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读史札记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之一、秦穆公的胸怀


    穆公三十二年,秦越晋伐郑。百里傒、蹇叔力谏,秦穆公不听劝阻,结果兵败殽山。四年后,穆公重新任用孟明等征伐晋国,报了殽山之仇,释了穆公心头之恨。穆公渡过茅津,“封郩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则无所过。’”以此来追悔当初没听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的劝阻,并作誓让后人记住他的过错,引以为戒。
    秦穆公情真意切,感动得大臣们泪如滂沱。他们都说:咱们的国君真是体恤百姓将士呀,考虑事情很周全,孟明等人真该感到庆幸的呀。
    其实,古今中外,将自己的错误决策主动公布于世,以儆效尤的国家领导人有几个?
    有如此心装天下、虚怀若谷的国家领导人在,秦国没有不强大的道理,这难道只是孟明几个人的幸运?这是先秦的幸运,秦始皇的幸运,我中华民族的幸运呀!

之二、论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是卫国人而在鲁国当兵,齐国打鲁国,鲁国国君想让吴起带兵,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所以鲁国人对吴起不放心。为了表示忠诚,吴起便杀了妻子,做了将帅打败了齐国。后来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说吴起的坏话,吴起害怕了,听说魏文侯人好,想投靠过去。文侯问李克,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是用兵打仗的本事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于是文侯便用起了吴起。
  针对这件事,李渔如斯评论:千古不近人情之事,莫过于吴起杀妻、易牙烹子、乐羊食子了。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过是想取得他人的信任,然而结果适得其反,什么原因?一个字:诈!当然也有做出类似的事情而不被怀疑的,就是张巡杀妾这件事。这疑与信的区别就在诚与诈之间。如何知道是诈?文中说:吴起离开鲁国归顺魏国,文侯问李克,李克回答:“吴起贪财好色。”吴起既然好色,那么杀妻未必只求当将帅,一定还有别的原因,譬如嫌恶老婆貌丑,譬如听信了侍妾的坏话,借此杀了她。我(李渔)未见过贪财好色的人肯为建功立业而杀掉美妇、抛弃贤妻的。
  如果按李渔的逻辑推理,易牙和乐羊一定不爱自己的儿子了。其实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的骨肉的,只是这两个人爱身份地位、荣华富贵甚于爱儿子。所以吴起也不是不贪财好色,只是不过喜欢做将帅比贪财好色更甚罢了,吴起其实心里明白,只要有地位,就有贪财好色的资本,杀一个美妻博得更高的地位,就有更多的美人排着队等他去娶。所以西贝认为,李克的回答并没有错,非要找错的话,错的是留了一个诈给李渔。


之三、乐与国


    古人对音乐的认识是建立在江山社稷之上的。太史公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以在那时,音乐代表一个国家的声音,国家兴则音乐,国家亡则音悲。
    卫灵公有一次去晋国,途中在濮水过夜,半夜里被一阵鼓瑟声弄醒了,于是让音乐家师涓将曲调记录了下来。
    卫灵公知道晋平公是个音乐发烧友,饭饱酒酣后,对平公显摆说:“这次来贵国途中,听到了一段新音乐,让我的音乐家给咱们演奏一下吧。”演奏还没结束,坐在师涓旁边的师旷便止住他的琴弦,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听了。”平公问:“这话是怎么说的?”师旷解释说:“这个曲子是师延当初为纣王谱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师延投濮水自杀了。此曲肯定是从濮水上听来的。”平公喜欢听,不听劝阻,让师涓奏完了。
    晋平公问师旷:“有最悲伤的曲子吗?”师旷说有。平公要听。师旷说:“君王啊,您的德和义都还不行,不可以听的。”平公很固执,说:“师旷呀,该给我怎么演奏就怎么演奏吧,我喜欢听音乐嘛。”话说到这份儿上,师旷也没办法,只好演奏起来。师旷武艺高强,琴声引来玄鹤“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高兴得平公直向师旷敬酒。
    平公意犹未尽,又问:“还有更悲的曲子吗?”师旷回答:“有。以前黄帝用它大合鬼神,君王您德义太浅,不足以听,如果非听,必受伤害。”瞧这话说的,这不明明刺激平王嘛。于是在平公的坚持下便又演奏了。这下可不得了,“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吓得侍从和佣人们都东奔西逃了,平王也吓得仆伏在廊屋间不敢动弹。
   之此以后,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之四、季札的为人


   “季札,寿梦之子,吴太伯之后。”寿梦有四个儿子,季札最贤,父亲想让他继承王位,季札最小,所以拒绝了。父亲只好立长子诸樊。大哥诸樊死前留下遗嘱,他死后王位传弟不传子,目的是最终传给季札。然而三哥将要把季札写到接班人名单里的时候,季札逃了。没办法,三哥只好立了自己的儿子僚。这下便引来了麻烦。诸樊的儿子光有意见了。他说,当初父亲将王位不传我而传给二叔和三叔,是想最终让季札叔叔当王,而现在小叔既然不当了,就应该是我的嘛,凭什么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把僚给干掉了。光就是阖庐。
    关于弑王这件事,西贝觉得罪魁祸首是季札。你既然不想当王,就躲藏起来当隐士去吧,何故又要到处显摆呢?季札去鲁国点评天下音乐,去齐、郑等国出谋划策,尤其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他作秀的本事。季札身上佩戴一把宝剑,徐君喜欢它,但不好意思开口,这事季札心知肚明,要不他怎么聪明呢?因为还有别的国家要去,便没给。等到返回来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解下宝剑,系在徐君坟边的树上。跟随的人大惑不解:“既然人已经死了,剑挂在这里还有什么用呢?有谁能将它送到徐君手里呢?”瞧季札怎么回答的:“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当初我已将这把剑心许给了徐君,难道能因为他的死而背弃我的心愿吗?”一语道破了他的人生观:做人做事以满足自己的心理为目的。何等自私的人生哲学!
    两千多年后的西贝斗胆评价季札的为人:将吴国天下黎民于不顾,不仁;做事貌似守信,实则是没有原则的愚信;力让王位,却又不甘退隐,虚情;明知剑已无法到徐君之手,却装模作样,假义。
    而对这样一个不仁、愚信、虚情、假义之人,孔夫子却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太史公也说: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将无德为德,将不仁为仁,看来古之圣贤的话也不可全信的。当然他们写《春秋》、《史记》这两本教材时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也可谓没有不变的真理吧。倒是太史公说季札“见微而知清浊”的话我信。所以说圆滑才是季札的真正为人。这一点将会是季札为人永远不变的真理吧?

之五、为死的理由


    胡亥要杀蒙恬,蒙将军觉得怨枉:我老蒙家祖孙三代为了你秦家的江山出生入死,忠贞不二,到头来你还要杀我!然而他懂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知道申辩也无用,只好退一步为自己的死找一个开脱的理由。
    《史记·蒙恬列传》是这样叙述的:“蒙恬喟然太息:‘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秦昭王赐死武安君白起时,白起也将死罪归结于长平之战诈坑降卒十万人这件事上。
    其实归根结底作孽的是他们的主子,即使以死抵债首先也该是他们的主子们。看来这还不是问题的症结。
    蒙恬之死不是什么破坏风水,而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当初始皇欲立胡亥为太子,蒙恬的弟弟蒙毅在始皇的面前说三道四,设置过障碍。胡亥成了二世皇帝,自然要公报私仇,“罪及其宗”,累及了蒙恬。白起呢?是因为居功自傲,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当着众人讥讽人家,弄得秦昭王很没面子,干脆杀了他。
    最后再听听太史公如何评价蒙恬的死吧: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始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难道真是这样吗?绝顶聪明的司马先生不会不清楚蒙恬其实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他为何避重就轻,在这里用了隐笔呢?这是读者值得深思的地方。类似的文陷阱,在《史记》里又何止一处?
    读《史记》,就是与智者对话,读者不智,书读起来肯定糊涂。

之六、周昌口吃


    周昌是汉高祖刘邦的部下,周昌口吃,刘邦喜欢拿他开涮。
    有一次周昌找刘邦汇报工作,恰好刘邦搂着戚姬玩乐,周昌掉头就走。刘邦看见了,追上去便骑在他脖子上戏弄:“你说我最像哪一个主子?”周昌努力地仰着头回答:“陛……陛下是夏……夏桀、商……商纣……”皇上大笑。
    周昌为人正派,敢于直谏,刘邦对他敬畏三分。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大臣们反对,但都劝不动皇上。周昌找皇上辩理,但越气急口吃就越厉害,就越道不清说不明,最后干脆耍赖:“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允然而笑。
    周昌“期期”,邓艾“艾艾”。三国时魏将邓艾也是个口吃,晋文公跟他开玩笑:“卿云艾艾,定是几艾?”邓艾回答:“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在西贝老家,遇到口吃的孩子,话讲不清楚就让唱。语速一缓,自然口就不吃了。小孩放牛,牛不小心掉下了山崖,小孩急急忙忙跑回村喊人,凑巧碰到了妈妈。孩子口吃,一着急更严重,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这位母亲有经验,告诉孩子:“别着急,你唱吧。”
    十万火急,不知道周昌是否也会对着刘邦歌唱?倘若如此,皇上一定会更喜欢他。


之七、石奢的忠孝辩证法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公正廉洁,刚正不阿。
  有一次到基层视察,路上正巧遇到杀人事件,宰相追到杀人犯一看,是自己的父亲,便放掉了,而让手下将自己绑了。同时,派人对楚昭王报告:“杀人犯,是臣石奢的父亲。如果依法办了父亲,是做儿的不孝;如果‘废法纵罪’呢,又是对皇上的不忠,所以干脆我死得了。”
  楚昭王说:“你追了但没抓住,没有过错,不必抵罪,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石奢辩证:“不徇情枉法,不是孝子,不奉主试法,不是忠臣;赦我罪过,是王的恩惠,伏诛而死,是臣的职责。”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西贝每每在小说或电视中看到此类故事时,总想探求第三条两全的路子。读《史记·循吏列传》,石奢的例子使我眼前一亮,原来几千年前就有了答案。
  尽管不够准确。
  但更准确的又在哪里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