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爱——读《无声告白》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说实话,这本书其实我早在网上书店就看到过,简介中的“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让我很是心动,但内容提要中关于混血家庭,关于孩子实现父母梦想,尸体找到后父亲内疚,母亲则一心报复——这些情节虽也让我有好奇心,却并无真正的兴趣,因此一直搁置着,刚才查了一下,我是15年也就是去年9月将此书放入亚马逊书店(中国)的心愿单里的。现在在2016年的跟着“有书共读”的微信群友们,我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把它阅读完了,才发现读书真的不要受所谓内容简介的误导。
“有书共读”开始两天的介绍,直接强调家庭教育,让子女承受父母梦想的家庭教育悲剧,建议父母和子女都要好好读,强调华裔在美国所受到的种族“异类”体验,前者尚还有些兴趣,后者真不是我感兴趣的。但开始阅读后才发现并非如此或者说并非完全如此。
关于自我实现
三天之后就读了一半左右,关于“华裔”在美国处境的种族意识很明显,但同样明显的是它不只关于这个,至于家庭教育更没让我有多深的感受。女主人公玛丽琳——当然也可以说开篇就迎来死亡的玛丽琳的大女儿莉迪亚才是真正的女主角——前面关于玛丽琳的叙述和心理描述部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关于自我实现,确切地说是女性的自我实现问题。让我想起同样身在美国的华人女作家陈谦的《望断南飞雁》,不过那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陪读夫人追求自我实现的故事,而这里的玛丽琳却是正宗的美国白人女子,但她们都在反抗做一个家庭主妇的命运。这让我想到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真的不只在中国,连以崇尚自由和平等闻名的美国也同样不可避免,虽然时代背景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现在的情形应该要好些了,也想到无怪有人说中国的女性地位其实算是高的尤其是建国后,七十年代的中国女子虽然很贫穷,但已经走出了家门,而当时的美国,女性当医生都被认为是稀奇的。
玛丽琳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在与丈夫离异后当了名教师,但教的是家政课,玛丽琳却从小就想学男孩子学的手工课,在学校却不被允许,高中后努力学习一般是男孩子学的物理化学,一心向往着成为一名医生,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她的母亲也感到很高兴,为她感到骄傲,但她是因为觉得女儿在哈佛可以遇到许多优秀的男人,她对女儿的期望也在于此,用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话讲就是女孩子“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所以当玛丽琳在哈佛遇到年轻教师男主人公詹姆斯告诉母亲时,母亲开始很高兴,只是后面听到和看到是中国人时,有了犹豫和反对,这是另一个问题,但玛丽琳却明白她来大学并不是至少不只是为了遇见一个优秀的男人,她是要做一个优秀的至少是独立的自己。因为怀孕,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匆忙结婚,梦想也被搁置,虽然内心有不甘有煎熬,直到几年后母亲的死讯传来,她去收拾母亲的遗物,看到母亲困在厨房的一生,当年的梦想再次在心头被点燃,她一直都不想过和母亲一样的生活,但现实却让她变得和母亲一样,这让她愤怒和痛苦,于是离家出走,打算重修学业,完成她的医生梦想,却因为再次怀孕而再次破灭。
我认同玛丽琳对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追求,理解她的抗争并为她抗争的勇气而暗生敬意,但关于她的母亲,“她翻了三本相册,连她母亲的一张单人照都找不到,她母亲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她如梦如醒,似乎有人在她耳边叫喊:你母亲死了,最终,唯一值得纪念的就是她烹调的食物”读到这两句话时,我心里有点不太舒服。什么样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我想到自己十八九岁被生死问题困扰时,很害怕找不到活着的证据,我觉得真正的生应该能够体现一种存在,而且作为人的生,还应该能够体现一种社会存在。否则,就等于死亡。既然死后对己都是空,那就该为活着的世界留下点什么。虽然我觉得这留下点什么包括精神,如果一个人死了,他的精神或他创造的物质财富仍留于世界,也就仍体现了一种社会存在,那么他虽死犹生,精神同样能体现社会存在,也一直喜欢阅读和思考等比较“虚”的东西,但我那时更看重为世界创造物质财富,觉得那才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只有“实”的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才是真正存在的足迹和证据,比如我那时觉得工厂工人所做事都比机关工作人员所做事更有价值。显然,玛丽琳认为医生比家庭主妇更有价值,她甚至觉得一个家庭主妇完全没有价值。我三十多岁时想到的是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长,想到的是如何面对生死抉择,觉得无论怎样的人生都只有一生,都有一个死亡在尽头,何时走到尽头其实已经无关紧要,多长的一生也是转瞬即逝,还是只有人类和世界才是最终可以安慰我们的。如今四十多岁了,生死与生命意义或说存在与存在意义问题都很少想起,陷入庸常的平静或者琐碎中。在这平静与琐碎中,对生命价值问题我却有了不同的感受,抑或是因为自己已经失去了进取心,三十多岁思考生死抉择时,想到很多梦想没实现却也觉得没有多少遗憾。我觉得首先死后对自己一切皆空,因此在活着时认真活着就是存在过了,有没有留下照片或者其他都不重要。生命本无意义,但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意义,每个人只要她认真地寻找并去实践了,她的人生就应该是有意义的,当然要在不为害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至于价值,每个在社会中的人对于社会都应该是有其存在价值的,至于价值大小其实无关紧要,人生而平等,职业也应无高低贵贱之分,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主妇对于家庭的贡献理应同样可被视为对社会的贡献。我个人虽然并不喜欢家务更不喜欢做一个家庭主妇,但我觉得家庭主妇的人生并非没有价值更并非没有意义,如果她喜欢的话,对于她可能会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到我们比如我自己,当然不是全职家庭主妇,有自己的工作,但我们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吗?而对于一个喜欢烹饪并享受家庭主妇生活的人来说,她有可能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反对的只是认为女性就一定要做家庭主妇,就一定要依附男人。
玛丽琳与其母亲让我想到自己年少时对母亲沉于家务的不满。母亲曾经很喜欢看书,我喜欢读书多半也是受她影响,她给我买过不少书,自己也订了不少书刊,还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文字,后来就没见她写过什么了,看书的时候也很少,她订的杂志大都被我拿来看了,我那时就在心里埋怨过她没了自己的追求。
至于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玛丽琳在一双儿女尚且年幼时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也让很多人指责其自私,我也认为不妥。中国曾经是一个崇尚集体价值的时代,推崇公而忘私,我也曾经非常推崇,但自八九十年代以后,受西方价值影响,自我价值被提到很高位置,失去自我被现代人认为是最可悲的,我曾经有过惶惑,到底是应该一心为公不顾家庭和自身还是相反?怎样的人生才是可悲的?我在三十多岁思考生命长度时就想过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忘记自己的人是可叹的,只有自己的人则是可悲的”——这里的自己不只是自己的物质利益,也包括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精神利益。玛丽琳要实现自我无可厚非,但她不应该完全不顾家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她的那次出走也因此对孩子尤其是大女儿莉迪亚的人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痛。我当年对母亲的埋怨也只是觉得她不应该此后因为家务就不看书写字了,也并没有希望她不顾家庭了,当然家庭和事业兼顾,对于女性来说确实很难,玛丽琳两次都是因为怀孕因为家庭中止了梦想,就有女性开玩笑女性解放了其实更累了,以前女性只需照顾家里,现在男女平等了女性既要照顾家里还要外出拼命工作。
找到真正的自己本身就不容易,而要真正实现自我自然就更难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是因为爱,对自我价值的爱,实现自我也不应该忘记爱,对实现自我事物事业的爱,还有对家庭对这个世界的爱。
关于融入
男主人公詹姆斯也就是死去少女莉迪亚的父亲,他学业优异,考上哈佛,虽因是中国人没能留校去了一所不知名大学,但他年纪轻轻就成了终身教授,妻子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但却觉得一直未能融入周围社会和人群中并对此耿耿于怀,寄希望于女儿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观,送女儿的生日礼物都是如何受人欢迎,如何影响他人的书。小说写的是作为一个华裔在美国的异类感受,因为种族不同带来的融入困扰,从第七章开始更是明确提到这点,这当然有其具体性和客观性,但其实关于融入群体的问题,并不是只有种族不同才会造成,出身阶层,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等的不同都会产生这个问题。比如城乡差别,我一直记得当年大嫂第一次去我老家,看到农村厕所里那种惊讶和恐惧的神情,我自己十三岁那年从镇中学转学到县城中学时的孤独寂寞感,原本活泼好动的我性格从此发生很大改变。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我是中途插入一个陌生的班级,而其他人原本就熟识,这在客观上也带来孤立感,另外可能我的性格中原本就有安静因子,小学时就有位大叔一次当面说我和另一位好友,说我要安静很多,当时活泼得如假小子般的我还有些吃惊呢。我觉得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些人天生喜欢热闹,喜欢人多,喜欢并擅长交际,而有些人则相反或者说不同。比如我个人就是个不擅长交际的人,很少融入周围的群体中,但我自己并不以为意,高中时还是因一位同学留言才知自己原来经常是“独来独往”的,现在我散步时也还是喜欢一个人散步,可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更可以细细欣赏周围的风景。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詹姆斯有些过于焦虑了,可以说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美国当地社会和人群,他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当然这种异类感可能是我们很难感受到的。说到这种异类感,我想到我们在中国看到其他国家的人,小时候去北京上海偶尔看到外国人都非常兴奋,回来还对周围人津津乐道,也是如看稀有动物一般,当然我们那时对外国人惊讶的同时还有羡慕甚至仰慕,如今在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有些城市甚至习以为常,甚至在我们小县城也能不时见到,外国人有美国德国人,更有非州阿拉伯人等,我们已经平静,对后者甚至觉得他们是不是来中国打工来了,又想能来中国的非州可能算他们国家富裕的人了吧,但那种看待异类的感觉还是会有,而在看待近年来涌入我国的越南、柬埔寨新娘,那种俯视感很明显的,她们太穷了,所以来中国骗钱,或者嫁到中国算是穷人的也比她自己家富裕得多,不知他们(她们)在我们的目光下是什么感受。与詹姆斯相反的是,作为一个正宗美国白人(这也是詹姆斯爱上她的重要原因,他想借助此融入美国白人社会)的妻子一生追求的却是与众不同,当初她爱上詹姆斯就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漂亮的她一直就不缺追求者,但她觉得他们都太一样,引不起她的兴趣,而与他们完全不同的詹姆斯的出现让她的眼前一亮。甚至在作为她实现自我载体的医生梦想中,没有看到她有多么喜欢医学,至少小说中没有描述,强调的是她觉得做名医生是和母亲的生活拉开距离的最好办法,她觉得做一名女医生,在满是男医生的世界里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她在反抗,反抗家庭主妇的命运,反抗男人主宰世界。同时我想这种对与众不同的追求可能也与美国人追求个性追求自我有关,而詹姆斯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他毕竟是中国人的后代,中国的文化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注重集体,注重融入集体,不同文化的烙印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个人都需要融入群体,尤其在我们这个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需要分工合作的时代社会里,更需要融入,但同时也别忘了找到自己,爱群体的同时别忘了爱自己,别忘了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还有罗素的那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关于教育
这是本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说,父母让孩子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在书的简介及有书共读的介绍里都有类似内容的话。对此我是淡定的,因为我觉得虽然我在教育子女方面并不成功,但在这方面很淡然也很欣然,我从来没有要求女儿继承我未竟的梦想,我只是希望女儿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所以对这个我开始也是觉得没什么触动的,而小说的前半部分这方面给人的印象也不深,但到后半部分,这个主题变得慢慢强烈起来。作为母亲的玛丽琳在明确得知女儿死亡后,并非一心想着要报复,她只是不相信女儿会是自杀,她觉得女儿一定是遇上了坏人等不幸的事,在警察得出自杀明确结论时仍然不肯相信。直到她走进女儿房间,看到那些书那些空白日记本,回忆起与女儿共度的那些时光,她才慢慢明白,其实这些都不是女儿喜欢的,她之所以说自己喜欢,是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爱的并不是科学也不是物理更不是生物、医学,她爱的是母亲,是母亲的爱,她害怕失去母亲和母亲的爱。
读到这里,我眼睛也变得有些模糊。我想起在女儿年幼时对付她哭的办法,抱在手上时她一哭我就赶紧抱她起来,结果手抱痛了受不了,有人就说是我抱坏了,让她养成了习惯,但我说明明是她不停地哭抱起来才不哭呀,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鸭那样很难说清。等她长大些会说话会走路了,她还是很会哭,就不是抱能解决问题的——写到这儿时我忽然想到事实上到这时我根本就没想到过要抱她来解决问题了——,而提出在我看来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是不按我的合理要求去行动了,比如带她去县城打针时,她几次都大哭着不肯,甚至有次趴在地上耍赖,这时我就使出杀手锏,假装狠心丢下她不管,转身就走,她开始还不信,还是只顾大哭,我心软了一下,但还是硬下心肠来向前走,女儿这下慌,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拼命跑过来追赶我,边跑边大声地哭喊,脸上的表情是充满了恐慌或者说是恐惧,一种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听得我心里发颤,觉得自己可能有些过分,但女儿却因此变得听话,所以下次我还会采用这种办法。虽然出于无奈,也没用过几次,但女儿的那份恐惧神情和哭喊声我至今记忆犹新,此时读到玛丽琳在女儿房间里感悟到这些时,我想起了这个,我想我当时那种做法可能也给女儿的内心造成了很深的伤痛,其实我也只是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这样才能让女儿听话。莉迪亚在母亲回来后变得十分听话和上进,她其实是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开她,而我女儿进入青春期后其实有叛逆心态,但因为从小是个乖乖女,因此对我表面仍然很听话,再多的唠叨她都回答是,好,但实际根本没把话听进去,常常“阳奉阴违”,被我发现后就要争执乃至争吵一番,她曾经对我说过不想再做乖乖女了,但表面仍然听从,大概也因为想得到我一如继往的满意甚至是称赞吧,说到底也是爱,每次争执过后她也说过不想和我这样。
玛丽琳每次给女儿送礼物都是书,这我想起自己给女儿买得最多的也是书,因为我自己喜欢书,我就希望女儿也喜欢看书,但效果并不好,后来为了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买了很多教辅书,结果女儿也没有看多少,而且我帮她挑的时候多,衣服在她高中后大都是让她自己挑的,但在书籍方面我自认有眼光。但从没想过或者很少想过女儿是否喜欢,即使征求意见也是象征性的,就像玛丽琳也会问女儿是否喜欢,在女儿违心地说喜欢时她就真的认为是女儿是喜欢的。的确,我没有强加过梦想过女儿,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让她自己考虑,但在她说过自己没有梦想,也说不出有什么明确的职业志向时,就开始和老公一块为她考虑志愿,她有不同意见时我们就都认为她只是想着去玩想着轻松。而这还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虽然在职业方面我没有给女儿强加过梦想,在其他具体方面我却在不停地对女儿提要求,包括怎么学习,看什么书,应该怎么看,怎么安排时间,要培养什么习惯,房间怎么收拾等等,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容易走神时,当女儿说看不下去书时,我都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说她只是懒,只是不想包括女儿与同学交往有烦恼时,及现在向我吐露一点萌动的情感时,我都喜欢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虽然经常会以我建议我希望的名义说的,但实际上说的是要求。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女儿的真正需要,我不关注她喜欢什么,是因为我觉得她喜欢的都是些玩乐玩意,明星八卦及流行歌曲之类,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爱好,我其实说得多的是她的需要,她需要这样需要那样,但这其实都是我的需要,或者说是我觉得我认为她需要怎样怎样,她自己真正的需要我其实根本没有关注过,而我还自以为尊重和了解女儿,无怪女儿与我们争执时会说我们根本不了解她,我们还不屑一顾,说她就是想着玩想着怎么偷懒。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想着去了解她,只顾按自己的思想和思路自以为是地判断她的思想行为。
莉迪亚父亲对她的期望是融入群体,成为受欢迎的人,母亲对她的要求却是成绩优异,与众不同,这看似有些矛盾的要求让莉迪亚不堪重负。这让联想到现在所谓素质教育对孩子们的要求不是有些相似吗?既要求孩子成绩优异,具备高智商,又要求孩子善于交际,综合素质高,具备高情商,难怪现在很多孩子也常常觉得不堪重负。
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么做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也许就是帮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的自己,这也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小说还细致地描述了手足亲情,莉迪亚对哥哥内斯的感激和依赖,她在父母不同期望的两面夹击中,是哥哥帮她维持平衡,使她不至于很早就崩溃,这让我想到年幼时我对大哥的崇拜,有时好好地觉得生活没意义,每次在外求学的大哥回来都让我感觉世界好像开了一扇窗。
这部小说给我很多感触,这感触来自多方面,让我不断地联想到自己。好作品也许就该这样,主题多元,至少让你读到多元感受到多元,且直指人性深处,或许也因为后者才有前者。有人说小说重要的塑造人物,但我觉得,触碰读者内心让读者不断联想到自己从而引发深层次思考也许更重要,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这部小说虽然给我很多感触,感触也确实来自多方面,但归根结底可以用简介中那句话“找到真正的自己”来概括,还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真正的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
很赞哦! ()