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散文:(1976年)读巴金作品有感发稿
2021-12-24抒情散文萧军160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9 编辑
(一)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巴金的《雾》、《雨》、《电》(亦叫《爱情三部曲》),当时给我的感触并不深,也不多,现在回想一下,只记得在心头上掠过一阵……
(一)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巴金的《雾》、《雨》、《电》(亦叫《爱情三部曲》),当时给我的感触并不深,也不多,现在回想一下,只记得在心头上掠过一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9 编辑 <br /><br />(一)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巴金的《雾》、《雨》、《电》(亦叫《爱情三部曲》),当时给我的感触并不深,也不多,现在回想一下,只记得在心头上掠过一阵子悲哀和涌起一阵子同情,要我再深掘一下思想和什么可思索的,那就没什么了。所以直到今天,这部书给我的只能是一个十分浅肤而又模糊的记名。
时间一晃过去了七八年。由于这几年通过阅读,看了不少的书本,从书里面看到了人世间不少的悲哀与惨痛的故事,使我至多又掠过悲哀,涌起同情。然而在今天,当我读《家》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阵子”的了,而是在那悲哀的情感上面,添上了一层厚厚的抑郁的气氛,在同情的心里,添合着感伤的色彩,这悲哀和这抑郁,这同情和这感伤,把我深深带入了沉默的思想里面去……
《家》里面有个角色“丫头”——叫鸣凤,鸣凤的结局是死。鸣凤的死,在悲剧的《家》里面是一个高潮(从我个人看来)。在鸣凤的思想里(也可以说在她的生活里),有一个表达十分强烈的字就是,——“爱”!爱谁?爱什么?——爱作者笔下的觉慧(事实上很少有这种可能。作者在书里描叙他们相互之间的爱,实际上是抹杀了阶级性,模糊了主仆间的界限),爱他们之间存在的感情,一旦这个爱被高家老太爷破裂了,也就成了鸣凤生前的一幕悲剧。结局最后,是鸣凤投湖自杀。如果说在鸣凤这边是一个爱,那么在觉慧那边是一个恨。觉慧的恨,不但由高家的礼制限判了他活动自由引起的,更主要是阻隔在他和鸣凤之间相互的爱引起的,这个被阻隔着的爱强烈激起他对高家旧礼制,旧法教,旧关系,和对高老太爷以及周围一大群封建卫道者的不满和愤恨。所以作者写觉慧的恨,是要衬出鸣凤的爱,写鸣凤的爱,是要引出爱的最后悲剧气氛需要。所以看到鸣凤的爱时,就隐约感到爱的后面的悲。因此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成了一个共同的悲。爱引起的悲,就贯彻在作者《家》的一线思想里。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读的很少,然而只要一读,给我的感觉总是调子哀伤,低沉,抑郁。如果要问什么因故?可以在作者的《家》的《后记》里找到说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在孩子的时候,就因为目睹残酷的现实,产生“爱怜而痛苦”,所以成为作者一系列作品的基调。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除了一个作为了解三十年代文艺上的创作倾向(包括思想动态在里面),和另个作为知道当时社会历史的一部份状况,这两个目的之外,还会有多少人要去翻阅它们的必要呢?更没有多少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吸取的价值。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这么一种解释:任何一种好的主观愿望,都可以产生好与不好两种不同的客观效果,那么巴金在三十年代里写下这些感伤、悲哀、抑郁调子的小说,就当时与今天的在一部份青年中间,势必影响产生出两种不同行为的效果。因而都是可以作为这一论点为根据的。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在阅读的时候,虽然我拿不出多少带批判性眼光看待它们,读后也作不出多少深刻地分析(就我现在还带有的浓厚小资产情感,我现在的思想,还是在摸索中的思想,因此这种批判性成份不是很多),但如果我在接触任何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够加强自己的思想警惕,我想我在思想上的退步,消沉、堕落,就有可能出现。
关于《家》的读后,谈的这多,思想浅见。
一九七六年九月五日 晨
(二)
《电》的情节是一部短篇,附录了一篇《雷》,也不过三百一十二页。我用半晚的时间读完它,仅在一个短短时候把书里主要人物(用巴金的话说,性格的描写)比较对照了一下,没有再用更多的时间作一番细致地思想了。因此现在就写这篇“读后”,想必是十分浅见。
巴金创作这本书,注重的是性格描写,用恋爱事件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序》)。可我认为,这本书写出的效果在读者(用心认真的读者)的感觉看来,恋爱不是主题,主题倒是在三十年代创作中,倾向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活动的心理。作者在《序》里面说:“《雾》的主人公周如水是一种性格,模糊的,柔弱的;《雨》的主人公吴仁民是一种性格,粗暴的,浮躁的,但比周如水已有了进步,至于《电》里面的李佩珠的性格则可以说是近乎健全了。”
这是我得费笔墨多啰嗦一下的。在写《家》的“读后”里,我记得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作者的《雾》、《雨》、《电》。因为很小,当时给我的思想影响感触不多,也不深,除了掠过一阵子悲哀和涌起一阵子同情之外,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只是比较一阵子一点的感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回忆,都是一种模糊的。所以我不可能在这里高谈《雾》里的周如水和《雨》里的吴仁民,比较之下他们如何如何;《雨》里的吴仁民和《电》里的吴仁民,前后比较一下又如何如何。我能谈的只能是《电》(附《雷》)里给我的肤线的感觉和认识。
说吴仁民性格是“粗暴的,深躁的”吗?吴仁民作为在书的一开头引出的人物当中,他是比较让人注意和关心的人物。他在与读者一接触的印象里,就感到性格比较成熟(是和园脸、亮眼睛的敏,面貌丰满的慧相比较,她们是我下面要谈的两个人物),思想比较冷静,但混合了一种郁闷色彩。如果根据作者《序》里的解说,吴仁民在《雨》里的性格是“粗暴”、“浮躁”,那么在这本书里所能见到的就只有吴仁民的“浮”,和他的一股小资阶级感情自私的情调。他在《电》里所做的事业,除了要想得到而且也终是深刻和维护他与李佩珠之间的恋爱与感情,此外还有什么?就什么没有了。书的结尾有一段,可算是他(小资阶级知识分子)革命在心里怀有什么目的的最彻底的暴露,例如:
“你看。”佩珠把电报纸递给仁民便把头俯在桌上,一声不响。
仁民读了电报,抬头去看佩珠,只看见她的肩头不住地颤动。他用悲痛和爱怜的眼光把她的头看了好一会儿就把电报纸放回在桌子,在房间里默默地踱起来。
过了片刻他走到佩珠的旁边,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头上,俯下头温和地在她耳边说:
“佩珠,不要伤心。我们还是到后面走走。”
……
“我知道,我知道”仁民搂着她的腰,接着温柔地说。“但是,佩珠,你回去吗?你到S地去吗?”
……“我不去,我不能够去。”……
仁民还不曾回答,贤就从外面跑进来,……
“佩珠,你要走?”他走到她的身边,……
……“我不走,贤,我不愿意离开你们。”
……
仁民的眼睛忽然暗淡了,他把头埋下去,低低地说:“我不能够在这时候离开,佩珠,要走我们一起走!”
……
“佩珠”,仁民侧着头看她的脸忧郁地唤道。……
“我不能够拒绝你的这要求。但是在这时候要我离开你,离开你们大家,我实在没有——” (引述256-260页)
“没有”什么?作者没有让吴仁民把话说下去,此处用了一个破折号。而从这一段摘录的两个人对话里,可以看出吴仁民处于一个必须迅速做出抉择的关头,是考虑他人,考虑革命安危的心里活动中——他完全是自私的,可恶的。我不知道作者对吴仁民的“浮躁”其性格,是否是想在《电》里,通过与李佩珠的恋爱及过程来表示对吴仁民的一种同情,感伤或者还是用第三者眼光,真实记录生活的态度来描写。是带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一类人物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总而言之,从我的思想和观点来理解吴仁民的“革命”,无疑是要受着严格批判的。
李佩珠,是作者在《序》里点名的在《电》里的主角人物,作者通过她在整本书里的思想活动,力图来证明她的性格,“可以说近乎是健全的。”我的浅见理解是:《雾》里周如水的“柔弱”加上《雨》里吴仁民的“浮躁”,得到了《电》里李佩珠一个完整女性的成全。因为当时还是“柔弱”的“浮躁”的女性,在《电》里通过了“革命”,就可以成了坚决的,不屈的女性。我以为对这种女性的描写,正是三十年创作上的一股倾向主题,当然也正是作者极力避开的以谈恋爱为主题的主题。
对于三十年代作品和创作主题的社会有什么联系?这方面我经历,所以不能主观草论。但是就自己从甚少的作品和资料中了解到,“个性解放”和“女性解放”都是在三十年代文学艺术领域内作为主要社会题材来描写的。所以作者里面的李佩珠,既有“个性解放”,又有“女性解放”双重意义。她的个性,就是恋爱的自由选择;她的“女性”,就是有了参加社会上的政治活动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言和行。不过通观李佩珠这一切的行动和思想过程,她的形象仍然并不一个成功。作者虽然在故事结尾处,给她安排了一个他人与个人,革命与个人的安危的考验选择,企图说明一个解放了的坚决的革命女性。其实,留在读者印象里的李佩珠,依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感情十分浓厚的小资女性。当然,我不否认处于矛盾重重的旧中国,小资分子的革命,会有一些演变过程,不排除作者如何描写和刻画这些小资分子(女性解放)的真实意义。但在这里,我有必要指出,作者创作这种题材,描写这些知识分子的性格,其创作思想不是积极的,不是进步的,没有向上和带有批判性的,反而取了和主人公(吴仁民)一味投机取巧的心理态度。可能有人在这里指责我,说我把作者的思想批判得太过分了,说我是在用今人的思想加强于过去人的历史观点。我不去反驳。不过我在想,鲁迅出在的不也是那个时代的么?鲁迅的写作思想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鲁迅过去说的话,写得一些文章,所作的远见到今天还有着深刻意义呢?就因为鲁迅的思想是批判的,方法是科学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革命,而政治上,则是积极进步的。
在《电》的人物里面,我倒觉得敏和慧是两个比较成功而让读者同情的人物。大概在作者的笔下,他们作为陪衬人物的出现,描写得少突出得也少。因此在吴仁民、李佩珠身上反映出的小资情调自然在她们身上不多,所以性格显得简单、爽快、活泼。即使性情一直表现出女性般沉静的敏,她的孤辟的思想,英勇(悲剧性)的结果 ,容易为人所同情的。而慧呢?是一个活泼、乐观、爽快、豪放的女性。在她身上,很少表现有李佩珠那样的感情,而且她行动干脆,思想成熟,立场坚决。作为整个《电》里描写的人物当中,这两个女性的性格仍然是比较有区别的形象,同时也是有着严重缺点的。敏的盲动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对前途和挫折表现出悲观与失望的观念;慧的过于追求个人放肆行为。总之,不论吴仁民李佩珠也好,还是敏和慧也好,作者笔下的一群人物(即使被描写得有些粗野莽直叫人讨厌的马志元),都表现着一群小资分子的心理。李佩珠、慧,不论如何革命,她们仍是小资女性。
毛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里,给一切革命的青年和一切愿意革命的知识分子指出了这么一条路:“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30页)。《电》里面的人物缺乏的正是这么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所以反动派捣毁了他们办公地,封闭了他们创办的报纸,而他们所能给予反动派报复的除了隐藏就是采取恐怖。虽然作者的结局没有完全去告诉读者,但用心的读者可以从结尾思索到,即使有结局,命运也或许是可悲的。所以如果说,从这本小说里还可以得到的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对三十年代作品的认识和批判。
草谈之上。
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十三日夜收笔)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巴金的《雾》、《雨》、《电》(亦叫《爱情三部曲》),当时给我的感触并不深,也不多,现在回想一下,只记得在心头上掠过一阵子悲哀和涌起一阵子同情,要我再深掘一下思想和什么可思索的,那就没什么了。所以直到今天,这部书给我的只能是一个十分浅肤而又模糊的记名。
时间一晃过去了七八年。由于这几年通过阅读,看了不少的书本,从书里面看到了人世间不少的悲哀与惨痛的故事,使我至多又掠过悲哀,涌起同情。然而在今天,当我读《家》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阵子”的了,而是在那悲哀的情感上面,添上了一层厚厚的抑郁的气氛,在同情的心里,添合着感伤的色彩,这悲哀和这抑郁,这同情和这感伤,把我深深带入了沉默的思想里面去……
《家》里面有个角色“丫头”——叫鸣凤,鸣凤的结局是死。鸣凤的死,在悲剧的《家》里面是一个高潮(从我个人看来)。在鸣凤的思想里(也可以说在她的生活里),有一个表达十分强烈的字就是,——“爱”!爱谁?爱什么?——爱作者笔下的觉慧(事实上很少有这种可能。作者在书里描叙他们相互之间的爱,实际上是抹杀了阶级性,模糊了主仆间的界限),爱他们之间存在的感情,一旦这个爱被高家老太爷破裂了,也就成了鸣凤生前的一幕悲剧。结局最后,是鸣凤投湖自杀。如果说在鸣凤这边是一个爱,那么在觉慧那边是一个恨。觉慧的恨,不但由高家的礼制限判了他活动自由引起的,更主要是阻隔在他和鸣凤之间相互的爱引起的,这个被阻隔着的爱强烈激起他对高家旧礼制,旧法教,旧关系,和对高老太爷以及周围一大群封建卫道者的不满和愤恨。所以作者写觉慧的恨,是要衬出鸣凤的爱,写鸣凤的爱,是要引出爱的最后悲剧气氛需要。所以看到鸣凤的爱时,就隐约感到爱的后面的悲。因此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成了一个共同的悲。爱引起的悲,就贯彻在作者《家》的一线思想里。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读的很少,然而只要一读,给我的感觉总是调子哀伤,低沉,抑郁。如果要问什么因故?可以在作者的《家》的《后记》里找到说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在孩子的时候,就因为目睹残酷的现实,产生“爱怜而痛苦”,所以成为作者一系列作品的基调。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除了一个作为了解三十年代文艺上的创作倾向(包括思想动态在里面),和另个作为知道当时社会历史的一部份状况,这两个目的之外,还会有多少人要去翻阅它们的必要呢?更没有多少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吸取的价值。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这么一种解释:任何一种好的主观愿望,都可以产生好与不好两种不同的客观效果,那么巴金在三十年代里写下这些感伤、悲哀、抑郁调子的小说,就当时与今天的在一部份青年中间,势必影响产生出两种不同行为的效果。因而都是可以作为这一论点为根据的。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在阅读的时候,虽然我拿不出多少带批判性眼光看待它们,读后也作不出多少深刻地分析(就我现在还带有的浓厚小资产情感,我现在的思想,还是在摸索中的思想,因此这种批判性成份不是很多),但如果我在接触任何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够加强自己的思想警惕,我想我在思想上的退步,消沉、堕落,就有可能出现。
关于《家》的读后,谈的这多,思想浅见。
一九七六年九月五日 晨
(二)
《电》的情节是一部短篇,附录了一篇《雷》,也不过三百一十二页。我用半晚的时间读完它,仅在一个短短时候把书里主要人物(用巴金的话说,性格的描写)比较对照了一下,没有再用更多的时间作一番细致地思想了。因此现在就写这篇“读后”,想必是十分浅见。
巴金创作这本书,注重的是性格描写,用恋爱事件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序》)。可我认为,这本书写出的效果在读者(用心认真的读者)的感觉看来,恋爱不是主题,主题倒是在三十年代创作中,倾向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活动的心理。作者在《序》里面说:“《雾》的主人公周如水是一种性格,模糊的,柔弱的;《雨》的主人公吴仁民是一种性格,粗暴的,浮躁的,但比周如水已有了进步,至于《电》里面的李佩珠的性格则可以说是近乎健全了。”
这是我得费笔墨多啰嗦一下的。在写《家》的“读后”里,我记得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作者的《雾》、《雨》、《电》。因为很小,当时给我的思想影响感触不多,也不深,除了掠过一阵子悲哀和涌起一阵子同情之外,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只是比较一阵子一点的感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回忆,都是一种模糊的。所以我不可能在这里高谈《雾》里的周如水和《雨》里的吴仁民,比较之下他们如何如何;《雨》里的吴仁民和《电》里的吴仁民,前后比较一下又如何如何。我能谈的只能是《电》(附《雷》)里给我的肤线的感觉和认识。
说吴仁民性格是“粗暴的,深躁的”吗?吴仁民作为在书的一开头引出的人物当中,他是比较让人注意和关心的人物。他在与读者一接触的印象里,就感到性格比较成熟(是和园脸、亮眼睛的敏,面貌丰满的慧相比较,她们是我下面要谈的两个人物),思想比较冷静,但混合了一种郁闷色彩。如果根据作者《序》里的解说,吴仁民在《雨》里的性格是“粗暴”、“浮躁”,那么在这本书里所能见到的就只有吴仁民的“浮”,和他的一股小资阶级感情自私的情调。他在《电》里所做的事业,除了要想得到而且也终是深刻和维护他与李佩珠之间的恋爱与感情,此外还有什么?就什么没有了。书的结尾有一段,可算是他(小资阶级知识分子)革命在心里怀有什么目的的最彻底的暴露,例如:
“你看。”佩珠把电报纸递给仁民便把头俯在桌上,一声不响。
仁民读了电报,抬头去看佩珠,只看见她的肩头不住地颤动。他用悲痛和爱怜的眼光把她的头看了好一会儿就把电报纸放回在桌子,在房间里默默地踱起来。
过了片刻他走到佩珠的旁边,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头上,俯下头温和地在她耳边说:
“佩珠,不要伤心。我们还是到后面走走。”
……
“我知道,我知道”仁民搂着她的腰,接着温柔地说。“但是,佩珠,你回去吗?你到S地去吗?”
……“我不去,我不能够去。”……
仁民还不曾回答,贤就从外面跑进来,……
“佩珠,你要走?”他走到她的身边,……
……“我不走,贤,我不愿意离开你们。”
……
仁民的眼睛忽然暗淡了,他把头埋下去,低低地说:“我不能够在这时候离开,佩珠,要走我们一起走!”
……
“佩珠”,仁民侧着头看她的脸忧郁地唤道。……
“我不能够拒绝你的这要求。但是在这时候要我离开你,离开你们大家,我实在没有——” (引述256-260页)
“没有”什么?作者没有让吴仁民把话说下去,此处用了一个破折号。而从这一段摘录的两个人对话里,可以看出吴仁民处于一个必须迅速做出抉择的关头,是考虑他人,考虑革命安危的心里活动中——他完全是自私的,可恶的。我不知道作者对吴仁民的“浮躁”其性格,是否是想在《电》里,通过与李佩珠的恋爱及过程来表示对吴仁民的一种同情,感伤或者还是用第三者眼光,真实记录生活的态度来描写。是带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一类人物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总而言之,从我的思想和观点来理解吴仁民的“革命”,无疑是要受着严格批判的。
李佩珠,是作者在《序》里点名的在《电》里的主角人物,作者通过她在整本书里的思想活动,力图来证明她的性格,“可以说近乎是健全的。”我的浅见理解是:《雾》里周如水的“柔弱”加上《雨》里吴仁民的“浮躁”,得到了《电》里李佩珠一个完整女性的成全。因为当时还是“柔弱”的“浮躁”的女性,在《电》里通过了“革命”,就可以成了坚决的,不屈的女性。我以为对这种女性的描写,正是三十年创作上的一股倾向主题,当然也正是作者极力避开的以谈恋爱为主题的主题。
对于三十年代作品和创作主题的社会有什么联系?这方面我经历,所以不能主观草论。但是就自己从甚少的作品和资料中了解到,“个性解放”和“女性解放”都是在三十年代文学艺术领域内作为主要社会题材来描写的。所以作者里面的李佩珠,既有“个性解放”,又有“女性解放”双重意义。她的个性,就是恋爱的自由选择;她的“女性”,就是有了参加社会上的政治活动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言和行。不过通观李佩珠这一切的行动和思想过程,她的形象仍然并不一个成功。作者虽然在故事结尾处,给她安排了一个他人与个人,革命与个人的安危的考验选择,企图说明一个解放了的坚决的革命女性。其实,留在读者印象里的李佩珠,依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感情十分浓厚的小资女性。当然,我不否认处于矛盾重重的旧中国,小资分子的革命,会有一些演变过程,不排除作者如何描写和刻画这些小资分子(女性解放)的真实意义。但在这里,我有必要指出,作者创作这种题材,描写这些知识分子的性格,其创作思想不是积极的,不是进步的,没有向上和带有批判性的,反而取了和主人公(吴仁民)一味投机取巧的心理态度。可能有人在这里指责我,说我把作者的思想批判得太过分了,说我是在用今人的思想加强于过去人的历史观点。我不去反驳。不过我在想,鲁迅出在的不也是那个时代的么?鲁迅的写作思想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鲁迅过去说的话,写得一些文章,所作的远见到今天还有着深刻意义呢?就因为鲁迅的思想是批判的,方法是科学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革命,而政治上,则是积极进步的。
在《电》的人物里面,我倒觉得敏和慧是两个比较成功而让读者同情的人物。大概在作者的笔下,他们作为陪衬人物的出现,描写得少突出得也少。因此在吴仁民、李佩珠身上反映出的小资情调自然在她们身上不多,所以性格显得简单、爽快、活泼。即使性情一直表现出女性般沉静的敏,她的孤辟的思想,英勇(悲剧性)的结果 ,容易为人所同情的。而慧呢?是一个活泼、乐观、爽快、豪放的女性。在她身上,很少表现有李佩珠那样的感情,而且她行动干脆,思想成熟,立场坚决。作为整个《电》里描写的人物当中,这两个女性的性格仍然是比较有区别的形象,同时也是有着严重缺点的。敏的盲动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对前途和挫折表现出悲观与失望的观念;慧的过于追求个人放肆行为。总之,不论吴仁民李佩珠也好,还是敏和慧也好,作者笔下的一群人物(即使被描写得有些粗野莽直叫人讨厌的马志元),都表现着一群小资分子的心理。李佩珠、慧,不论如何革命,她们仍是小资女性。
毛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里,给一切革命的青年和一切愿意革命的知识分子指出了这么一条路:“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30页)。《电》里面的人物缺乏的正是这么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所以反动派捣毁了他们办公地,封闭了他们创办的报纸,而他们所能给予反动派报复的除了隐藏就是采取恐怖。虽然作者的结局没有完全去告诉读者,但用心的读者可以从结尾思索到,即使有结局,命运也或许是可悲的。所以如果说,从这本小说里还可以得到的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对三十年代作品的认识和批判。
草谈之上。
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十三日夜收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