而从外面进入医院,又像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一样的陌生,一样的不合时宜,我依然是个十足的闯入者。一路穿过面容憔悴焦虑的人群,穿过弥漫的药水味,穿过步履匆忙的白衣人……穿过这肉体和精神的霾,上了一步老旧的电梯,终于在一个有些斑驳的楼道里找到了那间病房。朋友的女儿在这里住院,得了耳瘘,这个我从未听说过的病,在被人蔑视的表体下有着顽固的内里。换了好几家大医院,依然耳鸣流黄水。这次做了微创手术,也不敢打包票。有时,听着这些稀奇古怪的病症,以前鲜有耳闻,如今却如城市的车流一样汹涌。我一度觉得这肯定与所谓的文明有关,我甚至觉得“文明”这个词本身就居心叵测,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这汹涌而来的病症,就是这巨大的阴谋之一,如今显现于人们眼前,却又被另外的阴谋遮住了——霾。霾遮天蔽日,阴谋应接不暇,人们跟着疲于奔命,在文明里自生自灭,或者自娱自乐。
      小丫头和她奶奶躺在病床上正说笑,看见我们进了来,顺势钻进奶奶怀里,一脸的天真无邪,全然不像个病人的样子。而周围的人、气味、颜色等等存在都是一种提醒,提醒着我这个闯入者,在这个病症的集散地,在人类另一个无解的阴谋里,如何把肢体和言语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免惊扰这里脆弱而敏感的人们。

【贰】
      我们几个人左手靠门的病床前或坐或站地聊了一会天,期间音域一直自觉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一进门,我就注意到隔壁病床上的那对中年男女,一直在看着我们这边。男人躺着输着液,女人安坐于一旁,两人都不言语,安静而认真地听我们说话,眼神里有种渴望加入殷切。从他们衣着面容上,看得出多年劳动留下的痕迹。沧桑、坦然、沉默,又透着些许怯懦,这是底层劳动者常有的,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常以这种姿态安放自己。
      闲聊了一会,我主动递过话去,那一对沉默的人立刻热切开了。才知道他们夫妇都是附近郊县的农民,和许多农民一样,忙时回家务农,闲时来城里工地上打工。男人说,地里刨不出来几个钱,可总不能撂荒了,那事庄稼人不能干。地里也忙不了几天,不忙了,就来工地上卖点力气,和水泥拉沙子,递砖递瓦。一个人一天最少也能挣个一百块,两个人一年省着点花,也能攒不少钱。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嫁人了,不用自己管。儿子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就去了广东打工。在工厂里,全凭计件加班挣钱,收入不稳定,儿子又不勤快,花钱也没个谱,攒不下钱。二十大几的年纪了,也就混了个嘴而已。他们打算再攒些钱,就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有房了,媳妇也就不愁了。说起媳妇,俩人又一阵叹息,说现在的农村讨个媳妇简直比登天还难,就算把房子修得再高再亮堂也难怅。人都一个劲儿往城里跑,尤其是女孩子。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实在出不去了,才只好窝在农村。男人又说到自己的病,身体一向好好的,没个征兆,就病上了。吃啥吐啥,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喉咙里长了瘤子。幸亏是良性的,不然真是不得了。不过这做次手术,住一趟院下来,钱花了一大截。说到这儿,男人一阵心疼和愧疚,说对不起儿子,自己把给儿子攒下买房的钱给花了。女人忍不住低头流了几滴眼泪,又安慰男人说:人好着比啥都强。
      男人前两天刚做了切除手术,很成功,术后好几天不能进食,一直挂营养液。上午医生说可以吃点清淡饭了,试着吃了点,还是不舒服。转眼到了饭点,朋友下去买了面上来。男人看见了,给女人说他也想吃点面。吃了一辈子面了,还是吃不够,几天没吃,就想得不行。女人下去给他买了碗素面片,喂给男人吃。男人嘴张得很大,吃得小心翼翼,让我想起初学吃饭的孩子,期待和享受溢于言表。吃了几口,男人笑着说,还是面好吃,几天不吃,吃一口,感觉跟过年一样。一碗再普通不过的面片,让男人吃出了过年的感觉。看着他一脸的满足,我不由地心里柔软起来。想起去年女儿在康城住院,同病房的一个小男孩,得了紫癜,整夜嚎叫难忍,父母在一旁不停地安抚。同处一室,我们被扰得无法安睡,也替他们一家心悬难安。白天,我们买饭回来吃时,男孩的爸爸过来抱歉地悄声说,能不能麻烦我们出去吃,他儿子这几天吃不成东西,挂得营养,一直哭闹着要吃饭,怕看见饭了更闹腾了。我们自然不能拒绝这样的请求。同为父母,虽说不能感同身受,却也心有戚戚焉。转眼半年已逝,不知道那个小男孩好点了没?

【叁】
      那位老者躺在中年男人的对面,一位老妇趴在床头。我进来好长时间了,躺在床上的无言,趴在床头的无语,一对沉默寡欲的老人。两个人,头发一样花白凌乱,面容一样倦怠沧桑,身体一样消瘦羸弱。应该至少有六七十岁的年纪了,说不定更老,时光之痕在他们身上似乎多了几分力气。他们悄无声息地退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这是他们的性情,是多少年的生活里磨出来的道理。他们习惯了被无常的命运随机凿刻,然后默然地消解承受,如此而已。如同现在,他们又被突如其来的生活凿了一刀。在这个年纪,这对于他们,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时间和生命,对于他们都轻如鸿毛,没有不可承受之重。
      中年男人轻声说起那双老者的情况。据说他们是最早住进这间病房的,除了偶尔打个招呼外,两位老人一直寡言少语。别人和他们搭话,也只是客气地回一两句就打住了。似有难言之隐,别人也不好多问。他们两人之间,也话少得可怜。大多数时候,他们就那样躺着或坐着,看不见悲喜,只有深深的沉默。
      住院许多天了,也只是挂针,并未手术。床上躺着的老汉虚弱不堪,照顾她的老妇也瘦弱如柴。老人也只吃饭上厕所时有点动静,其余时间都跟不存在似的,静处一旁。吃饭也不按点,想起来了胡乱吃一点点果腹,似乎对什么都没胃口。老汉上厕所的时候,老妇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着。上趟厕所,得小半天功夫,看得人揪心又着急。
      也有人来看过他们。一男一女,三十来岁的样子,人长得精神漂亮,穿得也鲜亮时尚。半个月了,见过三四回。每次来坐上十来分钟就又匆匆走了。来了话也不多,不怎么说笑。男的偶尔问老妇几句话,老妇低头怯怯地答着。女的则站得远远的,望着等着,随时准备要走的架势。不过一会,他们也就慌忙走了。每次带来的牛奶饼干之类,堆在床头,也不见老人动,不知道是不爱吃还是舍不得,反正就那样堆着。
      饭点上了,朋友出去买饭时,过去问老人要不要帮忙买点饭。老妇虚弱地摇了摇手,挤出一丝笑意说不用,声音也虚得厉害。说完,继续用沉默把自己裹紧。过了一会,他们所说的那个男的来了,拎着两份盒饭。进来朝我们这儿扫了一眼,又走到老人跟前说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埋怨他们不按时吃饭,说自己太忙。几句话说完,看了看表,说上班要迟到了,就又匆匆离开了。那两份盒饭一直放在床边,一直到了半下午,还安然未动。
      我走之前,老汉起身要上厕所,老妇扶着他,朝阳台上的厕所慢慢走去。阳光照着他们,更显出了他们的吃力和脆弱,让人不忍目睹。这短暂的路程里,他们摇摇欲坠,仿佛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没了加固支撑,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塌。而后,他们就想阳光下无数颗微小的尘埃,被人们穿过,却无人察觉。

【肆】
      那个女大学生是来办出院手续的。
      水一样直泻而下的长发,及膝的灰呢大衣,棕色的尖头短靴,脸白而干净,一切都恰到好处。就好像这年纪,就像“青春”这个词本身一样。女孩笑着走进病房,把凝固的一切都搅动了起来。一切被女孩吸附着,也被她照亮了,仰望着她,跟随着她,起伏移动。
      她一点不像个病人!完全不属于这里。她也是一个闯入者,她的闯入,让这个周遭的死寂充满了畏惧,也充满了渴望。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陪着她,笑容腼腆,有些羞涩地承受着众人的目光。他们站在一起,就是两束光的拥抱在一起!
      她们一边收拾着遗留在柜子里的东西,一边笑着应答众人递过来的话语。女孩来了,最高兴的是朋友的女儿。小家伙从病床上跑下来,跟在大姐姐后来跑来跑去,说话的语调里,也藏不住愉悦和兴奋。给我介绍说,这是她新交的大朋友,她的大姐姐。一时间,她们一起改变了这里固有的气场,使之流动起来,把一部分看不见的东西冲走了。
      东西不多,转眼就收拾完了。办完了手续,女孩要走了,走之前,她把先前别人送她的大果篮送给了大家,朋友的女儿得到两颗红彤彤的火龙果。她笑着举得高高的,说这是两颗大红宝石。送走了大姐姐,小家伙有些闷闷不乐,病房也跌回原来的寂静里,众人重回到应有的谨慎和沉默里。
      女孩走后,才得知她是附近美院的学生。体检的时候,发现腰上有东西,一细查,才发现是瘤子。所幸发现得早,瘤子只有大拇指大小,一个不大手术足以解决,虚惊一场而已。这一切,女孩都没有给远在异地的父母说,只是由男友陪着,不惊不慌地应对着。起初,她应该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住了。她不知道身体要对她提出警告还是要进行残酷的惩罚?这会是一个不足为意的小水坑还是越不过的鸿沟?这完全在她的预料之外,也猜不出下一刻的剧情走向。她一定想过要不要告诉父母这尚不明了的一切!她也一定为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最后,还是决定先自己去面对。
      好在只是匆匆惊雷,她可以继续在她的青春里跳啊唱啊,一切就像原来一样。她没有被命运带走什么,阳光依然照耀着前面长长的路。这场虚惊,让属于她的青春更珍贵,也更难忘了。

【伍】
      那个女人进来的时候,风也跟着进来了。她扔出一两句话,在柜子里迅速翻腾了一下,又像风一样吹往别处了,就像风卷起的一两片枯叶,支离破碎,混沌不清。除了她高挑的个子,颓废的中年气息,我对她的一切都模糊到近乎虚无,总觉得她的出现更接近一场错觉。她好像很瘦(或者这突显了她的高?),好像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也有可能是深蓝或者暗红),面无表情(肤色黑或者过于沧桑的缘故?)。我不能描述更多了。总之,这个女人来去匆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模糊的碎片式的,以至于她走后,我更倾向于把她判断成一种眼部疲劳而生成的错觉。
      相比这个女人出现时风一样迅疾,这个女人身后的故事更是充满了谬论和诡异。叙述者和聆听者都为之惊讶叹息,也都觉得这里面一定存在着某种误解——生活的误解。哪里搞错了?
      就当讲个故事吧!
      先是这个女人的姐姐被查出得了淋巴癌,查证时已是晚期。姐姐家经济条件有限,女人收入还算稳定,姐妹情深,便竭力帮姐姐看病。一番挣扎,可还是没能挽留住姐姐。姐姐走后,原本活蹦乱跳的儿子,体检时又查出肾有问题,最后确诊为尿毒症。儿子是妈的心头肉,又得此绝症,女人这时更成了儿子的天。她得让儿子活下去。丈夫早没了,生活好不容易无忧了,偏又晴天霹雳。
      她要给儿子换肾。亲人排查了一圈,最后只有女人和儿子的肾最为匹配。这算不算做母子连心?天意使然?为了儿子,女人命都愿意给,何况一个肾!穷尽所有,手术也非常成功,女人也算值得了!岂料,术后半年,那颗原本属于母亲的肾,在儿子体内又突生排斥,且异常厉害。一切又成了徒劳,儿子还是没挺过来,赴了姐姐后尘。没了姐姐,又没了儿子,女人仿佛失去了生命之水,迅速萎缩下去,苍老得不成样子。
      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吧!可还没完!生活的诡异在这里得到了某种佐证。不久,女人又被诊断为了肺癌。这个时候,女人已经无所谓了,也不愿意再折腾了。虽然亲友强行给她办了住院,可她对身体已经不再执着,对生活也没了期待,她不需要住院了。想当初,她为了姐姐和儿子,打两份工,卖掉了房子,失去了工作,甚至去菜市场给人家装菜卸菜。那时她没想别的,也不觉得多苦多累,只想着要救他们,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如今,她肩上没了重量,也释然了。连她自己,她都懒得拉一把。她活着,只是在等,看看命运还能有怎样的剧情!
      女人的故事讲完了。这个听来的故事,和女人一样模糊难辨,遥远而不真实。我只能说这个故事打动人心,让人生出一丝丝的疼。但它太像故事了,离真实还很遥远。一个一闪而过的女人,她留下的生活真相,风一样难以把握。
      某一瞬间,我突然觉得那些纸上的病症都立体起来,成了一个个不死不灭的怪兽。把罪恶的种子悄悄地埋在人们不设防的体内,看着它们生根发芽,炸裂成鲜艳的花。即使大刀不断地砍向它们,它们总是能微笑着慢慢地重生,耐心地肢解着一切肉体与精神。而这,如梦般虚幻,如影般紧追不舍。

【陆】
      还有一张床位空着,等着生活的寓言在这里上演。可是作为闯入者,要离开了。离开这盛满故事的病房,离开这故事海洋一样的医院,退回到另一个世界去。这里的故事会得到怎样的培育发展,会有外表和内里,我都不得而知。
      走出医院门口,我看到前面那个熟悉的村子,如今已摇身变为现代社区。许多年前,那里还是拥挤不堪的城中村。那个夏天,母亲租住在其中一间狭小阴暗的房子里,定期来这座医院化疗。周围蚁穴一样密密麻麻的民房里,住着像我们一样蝼蚁一般弱不禁风的人们。她们中许多人,身染重疾,住不起院,只好藏身于这小小民房里。这小小民房对于他们,就是广厦千万间。她们在阳光背面,修补着自己谁也不能替代的生活。如今,村子已不复存在,不远处另一个村子也已成为废墟,我们能想象它以后的华丽模样。而那些褶皱里取暖人们,她们如今在哪里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