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说甘蔗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有几种植物望之如树,其实是草,芭蕉、翠竹、甘蔗是也。嵇含在《南方草木状》里,是这样描绘甘蔗,“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

      其实,甘蔗和竹区别还是蛮大的,竹皮青,而甘蔗或白或黑,竹有枝有叶,而甘蔗有叶无枝,竹叶短如柳眉,而蔗叶长如芭蕉。说颇似,是粗细相近,且都有节。

      粗看竹蔗颇近似,给人的印象却不能同日而言。竹称君子节,向为人乐道,入诗入画,无数人“何可一日无此君”,故爱竹者众,不逊于松梅菊者。反观甘蔗,叶长而杂,披离无序,有竹身却无竹貌,近似西施和东施之别,虽偶有名人顾恺之食甘蔗不类常人,是从头到尾,有渐入佳景的妙喻,世人也多是欣赏其妙语,谁会觉得这类竹几分的甘蔗,有几分风人之致?典籍若有载,亦多述功用而已。

      甘蔗是最重要的果糖,尤胜于蜂蜜(蜂蜜产量小),是无庸置疑。味清而甘,风味也别于蜂蜜,古称石蜜。五味之中,甜最为重要,也最受欢迎,我们形容一切美好,无不冠以甜蜜。《南方草木状》是介绍植物为目的“科普”著作,极小涉及人事,甘蔗一条中,却记录了一个与之有关的小故事,古人对糖之重视可见一斑。

      三国的吴王孙亮,有天叫黄门拿着有盖的银碗去拿石蜜食用,打开一看,却傻了眼:色泽黄泽,十分诱人的石蜜上面,赫然有几粒黑黑的老鼠屎,让人食欲全成。这是怎回事?黄门趁机说是藏者(类似仓库管理员)不谨,罪犯欺君。孙亮不是糊涂人,没听黄门一面之辞,召藏者把石蜜罐拿上来察看,发现藏者保存得是小心仔细,既有盖还有复以油布,老鼠进不去,罐里的石蜜也很干净。于是问藏者:你和黄门有过节吗?果然,这位黄门曾向这位仓管员讨要一张东莞席,保管员尽职忠守,以物有数为由,不肯给。黄门怀恨在心,于是拿石蜜之机,往碗中投入鼠屎嫁祸报服---难怪,古语有云: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自诩是礼仪之邦,事实却总是君子失道,小人当道,真是奇哉怪也。

      古时的石蜜或甘蔗饧,其实是糖浆,制法也简单:榨蔗取汁,曝晒数日,结成糊状即行,又甜又软,入口即化,确实非常可口美味。我对这种甘蔗饧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当地风俗,过春节前,家家必做炒米饼。炒米磨成粉,掺以糖浆令其成团,用饼模做成饼状,最后在热锅上烘干就行。所用糖浆,就是自家用片片黄糖也就是蔗糖,放进水里熬造而成。为了便于保存,甘蔗并不做成饧直接食用或使用,而是晒成为固体,切成一片片,就是我们常见之黄糖。我们造糖浆,就是“反其而行”,把固体的蔗糖,熬成糖浆。因为经过熬制,这种糖浆尤其可口甘香,有股焦糖特有的香味,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那滋味至人难忘些,一想起,仿佛就闻到那股特别而又极好闻极甘甜的特别香味。我就怀疑古人的石蜜或甘蔗饧,也多般经过熬造,不全是靠日曝晒,否则虽然风味清甘,终欠熬制后的焦香。当然,自然清甘,只有其天然风味,也许更胜一畴,可惜不曾尝过。

      本以为,到此甘蔗可言者已尽,不料前天看《夜航船》又读到一则和甘蔗有关的记录,这记录很有趣,它提出一个问题:甘蔗为什么从庶?一直只知道甘蔗就是甘蔗,那想过从庶不从蔗的,这是个问题吗?这已涉及到造字方面知识,象形,会意,指事,形音,转注、假借,古称六书。古人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夜鬼哭”,因泄露天机之故,我一向不相信,看了这记录,却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明,和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

      为什么甘蔗从庶,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也不会认为这是个问题,殊不知这正是汉字造字的精髓所在。古云十年树木,百人树人,人木并举喻两者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且树人比树木更难亦更重要。且不说树人,树木也殊不易,就算没亲自植过树,也知道大概方法:挖一坑,插上树苗,填土就可。不论植树木还是种花草,无不是这样,适当浇水施肥,就可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要是这样,哪怕百年也种不出甘蔗,比树人还难。这是何道理?

      前述是竖植法,种植甘蔗却要用横植法,蔗种不是竖直而是平放在土壤里,然后掩上土,过段时间甘蔗茵才会破土而出。我国自古重视嫡庶之分,这不光是人伦之始,更是儒家家法精义还是道统传承命脉所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是其延伸,滋事体大,岂可乱份?在古人看来,直为嫡,故直系,嫡系都是长子长孙,或妻生子,是最正统的。而横为庶,所谓庶出,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嫡庶之地位,是有时可以是云泥之别。这种思想,不光见于人伦,也波给植物,甘蔗因为是横植,故蔗字从庶也。

      谁曾想,一个蔗字,也有这么多的条条道道,令人叹服。排除人伦偏见,也确实见文化,有深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