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悼念词作家王志强

2021-12-24叙事散文马霁鸿
我们在这个寒风瑟瑟的清晨,以肃穆庄严的朝阳蓝天为背景,以王志强同志一生所创作的、贯注了金沙玉龙的艺术精韵为仪仗,以红梅摇蕊、柳芽鼓胀、紫燕练歌的这样一种对文化精英人物充分尊重与敬仰的春临之时的隆重场面,与王志强同志相辞。
季节虽然寒冷,情怀……


我们在这个寒风瑟瑟的清晨,以肃穆庄严的朝阳蓝天为背景,以王志强同志一生所创作的、贯注了金沙玉龙的艺术精韵为仪仗,以红梅摇蕊、柳芽鼓胀、紫燕练歌的这样一种对文化精英人物充分尊重与敬仰的春临之时的隆重场面,与王志强同志相辞。
季节虽然寒冷,情怀温暖如春。这样,我们便可对王志强同志作出欣慰的告别,朝着王志强同志的亡灵——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在这样春气涌动的时刻,王志强同志离开我们,应该说是无所遗憾的。
王志强同志以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以一个激情歌者的性灵与情怀,高歌欢唱了一生。
王志强同志笔名王耐夫,享誉中华大地的著名歌词作家,原丽江地区艺术创作室主任,丽江地区文化系统第一位教授级艺术人才。
王志强同志1937年9月29日出生于云南省维西县保和镇,男,汉族,从小在深峡大山磨练,炼就了一副好品性,刚烈勇猛,坚忍不拔,从而走出大山,成就大业。
1955年12月在就读丽江师范学校时,王志强同志经学校推荐、动员,被选调到新组建的丽江专区文工队,担任独唱演员,兼任戏剧主角,担起了骨干重任。1956年至1964年,文工队改称文工团,王志强其间任歌队队长,在搞好歌唱的同时,王志强刻苦自修歌词创作知识,于1958年创作了成名作《玉龙山上开红花》,此曲经作曲家谱曲后,于1959年发表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刊物上,受到此刊全国受众的嘉许,更受到纳西族群众喜爱,被当作自己的民歌广为传唱。
1965年至1969年,丽江专区文工团又改称歌舞团,王志强同志任专职戏剧、歌词创作员。
1971年至1973年,由于众所周知的“文革”原因,王志强同志在丽江电机厂当采购员。
1973年至1982年,恢复丽江地区歌舞团,王志强重任专职创作员。此后,还任丽江地区文化局艺术创作室创作员、主任。在这期间,王志强除了完成歌词、戏剧创作任务外,还完成了多部文艺集成、文艺志书的编篡任务,为保存、弘扬民族文化做了大量的、有益有效的工作。
王志强同志是国家、也是我们丽江最早的二级编剧(作词),中国音乐学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词作家》音乐文学社理事。于1996年光荣退休。
王志强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艺术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丽江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在歌词创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甚至起到了示范作用。王志强同志晚年长期患病,家中也有多人病患连年,但他一直以顽强的毅力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与病魔进行斗争,在留恋人间的温软气息之上,笔耕不辍,每每有好作品贡献人间。直到告别人世的两个月前,他还将新作品送到有关的编辑部。
王志强同志患病后,先后在丽江、昆明多地住院治疗,医学专家们对他进行了倾心救治。终因王志强同志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14日凌晨2时50分在昆明与世长辞,享年72岁。
王志强同志创作的《玉龙山下开红花》、《普米姑娘多快活》、《阿克吉》等歌词,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地的经典艺术作品,它们甚至影响到全国各地,影响了本土的几代人。这些作品由于贴近本土,贴近时代,代表了各民族人民的心声,在由作曲家谱曲,并经演唱且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强势媒体播出后,犹如长上了翅膀,广为传播,多少年来一直在神州大地上传唱不衰。
王志强同志数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在丽江民族文化的沃土,辛勤耕耘在民族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岗位上。他编篡了11万字的丽江戏曲志,创作发表了《日月悬天》、《东巴的心愿》等多部戏剧作品,创作了歌词千余首,这些歌词大多被谱曲上演或发表,或被选入全国性歌集、歌碟发行,或被选入词论专著作范例引用。《玉龙山上开红花》、《阿克吉》等作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多年反复推广播出。《牧铃声声》、《春光好》、《金蜂酿蜜倍甘甜》、《吉祥之声》、《商桥》、《怒江啊!你这雄伟壮丽的山谷》等10多首作品在云南省以及全国文艺汇演、征歌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王志强同志创作的《普米姑娘多快活》、《春光好》两首歌,被选入《中华民族世纪之歌》,被载入史册。
王志强同志在潜心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撰写了《论纳西古文化中的潜戏剧》、《试析歌舞厅(场)之三性》等有着一定水准的理论文章,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等重要刊物上。他还在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表了丽江第一部个人歌词专集《玉龙山——我心中的歌》。此外,他还编辑出版了近150万字的报告文学及戏剧文学,为丽江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志强同志的一生,是为丽江的文化艺术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悉心研究的一生,辛勤探索的一生,奋力拓展的一生,无私贡献的一生。正当他尽力发挥余热,展示超拔才华之时,却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贵的光阴。这是丽江文化事业的一大损失,也是云南音乐事业的一大损失。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由此,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重视丽江的文化建设。我们要以王志强同志以及众多丽江已故文化界人士的余愿作为奋斗目标,将包括音乐在内的丽江民族文化的发掘、保存、传承、发展工作做得更好,使之无愧于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荣称号。
著名词作家王志强同志,安息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