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蒙太奇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蒙太奇

       ——与电影有关的片断



文/指尖



1



五岁,蹲在场院,看搭幕布。

幕布四角都有绳子,将它挂起,需要两棵树,或者两根柱子,石头或砖头。

放映员穿蓝色中山装,球鞋,戴鸭舌帽,有跟村人不同的风度。他叉着腰,指挥这个上树,那个拉绳:你,搬石头,把绳子拴在石头上,再用砖头压住。你,拉紧绳子向后走,再走,再走,好,跟他一样,拴绳子。

拉幕布是个缓慢的过程,仿佛在变戏法,知道会有一个明白的结果,过程却让人焦急。

幕布展开,又堆起,一个角被吊起,仿佛人的一只胳膊伸上去了,需要用尽力气,才能将另一条胳膊伸上去。

场院在昨天已清理干净,原先堆着的土已被小平车拉走,砖头瓦块堆到场院边上。福大爷让人挑了几担水,一瓢一瓢泼到土里,扬尘熄了。

我们早早从家里拿了小板凳,小子们又把挪走的砖搬回来,搭上木头段,在靠近幕布的地方,垒成一个或几个座位的样子。

太阳还在天边跟人捉迷藏,红光照在白色的幕布上,歪斜一会,周正一会。河槽里的风旋着圈跳到场院里来,禾苗说,风也是赶来看电影的。

往常,日头不落,家里的烟囱就不冒烟,现在,家家厨房的烟囱都冒着烟,空气里,都是柴火味。大人开始喊我们回家吃饭。

幕布挂在树跟树中间,后面的天,渐渐暗下来。吉祥跑来跟放映员说,我妈做了派饭,能吃了。

那人又端详了一下幕布,用手压压帽檐,跟吉祥走了。

最盼望天边最后那丝亮光熄灭,黑夜提早降临。那时,场院显得很大,很阔,很冷,白色的幕布渐渐被夜色吞没。

场院里唯一的一堆谷草,经过绵绵秋雨后,失了金黄和喧软,此刻被风吹乱,顶上茎茎直立,似要插到暗色的天幕里。

小孩子撂下碗就跑去吉祥家。放映员坐在炕沿边上,扭转身子,头低到碗里,嘴张的老大,一筷子面便进去了,也不嚼,下一筷子的面又进去了。他吃了三大碗才抬头,看到门上玻璃上,映着几张小孩的脸,表情惊讶。灯光能暴露一切,相反,从灯光里朝暗处看,又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放心着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看他用手指剃牙,站起来,提了提裤子,又到脸盆前洗了洗手,穿上大衣,走出来。

我们一窝峰朝场院跑去,明明知道放映员在后面,却又怕电影提前开始。吉祥他们商量,要到幕布后面看,说那样看更有意思。场院里黑,只有凑近了才能看清对面的人。我不敢去后面,去看电影的反面。

大人们开始拿来衣服,喊小孩穿上。村里差不多每个小孩都有一件“猴衣”(戴帽子的棉衣),那件衣服仿佛就为看电影而备,除了看电影,其余时候永远被压在柜子里。那是一件有木头、樟脑丸以及其他味道杂揉在一起的衣服,穿在身上,沉甸甸的,仿佛被勒住,压住,拘住。

大队部那张桌子搬出来了。发电机随秃秃地响起,灯亮了,照着人们的脑袋,脸,身子,大家都嘻嘻哈哈的。

最有意思的是,当放映机开始运转,圆柱光源源不断地打到幕布方向,它老也打不正,一会儿上了树上,一会下到地上,男娃们将手都伸得高高的,幕布上会出现手的影子,一只,两只,很多只,身后,谁在喊,吉祥,吉祥,吉祥站起来,幕布上就映出个圆脑袋,轰然大笑。

不久,电影开演,场院静下来,急切盼望的热情亦渐消散,耳边剩下机器织织的声响。风细细地吹着,寒冷从脚底一寸一寸上升,开始脚还在地下蹬几下,后来麻得失了知觉,眼皮开始发沉,困,恍然中,就在大人怀里睡着了。



2



十岁,到邻村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母亲听人说,那电影好看得不得了。她在村里教书,村里女人对她颇有微词,有孤立的意思。邻村不远,但毕竟是陌生之地,所以就让我去了。

约摸二里地,路过菜园子和水库,河沟里水流的急,蛰伏的暗虫偶尔叫两声,一两只青蛙猛地从我脚边跳过去。路上,都是去看电影的人,三三两两,在渐渐暗下来的夜里,你赶我超,低声说话。心里有股莫名的喜悦,仿佛在赶赴一场盛事。

也是露天场地,但在村中心,四下全是人家和蓊郁的杨、柳、槐树。幕布搭在一个大照壁上,左面右面都是高大威严的旧房子。跟我们村挂在空地上的幕布相比,看着很大,似乎一个村子的大小也决定了它的大小。

我们家亲戚住就在附近,母亲带我去借板凳。

他们家是瓦房,院子也大,每个屋子里都开着灯。因为是亲戚,对我们很热情,要倒茶给母亲喝,又怕电影开演。瓷杯放在桌上,里面放了高末,但开水老没开。

后来一起出来,他们家小孩早占了地方,爹爹妈妈地喊着去。我跟母亲就在后面坐了。

地方不宽敞,感觉人多,稠密,且气味杂兀,我个子高,坐到母亲腿上会挡住她,就靠着母亲站着。周围没熟人,又觉得易换了场地,感觉很拘谨,站在那里,动也不敢动。

好在电影很快就开演了,乱嘈嘈的场地渐渐安静,电影里的音乐声,说话声,汽车声,从幕布上扑面而来,仿佛真实场景。

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场电影,初次懂得动容,猝不及防。感觉心里有一根弦,被拨动,会痛。我的眼泪不觉涌出来,眼框里很热,喉咙里很干,仿佛被什么堵住了。

后来,周围有了细细碎碎的声音,摸摸眼泪,扭身时,身边坐着的一个婶子正拿着块手绢边哭边擦泪,她身后站着一个男人,眼里也光闪闪的。前面坐着的人,不停地低头,用手摸泪。我身边的母亲,亦已泪迹斑斑。所有的人,都为电影里的人和事流下同情和悲伤的泪,仿佛我们齐心协力,为某件事的成败竭尽全力。这情景如此陌生,是我经验里没有过的,宛如嘴里吃着糖,而手上流着血,又痒又痛,悲欢交错,无以言说。

许多年后,我跟母亲无意提起这件事,复又唏嘘。当时,我的父亲远在东北,她一个人支撑着家,仿佛被某物按下开关,电影所传达出来的艰辛,难言,欺压,讥笑,均使她产生共鸣,一些东西从细细的出口喷涌而出,便止不住热泪滚滚。而我,十岁的少年,亦醒悟,村之外世界的残酷和未知,初次感到人世的苍凉,并为别人的痛和惋惜,流下真诚的、毫不避讳的泪。



3



十五岁,去温河对岸村子看电影。

那个村子在赶庙会,晚上唱完戏,要加演一场电影。站在我家门前,能看到对面剧场影影绰绰的灯光。

禾苗已不上学了,在小河口的砖窑搬砖,一个月挣十五块钱。正好是星期天,她下班后来找我,说晚上看电影去吧。

深秋的傍晚,凉意深重,人大了,不嫌冷。似乎抗冷,也是人长大的一个标志。小时候穿过的“猴”衣,如今已是妹妹在电影场里的行头,她穿着它,像当初的我,笨重而充满幸福。

出门,朦胧中院墙一溜闪闪的红光,定睛时,看清是禾苗二哥和几个跟他年龄相仿的人,在吃烟卷。

禾苗说,天黑,咱俩人不敢走,我叫了我二哥。说着朝我咧着嘴笑了笑。

地里的庄稼刚收完,残留的秸秆和根茬还在,小路上,一不留神就要被绊一脚。禾苗挽着我的臂,她的头发披散着,洗衣膏和香皂味道飘来飘去。四周空旷,暗色汹涌,若这路上真的只有和跟禾苗,的确吓人。

很快,我们就到达温河边了。河水在秋天,变得深而急,仿佛加快了奔赴的步伐。哗哗的水声,在夜里听得分外真切,有人拿着手电筒,照了照宽阔的河面,乌泱泱的。

我有点怕,拽拽禾苗的手,说要不咱还是返回去走大道吧,那里过河有搭石。

禾苗说,真傻,闲下这些人作甚?

我不解,她又问,你想让谁背你?

黑暗里,突然觉得脸烧得厉害。

一般情形下,河里都有搭石,“紧过搭石慢过桥”,村里人都懂这个理,过河的时候,仿佛蜻蜓点水,脚尖点着搭石就过去了。若是发大河,刮掉搭石,村里妇女过河,就需要人来背。一家人过河,大多是爹挽起裤腿脱掉鞋,背上背着妈,手里拉着同样挽着裤腿脱掉鞋的孩子。外村人妇女来,过不了河,且在那厢等着,等到一个男人在此岸或对岸出现,大叔大哥地喊一通,大叔大哥就将她背过来了。在我,似乎昨年还是挽着裤腿提着鞋过河的孩子,现在突然被视为大人,且要男人背过去,这情形教人赫然。

平常事,又不能扭捏,只能在沉吟半天后,说,你二哥吧。

禾苗二哥早就脱掉了鞋,手电筒的光照着他的脚,是一双宽大的脚,脚趾分得很开。一听我这样说,便半蹲在我面前。身后那几个,都在抢着背禾苗,禾苗说,要不你们石头剪子布吧。

是初次靠近一个男人,他有滚烫的背,粗重的呼吸,他的脚在河底触碰到石头,复抬起,又落到沙里。我松松地趴在他肩上,试图离他远些,这样得结果,是使他更深地弯下腰,后来,他低低地说,搂住我脖子。我僵在哪儿,心里仿若轮起了鼓,咚咚直响,脸却烧得难受。

禾苗被人背着超过我们,她的笑声在黑夜的河面上飘荡,又遁入风中。那些人也说笑着超过我们,声音丢在脑后。

我们像河里的两块石头,某瞬间凝固不动。他说,搂住。口气软软的。我的心瞬间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那夜,在剧场里,我像发着高烧的人,也像醉酒之人,昏沉且晕眩。

禾苗笑嘻嘻地看着我,有时去掐离她最近的那个人,那个人鬼叫一声,不知说了句什么,又讨到禾苗的一拳。

禾苗二哥在我左边,屏幕上的光,照着他黝黑的脸庞,闪过一片又一片的光。

忘了是部怎样的电影,电影之中有过怎样的情节,只记得电影之外的某种东西,带给我初次的体验,又渴望,又害怕。

夜风吹起额发,但未吹灭胸腔那团火。禾苗二哥正好扭头,他眼里也有两团火,那火,将我点着了。



4



十九岁,借调到机关上班。

县城没有舞厅、录像厅、游戏厅,只有电影院。

影院在县中心广场西边,是县里的重要建筑,分两层,容数百人。

其时,我靠编发新闻通讯,获取几块钱的稿费,维持生活。人年轻,意气在,豪情在,穷痛不惧,一觉醒来,海阔天空,忧愁全消。有次,外地刊物发了一篇字,寄来九块钱的稿费,被人羡慕一番,赶紧去邮局取,觉自己真是有钱人。

隔天就去小书亭买书,书亭是老板日后成为诗人,暂且不提。当时的杂志,天南地北,真个繁盛,两、三毛一本,买了五本,临走又花三毛三捎本《大众电影》。

跟同宿舍的女孩下班,路过电影院,总要瞭眼去看预报栏。预报栏两天一换,仿佛能看见时光走过,轻手轻脚的痕迹。

有段时间,我们隔天就去看。比起来,国产电影看得人多,国外的电影观众少。

有些晚上,座无虚席,县城里的人,突聚于此,声势浩大。

有次下雨,闲极无聊,两个人心照不宣,偷偷下楼去电影院,记得是最便宜的一张电影票,一毛五。看门的人说,今天没人来,估计是你们的专场。

另一个同事曾说,他最喜欢的座位,是最后一排的中间。我们跟他不同,更喜欢十排中间,近点,真切点。电影票是随机的,无法指定,我们很少实现愿望。倘人少,这愿望便可兑现。

是苏联片,片名忘了,说的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陪伴他们流放西伯利亚的故事,对话少,眼神翻来覆去。我们不哭,不笑,只是在时光中消遣另一段时光。刚开始,还有互动,后均沉默不言。银幕上狂风呼号,大雪弥漫,离散,伤痛,寒冷,悲伤,种种冷寂的事物和心境,顺着银幕和前排座位,一丝丝,一缕缕,侵袭我们。应是深秋天气,我们穿着风衣,紧紧地裹住自己,阻止那些风雪。是最长的一场电影,两个半钟头,枯燥,且画面苍白,之间我们不曾离去,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无论我们爱,或不爱,都将我们的吞噬。时光回嗍,仿佛野地的电影场,我们两个,瑟瑟不止。

来自电影的感慨,要高过现实本身。电影和影院更具神圣, 我们高贵且真诚。

看电影的,多是年轻人,成双成对,他们的目得,不是电影,而是暗且放肆的空间。有次,无意转头,竟看到某女的胸被男人的手紧紧捂着,电影的红光,使那只手苍白醒目,我吓得赶紧转回头。我们常会在开演或者散场时,遇见熟人,他们脸色绯红,行为暧昧,稍显尴尬,却无比兴奋。

有段时间,也被人约,跟他拉手,感觉到手心里潮湿的水汽。但为能看一部电影,情愿三个、四个乃至五个人一起。这段时间,我们对电影的狂热,达到高潮,跟人争辩,某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及叙述的目得,某个演员的演技。一些杂志上,获知蒙太奇 ,逆光,景深,长镜头等专业术语。

看《欢颜》,胡慧中美得出尘,而最吸引人的,却是天籁般的歌声: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散场时,下雨了。人们冲到雨里,很快散尽,仿佛从未来过。门口,只剩下我跟她,一个高个子女孩,一个矮个子女孩,我们在黑夜的雨前沉默,心情杂兀,满脸落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